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集锦之古诗归类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必背内容,我们整理了以下古诗、文言文和日积月累知识点。

希望这份资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古诗1.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文言文1.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日积月累1. 《论语》名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中充数。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 画龙点睛:张僧繇画龙,到了点眼睛的时候,龙就活了。

比喻说话、写文章时,加上一两句话点明关键,使内容生动有力。

通过以上古诗、文言文和日积月累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帮助孩子提前预习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帮助孩子提前预习

五年级: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帮助孩子提前预习!近年来,小学语文的课文改动非常频繁,对于文言文及古诗词的比重也越来越多,王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赶紧收藏预习吧!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伯施,余姚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

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

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注释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藉(jiè):凭借、依赖。

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古诗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

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

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摘要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摘要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摘要引言在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古代的诗词作品。

这些古诗词丰富多样,既有描写自然景物的,还有表达感情的。

通过研究这些古诗词,学生不仅能培养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了解和体味古代文化的魅力。

本文档通过对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词进行摘要,将其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古诗词摘要《江南春》作者:杨万里内容:诗人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物和一些生活细节,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之情。

《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杨万里内容:诗人在牛渚夜泊时,怀念古代的风光和历史人物。

通过描绘夜晚的江景和古朴的建筑,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之情。

《咏柳》作者:贺知章内容:诗人通过描写垂柳的姿态和特点,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并借此寄托出对友情的思念和祝福。

《游子吟》作者:孟郊内容:诗人写了一个游子思念家乡的故事,通过描绘游子的离别和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怀念,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

《诗经·秦风·蒹葭》内容:《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描写了愁思和失落的情绪。

通过对女子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过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经·小雅·采葛》内容:《采葛》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描述了采摘葛藤的景象和过程。

诗中展现了丰收和喜悦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经·中华》内容:《中华》是《诗经》中的一篇,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伤痛。

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伤亡的悲悯之情。

日积月累通过研究以上古诗词作品,可以日积月累地培养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和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感,并将这些感受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研究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了解和体味古代文化的精髓,以及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向往和尊敬。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的归纳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的归纳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的归纳
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知识,那么大家知道五年级语文的古诗词有哪些么?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古诗词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册古诗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古诗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生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必学内容

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必学内容

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必学内容一、前言古诗、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古诗、文言文,旨在让学生在朗读、理解和背诵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材内容1. 古诗本册教材共选入10首古诗,包括:1. 《春晓》2. 《凉州词》3. 《登鹳雀楼》4. 《相思》5. 《悯农》6. 《咏柳》7. 《夜宿山寺》8. 《寻隐者不遇》9. 《示儿》1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这些古诗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既有写景咏物的,也有抒发作者情感的。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可以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 文言文本册教材共选入4篇文言文,包括:1. 《司马光》2. 《王戎不取道旁李》3. 《杨氏之子》4. 《卖油翁》这些文言文短小精悍,充满智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日积月累本册教材还设置了“日积月累”板块,收录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名言警句和古代诗文名句,旨在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文素养。

三、学习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

2. 能够背诵指定的古诗、文言文。

3. 能够理解古诗、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的情感。

4. 能够运用所学古诗、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5.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古代文化。

四、教学建议1. 注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文言文的韵律美。

2.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文言文的内容。

3. 鼓励学生背诵古诗、文言文,增强记忆力,积累语言素材。

4. 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古诗、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

5. 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古诗、文言文进行语言表达。

五、结语通过学习古诗、文言文,五年级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上册语文诗文与积累(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诗文与积累(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诗文及积累(部编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少年中国说(节选)(清)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七子之歌(节选)闻一多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1、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21《 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21《 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语文园地六一、日积月累: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品德高尚、徳才兼备的人,应该用宁静的心态来修养自身,用勤俭节约来培养品德;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坚定志向,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夫:是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维: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强调。

这句话出自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在安乐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难,消除奢侈、提倡节俭。

)3、由俭入著易,由奢人位难。

——宋代司马光(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却很困难。

)常用来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有自勉、警世之意。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用纯(看到一瓢粥,一粒饭,要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看到半条丝,半根线,也要想到物资获得的艰难。

劝人要常思农事的艰难、物品得来的不容易,做到勤俭节约。

)二、拓展: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21 古诗词三首(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写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写景(动静结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颈联)写人的活动(动态描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由写景转为抒情一、字词理解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山居:山中居所。

空山:空旷的山林新: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春芳:春天的花草。

随意:任凭。

歇:尽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二、诗的大意: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三、填空:1、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知识(古诗归类)集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樱落学校曾泽平
一、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
二、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
三、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四、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
五、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六、山水田园诗
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
山水:
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园杂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七、送别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八、友情诗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洛阳亲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九、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十、动物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十一、描写鸟的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十二、托物言志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十三、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焕《凉州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卢纶《塞下曲》
十四、描写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十五、寓理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十六、惜时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