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大会的来源

合集下载

中秋节文化趣味问答,看看你能答对多少?

中秋节文化趣味问答,看看你能答对多少?

中秋节文化趣味问答,看看你能答对多少?中秋节文化趣味问答,看看你能答对多少?1、传说中的嫦娥是吃了谁送的灵药才飞进广寒宫的?A、西王母B、东王母C、玉帝D、太白金星2、传说中的嫦娥,是谁的妻子?A.大舜B.后羿C.仓颉D.颛顼3、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A.团圆节B.月饼节C.故乡节D.诗人节4、元宵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A.春节B.中秋节C.重阳节D.圣诞节5、在海边定期就来的潮汐与什么有关?A.月亮B.星星C.太阳D.风6、在有关中秋的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A.槐树B.桂树C.柳树D.杨树7、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唐B.宋C.元D.明8、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馈赠亲友的礼物B.祭奉月神的祭品C.节日食品D.地方小吃9、以下哪个不是跟中秋节有关的传说?A.精卫填海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嫦娥奔月10、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A.美国B.日本C.意大利D.英国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1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月夕B.仲秋C.秋节D.追月节13、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A.元末C.宋朝D.明朝14、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天气好坏B.悲欢离合C.凶吉象征D.身体是否健康15、你知道下面哪个是屈原的文学作品吗?A.《天问》B.《西厢记》C.《礼记》D.《红楼梦》16、下面哪个景点不是在深圳?A、莲花山B、白云山C、大梅沙D、弘法寺17、一下哪个不是中秋节的别称:A.端月节B.月节C.团圆节18、以下哪个不是月饼的别称:A.胡饼B.贡饼C.月团D.团圆饼E.宫饼19、下面哪个不是中秋节的起源:A.杨贵妃喜欢吃月饼B.秋报的遗俗C.嫦蛾奔月D.朱元璋月饼起义20、中秋节各地风俗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四川省:吃芋头、儿童提灯B.陕西省:食西瓜C.安徽省:祭土谷神、上坟祭祖D.山西省:烧斗香21、咸月饼一般配哪两种茶一起吃比较好?A.普洱茶和乌龙茶B.绿茶和红茶C.花茶和乌龙茶D.龙井茶和普洱茶22、下列哪些人才可以吃月饼?A.糖尿病B.感冒C.胃病D.胰腺炎E.高血压23、月饼按产地分有好几种,以下哪个不是:A.川式B.潮式C.港式D.广式E.京式24、以下那些对联不是对中秋节的描写:A.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25、儒家思想的代表创始人是谁?A.孔子B.孙子C.老子D.庄子E.墨子26、《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蛮夷将领是谁?A.胡车儿B.孟获C.马腾D.韩遂27、屈原是春秋时期的哪国人?A.楚国B.魏国C.齐国D.秦国28、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的母亲河是:A.黑龙江B.黄河C.松花江D.长江E.珠江2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A.西域B.东海C.南国D.中原3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多久: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31、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苏武牧羊B.霸王别姬C.文姬归汉D.楚汉相争E.昭君出塞3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秦汉时期,大陆人们就开始和台湾接触,台湾在三国被称为: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34、下面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35、中国最高的山脉是哪一条山脉:A.喜马拉雅山脉B.昆仑山脉C.秦岭山脉D.大兴安岭山脉36、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开封B.南昌C.西安D.洛阳E.杭州37、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38、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E.腊八粥39、人们为什么把妇女称为“巾帼”?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40、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在:A.每年秋天B.丰收年的6—9月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41、下列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A.夏商秦周汉B.唐宋元明清C.梁唐晋汉周D.夏商周秦汉E.宋齐梁陈4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A.黄色C.紫色D.蓝色E.白色43.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A.70岁B.60岁以上C.80---100岁D.50岁44、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西湖龙井B.铁观音C.庐山云雾D.太湖碧螺春45、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A.顾绣B.苏绣C.蜀绣D.湘绣46、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A.泰山C.恒山D.华山47、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A.漏刻B.圭表C.日影D.漏壶48.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A.雅乐B.燕乐C.清商乐D.蜀乐E.京剧49、下面哪个名曲是用古筝来演奏的:A.《高山流水》B.《梅花三弄》C.《夕阳箫鼓》D.《十面埋伏》E.《月光下的凤尾竹》50、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A.团圆美好B.更岁交子C.年年有余D.五福临门51、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52、小说《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贾B.赵C.王D.史53、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A.《山海经》B.《孟江女》C.《白蛇传》D.《牛郎织女》5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55、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A.河砚B.宣纸C.徽墨D.湖笔56、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A.石鼓书院B.白鹿书院C.应天书院D.岳麓书院5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10B.8C.12D.1458、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A.西施B.杨贵妃C.貂禅59、历史上著名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哪个皇帝时期:A.唐太宗B.汉武帝C.宋太祖D.唐玄宗60.“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向人发誓B.拒绝收礼C.替人投案D.劝人投案61.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A.京剧B.湘剧C.豫剧D.川剧E.越剧62、“宰相”的“宰”最早指:A.高级官吏B.官吏统称C.低级官吏63、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A.《西厢记》B.《初刻拍案惊奇》C.《醒世恒言》D.《喻世明言》64、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下一句是:A、相逢何必曾相识B、夜半无人私语时C、夜深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65、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还有:A.《中庸》B.《礼记》C.《周易》D.《春秋》E.《孝经》66、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A.《归园田居》B.《岳阳楼记》C.《归去来兮辞》D.《饮酒》E.《桃花源记》答案很简单:单数题是A,双数题是B。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022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022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022一、选择题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A妇女穿的头饰叫做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来源于一个叫做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据明显的边线,其中“中岳”所指的就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3. 北方人年夜饭必须通常都必须过节,其象征意义就是:C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4、四书包含:《论语》、《大学》、《孟子》、_B_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5.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源自以下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_B_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A.21B.23C.24D.25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A、红茶;B、绿茶;C、黄茶;D、黑茶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见何必曾相恋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4、耳环最完整的促进作用就是(B)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就是指:(C)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6.唐代诗人中别称作诗鬼的诗人就是:B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17.“天言、神知、我言、子知”,最早就是汉代人杨震说道的,他说道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A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于以下哪部作品_A_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具有领土最少的朝代就是_B_A、清B、元C、唐D、宋20、以下不属于八大菜系的就是_C_A、山东菜系B、四川菜系C、赣菜系D、湘菜系21、人的器官中的肾脏就是形成人体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下四种中药里对肾脏存有好处的就是(C )A.人参B.陈皮C.桑椹D.陈皮22、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存有(D)只A.285B.286C.287D.28823.“阳关大道”原是所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24.我们常说道的“鸿雁传书”源于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25.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26.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喝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27.我国传统则表示次序的“天干”共计几个字?BA 8B 10C 12D 1428、“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于哪部作品_A_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9.秦始皇攻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为:B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30.我国就是茶叶的故乡,绿茶就是最古老的品种,就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小的第一小茶种,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知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31、长城的长度为_A_A、公里B、公里C、公里D、公里32、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33、戏剧中的"戏胆"就是指: A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B、贯穿性道具或贯穿动作C、演员的精彩表演34.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就是:B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35.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就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36.以下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就是:D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37.我们用“羞花”去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38.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就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上)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上)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上)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2022年第10期蒙古族那達慕节“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意为“娱乐、游戏”,一般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节是蒙古族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就举行过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大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当代的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艺”竞技赛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项目。

摔跤是那达慕大会的重要项目,按照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手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

比赛前先推选一族中长者对参赛选手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三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摔跤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则淘汰出局。

赛马分速度赛马(跑马)、走马、颠马三种类型。

参赛者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类型。

静射时弓箭手立于固定点,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弓箭手骑马上,在马跑动过程中向箭靶放箭,优者为胜。

那达慕节距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这一节日深受群众喜爱。

那达慕大会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全面地展示了草原人民的综合素质。

锡伯族西迁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族的西迁节,俗称“迁徙节”“四十八节”。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四千余名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奉朝廷之命由盛京(今沈阳)出发,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

之后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开展各种活动,以隆重纪念祖先的英雄业绩,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西迁节的庆祝活动包括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内容。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中国民俗学问竞赛题附答案和具体解析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推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洁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根据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孩子们是希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头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愿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猛、庄重。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7.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①第二部分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单选题括号一律用中文字符并且中间空两格。

民族理论试题

民族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民族2、种族3、民族同化4、民族问题5、民族平等6、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7、民族主义8、民族区域自治 9.民族风俗习惯10、宗教 11、民族观二、判断并改错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回答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问题,也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问题。

()2、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3、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

()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5、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

()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

()7、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8、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

()9、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10、民族观是一个民族的观念,没有阶级性。

()1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就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

()12、要实现民族自主,就必须保证每个民族有自己单独的国家。

()13、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本国利益至上。

()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15.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16.“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

()17.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

( )18.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19.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20.文字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21.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22.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23、风俗习惯具有世代传承之特点。

()24、风俗习惯之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

()25、风俗习惯主要来源于宗教。

()2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7、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地理试卷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地理试卷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地理试卷-学生用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来源】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第1题2分秦岭——淮河一线A. 与1月份10°C等温线基本一致B. 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C. 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少于800mmD. 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来源】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第2题2分关于北京的城市职能,说法正确的有①政治中心②经济中心③文化中心④国际交往中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来源】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第3题2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B.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 从北方向南方递减D.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4、【来源】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第4题2分下列著名景点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A. 故宫——河北省B. 都江堰——四川省C. 华山——山西省D. 日月潭——浙江省5、【来源】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第5~6题4分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近几年前往北极旅游人数增多,“北极游”逐渐兴起。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北极游”中,可能看到的动物是A.B.C.D.(2) “北极游”的兴起,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可能是A. 加快冰川积雪融化B. 利于研究原始的自然环境C. 改善生物生存环境D. 利于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6、【来源】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第7~8题4分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有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1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各题。

(1) 立夏节气前后,地球运行至图2中的A. ①段B. ②段C. ③段D. ④段(2) 下列节气中,成都市昼短夜长的是A. 春分B. 清明C. 秋分D. 立冬7、【来源】 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第9~10题4分2020年5月27日11时整,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并展开相关测量工作。

泼水节与那达慕教案

泼水节与那达慕教案

泼水节与那达慕教案1. 泼水节的来历与意义泼水节又称“新年水节”,是中国汉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按照农历,在每年4月13日至15日之间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互相泼水,表示清洗过去的不幸和祈求新的一年幸福、顺利。

泼水节源于远古时代,人们过年时会使用柴火烧杀鸡鱼,火一旦熄灭,附近的水会被烧热,人们便把泼水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祭祀和祈福仪式。

泼水节的意义不仅代表了清除过去的污垢,更代表了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希望。

2. 那达慕节的起源和背景那达慕节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传统节日,全称为“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的民间传统节日,代表着草原上的人们的自豪和自信。

那达慕节一般在每年的7月中旬左右举行,历时三到五天。

那达慕节源于游牧时代,是草原上牧民们迎接秋天丰收的盛宴。

同时也是草原上的宗教仪式,表达了牧民们对天、地、草原、畜牧业的崇拜和尊重。

那达慕节以其独特的内容与风格,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前来参加。

那达慕节的传统项目包括:蒙古式的搏克、踢茶、搏羊、马球、射箭等激烈的比赛,以及美食、歌舞、图腾柱揭幕等传统活动。

3. 泼水节与那达慕节的比较虽然泼水节和那达慕都是传统节日,但是它们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以下是两者之间的细节比较:特点泼水节那达慕节传统民族傣族和汉族蒙古族节日时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农历六月至七月中旬活动内容互相泼水搏克、踢茶、搏羊、马球、射箭等比赛传统活动元宵花灯、打水仗、水龙舟等群众舞蹈、马上争夺、歌唱、舞蹈、图腾揭幕等礼仪和仪式清洗不幸和祈求幸福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在活动结束时举行图腾柱揭幕仪式4. 那达慕节的教案怎样教授那达慕节对于那些学习蒙古民族文化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教案范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教授那达慕节:主题蒙古族民间文化目标1.了解那达慕节的起源和历史;2.掌握那达慕节的相关活动、礼仪和仪式;3.理解那达慕节对于蒙古族人民和文化的意义。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小组演讲、展示、游戏、实地考察教学准备实物模型、图片、视频、音频、文献资料等教学过程1.介绍那达慕节的起源和历史: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听取讲座,了解那达慕节的来源和基本信息。

说说那些与马有关的盛会

说说那些与马有关的盛会

说说那些与马有关的盛会作者:来源:《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2014年第01期2014年是农历的马年。

在过去,马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工具,吃苦耐劳,常常给人以忠诚善良的印象,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盛赞。

对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马,你有多少了解呢?在国内外,有许多和马有关的节日盛会,让阿朵给你介绍一番吧!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民族素有“马上民族”的美称。

蒙古马曾被列为世界两大名马之一。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必不可少的项目,远近百里甚至几百里的蒙古族牧民会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

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鸣,热闹非凡。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

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

为了减轻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彝族草马节彝族的历史上有过许多大规模迁徙和奔波,因此,彝族人十分敬重曾陪伴祖先长途跋涉、相依为命的马,并以过节的形式,祈求役马帮人驱邪除害,保佑地里粮食丰收。

这种节日就叫草马节,在文山、砚山的一些彝族支系中较盛行。

草马节的来源,说法单一。

传说古时曾有一草籽鬼常到彝家人的地里随意撒野草籽来危害庄稼,坑害人民。

人们为了根除草籽鬼之害,便利用草籽鬼喜爱花马的习性,采集一些未成熟的野草籽,让花马驮上,运到西天火焰山,诱使草籽鬼跌入火中烧死,草马节的习俗便由此流传下来。

苗族斗马节每年11月下旬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当地群众举行斗马比赛来欢庆自己的节日。

斗马在当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婚姻的裁决方式。

经过后来的演变,斗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每逢传统节日都有斗马,它已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相马追赶野马节在国外也有一些地区非常重视马,如日本的福岛县相马地区。

每年7月23日至25日都要举办传统活动“相马追赶野马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达慕大会的来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大会的传说:敖包相会
据摩崖石刻《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大会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

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成为蒙古大汗时,为了加强各部族之间的凝聚力、检阅自己的部队和分配各部草场,便于农历六月初四举行了“大忽力革台”(大聚会)。

各个部落的首领欢聚一堂,表示团结忠诚,并且一同庆祝在大自然的庇护下这一年的牧群兴旺繁盛,是历史上有记载的首次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的前身是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做路标或界标),又名“鄂博”。

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祭祀活动。

它是蒙古族人为了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而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表达了族人对本族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崇敬怀念之情。

每年水草丰美之时(各部落时间不同,所以祭敖包通常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八月间),蒙古族人民都会举行祭敖包的宗教活动。

敖包是在一片地势开阔、景色壮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座半圆形石堆,顶端竖立一根系着写有经文的布条或者是牲畜羽毛或角的长杆。

待到了祭敖包的日子,牧民们一定会携带着哈达、煮熟的牛羊肉、奶酒和奶制品赶来,在敖包前上供、祭祀、祷告,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请来喇嘛燃香诵经祭祀。

祷告完毕,众人再次跪拜起身后纷纷往敖包上添加新石或者柳条以修补敖包,或者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

最后凡是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着敖包,按照从左向右的方向绕敖包三圈,并将带来的奶酒、奶制品、点心等向敖包抛洒。

在祭祀活动之后,人们会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活动。

彼此产生好感的男女青年可以乘人不备悄悄溜出相会,这便是所谓“敖包相会”了。

那达慕大会有哪些活动?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

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偶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

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

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凝重华贵的威严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

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着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

参加比赛的摔跤手人数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

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

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

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

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赛马
蒙古高原盛产着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

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
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

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

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赛马项目包括:1、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2、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3、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蒙古族赛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

旧称赛马、射箭、摔跤为男子三项竞技。

蒙古赛马比赛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

届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

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

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

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襟飘带舞,显得格外英武。

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项”的项目之一,也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

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

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近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

近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

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

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活动的起源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

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

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

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

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男子三项为那达慕的基础项目。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

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的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

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

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

过去时那达慕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

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此外,那达慕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

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