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与处置放射性去污

合集下载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题目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最新进展姓名胡家刚班级地质0901摘要: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公害,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严重的威胁,所以特别为人们所关注。

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人类造福不浅,但是核废物处置不好,又将对人类是一大危害。

放射性废物如何处置为好,必须进行科学论证。

所以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发展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将更好的处理这些废物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新方法,处理1.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1.1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1.1.1核燃料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铀矿开采、冶炼和燃料元件加工等。

1.1.2反应堆运行过程:反应堆中生成的大量裂变产物,一般情况下保留在燃料元件包壳内,当发生元件包壳破损事故时,会有少量裂变产物泄漏到冷却循环水中。

1.1.3核燃料后处理过程:大量裂变产物是核燃料后处理过程的主要废物。

1.1.4 其他来源核工业部门退役的核设施,核武器生产和试验以及其他使用放射性物质的部门如医院、学校、科研单位、工厂等产生的各种废物。

1.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1.2. 1 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 waste为审管的目的,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1.2.2 放射性气载废物 radioactive gaseous waste含有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其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气态废弃物。

1.2.3 放射性液体废物 radioactive liquid 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液态废弃物。

1.2.4 放射性固体废物 radioactive solid 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固态废弃物。

第七章 放射性污染处理原则与控制

第七章 放射性污染处理原则与控制
• EDTA与铁形成的络合物溶解度在220℃高温 下,不仅没有降低,反而略有提高,这为 高温络合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精品课件
铁-EDTA络合物的溶解度
精品课件
高温络合法去污效果
项 目 去 污 剂 比 放 射 性 强 度 ( 最 大 值 ) , GBq/L
64
Cu 0.18
洗 出 的 放 射 性 量 , TBq
备的条件下实施。
精品课件
⊙ 解体(废堆)去污
解体前去污及解体后去污。 解体去污的目的是力求降低解体作业 人员受照剂量,易于实施,再利用, 减少污染废物的容量。
精品课件
⊙事故修复时的去污
与修复作业相关的去污的最大特点,在于 因大量核裂变产物污染的水的回收去污与 反应堆一回路的系统化学去污。这是由燃 料碎片,U、Pu、Zr及它们的氧化物存在 于CRUD中所造成的污染,所以其化学去 污法与后处理厂的化学去污法类似。
第七章 放射性污染处理原则与控 制
7.1 系统设备的化学去污原理与方 法 7.1.1 系统设备去污的目的
精品课件
核设施实施去污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类:
⑴ 降低运营设施中的人员受辐射剂量; ⑵ 事故后清洗; ⑶ 退役; ⑷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精品课件
7.1.2 化学去污技术的概述
定义:去污就是把放射性物质从不希望其 存在的部位,部分或全部地除去。
精品课件
7.1.4 化学去污法的种类与特征 ⊙ 污染物(CRUD)的特征与去污 化学反应原理
⑴ 放射性核素多数处在构成CRUD的金属氧化物
的晶粒内,CRUD则吸附沉积在一回路冷却剂系统 的机器设备与管道的内表面。
⑵ 化学去污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把构成放射性核素
的 载体的金属氧化物结晶晶粒溶解或剥离而除去放射 性污染。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4)气、液体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4)气、液体处理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四章 气载和液体低中放废物的处理 筛板塔 泡罩塔 填料塔:填料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对于 >3µm粒径的颗粒,去除率约为90%。 喷淋洗涤器:喷淋的碱洗液如NaOH、KOH或 Na2CO3,可吸收NOx、SOx、HF、HCI等。 文丘里洗涤器:包括收缩段、喉管和扩散段。 可去除气体中较多尘粒和吸收气态污染物,对 0.1~100µm尘粒,去除率80%~99%。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四章 气载和液体低中放废物的处理
HEPA的使用 两端设置压差计,发生阻塞,压差会升 到高于500Pa;发生蚀穿,压差会降到低 于10Pa,必须更换过滤器芯。 设置固定式γ仪表,监测过滤器外表面γ 辐照剂量率。 前端设置预过滤器、除雾器,将进气加 热升温到露点以上。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四章 气载和液体低中放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气主要产自放射性操作工艺过程的排 气和设备泄漏,此外,还来自放射性实验室和 厂房的排风。放射性废气中通常含有放射性粉 尘、气溶胶、惰性气体和挥发性核素等。 与液体、固体废物相比,气载放射性废物排放 可能造成的污染范围更大,对环境的影响更难 预测和控制,因此,其净化处理及排放控制更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四章 气载和液体低中放废物的处理 4.3低中放废液的净化处理 4.3低中放废液的净化处理 各类放射性废液的比活度、含盐量差别很大, 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核工业放射性工艺废液一般需要多级净化处理, 低、中放废液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絮凝沉淀、蒸 发、离子交换(或吸附)和膜技术(如电渗析、 反渗透、超滤膜)。高放废液比活度高,一般 只经过蒸发浓缩后贮存在双壁不锈钢贮槽中。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四章 气载和液体低中放废物的处理 衰变贮存 核电站工艺废气中的短寿命的惰性气体 加压贮存:约0.8MPa,贮存60d左右,133Xe可 衰变掉99.9%以上。 优缺点:工艺成熟,系统简单;但设备庞大, 容易出现泄漏。 活性炭滞留床:工艺废气的氪和氙 优点:常温常压运行,操作简单,可靠性高。

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案

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案

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案放射性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都不能将其消灭或破坏,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衰减到一定的水平。

而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长,并且衰变的产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所以放射性废物与其它废物相比在处理和处置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混凝沉降法、离子变换法、蒸发法、沥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

二、放射性废气的处理(1)铀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废气、粉尘,一般可通过改善操作条件和通风系统得到解决。

(2)实验室废气,通常是进行预过滤,然后通过高效过滤后再排出。

(3)燃料后处理过程的废气,大部分是放射性碘和一些惰性气体。

三、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不能再用的各种物体。

(1)焚烧(2)压缩(3)去污(4)包装下面是赠送的几篇网络励志文章需要的便宜可以好好阅读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

”这是我妈常说的一句话,每当我面临困难及有畏难情绪的时候,我妈就用这句话来鼓励我。

很多人有一样的困惑和吐槽,比如在自己的小家乡多么压抑,感觉自己的一生不甘心这样度过,自己的工作多么不满意,不知道该离开还是拔地而起去反击。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你应该怎么选择,人生都是自己的,谁也无法代替你做怎样的选择。

有一个和我熟识的快递员,我之前与他合作了三年。

最开始合作的时候,他负责收件和送件,我搬家的时候,他帮我安排过两次公司的面包车,有时候他送件会顺路把我塞在他的三蹦子里当货物送回我家。

他时常跟我提起在老家农村种地的生活,以及进城之前父母的担忧及村里人为他描绘的可怕的城里人的世界。

那时候的他,工资不高、工作辛苦、老婆怀孕、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住在北京很郊区的地方。

一定有很多人想说:“这还在北京混个什么劲儿啊~”但他每天都乐呵呵的,就算把快递送错了也乐呵呵的。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处理规范WST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处理规范WST

前言本标准是应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分委会的委托,为指导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处理而编写的。

本标准从2000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附录A、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提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核工业北京华清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白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处理规范Regulation of decontamination for radionuclidescontaminated human wound and skin1范围本标准给岀了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人体体表(健康的和受损伤的)进行去污洗消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原因和形式所致人体体表各种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去污处理。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存在于所考虑的物质或表面上的不希望有的放射性物质的量超过其天然存在量,并导致技术上的麻烦或危害。

2.2去污decontamination去除放射性污染,以达到减少在物体或人体表面或环境内存留的放射性水平的目的。

2.3去污因数decontamination factor ,D f放射性物质污染初始水平与去污处理后达到残留水平的比值。

用式(1)表述:式中:D f ------ 去污因数;D o ――去污程序前测量的计数率;D1 ――去污程序后测量的计数率。

3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处理应遵循的原则3.1对人体体表任何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原则上都应洗消干净,但同时应该避免过度的去污处理而损伤皮肤和促进放射性核素的人体吸收。

3.2应该将避免污染放射性核素吸收和播散作为贯穿整个去污过程的指导思想。

3.3对估计可能发生的体表污染应及时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地确定污染放射性核素种类,尽早采取去污措施。

3.4对人体体表创伤部位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处理应优先于对健康体表污染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西南科技大学-考试重点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西南科技大学-考试重点

放废考点1.放射性废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或为放射性核素所污染,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或活度大于审管机构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期不再使用的物质。

2.放射性废物的治理办法:分散稀释;浓集隔离3.放射性废物管理是包括废物的产生、预处理、处理、整备、运输、贮存和处置在内的所有的行政和技术活动。

4.放射性废物管理以“安全”为目的,“处置”为核心。

5.废物最小化应作为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遵守的宗旨和努力目标6.放射性废物管理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实践的正当性、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个人剂量与危险限值、干预的正当性和干预措施的最优化7.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方法:按废物的物理、化学形态分类(气载、液体、固体废物);按放射性水平分类(低.中.高废物);按毒性分类(低毒组废物:天然铀、H;中毒组废物:137Cs、14C;131I;高毒组废物:90Sr、60Co;极毒组废物:210Po、226Ra、239Pu);按释热性分类(高、低、微发热废物)。

8.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的危害程度分为I类源极度危险源(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辐射装置)II 高度危险源(工业γ照相源)III危险源(固定工业测量仪源:料液测量、挖泥测量)IV低危险源(骨密度仪、经典消除器源)V 极低危险源(植入人体源、医疗诊断用99mTc、治疗用131I)9.低中放废物:对公众成员年剂量高于0.01mSv,释热率低于2kW/m310.高放废物:释热率高于2kW/m3,且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高于短寿命低中放废物的限值11.α废物:单个货包中长寿命α辐射放射性核素的Am>4*106Bq/kg,平均每个货包的Am>4*105免管废物:对公众成员年剂量低于0.01mSv,对公众的年集体年剂量不超过1人·Sv的含极少放射性核素的废物12.排除:是指有些辐射是不必受控制的,如人体内的40K,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所引起的照射,排除在审管控制之外13.豁免:是指将确认符合规定的豁免准则或豁免水平的辐射实践活动和(或)其一个涉及的辐射源,经审管部门同意后免予遵循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标准及规章14.豁免准则:对公众成员有效剂量低于10μSv/a;所引起的年集体有效剂量不超过1人·Sv15.解控(解除审管控制):是指经过去污、清污、熔炼等措施,低于或达到审管机构所规定的活度浓度限值之后,从核审管控制中解脱出来16.极低放废物:是放射性水平比豁免(免管)水平略高的低放废物,其放射性污染水平虽然超过审管机构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但因为放射性水平很低,不需要用低放废物那种标准去处置,可以放宽要求,采用简易包装和简易填埋,可以处置在浅土地填埋场中,覆土压实之后,监控比较短的时间(一般是30年),场址就可以开放使用。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9退役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9退役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九章 核设施的退役
退役工作的未来
退役是核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必需 做好的事情。
退役从电费中预付,是有钱的。退役总 费用大约是电站投资的10~20%,占电 力成本的2~5%。
退役即将成为一种产业,退役技术大有 可为。
第九章完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九章 核设施的退役
贮槽清污 贮槽底部淤泥的去除 排空贮槽的处置 美国浇注水泥浆的就地处置试验 场址清污 场址清污净化到什么水平,取决于退役总目标 土壤的清污 地下水的清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九章 核设施的退役
就地玻璃固化
基本原理:把石墨电极插入地下,通过 电流产生高温(1600~2000℃),熔化 周围土壤,电极附近区域形成熔池(图 9-4),最后形成整体结构的玻璃体,把 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元素包容其中。
美国已用于整治被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 场地。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九章 核设施的退役
9.4 退役废物管理 废物来源:废气-切割和去污;废液-去污和
冲洗;固废-拆除和固化。 退役废物管理的主要环节: 废物最小化:有很多措施(p206) 废物分类 废物包装 废物出路 临界事故和燃爆事故 非放危险物质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目录一
课程安排:48/36学时-8/6周 第一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内容和原则 第二章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第三章 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和废物最小化 第四章 气载和液体低中放废物的处理 第五章 废物的减容处理——焚烧和压实 第六章 低中放废物固化技术 第七章 高放废液的固化与分离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九章 核设施的退役
专用拆除技术:高效切割技术(对金属、塑料、 混凝土构筑物局部);控制爆破技术(构筑物 整体或局部);高效压缩(减容)技术等;高 效封闭材料和封闭技术。

医疗放射性废物及废源处理方案

医疗放射性废物及废源处理方案

医疗放射性废物及废源处理方案
奖惩挂钩。

医疗放射性废物及废源处理规定
在医疗放射工作中,产生的放射性固、液废物,如注射器、药杯、棉球、棉签、手套及各种药品、实验动物的粪便、尸体等,必须严格收集。

专门人员将其放入设有辐射防护的专用铅污物桶中,并注明放射性核素种类、日期、活度以及最后衰变时间。

衰变到规定时间后,经监测合格,按照医院一般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并详细记录。

放射性废气的处理必须在设有通风设备和储存处理废气装置的房间进行,同时注意散热,防止放射性废气污染其他非放射性气体的区域。

储存于病人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少数随粪便排出。

尿液和粪便应作为放射性医疗废物处理。

专门人员负责监督将此类病人的粪便及尿液直接进入特制的蓄便
池内,衰变到规定时间经测量符合国家排放允许标准后,再排入医院医疗废水处理站。

医疗放射工作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源,应由专门人员上报医务部,进行统一处理。

科室应每月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进行检查、总结,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进行整改。

医务部每季度对相关科室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进行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

对于不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放射性废物处理的个人和科室,将进行院内通报批评,并与每月医疗质量考核成绩及科主任的干部考核、奖惩挂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水喷洗去污流程示意图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主要影响因素: 压力 流量 时间 温度 喷射方法 化学试剂 磨料:砂、干砂、氧化铝、锆氧砂、微钢珠、 塑料珠、干冰等。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4)超声去污 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加速度效应和声流效应 对清洗液及污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使污垢分 散、乳化、剥离,达到去污目的。 选择声强1~2W/cm2,频率20~50kHz,温度 60℃,以磷酸为清洗液。 适于小工件和仪表 去污因子:10~1000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5)激光去污 在极短时间内将光能转变成热能的“干 式清洗”。 (6)等离子体去污 干法去污技术 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温度几千度),将 附着在物体表面的垢物除去。



去污工艺技术 运行核设施和设备的去污 退役核设施的去污 污染深度1~10µ m,98%放射性;10~ 40µ m,2%;40~50µ m,0.1%。 锈斑和污垢 不同金属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去污需要重视的问题 优化选择 “热点”去污 二次废物 二次污染 安全问题 探测措施 设计考虑 人员培训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选择原则: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现性 理想的去污工艺:最大的去污因子、最少的二 次废物、最少的受照剂量和环境影响。 去污技术评价: (1)去污目标 (2)受照剂量和环境影响 (3)废物处理、处置系统的相容性 (4)去污工艺的代价――利益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内容提要 8、放射性污染的去污(p159~183) 8.1 去污基本概念 8.2 去污方法选择原则 8.3 去污方法 8.4 去污技术的应用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在操作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不 可避免的会造成各种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造成辐射危害的途径之一, 必须对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污 染加以控制。 核设施不论采取哪种退役方式,都少不 了对放射性污染的去除。 放射性去污技术是21世纪放射性废物管 理和核设施退役的关键技术。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8.3 去污方法 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 去污技术有四种基本工艺类型:机械- 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熔炼法。 每种工艺对特定系统、结构及装置的适 用范围和去污效率各不相同。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1、机械-物理法 利用擦、刷、磨、刮、削、刨、共振等 机械作用除去表面的锈班、污垢或表面 涂层、氧化膜层。 (1)吸尘法 (2)机械擦拭法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3)高压射流 利用射流的打击、冲蚀、剥离、切除作 用来除垢、除锈、清焦和清洗,去除污 染的放射性核素。 射流压力:5~70MPa 水流量:20~200L/min 高压泵功率:3~100kW 入射角:60~70° 去污因子:2~100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8.1 去污基本概念 去污的定义: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去除或降低放 射性污染的过程。去污实际上只改变了放射性核素的存 在形式和位置,如下式表示:
S C* D S D C*

S C* ――被污染的物体 * C ――污染的放射性核素 D ――去污剂 * 二次废物 D C―― S ――经过去污净化了的物体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去污因子:去污前污染物放射性活度与 去污后放射性活度之比,DF用K表示: A前 K=DF= A后 去污率:去除的放射性活度占去污前放 射性活度的份数,用β表示: A前-A后 = A前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余污率:去污后剩余的放射性活度占去 污前放射性活度的份数α A后 A前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超声清洗的机械冲击作用 加速度效应是由于清洗液中的悬浮粒子 在交变压力作用下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冲击污染工件的表面使污染层脱露。 而超声振动的能量即声流效应使污染工 件表面粒子发生振动脱落,强化了清洗 效果。 加热清洗溶液和机械搅拌能提高去污效 率。



去污的作用和意义 运行管理和检修:合理降低总的放射性照射。 退役去污:便于手动拆卸技术的使用。 废物治理:使废物可以降级处理和处置。 长期监护:缩短监护贮存周期。 环境整治:使场地和设施不受限制使用。 其它目的:如经济目的、事故处理等。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8.2 去污方法选择原则 污染形成机制 沉积和附着作用:附着性污染,分子力作用, 容易去污; 表面静电作用:弱固定性污染,物理吸附,较 易去污; 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弱固定性污染,化学反 应或离子交换,较难去污; 扩散渗透作用:强固定性污染,扩散,渗入到 基材,很难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去污指数:去污因子的对数D
A前 D= 1g A后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多种去污技术联用时,总去污因子为各 单种方法去污因子的乘积。
DF总=DFa DFb DFn

总去污指数为各单种方法去污指数之和。
D总= D
a
n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空化效应:当超声频的交变压力传入清洗液后, 液体和工件表面上的原始气泡的体积骤然变化, 在气泡闭合的瞬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的局部压 力,这种气泡的生长及闭合运动称为“空化效 应”。 清洗液空化产生的强力擦洗作用使表面污染层 破裂剥落,然后又在破裂层下产生新的空化将 污染层去除。 空化效应在超声清洗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