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溪镇中心校简介
栾川县秋扒乡中心学校单位概况。

栾川县秋扒乡中心学校单位概况。
一、基本情况及职责栾川县秋扒乡中心学校位于栾川县秋扒乡秋扒村南街,主管部门为栾川县教育局。
单位联系电话:66698096,法人杨文军。
栾川县秋扒乡中心学校属于财政全供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补助收入,主要业务范围和宗旨是: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初中学历教育。
栾川县编制部门核定我单位事业编制人数为79人,无行政编制,栾川县秋扒乡中心学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机构设置情况秋扒乡现有初中一所,37名教职工,学生348名,住宿生190人,贫困生90人。
小学及教学点3所,37名教职工,学生550名,住宿生140人,贫困生90人;全乡有退休教师50人,享受遗属补助13人。
栾川县秋扒乡中心学校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以及财政部、省、市有关要求,现就我单位2017年收支预算编制情况报告如下: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编制部门预算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编制部门预算原则:一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二是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三是突出重点,提升效益;四是厉行节约,压缩成本;五是科学编制,注重效益。
二、收入支出预算情况2017年财政补助性收入1134万元,其中小学576万元,中学558万元。
较2016年873万元增长30%,主要增长因素是教师人数增加工资标准提高。
其中工资福利支出998万元,较上年755增长32%增长因素是教师工资水平增加、退休教师工资2017年1月始由社保部门发放。
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86.70万元,较上年81.66万元,增长6%。
桧溪镇中心校2013年秋毕业班工作措施(定稿)

桧溪镇中心校2014学年度毕业班工作措施小学毕业班是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窗口。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为了更好地抓好小学毕业班工作,带动和促进整个小学学段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措施。
一、建立有效机制,强化毕业班工作的管理(一)、成立由学校领导、毕业班教学骨干组成的学校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
组长:王曾樯(中心校校长)副组长:周鸿(分管教学副校长)潘云波(分管安全副校长)成员:龚顺辉王彪王光辉窦远贵何德彬张杰霖袁任潘俊桦及中心校毕业班教师。
1、领导小组职责针对毕业班教育、教学的现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汇总好的经验与做法,分析归纳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研究、部署毕业班的各项工作,并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2、各成员职责王曾樯:负责组织全镇小学毕业班全面工作,对毕业班工作负总责,指导毕业班教学教研工作。
周鸿:具体抓毕业班教学教研工作,对毕业班工作负具体责任,指导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
潘云波:主抓学校安全工作,指导全镇小学毕业班科学学科教学工作。
龚顺辉:负责指导全镇小学毕业班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
王彪:主抓教导处,协助周副校长抓毕业班教学教研,并负责指导全镇小学毕业班数学学科教学工作。
王光辉:负责后勤服务工作,为毕业班工作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各村校长职责:主抓本校毕业班教学教研工作。
中心校毕业班骨干教师职责:负责指导全镇小学毕业班语数教学工作,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二、加强毕业班教师的师德建设。
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班教师师德教育活动,形成以毕业班年级组为核心的合作团队,使毕业班教师能尽心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注重德育工作,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升学指导1、要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要将德育融入到毕业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认真研究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成长的制约与影响,努力优化育人环境,科学规划各阶段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措施与方法,增强毕业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做好毕业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石朝乡中心中心完小学校简介

石朝乡中心完小学校简介石朝乡中心完小坐落于务川的东南边陲,距县城43公里,地处高寒、边远,海拔1140米,年平均气温13℃,素有务川“小西藏”之称。
所辖学校5所。
中心完小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级小学3所。
全乡小学在校生648余人;初中在校生61余人。
教职工总数67人(包括工勤人员1人,幼儿园教师4人,借出在外单位3人),其中初中教师8人,有教学班小学28个,初中3个,学前班5个。
石朝乡中心完小创办于1992年,原校址位于石朝乡浪水村的麻池组。
2000年8月,迁往政府所在地的东隅。
学校教育辐射面17平方公里,所辖4000多人口。
校园面积12000平方米,教学楼1栋,占地面积为629平方米,教师住宿楼、教师周转房各1栋,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门卫室1间,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学生食堂及餐厅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学生宿舍1栋,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
学校有办公室6间,图书室、仪器室各1间,教室19间,其中,班级8个,仪器室1间,有教学仪器1000余件,图书室1间,图书6500余册,教师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等各1间,办公电脑8台。
教职工27人,小学在校学生329人。
石朝乡京竹完小(1984年前称金竹学校),始建于民国三十八年。
学校坐落于务川县城的东南部,海拨约1000米,具体位于务川至石朝途中,相距两地各约20千米,距303省道约20米。
京竹学校是全乡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校园面积约4200平方米,厕所1间,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各1栋,建筑面积共1586平方米。
教室10间,班级9个,图书室、实验室、远教室各1间,办公室共9间,教学仪器200余件,图书2000余册,办公电脑5台。
教职工20人。
学生主要来源于本乡的京竹、高峰、大漆三个行政村。
小学在校生58人,初中学生61人,学前班9人。
高峰完小是2000年由原小坝、大坝、大田、申家湾四个民小合并的学校,又名湘山希望小学(遵义湘山寺1999年10月捐资修建),坐落于务川、沿河、德江三县交界处,距303省道约10米。
桧溪镇中心校安全目标管理

桧溪镇中心校安全目标管理办法一、各部门,各校区安全目标任务(一)安全教育任务执行率100%。
(二)各项安全目标,安全制度,安全规章制定率100%。
(三)各项安全预案制定率100%;安全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
(四)触犯刑律,判刑发生率为“0”。
(五)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劳资纠纷、无3人以上集体上访等事件。
学生、职工受到治安处罚不超过1起。
(六)实训操作(含设施损坏、人员伤残)其经济损失控制在1000元以内。
(七)人为严重损坏校产、设施设备,发生率为“0”。
二、安全目标管理措施(一)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安全目标任务及管理责任。
1、目标管理机构(1)制定各类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预案。
(2)制定各类安全责任书、并督导部门、校区层层签定。
(3)督导各部门、校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并报管委会备案。
(4)督导各部门、校区制定安全制度。
(5)督导各部门、校区将安全职责分门别类落实到人,建档备查。
(6)负责安全目标任务的落实及检查考核。
(7)牵头处理重大事故。
2、教育主管机构(1)其负责人是安全教育目标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编制安全教育课程,选编安全教育教材,落实安全教育人员。
(校区每期至少安排两次全校性安全教育大会,每班每周安全教育课不得少于两节)(3)制定课堂教学安全规定。
(4)制定课堂教学可能引发的各类不安全因素的预防措施。
(5)制定安全宣传方案并督导实施。
(6)负责处理教育安全事故。
3、后勤管理机构(1)其负责人是后勤安全管理目标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制订土木、水电、勤杂工的安全工作条例,并监督执行。
(3)负责制订各校区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并监督执行。
(4)负责及时排除各部门、校区的各类安全隐患。
4、各校区(1)校区校长为本校区安全管理目标任务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执行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目标。
(2)负责安全教育目标及安全隐患排除任务的实施。
确保校区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3)负责处理一般性安全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协助处理重、特大安全事故。
桧溪镇中心校2014考务工作管理责任到人

桧溪镇中心校组织参加昭通市2013-2014学年学生主要学业发展水平阶段性评价抽测考务工作管理责任到人
1、王曾樯负责全面领导、组织此次评价抽测工作。
2、周鸿、王彪负责考场安排,监考教师安排,学习监考规则、考场规则(要求),签订监考教师责任书。
负责监考教师职责、考场规则、试卷装订程序的准备并发放到人,准备座次表、培训监考教师装订试卷,发放和验收试卷等相关工作。
3、王彪、周鸿负责试卷的接送与保管、试卷的验收和其它相关工作。
4、张林王光云负责值班巡视、安全保卫、卫生、开水、医务等工作,并负责监考教师因事因病顶考和其它工作。
按安排场次和考试时间施铃、考勤。
5、各考场监考教师负责本考场监考和试卷装订工作。
6、各班语数任课教师负责考试期间本班级的学生管理及安全教育和防范。
7、各村校长或教导主任负责本村的一切考务工作。
8、教育局派出人员、务基小学巡视教师及本镇派出巡视教师负责本镇考试的巡视工作。
各校联系领导:桧溪小学王曾樯强胜、源胜、簸箕小学周鸿永胜、得胜小学王彪
大家积极主动,团结协作,顺利完成此次评价抽测工作。
永善县桧溪镇中心校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桦树镇中心校简介2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为孩子的明天做准备——临江市桦树中心学校简介临江市桦树中心学校坐落在临江市桦树镇西大川村,于2004年由桦树镇中心小学和桦树镇中学合并而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辖八个林场小学和四个村级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2290平方米,建筑面积4119平方米,全学区学生600多人,其中中心校学生225人,教职工115人,中心校教师51人。
专任教师105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48 人,初级教师55 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科研型教师1人,白山市优秀校长1人,白山市骨干教师11人,白山市科研名师1人,临江市学科带头人3人,临江市优秀教师15人。
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积淀出了“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桦树精神,确立了“为孩子的明天做准备”的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不断增强。
2004年学校被白山市确立为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示范校,2007---2011年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劳动实践场所”先进单位,2006----2010连续五年获临江市教育局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获得临江市教育工作优胜单位称号。
2003年代表临江市接受省“质量万里行”的检查,五项指标获“四优一良”的好成绩,2009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中江县永丰中心学校谭受学校简介

中江县永丰中心学校谭受学校简介中江县谭受学校始建于1950年春,位于中江县谭受场镇;在中江县的最南端,距离县城约75公里远。
建校至今,学校坚持以“争一流,创品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办学目标,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情感化”为管理目标,铸就了一支“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和一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44 人,大专以上学历者34 人,中级职称 21 人,有 60 余篇经验论文在全国、省、市县级报刊杂志交流发表,获县级以上表彰达18 余人次,学校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办学单位”、“四好领导班子”、“综合考核二等奖”。
学校以制度规范人,以情感激励人,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64年奋斗的岁月铸就了学校的辉煌。
多年来我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近万名,其中不乏佼佼者。
李芬泽,曾任中国驻扎伊尔大使馆秘书;田世荣,肖玉贵,曾任西藏部队军官,大校军衔;蒋良素,现为川医教授;田春光,现为德阳市农工委主任;田伟,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局长;邓旻于2003年考上北京大学;文兴于2004年被南开大学录取,陈雁翎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录取.....当前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共有5个教学班,学生210余名;小学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451余名。
初中共有200余学生住校、小学共有80余人住校。
虽然学校老师爱岗敬业,教学成绩在兄弟学校中名列前茅;但因为时间的久远,当前学校的校舍、办公条件都已陈旧。
两幢教学楼分别建于1995年和19997年。
课桌紧缺,一大多数学生的课桌还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式课桌,有很多班级的讲桌也用学生课桌代替;多媒体教学手段几乎为零,学校仅有一块电子白板,但因为没有投影仪及相关的多媒体系统一直没法使用;音乐、美术等艺体教学设施奇缺。
学校希望能有一台钢琴给音乐老师使用,能改善400套学生使用的课桌、16套讲桌;电子白板的配套设施齐全让老师能在教学中使用,能有一套现代化的铃音设施(很多学校的电子铃音很美很人性化,而我们学校的铃音还是单调的音乐),能有建设班级文化的名言警句、名人挂图等。
中心学校简介

白石镇中心学校简介乐昌市白石镇中心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白石小学。
1966年易名为油甫小学,并把小学迁于油甫螺蛳岭。
1968年在原白石小学处创办白石中学。
1990年油甫小学迁往白石油甫坛观埂,并易名为乐昌市白石镇中心小学。
2004年全镇小学实行第一次布局调整,将下辖的八个教学点的四至六年级全部并入中心小学。
2011年2月我镇实行第二次布局调整,将中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即乐昌市白石镇中心学校。
2011年9月实行第三次布局调整,将下辖的八个教学点的一至三年级全部并入小学部。
乐昌市白石镇中心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小学部、初中部,分别位于白石镇油甫坛观埂、白石镇得名胜景“白面石”的对面。
学校占地22734平方米,其中小学部11386平方米、中学部1134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142.53平方米,其中小学部13059.53平方米、中学部8083平方米。
学校环境优美、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布局合理整洁。
中心学校设施设备齐备,有仪器室、实验室4间;多媒体电教室7间,电脑室2间,学生用机90台,专任教师用机37台;图书室、阅览室各2间,藏书49880册;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各2间;音乐舞蹈室、工艺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各2间;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1个,田径运动场1个,直线跑道1条。
学校现有校长1名、副校长4名、教导主任2名、总务主任1名、副教导主任3名、副总务主任1名,学校领导班子基本上都是年轻力壮的年青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并能团结一心、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学校现有在编在职教师100人。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人,本科毕业29人,大专毕业43人,中专毕业26人。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其中中学一级教师33人,中学二级教师8人,中学三级教师1人,未定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48人,小学一级教师7人,二级教师2人。
学校教职工综合素质高,近年先后有30多人次荣获市县各类荣誉称号,有40多人荣获镇荣誉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桧溪镇中心校简介
桧溪小学位于桧溪镇西北角,为桧溪镇中心小学,前身为清乾隆三年的“义学馆”;光绪癸未年更名为“桂馨书院”;光绪三十三年始办新学,名为“永善县北区公立第一初等小学”;一九二一年前后始成完小,更名为“永善县第五区桧溪公立高等小学”。
解放后,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历届校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各方面得到较快较好发展。
而今,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更是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保障,着力于教育教学管理,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办学的生命力来抓: 建立了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使用家校联系卡,开通校讯通,学校、家庭、社会形成齐抓共管活力;以“主动教育学练结合”教学模式,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全面启动“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下,学校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惠民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得近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99%以上,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均控制在1%以内(近四年辍学率为0),学龄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积极性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教师队伍得到扩充,师资培训
得到加强,教育设施得到大力改善。
至今,桧溪小学已是永善县重点乡镇完小之一。
校园占地面积6515平方米,有砖混教学楼二幢,综合楼一幢,共计建筑面积2089平方米;有活动场地5块3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余平方米;有图书9092册;有多媒体教室(课改室)两间、学生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音乐室、少先队活动室; 有学生电脑31台,办公电脑7台;安装了校园监控设备,落实了门卫制度。
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生1038人;有专任教师45人。
桧溪小学有着光辉的过去,也必然有更加辉煌的未来,学校将本着“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宗旨,外树形象,内重管理,必将为桧溪镇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