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艳-主讲-linux之RAID 5配置步骤截图

合集下载

杨海艳-主讲-linux之VsFTP配置步骤截图

杨海艳-主讲-linux之VsFTP配置步骤截图

vsftp的配置步骤讲解说明主讲人:杨海艳然后vim /etc/vsftpd/vsftpd.confservice vsftpd restart【案例1】建立基于虚拟用户的FTP服务器,并根据以下要求配置FTP服务器。

(1)配置FTP匿名用户的主目录为/var/ftp/anon。

下载带宽限制为100kB/s(2)建立一个名为abc,口令为xyz的FTP账户。

下载带宽限制为500kB/s。

(3)设置FTP服务器同时登录到FTP服务器的最大链接数为100;每个IP最大链接数为3;用户空闲时间超过限值为5分钟。

mkdir /var/ftp/anonuseradd abcpasswd abcvim /etc/vsftpd/vsftpd.conf主要内容如下anonymous_enable=YESanon_root=/var/ftp/anonanon_max_rate=100000# Uncomment this to allow local users to log in.local_enable=YESlocal_max_rate=500000max_clients=100max_per_ip=3connect_timeout=300以上是本地的LOCAL用户下面是用虚拟用户来实现vim /etc/vsftpd/vuser内容如下tom123生成数据库文件db_load -T -t hash -f /etc/vsftpd/vuser /etc/vsftpd/vuser.dbchmod 600 /etc/vsftpd/vuser.dbvim /etc/pam.d/vsftpd注释掉原来的内容然后加入auth required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useraccount required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user最后编辑VSFTPD.CONF加入下面两句guest_enable=YESguest_username=abc大家可以自行测试。

配置raid1+raid5和raid5的热备

配置raid1+raid5和raid5的热备

配置raid1+raid5和raid5的热备进入配置界面
选择“Add Configuration”点击“next”
这个下一步
选择要做raid1的盘,在这里我是选择前面两个300g的来做raid1
【选择300g的硬盘---点击“Add To Array”移到右边的去---选择完确认点击“Accept DG”】
右边已有要做riad的盘卷----点击“next”会有个界面提示yes&no!选择yes!
选择要做raid的卷,----点击“Add to SPAn”
确认要做raid的----点击“next”
在RAID level 选择要做的RAID1,----如果在select size 上没有显示硬盘的大小-----点击“update size刷新”---再点击“accept”
出现VD 0----点击“next”,ok!raid配置成功。

回到home,可以看到做好的raid1.
接下来raid5,一样的做发,选择硬盘
确认要做raid5的---下一步!
选择raid5,确认
做好raid5 回到home –选择选择要做热备的盘双击
选择“drive Group1”(这个是raid5),在选择“make dedicated hsp”点击“go”
点击yes
好了提示是drive Group1的热备。

配置raid+raid5和raid5的热备已完成。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linux下raid配置详解

linux下raid配置详解

Linux Raid实现在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时代,如何妥善有效地保护数据是存储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

人们可以忍受计算机宕机,所有应用程序重新启动或者硬件损坏,但是他们要求信息永远不会丢失。

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技术是各种企业信息系统和个人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一般的中高档服务器多使用硬件RAID控制器,但是由于硬件RAID控制器的价格昂贵,导致系统成本大大增加。

而随着处理器的性能快速发展,使得软件RAID的解决方法得到人们的重视。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在Linux系统中软件RAID的配臵和使用方法,它既降低了系统的总投资,也能满足系统应用的需要。

一.简介在Linux系统中目前以MD (Multiple Devices)虚拟块设备的方式实现软件RAID,利用多个底层的块设备虚拟出一个新的虚拟块设备,并且利用条带化(stripping)技术将数据块均匀分布到多个磁盘上来提高虚拟设备的读写性能,利用不同的数据冗余算法来保护用户数据不会因为某个块设备的故障而完全丢失,而且还能在设备被替换后将丢失的数据恢复到新的设备上。

关于不同冗余级别的定义和数据块以及校验块的分布示意图可以参考存储专业委员会给出的参考资料“Common RAID Disk Data Format Specification ”。

目前MD支持linear, multipath, raid0 (stripping), raid1 (mirror), raid4, raid5, raid6, raid10等不同的冗余级别和组成方式,当然也能支持多个RAID阵列的层叠组成raid1+0, raid5+1等类型的阵列。

在参考资料“Software RAID HOWTO”中介绍了早期软件RAID阵列功能特点和使用方式,但是因为软件RAID程序的功能不断增加,因此很有必要写份新的使用介绍。

本文主要先讲解用户层mdadm如何管理软件RAID以及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杨海艳-主讲-Linux简单功能演63题(杨海艳)

杨海艳-主讲-Linux简单功能演63题(杨海艳)

Linux简单功能演示主讲人:杨海艳第一周:linux系统的安装与linux简介。

分区结构:Boot分区100M;swap分区物理分区的两倍;根分区/Linux的发展,历史,与将来,linux的优势。

第二周:root密码的破解,图形界面与文字界面的切换。

密码破解:开机e 看到以k开头再按 e 最后添加single 然后回车再按b 开机进入单用户模式Passwd 密码确认密码startx 进入图形界面:init 3 切换到字符界面修改默认启动文件:/etc/inittab id 3 5:图形界面第三周:linux简单基本命令。

ls: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ll ls –a 查看全部文件包括隐藏文件.yhycd /home 进入home目录cd .. 返回上级目录cd ~ 进入家目录pwd 显示当前目录cp 复制mv 移动改名rm –rf 删除mkdir 创建文件夹touch 创建文件关闭系统关闭系统的方法有很多,但千万不要直接关断电源!因为,Linux是使用缓存和磁盘(硬盘,软盘…)来加速输入/输出的;如果直接关断电源,存起来的数据可能没有真正写到磁盘,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

正确关闭系统是下面几种:键入/sbin/halt命令(或直接键入halt),等待系统挂起的消息(systemhalted)再关闭系统快速关闭系统方法是同时按下Ctrl+Alt+Del键(象DOS一样),系统将卸载所有外围设备,并等待计算机重初始化时,再关断电源。

使用KDM会话。

在桌面上任意位置单击右键,选择“注销”。

再选择"关闭"系统或"重启"系统。

如果直接关断电源或发生掉电,会出现什么情况呢?Linux重新启系统时会检查未正确卸载的磁盘(fsck 操作)。

持续几分钟后。

系统可能才会正确启动。

在linux下一些常用的关机/重启命令有shutdown、halt、reboot、及init,它们都可以达到重启系统的目的,但每个命令的内部工作过程是不同的,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你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关机命令。

图文版raid5组建

图文版raid5组建

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记录在硬盘上的时代,现在企业和个人对大容量存储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看看我们用的电脑,现在80G硬盘早已不是标配,代之而来的是160G、200G、300G、320G、400G、500G……,我们电脑的硬盘越来越大,但是硬盘似乎永远不够用。

碰巧,最近又亲手给一个朋友组装了一台采用双核心P4 820D处理器的8硬盘的1U机架式存储型服务器,在组装过程中,分别组建了硬件Raid5和软件Raid5的磁盘阵列,过程很值得玩味,现在写出详细的设置过程,以期抛砖引玉,给大家带来更多一点启发。

今天,咱们选用的是一块支持双核CPU的富士康945G7MA-8EKRS2主板,这是一块光彩照人的好主板,不仅支持新潮的双核处理器、1066MHz前端总线,而且集成高速显卡和千兆网卡,这块主板上最大亮点莫过于——竟然支持raid5磁盘阵列模式,主板上自带4个sata2硬盘接口,可以用这4个sata硬盘组成raid0、raid1、raid0+1和raid5等多种磁盘阵列!真是太让人激动了。

众所周知,raid5一直是贵族的游戏,即便是现在几千元一块的高档服务器主板,很多也不带raid5功能,在PC主板上带raid5功能的更是少见,今年年初技嘉曾经出了一款945G的主板带有raid5功能,但是现在很难买到。

富士康的915G和945G芯片组的主板,我都用过不少,感觉不错,但是这样带有raid5功能的富士康945G主板原来还没用过,当得知市场里出现一批带raid5的富士康主板时,我就建议朋友买一块来试试,因为raid5对于做存储的服务器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raid简介:也许一些刚刚玩服务器DIY的朋友一听到raid这个词就犯头晕,分不清楚到底说的是啥意思,那好,现在我就用最简单的话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几种常用raid模式的含义,但愿能说得清楚。

raid模式虽多,但以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把2个以上的硬盘组合在一起,一块用,以达到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大家不需要了解太多raid模式,只要知道raid0、raid1和raid5就足够在服务器行业混饭了(其实什么也不知道照样混饭的人也很多),用唐华的大白话说,所谓raid0就是两块硬盘合成一块硬盘用,例如两个80G的硬盘,做成raid0模式,就变成一块160G的大硬盘,理论上硬盘传输速度也加倍,但是这种模式安全性很低,一旦一个硬盘坏了,两个硬盘里的所有数据都会报销,因此服务器上最好不用这种模式。

Linux环境软RAID5建立详解

Linux环境软RAID5建立详解

详解Linux环境软RAID 5建立过程1、Raid简介RAID,全称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中文名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可分为软RAID和硬RAID,软RAID是通过软件实现多块硬盘冗余的.而硬RAID是一般通过RAID 卡来实现RAID的.前者配置简单,管理也比较灵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失为一最佳选择.硬RAID往往花费比较贵.不过,在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RAID分类RAID可分为以下几种,做个表格认识下:3、Linux RAID 5实验详解假设我有4块硬盘,(没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虚拟机设置出4块硬盘出来).分别为/dev/sda /dev/sdb /dev/sdc /dev/sdd.首先做的就是分区了。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a11其它分区照这样做全部分出一个区出来.下面是总分区信息:fdisk -l1 130 831 130 831 130 831 130 83 下一步就是创建RAID了.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5 --raid-devices=3 --spare-devices=1 /dev/sd[a-d]13OK,初步建立了RAID了,我们看下具体情况吧.mdadm --detail /dev/md00 8 1 01 8 17 12 8 33 23 8 49 -1让RAID开机启动.配置RIAD配置文件吧.默认名字为mdadm.conf,这个文件默认是不存在的,要自己建立.该配置文件存在的主要作用是系统启动的时候能够自动加载软RAID,同时也方便日后管理。

说明下,mdadm.conf文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DEVICES选项制定组成RAID 所有设备, ARRAY选项指定阵列的设备名、RAID级别、阵列中活动设备的数目以及设备的UUID号。

mdadm --detail --scan > /etc/mdadm.confvi /etc/mdadm.conf将/dev/md0创建文件系统;mkfs.ext3 /dev/md0挂载/dev/md0到系统中去,我们实验是否可用:好了,如果其中某个硬盘坏了会怎么样呢?系统会自动停止这块硬盘的工作,然后让后备的那块硬盘顶上去工作.我们可以实验下。

RAID5的配置

RAID5的配置

怎样配置磁盘阵列RAID5RAID5是大型磁盘阵列中最常见的一种RAID类型,具有访问速度快,容错率高的优点。

下面就详细讲解一下RAID5的常见技术常识RAID 5 模式的入门知识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它既能实现RAID 0的高速存储读取功能也能够实现RAID 1的数据恢复功能,可以说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

RAID 5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磁盘镜像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磁盘镜像高。

同时RAID 5还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而且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 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才能实现阵列,在阵列当中有三块硬盘时,RAID控制器将会把需要存储的数据按用户定义的分割大小把文件分成碎片再分别存储到其中的两块硬盘上,此时另一块硬盘不接收文件碎片,只用来存储其它两块硬盘的校验信息,这个校验信息是通过RAID控制器上的单独的芯片运算产生的,而且可以通过这个校验信息来恢复存储在两块硬盘上的数据。

另外,这三块硬盘的任务也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在这次存储当中可能是1号硬盘和2好硬盘用来存储分割后的文件碎片,那么在下次存储的时候可能就是 2号硬盘和3号硬盘来完成这个任务了。

可以说,在每次存储操作当中,每块硬盘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任务怎么随机分配也是两块硬盘用来存储数据信息,另一块硬盘用来存储校验信息。

RAID 5可以利用三块硬盘同时实现RAID 0的加速功能也实现RAID 1的数据备份功能,并且当其中的一块硬盘损坏之后,加入一块新的硬盘也可以实现数据的还原。

RAID 5模式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如果阵列当中某块硬盘上的信息发生了改变的话,那么就需要重新计算文件分割碎片,并且,校验信息也需要重新计算,这时,三个硬盘都需要重新调用那么整个系统性能将会降下来。

如果要做RAID 5阵列的话,最好使用相同容量相同速度的硬盘,RAID 5模式的有效容量是阵列中容量最小的硬盘容量乘上阵列中硬盘数减一后的数目,这是因为其中有一块硬盘用来存放校验信息。

2003系统raid5组建(软raid5)

2003系统raid5组建(软raid5)

2003系统下raid5的组建
步骤:
1.建立好2003server系统,并且准备至少3块大小同样的硬盘连接在电脑上,打开磁盘管
理,如图:
2.在磁盘1上单击鼠标右键,点击新建卷,如图:
3.在创建卷中选择RAID-5,单击下一步:
4.双击左边的的磁盘2和3添加到RAID-5中,如图:
5.安装完成后等待格式化,RAID格式化是多块硬盘同时进行的,如图:
6.格式化后,进行同步计算,软RAID此计算式靠CPU完成,因此配置决定速度:
7.同步后raid-5组建完成,磁盘管理中如图:
8.在我的电脑中,raid-5如图:
其中上图中的E盘为RAID-5卷
注意:组建RAID-5的三块硬盘必须都是动态磁盘,转换动态磁盘的方法参见RAID-0制作第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id的配置步骤讲解说明
主讲人:杨海艳
1:Raid定义
2:RAID分类
RAID可分为以下几种,做个表格认识下:
3:Linux RAID 5实验详解
假设我有4块硬盘,(没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虚拟机设置出4块硬盘出来).分别为/dev/sda /dev/sdb /dev/sdc /dev/sdd.首先做的就是分区了.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a
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After that, of course, the previous
content won't be recoverable.
Warning: invalid flag 0x0000 of partition table 4 will be corrected by w(rite) Command (m for help): n #按n创建新分区
1
1
其它分区照这样做全部分出一个区出来.下面是总分区信息:
fdisk -l
1 130 83
1 130 83
1 130 83
1 130 83
下一步就是创建RAID了.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5 --raid-devices=3 --spare-devices=1 /dev/sd[a-d]1
3
OK,初步建立了RAID了,我们看下具体情况吧.
mdadm --detail /dev/md0
0 8 1 0
1 8 17 1
2 8 3
3 2
3 8 49 -1
让RAID开机启动.配置RIAD配置文件吧.默认名字为mdadm.conf,这个文件默认是不存在的,要自己建立.该配置文件存在的主要作用是系统启动的时候能够自动加载软RAID,同时也方便日后管理.
说明下,mdadm.conf文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DEVICES选项制定组成RAID所有设备, ARRAY选项指定阵列的设备名、RAID级别、阵列中活动设备的数目以及设备的UUID号.
mdadm --detail --scan > /etc/mdadm.conf
vi /etc/mdadm.conf
将/dev/md0创建文件系统,
mkfs.ext3 /dev/md0
内容挂载/dev/md0到系统中去,我们实验是否可用:
好了,如果其中某个硬盘坏了会怎么样呢?系统会自动停止这块硬盘的工作,然后让后备的那块硬盘顶上去工作.我们可以实验下.
如果我要移除一块坏的硬盘或添加一块硬盘呢?
mdadm /dev/md0 --remove /dev/sdc1
mdadm /dev/md0 --add /dev/sd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