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后习题

第七章  课后习题
第七章  课后习题

第七章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C )1、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研究发现,若在时将人唤醒,大部分的人都说他正在做梦。

A、轻睡阶段

B、沉睡阶段

C、快速眼动阶段

D、过渡阶段

( D )2、考试时面对并集中注意于试卷所得到的意识,即________。

A、半意识

B、前意识

C、边缘意识

D、焦点意识

( C )3、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只知道老师在讲课,但是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种意识状态属于。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

( C )4、飞行时差造成的睡眠困难,属于。

A、情景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 A )5、个体自动地压抑或抑制一些痛苦的记忆以及性和攻击的冲动,并将它们拒绝于意识之外,弗洛伊德认为这被压抑到中。

A.潜意识B.前意识C.边缘意识D.焦点意识

( D )6、一般而言,最为生动的梦发生在睡眠的。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REM阶段

( C )7、潜藏于意识之下,个人不曾觉知到的观念与情感属于。

A、半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焦点意识

( A )8、由于考试焦虑所造成的失眠属于___________。

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 B )9、将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

A、班杜拉

B、弗洛伊德

C、华生

D、斯金纳

( B )10、随着年龄增长,人类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REM)量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呈U型变化

D.呈倒U型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ABD )1、以下属于兴奋剂的物质的有:

A、安非他命

B、尼古丁

C、鸦片

D、可卡因

(ACD )2、易受催眠的人。

A.喜欢幻想

B.能够分离出不愉快的记忆

C.容易集中精神不容易分心

D.愿意与催眠师配合

(BC )3、下列哪些意识状态属于正常的意识状态?

A、催眠

B、睡眠

C、白日梦

D、醉酒

三、填空题

1、通常,人们更可能在睡眠过程中的REM 快速眼动或异相阶段做梦。

2、白日梦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只包含很低水平的意识努力。

3、睡觉前喝了咖啡或茶之类的饮料,导致无法入睡,这种失眠属于药物性失眠。

4、在高朋满座的宴会上,能从满屋子的人中分辨出某一个人的说话声,这一现象被成为

鸡尾酒会效应。

5、____焦点_____意识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

6、对注意范围边缘上得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称为____边缘意识______。

7、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往往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

8、正常条件下的意识状态包括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和

睡眠状态。

四、判断改错题

1、酒精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

×酒精是镇静剂。

2、说梦话通常是发生在REM阶段。

×说梦话通常发生在第三、四阶段。

3、梦通常是发生在深睡阶段。

×梦通常发生在REM阶段。

4、人在睡眠的时候也存在意识活动。

5、在沉睡期,通过仪器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

×在REM阶段,可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

6、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较少注意力,会影响同时进行的其他任务。

×不会影响同时进行的其他任务。

7、白日梦属于非正常条件下特殊的意识状态。

×白日梦属于正常条件下特殊的意识形态。

8、在睡眠的第一阶段,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这个阶段大脑会发出大量的θ波。

×第一阶段大脑会发出大量的α波。

9、前意识是指当前虽未被意识到,但稍加注意就很容易被觉知到的意识。

10、毒品、酒精、催眠都可能使人进入特殊的意识状态。

五、简答题

1、阐述前意识与潜意识的区别。

答:前意识:指在当前虽未被意识到,但稍加注意就很容易被觉知到的经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无意识中被压抑的一些欲望和冲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会进入前意识。潜意识:即无意识,指潜藏于意识之下,个人不曾觉知到的观念与情感。处于潜意识层面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觉知到。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会自动地压抑或抑制一些痛苦的记忆以及性与攻击的冲动,并将它们拒于意识之外。

2、根据人们对于自身意识状态的觉知程度,可以将意识分为哪几个基本的层面?

答:根据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于自己意识状态的觉知程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不同的层面。

(1)焦点意识: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

(2)边缘意识:指对注意范围边缘上的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

(3)半意识或下意识:指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

(4)前意识:指在当前虽未被意识到,但稍加注意就很容易被觉知到的经验。

(5)潜意识:即无意识,指潜藏于意识之下,个人不曾觉知到的观念与情感。

3、简述睡眠的阶段及其波形特点。

答:睡觉过程通常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渡期,脑电波以α波为主,通常持续1~7分钟;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10~25分钟;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大约持续半小时;第五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也称为异相睡眠阶段,脑电与第一阶段相似。

睡眠的阶段:I 过渡期(α波,频率较慢为8-12cps,但振幅较大);II 轻睡期(θ波,频率更慢4~7cps) ;III 沉睡期(以δ波,频率慢到4cps以下,振幅极大) ;IV沉睡期;REM 快速眼动睡眠。

人的整个睡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最后一个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

第一个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分钟~7分钟。在这一阶段,呼吸和心跳变慢,肌肉变松弛,体温下降。这个阶段大脑会发出大量的α波,频率较慢,为8cps~12cps的α波,但振幅较大。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10分钟~25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为4cps~7cps的θ波。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δ波为主,它的频率慢到4cps以下,而振幅极大。人们通常要用半小时达到这一阶段,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在此时出现。再停留约半个小时,然后达到睡眠的第五个阶段,称为REM阶段,这个阶段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快速眼动,这时通过仪器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松弛,并且很难唤醒。在这一阶段,大脑产生相对快速、低幅的脑波,与第一阶段非常相似。

4、简述睡眠过程中的REM阶段的特征。

答:在睡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脑电波频率变快, 振幅变低, 同时还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为此科学家们把这一阶段的睡眠,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80%从快速眼动睡眠中醒来的人会认为自己在作梦。因为清晰的梦境在这时会出现。快速眼动睡眠是一种生物学需要。

5、简述梦境的主要特征。

答:梦境的特征主要有一下几点:

(1)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可以认为自我中心是梦境的第一个主要特征。

(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如果你正经受着严重的经济困扰,或担心即将到来的考试,他们就可能会在梦中出现。

(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4)梦境的预示性。在清醒状态下,人们更多关心外界事物,对微弱的内部刺激就更难觉察到。但进入睡眠后,大部分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些刺激就相对地强烈起来,使你有一些觉察而又不能控制,因此就可能将它与其他有关事物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构成了梦。

6、简述减少失眠的有效策略。

答:(1)避免使用兴奋剂

(2)不要把忧虑带上床

(3)放松

(4)睡眠时间控制

(5)刺激控制

(6)睡不着时睁大眼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过关检测题库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 C 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 () A.不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B.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C.不能解释生物现象的统一性 D.不能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答案 D 解析由于受当时遗传理论知识的限制,达尔文只是从个体水平和性状水平上,对遗传、变异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不能解释其本质。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

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答案 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在某一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Y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 C.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 D.A和B杂交子代群体中耐药基因频率占100% 答案 D 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的,耐药型基因和敏感型基因可以互相突变而成,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而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起了选择作用。无论该等位基因属于何种遗传方式,A和B杂交后,其子代的耐药基因频率都不会是100%。

第7章习题

第7章习题 一、单选题 1、(C )的特点是能够使读图者对整个二次回路的构成以及动作过程,都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A、安装接线图 B、屏面布置图 C、归总式原理图 D、展开式原理图 2、( C)可以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的工作时间、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A、可靠性 B、选择性 C、速动性 D、灵敏性 3、相对编号常用于(A )中。 A、安装接线图 B、屏面布置图 C、归总式原理图 D、展开式原理图 4、(B )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 A、主保护 B、远后备保护 C、辅助保护 D、近后备保护 5、下列电缆编号属于35KV线路间隔的是( B)。 A、1Y123 B、1U123 C、1E123 D、1S123 6、下列( D)属于电气设备故障。 A、过负荷 B、过电压 C、频率降低 D、单相断线 7、小母线编号中,I段直流控制母线正极用(C )表示。 A、+KM2 B、-KM2 C、+KM1 D、-KM1 8、电压保护属于按(B )分类。 A、被保护的对象 B、保护原理 C、保护所起作用 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 9、下列(A )表示110KV母线电流差动保护A相电流公共回路。 A、A310 B、A320 C、A330 D、A340 10、下列不属于微机保护装置人机接口主要功能的是(D )。 A、调试 B、定值调整 C、人对机器工作状态的干预 D、外部接点输入

11、( A)指正常情况下有明显断开的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或备用线路。 A、明备用 B、冷备用 C、暗备用 D、热备用 12、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线路电压报警为:当重合闸方式为( C)时,并且线路有流而无压,则延时10秒报线路电压异常。 A、检无压 B、检同期 C、检无压或检同期 D、不检 13、继电保护的( A)是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可靠不动。 A、可靠性 B、选择性 C、速动性 D、灵敏性 14、(A )是以屏面布置图为基础,以原理图为依据而绘制成的接线图,是一种指导屏柜上配线工作的图纸。 A、安装接线图 B、屏面布置图 C、归总式原理图 D、展开式原理图 15、以下不属于直接编设备文字符号的是( D)。 A、1n、2n B、1K、2K C、1SA、2FA D、I1、I2 16、电力线路保护属于按(A )分类。 A、被保护的对象 B、保护原理 C、保护所起作用 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 17、微机保护装置的CPU在执行程序时,对由数据采集系统输入至( A)区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完成各种继电保护功能。 A、RAM B、ROM C、EPROM D、EEPROM 18、高压电动机最严重的故障是(A )。 A、定子绕组的相间短路故障 B、单相接地短路 C、一相绕组的匝间短路 D、供电电压过低或过高 19、变压器容量在(C)kVA以下的变压器、当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大于0.5s时,用户3~10kV配电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A、6300 B、8000 C、10000 D、12000 20、2000kW以下的电动机,如果( B)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电流纵差动保护代替。

第七章试题和答案

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中,()是关键。 a文化素质,b专业素质c职业道德c教学能力 2.“()”重要思想体现在教育战线上主要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a以德治国b以德育人c依法治国d又红又专 3.新时期,教师的劳动具有如下特点() a.知识性、专业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艺术性b知识性、专业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唯一性c知识性、专业性、长期性、创造性、科学性、艺术性d知识性、专业性、相互性、创造性、示范性、艺术性 4“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这句话是()说的。 a陶行知b叶圣陶c苏霍姆林斯基d杜威 5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三大职能是() a.培养人才、创新文化、服务社会b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c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国家d培养精英、创新科技、服务社会 6.高校应以()为中心。 a教学b科研c学科建设d管理 7高校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网络是指() a学校、社会、家庭b学校、学生、教师c学校、学生、网络d学校、学生、家庭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说的。 a孔子b韩愈c朱熹d王阳明 9建立和完善师德教师保障制度,尤其在()等方面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a工作机制、约束机制、考核机制b激励机制、处罚机制、考核机制c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励机制d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考核机制 10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条件是() a渊博的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爱心d奉献精神 11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条件是() a高尚的灵魂b知识广博c爱心d敬业 12.高校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 a教学水平b科研水平c教师素质d学生素质 13在高等教育中,要实现以学生为本,需要高校转变观念,并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所列各措施中,不属于这一措施的是() a尊重学生的个性b开展个性化教学c关心学生身心健康d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4高校教师的中心任务是() a科研b教学c创收d社会实践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这是()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邓小平b 江泽民c胡锦涛d温家宝 16.学校管理的中心内容和校长领导水平与领导艺术的最重要体现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五章 ~第七章知识点及习题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结构图: 1.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1.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 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4132 b a 3 2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及性质 垂线及性质 邻补角、对顶角及性质 平移的两个特征 平行公理、三个性质一个结论、三个判定方法平移 性质判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两条直线相交 平行线 相交线 第五章

第7章习题解答

习 题 7-1为什么一般矩形波导测量线的槽开在波导宽壁的中线上? 答:因为矩形波导一般工作于10TE 模,由10TE 模的管壁电流知,在矩形波导宽壁中线处只有纵向电流,因此沿波导宽壁的中线开槽不会切断高频电流的通路,不会破坏波导内的场结构,也不会引起波导内的电磁波向外辐射能量。 7-2 推导矩形波导中mn TE 波的场量表达式。 7-3 已知空气填充的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2 1023mm b a ?=?,求工作波长mm 20=λ时, 波导中能传输哪些模式?mm 30=λ时呢? 解:矩形波导的截止波长2 2 c 2?? ? ??+??? ??= b n a m πππλ 当0,1==n m 时,mm a C 462==λ, 1,0==n m 时,mm b C 202==λ, 0,2==n m 时,mm a C 23==λ, 1,1==n m 时,mm b a 34.181******** 2 2 2 c =?? ? ??+??? ??= ?? ? ??+??? ??= πππλ 满足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条件c λλ<的模式有10TE 、01TE ;当mm 30=λ时,只能传输10TE 模。 7-4 已知空气填充的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248cm b a ?=?,当工作频率GHz 5=f 时,求波 导中能传输哪些模式?若波导中填充介质,传输模式有无变化?为什么? 解: cm f C 610 5103910 =??==λ, 矩形波导的截止波长2 2 c 2?? ? ??+??? ??= b n a m πππλ, 当0,1==n m 时,cm a C 162==λ,

1,0==n m 时,cm b C 82==λ, 0,2==n m 时,cm a C 8==λ, 2,0==n m 时,cm b C 4==λ 1,1==n m 时,mm b a 15.74181222 2 2 2 c =?? ? ??+??? ??= ?? ? ??+??? ??= πππλ 满足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条件c λλ<的模式有10TE 、01TE 、20TE 、11TE 、11TM ; 若波导中填充介质,工作波长变短,所以传输模式增多。 7-5 已知矩形波导的尺寸为 b a ?,若在0≥z 区域中填充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理想介质, 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