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SE-121《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Laboratory Sessions
学时合计
34
Total Hours
Prof. Hui-you CHANG Email : isschy@ Homepage : /informationsystem/Article.aspx?id=3659
常会友教授、李文军教授、周晓聪副教授、余阳副教授、衣杨副教授、刘宁副教授
Prof. Hui-you CHANG, Prof. Wen-jun LI, A/Prof. Yang YU, A/Prof. Xiao-cong ZHOU, A/Prof.
Yang YI, A/Prof. Ning LIU 每班配置 1 名 TA,负责批改作业、实验报告并指导实验过程。
-1-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s
后续课程 Successive
Courses
教材 Textbook
教学参考书 References
教学方法 Approach 理论教学内容 Lectures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is a fundamental course for those students who major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topics of the knowledge body, discipline foundations, and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s.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in computer science are covered in this course, including: computation models, digital systems, digital logic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uter languages and programs, data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students are also equipped with the fundamentals, methodologies, histories and disciplines of computing science. Furthermor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re also introduced.
【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本科教务管理工作介绍

二、联系方式
• 1、专必、专选课咨询:杨 钧 84114201 yangjun@
•
李苗苗 84110051 limiaom@
• 2、体育课选课咨询:杜老师020-84112539
• 3、思政类公必课选课咨询:姜老师020-84113981
ppt课件
1
管理组织构架
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李胜兰教授 珠海校区: 10级辅导员 11级 广州校区(教务管理):
教务员: 教务秘书
ppt课件
2
本科教务岗位老师主要工作职责
杨钧老师:
* 学籍管理(休、复、 退学的处理)
* 课程管理 * 成绩管理 * 选课管理 * 教学平台管理 * 四六级统考报名 * 辅修专业
ppt课件
9
教务管理规范
• 学籍管理
• 休学:《中山大学本科生手册》第42-50条
学生要求休学,应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并附有关证 明(因病申请休学要附医院证明),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批 并签署意见后(其中申请停学创业的,应经学院本科教学 指导委员会或指导小组论证),送学校教务部门备案。 凡经批准休学的学生,由学院通知学生本人办理休学的有 关手续。
2、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必修课 3、专业基础选修课 4、专业必修课 5、专业选修课 6、专业基础必修课
ppt课件
13
教务管理规范
• 选课管理
学生在教学管理系统(网上)进行选课,课 程一经定,应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并参加考试, 否则作旷课或旷考论处。未在选课系统上完成选 课手续或未经批准者,一律不予参加考试。
李苗苗老师:
* 课程安排 * 教学质量监控 * 专项培养项目管理: * 数学分班、“经济学人才
培养实验班”、“全英实 验班”的学生选拔、管理 工作 * 转专业选拔工作 * 英文课程教学管理 * 毕业学分审核 * “推免”工作 ppt*课件国际交换生管理及其他 3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考试6学时其中: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四、大纲内容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形体礼仪》是小学教育本科班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基础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肌群施加合理的负荷,训练学生力量、柔韧、速度、灵敏、耐久等能力及情感认知和节奏感,挖掘身体潜能,激发学生对审美的自觉体认,塑造优美姿态;调整肢体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自如地传情达意,规范礼仪动作,培养优雅的气质和风度;拓展学生思维向度,开发学生情感认知,体验形体张力,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观。
三、课程目标小学教育师资班是为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培养的高素质小学师资人才,重视与就业接轨的人才培养趋势。
本课程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形体的基本技能技巧,理解规范的动作与要领,了解表达和传授形体礼仪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和准确表现作品的能力,改善形体,优美仪态,结合其他形式和途径给予延伸和补充,最大限度的普及相关形体礼仪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出众表现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准确展示正确的形体姿态和审美构成,充分发挥形体礼仪训练的快乐教学,其本色表现为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重人际关系的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环境下愉悦心境,并通过学习、观摩、表演、小组比赛等不同形式来增进技能,增强动作思维训练,从而不知不觉地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和仪态稳定性,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形体礼仪的智能活动过程中,增强为人师表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形体训练体验美感,培养学生动作记忆力及深刻敏锐的感悟力,提高体能素质和文化修养;了解身体的奥妙,激发自身的自豪感,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校园舞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协作友爱的团队精神,坚定开拓创新和努力进取的敬业态度,树立为献身小学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人生理想。
《人与自然》教学大纲(1)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本科教学大纲单位:通识教育中心专业:(注:各教学中心不需填写专业一栏)二○一三年目录第一章人是大自然的产物第一节宇宙“大爆炸”缘起一、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依据二、宇宙学家勾画的宇宙史第二节地球生命的形成及环境演变一、生命诞生前的地球二、生命的诞生及进化过程三、大气的演化和形成第三节人类生命的起源一、人类生命起源的多种说法二、人类生命起源的理论基础三、基因在人类生命起源中的作用第四节敬畏生命一、自然是人类之母二、敬畏生命就是敬畏自然第二章人类文明的演进第一节原始文明:人类文明的起源一、原始氏族社会的形成二、原始宗教的出现第二节农业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概况二、农业文明的兴衰第三节工业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二、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负面效应第四节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一、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二、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系第三章科学发展与低碳生活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二、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第二节环境保护问题的由来一、《寂静的春天》是环境保护的宣言书二、《寂静的春天》的警示第三节令人不安的自然一、地球的现状令人担忧二、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第四节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一、节能减排的内涵二、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第四章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一节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一、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二节工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一、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自然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第三节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一、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自然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四节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第五章当代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一节增长的极限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如何应对人口的增长第二节人口与环境一、世界人口的发展状况二、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资源与环境一、自然资源的涵义、类型与性质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四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一、水污染及其防治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三、噪音污染及其防治第六章全球性环境问题第一节温室气体及其由来一、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二、温室气体的由来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二、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第三节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人类对物质的需求与空间资源的冲突二、经济高速增长引发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第四节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一、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二、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第七章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二、自然史与社会史是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第二节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一、人与自然的对立二、人与自然的统一第三节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方向一、自然适应于人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总方向二、有利于人的发展是衡量自然状况最根本的标准第四节人与自然和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自然本身始终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二、人对自然的改造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第八章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第二节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坚持科学技术的主导性原则第三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二、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之路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第四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第九章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第一节生态文明的本质一、文明的含义二、生态文明是文明本质的呈现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第二节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形态一、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三节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一、构建中国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二、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因素第四节构建和谐世界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高目标一、拯救人类的理想:全球绿色和平运动二、科学技术并非是万能的三、走向人类的大同之路《人与自然》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人与自然(英文)Human Being and Natur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必修课学时:18主编者:熊吕茂单位通识教育中心职称教授主审者:郭小林单位通识教育中心职称教授授课对象: 本科生年级:大一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基本要求的三个档次,即牢固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宇宙的产生、地球生命的形成、人类生命的起源、文明的诞生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回归自然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懂得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只是大自然生命中的一种形式,人类与大自然中一切事物是一种平等关系的道理,从而树立起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的理念。
中山大学本科教学大纲模版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课程编号 02141104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学时学分:总学时 54 总学分2实验学时 54实验学分 2开出时间:三年级五-六学期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仪器分析实验》的特点是应用各种现代分析手段,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量测,是继《化学分析实验》后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化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化学、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熟悉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使用;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采用保留少量经典性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主要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中,增加综合与设计性实验,而在实验内容方面更注重于复杂实际样品分析。
课程内容方面分为三个层次: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
在后两个层次的实验中,部分引入了我院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目的在于通过完成这些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常用分析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近代大型精密分析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对分析仪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部分参数进行校正,熟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最佳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lingnan undergraduatee 2012

岭南学院(系)2012级各专业培养方案——经济学类一、培养目标:岭南学院秉承百年岭南的传统,即“作育英才,服务社会”,把博雅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基础,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体育竞赛,在毕业之时,能够达到以下培养目标:(一)知识层面。
通过通识课程和专业教育,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提升。
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掌握人文、历史、社会、自然科学等不同基础学科和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专业课程的教育,学生在所选择的专业里,系统学习,掌握该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
(二)技能方面。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未来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和挑战。
强调对学生沟通和写作能力、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培养。
(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强调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本土参与和全球化参与);跨文化知识和能力;道德推理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整合性学习。
包括综合能力和贯通博雅(通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视野、批判思考的能力、道德伦理的认知、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某个专业领域学有所长,从而能够适应激烈的时代变革,并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一)一、二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他们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和世界的能力,培养他们一生所需的关键能力。
(二)三、四年级学生专注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为将来面向实际部门的学生开设工商管理类、应用类、实践类的课程,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实战型人才。
(三)开办“数学分析班”、“经济学人才培养实验班”为走学术发展道路的学生提供系统、扎实的数学和现代经济学训练。
(四)实验与实践教学:开设实验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岭南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要求学生有国际交换和交流的经验。
岭南学院辅修课程课表

专选 Marketing in China 专选 China Business Study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中级微观经济学(英)(1)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中级微观经济学(英)(2)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中级微观经济学(英)(3)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中级宏观经济学(英)(1) 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中级宏观经济学(英)(2) 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中级宏观经济学(英)(3) 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投资学(1) Investments 投资学(2) Investments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Game Theory & Information Economics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学 学 任课教师 分 时 1 3 3 3 3 3 3 2 2 2 2 2 1 20 李向民 54 周先波教授 54 杨海生讲师 54 徐淑一讲师 54 徐淑一讲师 54 林建浩讲师 54 林建浩讲师 36 连玉君副教授 36 蔡荣鑫副教授 36 蔡荣鑫副教授 36 鲁晓东副教授 36 鲁晓东副教授 36 各系
MBA201 1-12周 卢允之 邱桓沛 黎智滔 朱奕蒙 张浩哲 宋晓飞 李泽华 刘勇 刘毓芸 范晓雷 付升华 8-10 8-10 8-10 2-4 2-4 1-3 1-3 1-3 1-3 1-3 1-3 叶101 叶102 叶103 1-18周 1-18周 1-18周
MBA201 1-18周 MBA801 1-18周 MBA902 1-18周 MBA602 1-18周 MBA702 1-18周 叶103 叶102 叶103 1-18周 1-18周 1-18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Bachelor Course, School of Lingnan, ZSU课程名称: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授课对象:三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概率论、经济统计编写日期:2004年1月主讲老师:孙翎电子邮件:课程描述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风险决策提供依据以及借助各种风险分析和控制方法,以最小投资谋取最大保障的管理活动。
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一书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领域,但长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20世纪50年代,美国把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风险管理现已被公认为管理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从欧美到亚太地区、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方兴未艾的运动。
在中国,风险管理也成为国内保险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重视的重要问题。
本课程将结合我国风险管理实践情况,系统的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理念,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风险管理目标与组织,风险的识别、量化、估计、评价和控制的原则、方法、技术,风险控制工具和风险财务工具的选择,风险管理决策的原则、方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案例分析等。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实际工作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指导。
1.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原理、特点。
2.掌握风险分析各阶段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的任务和方法,理解并区分众多的风险分析方法。
3.在理解风险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和风险财务工具的作用、实施方法。
4.在掌握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工具的基础上,了解风险管理决策的内涵、原则、决策中常用的技术方法,以及各种风险管理工具的优化组合。
5.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相结合,配合适量的习题等。
2.基于理论,注重实务,突出对风险辨识、评估和决策等定量分析方法的理解。
考核方法1.课堂参与及随堂作业,占总成绩的20%2.课程结束考试,占总成绩的80%参考资料1.许谨良. 风险管理.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版,20032.郑子云司徒永富. 企业风险管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美)霍伊特(Hoyt, R.E.)等. 风险管理和保险(第11版)影印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谭庆琏,张庆寿,周升业等. 投资业务与风险管理全书.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5.郭仲伟. 风险分析与决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6.杨梅英.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教学日程安排Session1 风险概述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风险及与风险有关的几个概念;熟悉各种风险分类的方法;了解风险的属性和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一、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二、与风险有关的基本概念三、风险的起源四、风险的属性五、风险的分类Session2 风险管理概述及研究方法论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了解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和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重点是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本单元是以后各单元学习的基础,要理解本章众多的概念并牢固树立风险及风险管理意识。
教学内容:一、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1)风险管理思维的演变(2)目前风险管理领域理论研究的几个方向: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原理(1)风险管理概念和涵义(2)解风险管理的概念(3)风险管理的工作范围(4)风险管理有关的专业组织和资格考试三、风险管理过程(1)风险管理的目标(2)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3)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Session3 风险辨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风险辨识的目的和意义,熟悉风险辨识的工具和几种主要的风险识别方法。
本单元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并区分众多的风险辨识方法,最好利用各种相关案例调动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内容:一、风险辨识的目的和意义二、风险识别常用的表格三、风险辨识的基本方法(1)现场调查法(2)流程图法(3)财务报表分析法(4)故障树法(FTA)(5)事故树法(ETA)(6)德尔菲方法Session4 风险估计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风险估计工作的内涵,掌握如何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做出定量的估计,熟悉风险估计的主要方法。
难点是正确理解风险估计中概率和概率分布的作用以及概率计算问题。
本单元涉及较多的数理统计的相关内容,要注意预先提示学生复习有关的概念和原理。
教学内容:一、风险估计概述(1)风险估计的概念(2)风险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3)风险估计的内容二、风险估计的数学基础(1)概率及概率分布(2)大数法则(3)数理统计(4)回归分析(5)随机过程三、风险估计中常用的方法(1)敏感性分析(2)蒙特卡洛模拟(3)外推法(4)概率树Session5 风险评价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风险评价工作的内涵,熟悉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掌握如何在风险辨识和风险估计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整体风险。
本单元的难点是正确理解风险评价的任务,以及如何区分和选择各种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
教学内容:一、风险评价概述(1)风险评价的定义(2)风险评价的内容(3)风险评价的要求(4)风险评价的意义二、风险估计中常用的方法(1)定性风险评价方法(2)定量风险评价方法Session6 风险控制工具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损失发生之前,如何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消除各种隐患,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途径,掌握风险回避、损失控制、控制型风险转嫁等几种风险控制工具的含义、方法和优缺点,了解损失控制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一、风险管理的基本途径和分类(1)风险控制工具(2)风险财务工具二、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1)风险回避(2)损失控制及其经济分析(3)分离、结合与控制型风险转嫁Session7 风险财务工具(上):财务型非保险风险转嫁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通过外部资金来吸纳损失发生后的经济责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务型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财务型风险转嫁的含义、种类,财务型非保险转嫁和保险转嫁的区别,以及财务型非保险转嫁的实施方式、途径。
教学内容:一、财务型风险管理工具的主要种类一、财务型转嫁风险的含义及其种类三、财务型非保险转嫁对策(1)财务型非保险转嫁的方式及其途径(2)财务型非保险转嫁的利弊分析(3)财务型非保险转嫁的选择和实施Session8 风险财务工具(中):风险自留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在何种情形下选择自行承担风险及损失发生后的直接财务后果,以及如何采取适宜的融资手段吸纳风险自留带来的损失。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险自留的含义、前提条件和优缺点,以及风险自留的有效实施方法。
教学内容:一、自留风险的特性和种类二、自留风险的作用和局限三、自留风险的前提条件四、自留风险的实施(1)全部自留(2)部分自留Session9 风险财务工具(下):保险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保险,着重于保险是一种将被保险人保险标的遭受损失后果转嫁给保险人的财务补偿技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保险的概念和可保风险的基本特征。
本单元的重点是保险转嫁与财务型非保险转嫁的选择、可保风险的特征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一、保险存在的基本要素二、保险的局限性三、可保风险的特征和种类Session10 风险管理决策教学重点和难点:风险管理决策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宗旨,在科学的风险分析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风险管理工具,制定出处置风险的总体方案,是贯穿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各个程序的一条主线。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以最小费用支出,获得最大的风险管理效果(或)安全保障效益,掌握如何综合运用风险管理各项工具,对风险管理基本程序进行具体实施和统筹安排。
本单元的重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内涵、原则以及决策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教学内容:一、决策及决策分析概述(1)决策问题的特点(2)决策问题的要素(3)决策问题的表示(4)决策问题的分类(确定型决策;严格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5)决策准则二、风险管理决策的意义和原则(1)风险管理决策的内涵(2)风险管理决策的意义(3)风险管理决策的原则(4)风险管理决策的数理基础——损失预测三、风险管理决策分析方法(1)损失期望值分析法(2)效用期望值分析法(3)马氏决策规划法Session11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构建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决策者在现有数据信息条件下减少风险决策的不确定性,并辅助决策者做出最优决策。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五、风险管理原型系统的演示Session12 案例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将前面讲授的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以及风险管理决策等理论问题应用于实际的经济活动,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风险管理进行学习和体会。
教学内容:案例分析一:快递公司损失费用风险分析案例分析二:房屋建筑工程风险评估案例分析三:制造型企业IT项目改造风险分析与控制案例分析四:隧道工程保险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