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6期末A试题

合集下载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D复习资料地大武汉地空学院复习资料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D复习资料地大武汉地空学院复习资料

一、填空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研究范畴是油气藏及其形成与分布。

2.油气藏的基本要素包括流体、储集层和盖层、圈闭。

3.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包括碳、氢。

4.石油馏分中汽油的馏程为35-190℃,柴油的馏程为260-320℃。

5.石油组分包括烃(烃包括饱和烃和芳烃)和非烃(包括胶质和沥青质)。

二、名词解释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天然气:广义的天然气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

狭义的天然气指地壳上部存在的各种天然气体,包括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

油田水:广义油田水: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油田水: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三、简答1.高硫原油和低硫原油的区别高硫原油:S%>1%低硫原油:S%<1%2.高氮原油和低氮原油的区别高氮原油:N%>0.25%低氮原油:N%<0.25%3.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超重油的区别相对密度:轻质油:小于0.9 中质油0.9~0.93 重质油0.93~0.98 超重油/天然沥青:大于0.98 4.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区别5.干气和湿气的区别干气:C2+<5% 湿气:C2+>5%一、名词解释储集层、盖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储集层:具有连通孔隙、能储存油气,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

盖层: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存油气,是因为具备了两个特征:孔隙性(指储集层内孔隙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它直接决定岩层储集油气的数量)和渗透性(控制了储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孔隙度: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用孔隙度来表示,孔隙度可以分为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

*孔隙:广义:岩石内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空间(孔、洞、缝)。

狭义:岩石内除裂缝之外的各种空间(孔)。

*裂缝:岩石因破坏作用而产生的面状孔隙(裂隙)。

*总孔隙度:也称绝对孔隙度(Φt),是指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Vt)与岩石体积(Vb)的比值。

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层序地层学基础试卷A_评分标准、参考答案

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层序地层学基础试卷A_评分标准、参考答案

课程号: 0601111 《层序地层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评分标准、参考答案考试形式:开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论述地震相分析中的形态标志:名称,特征与地质意义。

(20分)通过研究地震相单元的外部几何形态及其空间展布,可以了解总的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和地质背景。

外部几何形态可以分为席状、席状披盖、楔形、滩形、透镜状、丘形和充填型等等。

(3分)1.席状(或板状) (2分)席状反射是地震剖面上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上下界面接近于平行,厚度相对稳定,一般出现在均匀、稳定、广泛的前三角洲、浅海口、半远洋和远洋沉积中。

2.席状被盖 (2分)反射层上下界面平行,但弯曲地盖在下伏沉积的不整合地形之上,它代表一种均一的、低能量的、与水底起伏无关的沉积作用。

席状披盖一般沉积规模不大。

往往出现在礁、盐丘、泥岩刺穿或其它古地貌单元之上。

3.楔状 (2分)也是常见的外形之一,其特点是在倾向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厚,而后地层突然终止,在走向方向则常呈丘状。

楔状代表一种快速 、不均匀下沉作用,往往出现在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大陆斜坡侧壁的三角洲、浊积扇、海底扇中。

4.滩状 (2分)其特点是顶部平坦而在边缘一侧反射层的上界面微微下倾。

一般出现在陆架边缘、地台边缘和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5.透镜状 (3分)特点是中部厚度大,向二侧尖灭,外形呈透镜体。

一般出现在古河床、沿岸砂坝处,有时在沉积斜坡上也可见到透镜体。

6.丘形 (3分)丘形的特点是凸起或层状地层上隆,高出于围岩。

上伏地层上超于丘形之上,大多数丘形是碎屑岩或火山碎屑的快速堆积或者生物生长形成的正地形。

不同成因的丘形体具有不同的外形。

根据外形上的差别,可以分为简单扇形复合体或复杂扇形复合体(如水下扇、三角洲朵叶)、重力滑塌块体、等高流丘、碳酸盐岩岩隆(礁和滩)。

7.充填型 (3分)充填型主要特点是充填在下伏地层的低洼地形之上。

根据外形的差别可划分为河道充填、海槽充填、盆地充填和斜坡前缘充填等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资料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绪论基本知识: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基本知识:1.石油2.生物标志化合物3.油气显示4.石油旋光性5.石油荧光性6.石油凝固点7.石油的馏分8.湿气和干气 9.非伴生气 10.气顶气 11.气藏气 12.固态气水合物 13.煤层气14.伴生气15.凝析气 16.天然气(狭义) 17.非常规气藏 18.底水和边水19.油水的矿化度20.油田水 21.油矿物 22.油气苗 23.同位素效应 24.同位素类型曲线25.同位索分馏作用思考问题:1.简述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2.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3.蒂索和怀特(1978)提出的石油分类。

4.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5.油田水的分类(Sulin,1948) 。

6.油田水的来源。

7.油田水的产状。

8.油田水的化学组成。

9.不同成因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碳氢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基本知识:1.束缚孔隙2.渗透性储集层3.孔隙结构4.相对渗透率5.有效孔隙度6.流体饱和度7.有效渗透率 8.储集层(岩) 9.合油气层 10.储集模式 11.圈闭盖层 12.盖层的自封闭13.区域盖层 14.盖层的微渗漏 15.盖层 16.闭合度 17.油气柱高度思考问题:1.简述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成因。

2.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3.按孔隙大小可分为几种类型?4.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5.如何评价储集岩的物性?6.如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7.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有哪些?8.影响砂岩储集性的成岩后生作用有哪些?9.影响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因素有那些?10.沉积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的不均一性有几种类型?11.成岩后生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成岩后生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其他岩类储集层有哪些岩类?12.沉积环境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如何评价盖层的好坏?13.盖层的封闭机制。

14.盖层的岩石类型。

油气地质与勘探课程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油气地质与勘探课程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考试方式:闭 卷时 间:120分钟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开课系室: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系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阅卷人一、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A卷1. 油气差异聚集2. 天然气水合物3. 生物标志化合物4. 生油门限5. 滚动勘探开发6. 深盆气藏7. 次生油气藏8. 含油气盆地二、填空(28分)1. 石油的荧光性取决于 ,石油中 不具有荧光性。

石油具有旋光性的原因是 。

(2分)2. 烃源岩是指 ;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主要地化指标类型包括 、 、 等。

(2分)3. 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 ,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主要沉积因素有、 、 、 等。

(2分)4.区域性盖层是指 的盖层。

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有 、 、 、 等。

(3分)5. 驱使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有 、 、、 等。

(2分)6.某盆地存在A、B两套暗色泥岩层,有机质类型均为Ⅱ1型,R o 值分别为0.4%、2.3%。

目前发现了两种不同特征的天然气E、F,它们的甲烷含量分别为98%、91%,其δ13C1分别为-68‰、-31‰。

试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源岩层:E为 类型,来源于层源岩;F为 类型,来源于 层源岩。

(2分)7.凝析气藏的形成,要求烃类物系中气体量 液体量,地温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 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 压力。

在右图中画出凝析气的分布范围(3分)8.不存在氧化作用的情况下,随着石油运移距离的增加,石油密度和粘度逐渐 ,裸露型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 。

(1分)9.油气输导体系是指。

优势运移通道是指 ,它控制着运移油气总量的绝大部分。

有效运移通道是指 。

(3分)10. 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形成和保存储量丰富的油气藏,取决于是否具备 、 、、 、 、 等成藏要素以及它们的时空配置关系。

这些要素可归结为四个成藏基本条件: 、 、 、。

(3分)11.含油气系统研究内容包括基本要素和动态过程两部分,动态过程包括: 、、 、 等 ;描述含油气系统特征的关键图件有:、 、 、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试卷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试卷 (4)

考试课程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 学时: 40考试方式:闭卷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 30 分)1、石油2、储层3、盖层4、复合圈闭5、有效相渗透率6、含油气盆地7、原油氧化变质作用8、初次运移 9、生油窗 10、干酪根二、选择题(每题 1分。

25分)1、石油地质学诞生在 年。

a. 1859­1900b. 1901­1925c. 1949­1959d. 1926­19602、石油中碳和氢平均含量约为 。

a. 51%b. 67%c. 87.5%d. 97.5%3、陆相石油具有 特征。

a. 高蜡低硫b. 高蜡高硫c. 低蜡低硫d. 低蜡高硫4、海相石油δ 13 C 值一般 。

a. 小于­29‰b. 大于­29‰c. 等于­27‰d. 大于­27‰5、有效孔隙度与总孔隙度之比 。

a. 小于 1b. 大于 1c. 小于 1.5d. 大于 0.956、石油中饱和烃含量与馏分比重之间关系一般为 。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正线性关系7、若石油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含是为 20%,芳烃和 NSO 化合物含量为 19%,该石油属于 。

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8、石油的颜色通常是在 下观察确定的。

a. 反射光b. 折射光c. 透射光d. 偏光9、固态气水合物的产状属于 。

a. 凝析气b. 水溶气c. 伴生气d. 分散型气10、 干气中 C + 2 含量一般定义为 。

a. >5%b. >2%c. <5%d. <10%11、油田水(Cl­Na)/Mg>1 属于 。

a. 硫酸钠型b. 重碳酸钠型c. 氯化镁型d. 氯化钙型12、裂缝型储层抽象成立方体模型时,孔隙度(e为裂缝宽度,d为裂缝间距)为a. e/db. 2e/dc. 3e/dd. 4e/d13、储层中某流体相对渗透率变化范围 (注:md为毫达西)。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3)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3)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1.石油地质学2.干酪根3.区域盖层4.生物标志化合物5.内陆裂谷盆地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35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可供选择答案(a、b、c、d)中选一个最合题意答案(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之)。

1.油气藏“背斜说”诞生于近代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哪个阶段?a. 1859—1900年;b. 1901年-1925年;c. 1926年—1960年;d. 1961年—现今。

2.石油中碳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75%—80%;b. 82%—83%;c. 85%—90%;d. 83%—87%。

3.石油中氢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9%—11%;b. 11%—20%;c. 11%—14%;d. 21%—24%。

4.石油中正构烷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呈现那种变化规律?a. 单调减少;b. 单调增加;c. 从增加到减少;d. 没有规律。

5.石油中芳烃和氮硫氧化合物含量为38%,环烷烃含量为25%,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6.石油中石蜡烃含量为60%,环烷烃含量为10%,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7.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高蜡低硫;b. 高硫低蜡;c. 高硫高蜡;d. 低硫低蜡。

8.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Ni/V大于1;b. V/Ni大于1;c. Ni/V等于1;d. V/Ni等于29.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小于1大于0,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a. 氯化钙型;b. 氯化镁型;c. 硫酸钠型;d. 重碳酸钠型。

10.设某岩层两组相互垂直裂缝的间距均为d、裂缝宽度均为e,它的近似裂缝孔隙度是何表达式?a. e/d;b. 2e/d;c. 3e/d;d. e/(18d)。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6期末A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6期末A试题
1.石油;2.油气显示;3.溢出点;4.干酪根;5.盆地;6.油气二次运移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30)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运移的主方向,可将油气运移分为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穿层运移和顺层运移等
B.通常,砂岩较泥岩具有更大的压缩性
C.沉积物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的沉积物中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总和
D.若甲地区和乙地区地温梯度相等,则甲地区地下 1500 米处的温度肯定大于乙地区地
下 1300 米处的温度
2.油气质点如进行二次运移时,通常受到下列哪几种作用力的影响?(

A.毛细管力 B.阿基米德浮力 C.水动力 D.重力
3.根据 Levorson(1954)提出的确定圈闭形成相对时间的方法,图 1 中 1­5 号圈闭形成最
四、技能题(共 10 分)
请判别下图中圈闭类型,并在图中标注出各圈闭溢出点(CA、CB、CD)、闭合面积,计算相关 参数。(说明:A 圈闭高点­635m,B 圈闭高点­685m,C 圈闭高点­685m)
0
1
2 km
-780
-760-740 -7Fra bibliotek 0A
-7
00
-
680 -6
6
0
-
7
00 -72
0
82
D.闭合点与溢出点是处于同一位置的点
7.岩石中有机质演化及生烃作用,主要受细菌、(
)及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A.温度 B.压力 C.热降解 D.时间 E.有机质丰度 F.热裂解
8.按相态分,聚集型天然气有(

A.气藏气 B.油溶气 C.凝析气 D.气顶气
9.常用的油田水的分类可将油田水分为(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06A及答案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06A及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A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2.孔隙结构3.测井相4.储集单元5.岩屑迟到时间6.裂缝性储集层7.可采储量8.油层有效厚度9.地温梯度10.井位校正1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因此,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能反映沉积环境。

6.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地质特征;7. 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若两井油层中部海拔相同,当钻遇流体性质相同时,原始油层压力___________,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__________,密度大的压力___________。

8. 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5.干酪根成烃演化的成熟阶段中的主生油带 Ro 一般介于(

A.0.5­2.0% B.0.5­1.0% C.0.5­1.3% D.1.3­2.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面积大,圈闭有效容积大
B.闭合度大,圈闭有效容积大
C.闭合度是储集层顶面的最高点与底面最低点的高程差
-7 - 78 0 80 0 0
-74 60
0
-640
-
-70 720
0
-
-740
-760
-780
-720 -700
D B
-800
图例 A 区:油藏类型: 闭合度 h:
正断层
油柱高度 ho:
气柱高度 hg:
-700 等高线
B 区:油藏类型: 闭合度 h:
油柱高度 ho:
产气井
气柱高度 hg:
D 区:油藏类型:
10.盖层的岩石类型主要有(

A.泥岩 B.砂岩 C.致密灰岩 D.蒸发岩
三、简答题(共 48 分)
1.简述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成因。(8 分) 2.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8 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6 分) 4.简述沉积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特征。(10 分) 5.油气初次运移的机理是什么?(8 分) 6.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8 分)
早的是:( ),最晚的是:( )
A.1 B.2 C.3 D.4 E.5
图1
图2
4.图 2 是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分布图,其中①②③④所在位置分别指什么盆地?(

A.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B.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
C.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技能题(共 10 分)
请判别下图中圈闭类型,并在图中标注出各圈闭溢出点(CA、CB、CD)、闭合面积,计算相关 参数。(说明:A 圈闭高点­635m,B 圈闭高点­685m,C 圈闭高点­685m)
0
1
2 km
-780
-760
-740 -72 0
A
-7
00
-
680 -6
6
0
-
7
00 -72
0
82
1.石油;2.油气显示;3.溢出点;4.干酪根;5.盆地;6.油气二次运移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30)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运移的主方向,可将油气运移分为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穿层运移和顺层运移等
B.通常,砂岩较泥岩具有更大的压缩性
C.沉积物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的沉积物中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总和
D.闭合点与溢出点是处于同一位置的点
7.岩石中有机质演化及生烃作用,主要受细菌、(
)及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A.温度 B.压力 C.热降解 D.时间 E.有机质丰度 F.热裂解
8.按相态分,聚集型天然气有(

A.气藏气 B.油溶气 C.凝析气 D.气顶气
9.常用的油田水的分类可将油田水分为(

A.硫酸钠型 B.重碳酸钠型 C.氯化镁型 D.氯化钙型
试卷类别 A√ B
使用班级 058041­2
使用学期 2006 年 下学期
任课教师 何生 李纯泉 王连进
教研室主任 审核签字 周江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试出题专用纸
教务处制
考试课程名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学时: 30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 得分:
考试内容:
一、名词解释 (每题 2 分,共 12 分)
D.若甲地区和乙地区地温梯度相等,则甲地区地下 1500 米处的温度肯定大于乙地区地
下 1300 米处的温度
2.油气质点如进行二次运移时,通常受到下列哪几种作用力的影响?(

A.毛细管力 B.阿基米德浮力 C.水动力 D.重力
3.根据 Levorson(1954)提出的确定圈闭形成相对时间的方法,图 1 中 1­5 号圈闭形成最
产油井
闭合度 h:油柱高度 ho:来自产水井气柱高度 hg:
m m m
m m m
m m m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