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作业及答案(1)

合集下载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习题课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习题课

• 解: • (1) 8.02-5.02=3.00 • (2) 0.03255.1060.1140=0.0712 • (3) 1.284.17+1.710-4-0.002180.0121 • =5.34+0.00017-0.000026=5.34 • (4) pH=-lg[H+]=1.05 [H+]=10-1.05=8.910-2
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 少应称取试样的质量是( )。 • A.0.1g B.0.2g C.0.3g D.0.4g
答案:B
• 练习题4 • 对某一样品进行分析: • A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6.96%,标准偏差为0.03%;
B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7.10%,标准偏差为0.05%。 其真实值为7.02%。
解:
• (1)高含量组分(>10%),一般要求4位有效数字。
(2)中含量组分(1~10 %),一般要求3位有效数字。
(3)微量组分(<1%),一般要求2位有效数字。
wH2O

2H2O BaS4O.2H2O
21814.74% 24.424
mH2O 0.500014.74%0.0737g0
• 练习题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 • B.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好,准确度一定好。 • C.测定结果准确度高,其精密度必然很好。 • D.测定结果准确度不好,其精密度可能很好。
答案:A,B,D
• 练习题3 •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 0.1%。若称
已 知s 0.022%, 故 t 0.01% 0.45 n 0.022%
查表得知,当f=n-1=20时, t0.95,20=2.09, 此时 2.09 0.456

教材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教材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教材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习题一、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砝码被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试剂中的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5)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7)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2。

习题二、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答:Ea=±0.2mg m 1=0.1g m 2=1.0g则 Er 1=%2.0%1001.0102.03=⨯⨯-g gEr 2=%02.0%1000.1102.03=⨯⨯-g g说明在绝对误差相同时,称量质量越多,相对误差越小。

习题三、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解:Ea=±0.02mL V 1=2mL V 2=20mL则 Er 1=mL mL202.0×100%=1%Er 2=mL mL2002.0×100%=0.1%说明在Ea 相同时,用去体积越大,相对误差越小。

习题四、下列数据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1)0.0330 (2)10.030 (3) 0.01020 (4) 8.7×10 ¯5 (5) pKa =4.74 (6)pH =10.00答:习题五、将0.089 g Mg2P2O7沉淀换算为MgO 的质量,问计算时在下列换算因数(2MMgO/MMg2P2O7)中取哪个数值较为合适: 0.3623, 0.362, 0.36 ? 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答:取0.36较为合适,结果应有2位有效数字。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六版)完整版第一章 绪论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μ,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108.66 %1002.311020 100%maxmax 4-6-⨯=⨯⨯=⨯=测得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5.22%100%1002100%<=⨯=⨯=测量范围上限某量程最大示值误差最大引用误差该电压表合格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 ,L2=80mm 。

测得值各为50.004mm ,80.006mm 。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L 1:50mm 0.008%100%5050004.501=⨯-=IL 2:80mm 0.0075%100%8080006.802=⨯-=I 21I I > 所以L 2=80mm 方法测量精度高。

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648002066018021802≈=''''''⨯⨯''=''=o1-13 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 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 ,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 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 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击精度高? 解:射手的相对误差为:多级火箭的射击精度高。

1-14若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L1=110mm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m μ11±和m μ9±;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零件的长度L2=150mm 。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习题及解答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习题及解答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习题及解答1. 指出下列情况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1)视差;(2)游标尺零点不准;(3)天平零点漂移;(4)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答:(1)偶然误差;(2)系统误差;(3)偶然误差;(4)系统误差。

2. 将下列数据舍入到小数点后3位:3.14159 ; 2.71729 ;4.510150 ; 3.21650 ;5.6235 ;7.691499。

答:根据“四舍六入逢五尾留双”规则,上述数据依次舍为:3.142; 2.717 ;4.510; 3.216;5.624 ;7.691。

3. 下述说法正确否?为什么?(1)用等臂天平称衡采取复称法是为了减少偶然误差,所以取左右两边所称得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即1m 二左m右2(2)用米尺测一长度两次,分别为10.53 cm及10.54 cm,因此测量误差为0.01cm。

答:(1)错。

等臂天平称衡时的复称法可抵消因天平不等臂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被测物(质量为m)放在左边,右边用砝码(质量为m』使之平衡,mh = m r l2,即1 2m m r|1当l1 = l2时,m = m r。

当丨1刑2时,若我们仍以m r作为m的质量就会在测量结果中出现系统误差。

为了抵消这一误差,可将被测物与砝码互换位置,再得到新的平衡,m|i1 = ml2,即l1m m l〔2将上述两次称衡结果相乘而后再开方,得m mm r这时测量结果中不再包含因天平不等臂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2 )错。

有效数字末位本就有正负一个单位出入;测量次数太少;真值未知。

4.氟化钠晶体经过五次重复称量,其质量(以克计)如下表所示。

试求此晶体的平均质量、平均误差一匚 m i3 69130解:平均质量m = — ==0.73826n5' 〔m i -m|i0.00012干均误差 d = —0.000024n5标准误差5. 测定某样品的重量和体积的平均结果 W = 10.287 g , V =2.319 mL ,它们的标准误差分别 为0.008g 和0.006 mL ,求此样品的密度。

第3课时 第三章 测量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处理

第3课时 第三章 测量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处理

知识点: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差的计算(一)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有限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x 1,x2,x3,……,xn,平均值为:(二)算术平均值实验标准差的计算若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偏差为s(x) ,则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为增加测量次数,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随机误差,或者说,减小由于各种随机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

但随测量次数的进一步增加,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减小的程度减弱,相反会增加人力、时间和仪器磨损等问题,所以一般取n=3~20。

知识点:异常值的判别和剔除(一)什么是异常值异常值又称离群值,指在对一个被测量重复观测所获的若干观测结果中,出现了与其他值偏离较远的个别值,暗示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总体,或属于意外的、偶然的测量错误。

也称为存在着“粗大误差”。

例如:震动、冲击、电源变化、电磁干扰等意外的条件变化,人为的读数或记录错误,仪器内部的偶发故障等都可能是造成异常值的原因。

如果一系列测量值中混有异常值,必然会歪曲测量的结果,这时若能将该值剔除,可使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但不能无原则地剔除,损失了测得值的随机波动特性,数据失真。

所以必须正确地判别和剔除异常值。

【案例】检定员在检定一台计量器具时,发现记录的数据中某个数较大,她就把它作为异常值剔除了,并再补做一个数据。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那位检定员的做法是不对的。

在测量过程中除了当时已知原因的明显错误或突发事件造成的数据异常值可以随时剔除外,如果仅仅是看不顺眼或怀疑某个值,不能确定是否是异常值的,不能随意剔除,必须用统计判别法(如格拉布斯法等)判别,判定为异常值的才能剔除。

(二)判别异常值常用的统计方法(二)判别异常值常用的统计方法——考试重点为三个常用的异常值判定准则l.拉依达准则——又称3σ准则。

当重复观测次数充分大的前提下(n>>10),设按贝塞尔公式计算出的实验标准偏差为s,若某个可疑值xd 与n个结果的平均值之差(xd一)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3s时,判定xd为异常值。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7版)》费业泰习题解答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7版)》费业泰习题解答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七版)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5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绝对误差等于: 180 o 00 02o 1802 相对误差等于: 2 o180180 2 60 60 =26480000.000003086410.000031%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试求 其最大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max绝对误差 测得值 max 100%-6 20 102.31100%8.66 -4 10%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 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 最大引用误差某量程最大示值误差 测量范围上限100%2 100100%2%2.5%该电压表合格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 ,L2=80mm 。

测得值各为50.004mm ,80.6mm 。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50.450L 1:50mmI100%0.008%15080.680L2:80mmI100%0.0075%280I 1I 所以L 2=80mm 方法测量精度高。

21-13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击精度高?解:多级火箭的相对误差为:0.12.320.001%10000射手的相对误差为:1cm0.01m8.6700020.002%50m50m多级火箭的射击精度高。

1-14若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L1=110mm,其测量误差分别为11和9m;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零件的长度L2=150mm。

m其测量误差为12m,试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I 11m1mm11080.7%I 9m2mm11050.50082%I 12m3mm15080.708%I3II第三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最高21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2-6测量某电路电流共5次,测得数据(单位为mA)为168.41,168.54,1.,168.40,168.50。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答案)

第 2 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①砝码受腐蚀;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⑤试剂含被测组分;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湿;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答:①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准砝码②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准天平③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做校正实验,使其体积成倍数关系④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做对照实验,估计分析误差并对测定结果加以校正⑤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试验,减去空白值⑥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防止样品吸水,用减重法称样,注意密封⑦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用合适的指示剂,使其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⑧ 偶然误差⑨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波长精度⑩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重新设计实验条件2.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与联系。

在何种情况下可用偏差来衡量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答: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来衡量;精密度表示平行测量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来衡量;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前提条件。

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偏差可用来衡量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3. 为什么统计检测的正确顺序是: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再进行 F 检验,在 F 检验通过后,才能进行t 检验 ?答:精确度为准确度的前提,只有精确度符合要求,准确度检验才有意义。

4. 进行下述计算,并给出适当的有效数字。

(1) 2.524.10 15.14 10 3( ) 3.10 21.145.102.98 10 66.16 10 42.5420.0001120( 3) 51.04.03 10 44.02( ) 0.0324 8.1 2.12 1022.512 0.00203441.05053( 5) 2.28562.51 5.42 1.8904 7.50 10 33.1423.5462(6) [H ]7.9 10 3 mol / L( lg[ H ] pH )5.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 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1) 0.3 –0.2 –0.4 0.2 0.1 0.4 0.0 –0.3 0.2 –0.3;( 2) 0.1 0.1 –0.6 0.2 –0.1 –0.2 0.5 –0.20.30.1。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ZZ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ZZ
5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如何从准确度与精密度两方面来 衡量分析结果的好坏呢?有甲、乙、丙、 丁四人分析
真值=37.40% 甲 乙 丙 丁 35.50 36.00 36.50 37.00 37.50 38.00
图2-1 不同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的测量结果 ( 表示单个测量值, | 表示平均值)
四、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在分析化学中的 应用 1、记录测量数据时,只允许保留一位不 确定数字。 2、高含量组分(大于10%) 四位 中含量组分(1%~10%) 三位 微量组分(小于1% ) 两位 各种误(偏)差 一到两位
34
第六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根据对测定结果要求的准确度与试样的组成、 性质和待测组分的相对的含量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二、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指所用仪器和量器的测 量误差) 例:要使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1%,那么用 万分之一 的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至少要称取多少克? 用50mL的 滴定管至少需消耗多少毫升? 0.2g 20mL
25
操作倾向误差
这类误差的数据因人而异,但对同一人 而言基本上是恒定的;方法误差与操作 误差不同,前者属于方法本身的固有特 性,而后者属于操作者处理不当。从数 值上,前者并不因人而异,而后者却因 人而异。
26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random errors)又称为不可测误差 (imdeterminate errors),是指在多次测定中,某 些随机的、偶然性的原因而产生的非恒定性 的误差。例如连续称量同一坩埚四次,得到 如下重量(g): 29.3465 29.3464 29.3466 29.3465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天平本身具有一 定的波动性、坩埚和砝码上吸附空气中微量 水分的变化、天平箱内温度或气流的微小变 化、空气中尘埃降落速度的不恒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作业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 用加热挥发法测定BaCl 2·2H 2O 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时,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样0.5000g ,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D ) [ D ]A. 一位B. 二位 C .三位 D. 四位2. 按照有效数字修约规则25.4507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应为( B )。

[ B ]A. 25.4B. 25.5C. 25.0D. 25.63.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 C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4. 以下关于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 B ]A.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B.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 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D. 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5.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随机误差( D )。

[ D ]A. 对照实验B. 空白实验C. 仪器校正D. 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6. 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产生的误差属于( B )。

[ B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过失误差D. 操作误差7.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A )。

[ A ]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8. 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B )。

[ B ]A.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 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9. 有一组测定数据,其总体标准偏差σ未知,要检验得到这组分析数据的分析方法是否准确可靠,应该用( C )。

[ C ]A. Q 检验法B. G(格鲁布斯)检验法C. t 检验法D. F 检验法 答:t 检验法用于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检验------准确度检验 F 检验法用于两组测量内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检验-----精密度检验 10 某组分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10⨯⋅⋅=m MV c w 样,若c =0.1020±0.0001,V=30.02±0.02,M=50.00±0.01,m =0.2020±0.0001,则对w 样的误差来说( A )。

[ A ]A. 由“c ”项引入的最大B. 由“V ”项引入的最大C. 由“M ”项引入的最大D. 由“m ”项引入的最大 解:计算各项的相对误差c =0.1020±0.0001,%.%..)(09801001020000010±=⨯±=c r ΕV=30.02±0.02,%.%..)(06701000230020±=⨯±=V r Ε M=50.00±0.01,%.%..)(02001000050010±=⨯±=ggΕM rm =0.2020±0.0001,%.%..)(04901002020000010±=⨯±=m r Ε由相对误差最大的一项引入到w 样的误差最大。

二、填空题1. 平行测定钢样中磷的质量分数,4次测定的平均值为0.08%,s=0.002%。

已知置信度为0.95,t=2.78。

则该样中磷含量的置信区间为:2. 某人测定一个试样结果为30.68%,相对标准偏差为0.5%。

后来发现计算公式的分子误乘以2,因此正确的结果应为15.34%,则正确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为 0.5% 。

解:平均值x 误乘以2,)(x x i -也误乘了2,两项分别在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的分子和分母上,对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没有影响。

3. 某金矿中金的含量的标准值为12.2g •t -1(克·吨-1),σ=0.2,则测定结果大于11.6的概率为 0.999 。

解: 由p54页表3-1得概率=0.4987+0.5000=0.9987=0.9994. 对某标样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180次测定,已知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N (43.15,0.222)。

则测定结果大于43.59%的可能出现的次数为 4次 。

已知:∣u ∣=1,概率=0.3413; ∣u ∣=2,概率=0.4773。

解:)%003.008.0()%4002.078.208.0(±=⨯±=⋅±=n s t x μ0.5000 - 0.4773=0.0227 180 ⨯0.0227 = 4.0865. 测定某药物中钴的含量(mg.L -1),得结果如下:1.25、1.27、1.31、1.40。

用Grubbs 法判断1.40这个数据在置信度为95%时,是保留还是舍弃?(G 0.05,4=1.46) 保留 。

解:31.1440.131.127.125.1=+++=x067.014)31.140.1()31.131.1()31.127.1()31.125.1(1)(22222=--+-+-+-=--=∑n x xs i46.134.1067.031.140.1〈=-=-=sxx G 可疑该值应保留。

三、简答题1.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 根据%100⨯=ΤΕΕar 可得 %2.0%1001000.00002.01.0±=⨯±=ggΕg r%02.0%1000000.10002.01±=⨯±=ggΕg r这说明,(1) 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2) 当被测定物称量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 用相对误差比较测量的准确性更准一些。

2. 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为39.19%,若甲的测定结果(%)是:39.12,39.15,39.18;乙的测定结果(%)为: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度以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之)。

解:甲:%15.393%18.39%15.39%12.39=++==∑n xx 甲%04.0%19.39%15.39)(-=-=-=-T x Εa 甲%.%%.%.%%.%.%.%)(1001001939040100193919391539100-=⨯-=⨯-=⨯-=T T x Εr 甲%03.013%)03.0(%)03.0(1222=-+=-=∑n d s i甲甲甲甲x s s r =)(%08.0%100%15.39%03.0%100=⨯=⨯乙:%24.393%28.39%24.39%19.39=++=乙x%.%.%.)(05019392439=-=-=T x Εa 乙%.%%.%.%%.%.%.%)(1301001939050100193919392439100=⨯=⨯-=⨯-=T T x Εr 乙%05.013%)04.0(%)05.0(1222=-+=-=∑n ds i乙%13.0%100%24.39%05.0%100)(=⨯=⨯=乙乙乙x s s r 由上面|E a (甲)| < |E a (乙)|可知甲的准确度比乙高。

s 甲< s 乙﹑s r(甲) < s r(乙)可知甲的精密度比乙高。

综上所述,甲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比乙高。

四、计算题1. 测定钢中铬的质量分数,5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1.13%,标准偏差为0.022%。

计算:(1)平均值的标准偏差;(2)μ 的置信区间;(3)如使 μ 的置信区间为1.13% ±0.01%,问至少应平行测定多少次?置信度均为0.95。

解:(1) %01.05%022.0≈==ns s x(2)P =0.95 f = n-1=5-1=4时, t 0.95,4=2.78, 根据x s t x 4,95.0±=-μ得: %.%.%..%.030131010782131±=⨯±=μ 钢中铬的质量分数的置信区间为%.%.030131± (3)根据ns t x s t x fp x f p ,,±=±=μ 和 μ = 1.13% ±0.01%得:%01.0,±=±=-n s t x fp μ 已知s = 0.022%, 故4500220010.%.%.==nt查表3-2得知,当201=-=n f 时,09220950.,.=t 此时46021092..≈即至少应平行测定21次,才能满足题中的要求。

2. 某药厂生产铁剂,要求每克药剂中含铁48.00mg.对一批药品测定5次,结果为(mg ·g -1):47.44,48.15,47.90,47.93和48.03。

问这批产品含铁量是否合格(P =0.95)? 解: 89.47503.4893.4790.4715.4844.47=++++==∑n x x 27.015)14.0()04.0()01.0()26.0()45.0(22222=-++++=s12.0527.0===n s s x 92.012.0|00.4889.47|||=-=-=x s T x t 高于48.00 mg ·g -1为合格产品,所以为单边检验。

查表3-2, t 0.95,4 =1.39 , t = 0.92 < t 0.95,4 = 1.39说明这批产品含铁量合格。

3.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铁精矿中铁的质量分数(%),6次测定结果如下: 60.72 60.81 60.70 60.78 60.56 60.84(1) 用格鲁布斯法检验有无应舍去的测定值(P=0.95);(2) 已知此标准试样中铁的真实含量为60.75%,问上述测定方法是否准确可靠(P=0.95)?解:(1) %74.606%84.60%56.60%78.60%70.60%81.60%72.60=+++++=x%10.016%1.0%18.0%04.0%04.0%07.0%02.012222222=-+++++=-=∑n ds i按从小到大排列数据:60.56,60.70,60.72,60.78,60.81,60.84(1) 假设x 1=60.56 为可疑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