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人说,小石潭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小石潭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

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莹莹的光芒;泉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文中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慰藉(jì)悄(qiǎo)然B.翠蔓(màn)坠(zhuì)落C.参差(cī)皇冠(guàn)D.缀(chuò)饰缥缈(miǎo)2.文中画框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A.相应成趣B.星辰C.熠熠生辉D.璀璨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启发琢磨B.启示捉摸C.启发捉摸D.启示琢磨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崇廉尚洁、追求卓越、时代新人、全民阅读,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前述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都属“国风”。

D.古人称谓丰富:所谓“名”实则“本名”:“字”则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谥号”则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

5.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____________。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____________。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制作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____________。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藻荇.(xìng)缥.碧(piāo)朝.发白帝(zhāo)B.飞漱.(shù) 燕.然(yān) 互相轩邈.(miǎo)C.曦.月(xī) 目眩.(xuàn) 属.引凄异(shǔ)D.沿溯.(sù) 长堤.(tī) 素湍.绿潭(tuān)2.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B.每至晴初霜旦.(早晨)C.四时.俱备(时间)D.望峰息.心(平息)3.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微颔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D.不见.曦月/何见.事之晚乎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至晴初/霜旦B.实是/欲界之仙都C.念/无与为乐者D.猛浪/若奔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即杭州西湖,作者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青莲居士。

D.《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6.古诗文默写。

(5分)(1)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

(3)爱看电视的小鹏,在《请您欣赏》栏目中看到了水中映月和云霞飘飞的画面,不禁引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赞颂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标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D项解释错误,“志”应为“做标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假字的理解能力。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A项“要”通“邀”;B项“诎”通“屈”;C项没有通假字;D项“衡”通“横”。

故选C。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大约的数)B.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C.斗折蛇行..(蛇在爬行)D.俶尔..远逝(忽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C项解释有误,“蛇”在句中是名词用作状语,译为“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晋的情况呢?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晋朝呢?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晋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曾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确实,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xīngchén)璀璨,与蓝天依傍;月影婆娑,与绿波(cùyōng)。

五千年的风雨(cāngsāng),铸成今日之华夏胜景。

祝愿吾辈不负山川,不负韶华A(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①(xīngchén) ②(cùyōng)③(cāngsāng)(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璀璨②韶华(3)若文段为演讲词的最后一段,你觉得A处填哪种标点,能把情感推向高潮?简单说说理由。

(3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岁月如歌,谱写绚丽人生;青春似画,描绘缤纷世界;青春像书,流淌丰富情思。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眼前。

(回看/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难忘初进校园时的青涩腼腆,难忘语文课里的谈笑风生,难忘运动会上的挥汗如雨,难忘钻研难题后的豁然开朗……青春就好似一幅长长的画卷,虽描绘了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但也(营造/建造)着难以割舍的氛围。

青春也是一本仓促的书,纵然流淌着缕缕怅惘,可岁月的鼓点却催着我们勇往直前。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甲)意味着前一段路途的结束,(乙)是新征程的开始。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无论都B.即使也C. 既又D.只要就(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第二部分(3~18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6分)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让我们追随古代文人墨客,共赏自然之美。

第三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泰山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ān)隔。

B.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nuò)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D.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èi)。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阡陌..(指小孩)..交通(田间小路)黄发垂髫B.可.百许头(大约)日光下澈.(清澈)C.其両膝相比.者(靠近)矫首昂.视(举)D.寤.寐思服(醒时)君子好逑.(配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物学家通过对舌苔上味蕾的研究,终于回答清楚了我们吃有些食物时为什么会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B.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C.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

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

D.浏览新闻是人们目前通过移动终端主要进行的活动,因此,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客户端。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停数日,辞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

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

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在线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 - 5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俨然(yǎn)间隔(jiàn)阡陌(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B. 诣太守(yì)垂髫(tiáo)平旷(kuàng)便要还家(yāo)C. 屋舍(shè)怡然(yí)语云(yù)及郡下(jùn)D. 刘子骥(jì)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chí)【答案】A。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缘溪行(沿着,顺着)B. 渔人甚异之(惊异,诧异)C. 便扶向路(沿着、顺着)D.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答案】B。

【解析】“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是意动用法,而不是“惊异,诧异”的意思,所以B项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忘路之远近。

B. 渔人甚异之。

C. 具答之。

D. 闻之,欣然规往。

【答案】A。

【解析】A项“忘路之远近”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B项“渔人甚异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桃花林的美景;C项“具答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桃花源中的人;D项“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所以A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4.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叔远甫”是对人的字和尊称,不应该断开。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6 - 15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分)文以气为主,行气为文章的第一要义。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信笺jiān 鸫鸟dōng 绽裂zhàn 阴霾máiB.一绺liǔ濒临bīn 恪守gè目眩xuànC.牛虻méng 眼睑jiǎn 忏悔chài 尴尬gàD.踉跄qiàng 凯歌kǎi 瞳孔tóng 仲夏zhòng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

(4分)亭亭玉立郑重启事光芒四射枝叶扶疏不堪设想哑然失笑漫天飞舞光明雷落感人肺腑万籁具寂如醉如痴局促不安残缺不全乱七八槽倾盆大雨汹涌澎湃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A.蓦然间一只夜莺在我窗前的一株枫树上鸣啭起来。

蓦然:猛然,突然。

B.这未免有点幼稚,因为我满脸都在流血,连指尖也在滴血。

幼稚:幼小稚嫩。

C.可是你要忏悔呀。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D.我的“自白”书。

自白:自己说自己的意思;自我表白。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组是()(2分)A.《狱中书简》——罗莎·卢森堡——德国作家。

B.《绞刑架下的报告》——契克夫——捷克作家。

C.《囚歌》——叶挺——中国革命将领。

D.《牛虻就义》——伏尼契——爱尔兰女作家。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3分)A.《狱中书简》中没有描绘监狱的黑暗与残酷,而是描写了一些美好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说明监狱的生活环境很好,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得很幸福。

B.《绞刑架下的报告》中作者用平静的笔调,轻松的语言来写敌人的严刑拷打,说明主人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C.《牛虻就义》中对刑士兵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牛虻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D.《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心声。

7.从下面的描写段中找出两出表现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细节。

(4分)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细节一:细节二:8.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谚语等,请按要求填写。

(6分)⑴成语:_______,长一智。

⑵名言:少年易学老难成,_______ 。

(朱熹)⑶我们常用谚语“_________ ,________ ”劝勉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9.用一句话概括下列对话的主要意思。

(3分)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

(20分)“你没有心。

”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啊,我有心的。

”我说。

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而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

后来一切又都消失了:墙壁、拿药的女人和那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现在我面前是敞开着的牢房的门。

一个肥胖的党卫队队员把我拖进去,脱掉我那被撕成碎片的衬衣,把我放到草垫上,摸了摸我那被打肿的身子,吩咐给我裹伤。

“你瞧瞧,”他摇晃着脑袋对另一个人说:“你瞧,他们干得多利落。

”然后又是从远方,从那遥远遥远的地方,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他活不到明天早晨啦。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10.党卫队队员和“我”的对话表现了什么?(5分)11.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实际意思是什么?(5分)12.“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对死亡预告的声音感到如此美好?(5分)13.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状态?(5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22分)赌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

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

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

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

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

”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

”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

”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

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

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

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

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

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

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去云游四方。

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

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

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

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块前进。

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

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

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

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

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

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

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

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

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像宇宙一样空旷、自由。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⑨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

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4.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

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

(6分)暴君:哲人:15.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

(6分)一鼓作气、、、_____、癫狂失常16.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

(5分)17.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5分)三、写作(50分)18.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苛求kē吝惜lìn 诬陷wū反馈kuìB.装潢huáng 揩净jiē怅然chàng 谦卑bēiC.摄取shè反刍chú发酵jiào 砥砺lìD.豁免huò标签qiān 谦逊xùn 舆论yú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改正。

(4分)不正之风想方设法叹为观止无所顾记()融为一体接然不同乐此不疲永保青春()3、在下列文句的空缺出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2)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注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当他们的亲身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时,就可能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 碰撞诱发B 碰撞导致C 冲突导致D 冲突诱发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2)(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喻)(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5、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6、同义词可从:A.范围大小B.语义轻重C.感情色彩D.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指出下列四组词应从哪方面辨析。

①鼓励鼓动怂恿() ②词儿词语词汇()③土豆山药蛋马铃薯() ④功劳功绩功勋()7、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每空填一个。

李大嫂()()不安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

窗外()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急的大河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李大嫂()着粗气闯进屋内,()起茶杯,喝了几口水,把钱包()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开门,就又冲进大雪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