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机械手专业班级:2012级机自05班小组成员:张结荣 201204010523陈庆林 201204010504肖哲 201204010520郑然 201204010525周奕佳 201204010526指导教师:陈敏钧时间:2014.7.14——2014.7.181设计任务书设计项目:机械手的设计工作要求:机械手从工件架上抓起工件,然后送人工作台进行加工。

机械手完成以下动作(2选1)。

(1)水平面内转30度,上升100mm,前进50mm;(2)水平面内转30度,手臂自转90度,前进50mm。

机械手的夹持器还有夹紧和放松动作;机械手工作频率:20/min;升降 0.3kw,摆动 0.1kw,伸缩 0.1kw,夹持 0.2kw。

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2-1 转角机构(实现平面转角030功能)方案一实现平面转角030的过程: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运动,不完全齿轮带动全齿轮运动,与全齿轮固结的四杆机构,使滚子在预先设计好形状的槽内运动,左右运动的极限位置恰好是30度。

机构评价:优点:因为槽的形状固定,所以能保证在一个行程内,机构的平面转角就是30度。

不完全齿轮的使用,为机械手在抓放物体时留下了工作时间。

缺点:由于四杆机构的运动被槽限制住,最短杆无法做周转运动,导致机构的回程要求齿轮的翻转,必须在前面加入变速箱改变速度方向。

方案二实现平面转角030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轮蜗杆从而使不完全齿轮,有间歇地带动完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杆拉动齿条,由齿轮来回往复地带动固接杆转动030机构评价:优点: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较小运动灵活,造价低准确地实现转角030的要求,可以控制间歇实现循环功能。

缺点:磨损较严重,效率较低,齿轮尺寸过大加工难。

方案三实现平面转角030的过程:使用槽轮实现平面转角30度,只要计算好槽轮的槽数,就能在主动圆盘转360度时,使从动轮转30度。

机构评价:优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率高,并能平稳的间歇地进行转位。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1 设计项目名称机械装备项目--机械手课程设计2 设计目的利用设计的机械手夹起形状为正六边体,质量为5kg工件,并运送到工作台。

设计的过程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工件的重量和外形尺寸问题:工件质量5kg,半径在90-110mm范围内。

(2)工件的外形问题:工件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夹紧的过程要解决夹到棱边的问题。

(3)各零部件的工艺问题:零部件应有良好的工艺性,可用最简单,常见的工艺(铸,车,铣,钻等),实现零部件的加工。

(4)整体的稳定性,灵活性保证问题:各部件协调工作,保证装配体的工作稳定:如齿轮齿条配合,连杆配合等的稳定性考虑;保证机械手总体质量小,惯性小,灵活可靠。

3 设计方案说明3.1机械手工作原理图1 拆去底板装配图工作过程:液压缸产生推力,推动齿条来回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旋转,齿轮带动四连杆转动,连杆推动夹板夹住工件。

3.2结构说明3.2.1执行机构:夹板图2 夹板1)特点夹板在竖直方向上有采用铰接,可自动调整到与工件位置相平行的状态,夹板上有滚花工艺,增大摩擦系数,保证夹起的工件不滑落。

2)尺寸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确定夹板长×宽为:80×50,根据经验,采用厚度为5mm的钢板。

3.2.2传动链1、四连杆机构图4 四连杆机构1)特点四连杆机构铰链连接的部分采用滑动轴承,安装尺寸小,润滑方便,四连杆运动摩擦小;连杆机构在未到达死点的位置下工作,机构工作可靠;连杆机构可以保证使夹板平行运动,从而保证夹板与工件表面平行,夹板接触工件时受力均匀,可平稳夹住工件,增强了整体装夹的稳定性。

2)尺寸计算图5 结构简图确定L2:因为机械手要夹紧的工件的范围是90~110mm,故L2=L1=(110+19×2-40)÷2=54mm留下一定的设计余量,选L2=60mm。

确定L3:为了能够装夹不同高度的工件,同时选择L5=40mm,连杆的长度L3应满足:L3=L5+h=87.5mm,取L3=90mm。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热墩机械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热墩机械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热墩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热镦挤送料机械手B指导老师:温亚莲设计者:李霞学号:20109046班级:机电3班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及要求 (1)1.1 设计题目简介 (1)1.2 设计数据及要求 (2)1.3 设计任务与提示 (2)第二章热镦挤送料机械手摆臂的设计 (5)2.1 机械手上下摆臂设计方案A (5)2.2 机械手上下摆臂设计方案B (6)2.3 机械手上下摆臂设计方案C (6)2.4 摆臂方案的确定 (7)第三章热镦挤送料机械手回转装置设计 (8)3.1 回转装置设计方案A (8)3.2 回转装置设计方案B (8)3.3 回转装置设计方案C (9)3.4 驱动装置的选择 (10)3.4.1 常用电动机的结构特征 (10)3.4.2 选定电动机的容量 (10)3.5 回转装置方案的确定 (11)3.6 循环图的拟定及运动路线图 (11)第四章热镦挤送料机械手方案的确定与计算 (13)4.1 拟订的方案 (13)4.2 最终方案的确定与说明 (15)4.3 方案的计算 (16)第五章相关建模过程及仿真 (19)第六章设计总结 (22)第七章参考文献 (22)第一章设计题目及要求1.1 设计题目简介设计二自由度关节式热镦挤送料机械手,由电动机驱动,夹送圆柱形镦料,往40吨镦头机送料。

以方案A为例,它的动作顺序是:手指夹料,手臂上摆15º,手臂水平回转120º,手臂下摆15º,手指张开放料。

手臂再上摆,水平反转,下摆,同时手指张开,准备夹料。

主要要求完成手臂上下摆动以及水平回转的机械运动设计。

图1为机械手的外观图。

图1:机械手的外观图1.2 设计数据及要求表11.3 设计任务与提示设计任务1.至少提出可行的两种运动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出一种运动方案进行设计;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 图纸上画出步进送料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方案图
第二种方案:本方案是利用滑块在特制导轨中的滑动来达到传送机械手的目的。 利用凸轮加一个杠杆机构来完成来回摆动,摆杆带动滑块在导轨中运动.滑块上连 接了一个滚子,利用滚子在导轨中的滚动来代替滑块的直接滑动,有效减小了摩 擦。本方案的优点是只需要一个原动机就能带动机构循环工作运行,而且机构简
5
LA~O1 720 mm, LB~O1 72mm LC~O2 120 mm, LD~O2 360 mm
9
装箱机械手机构设计
盘式凸轮的形状如下:
/2 0O
3 / 2
圆柱凸轮侧面展开图如下:
工作原理: 当盘式凸轮绕着 O 旋转时,从 0 ~ ,凸轮推动滚子 E 将从左向右运动,即 B
点也是从左向右运动,通过杠杆后,A 点将从右向左运动。当从 ~ 2 时,A 点的 运动将会与上所述刚好相反,从而完成横向移动的可逆过程.
3.横移:横移过程是在这机构设计要求中位移量最大,这里要考虑用运动放大 装置来缩小原动件的动作范围,同时考虑到在横移过程中稳定性是很重要的一点, 如果移动不稳定,会对整个机械手成功运输物品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机械手运 动轨迹图,在 K 点后,机械手由竖移转向横移,在 L 点,运动由横移转向竖移, 所以运动方向的转换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利用凸轮传动,曲柄滑块都是可以完 成这样的方向转换的。
11
装箱机械手机构设计
根据机械手循环轨迹绘制各点位移如下表:
各点位移
机械手 J-K K—L L—M M-L
轨迹 各点 mm
E (+向左,—向右) 0
—60
0
0
L—K K—J
+60
0
A (+向左,-向右)
0 +600 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工业机械手【范本模板】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工业机械手【范本模板】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机械原理》工业机械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0 车辆二班➢指导老师:李粤➢学生姓名:***➢学号:起止日期:2012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8日目录➢设计任务书。

..。

­..。

.。

­.­.1➢前言..­­..。

.­。

­­。

­。

.。

..。

­..。

.2➢方案设计。

­­.。

.。

­­­­­­。

3➢参考资料...。

.。

.。

­.。

­...。

.­。

­4➢机构简图。

.。

­..­.­..。

­。

.­..。

­。

11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机器人的设计完成期限: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8日内容及任务设计任务:设计能操作图6所示的机械手动作的机构。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利用我们上课所学的各种机构或机构组合,使两手爪部分能张开灵活并能用于抓取物品。

➢设计工作:1、设计能能满足上述一、二两项要求的机构方案,交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一张(1号图纸);2、进行传动计算,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图6 工业机械前言工业机械手主要目的在于削减人员编制和提高产品质量。

与传统的机器相比,具有生产过程的几乎完全自动化和生产设备的高度适应能力等优点.现在工业机械手主要用于汽车工业、机电工业(包括电讯工业)、通用机械工业、建筑业、金属加工、铸造以及其它重型工业和轻工业部门工业机械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机械手的水平标志着工业生产力的水平。

方案设计一,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所组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过程及计算说明
二、传动方案修改
1.系统运动方案图
2.工作条件:使用年限6年,每年工作300天,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3.原始数据:纸箱尺寸A*B*C=150*120*200mm,纸箱重量M=10Kg,车厢位置L*K*H=1350*1120*120mm,生产率240件/小时
N
三、总体设计计算
1、电机型号选择
=[2x1.3×27540×(4+1)/0.8x4(2.42x189.9x1.289x0.985
/11368)2]1/3mm
=34.23mm
模数:m=d1/Z1=34.23/28=1.22mm
取标准模数:m=2mm
(6)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根据课本P201(10-5a)式
σF=(2kT1/φdm3Z12)YFaYSa≤[σF]
∴选dmin=20mm
(2)轴的结构设计
a)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轴1做成齿轮轴,大齿轮下面由轴肩定位,上面用套筒轴向固定,联接以平键作过渡配合固定,两轴承分别以端盖和套筒定位,则采用过渡配合固定。
b)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I-Ⅱ段:d1=20mm长度取L1=36mm,挡圈D=24mm
II-Ⅲ段:d2=d1+2h=20+2×3=26mm,L2=24mm
m=2mm
d1=56mm
d2=224mm
b=44.8mm
YFa1=2.54
YSa1=1.63
YFa2=2.19
YSa2=1.81
σFlim1=950Mpa
σFlim2=710Mpa
YNT1=0.94
YNT2=0.96
SF=1.4
σF1=39.6Mpa
σF2=4.63Mpa

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 工业机器人的简介工业机器人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从其诞生起就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很成熟。

工业机器人已从最初在解决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发展到满足制造业自动化规模生产需要的工作。

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最初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涉及制造业的各个行业。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局面。

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如何以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反应的手段在市场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已是我国企业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日趋成熟。

近几年来,国外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厂商纷纷加大了在我国的投资和应用技术的投入,对我国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从“七五”科技攻关及实施863 计划开始,就有计划地组织和发展工业机器人事业,经过20多年的研制和应用,目前在工业机器人的一些机种方面,如喷漆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技术和机器人应用中单元和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技术,有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队伍,奠定了我国独立自主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基础。

但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在总体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相当于国外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目前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规模仍然不大,多数是单件小批生产,关键配套的单元部件和器件始终处于进口状态,工业机器人的性价比较低。

我国整体装备制造水平不高,制约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形成和实现规模化的发展。

尽管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在逐年增加,但要能为用户提供高质价廉的工业机器人商品,目前在我国尚有较长的路程。

热镦挤送料机械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热镦挤送料机械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人才,国家进行了课程体制改革,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今天我们设计的热墩挤送料机械手,由于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

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

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

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

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选择何时的自由度作出合适的机械手以满足生产的要求,简便了工作。

目录一、总设计要求……………………………………..1、设计题目………………………………………..2、设计任务……………………………………….二、功能分解…………………………………………三、选用的机构…………………………….四、机构的运动循环图…………………………….五、原动件的选择…………………………….六、传动比的分配…………………………….七、主要机构介绍…………………………….1、齿轮设计…………………………….2、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3、不完全齿轮机构设计…………………….八、设计方案的评价…………………………….九、总结…………………………….十、参考文献…………………………….一、总设计要求1、设计题目设计二自由度关节式热镦挤送料机械手,由电动机驱动,夹送圆柱形墩料,往40t墩头机送料。

以方案A为例,它的动作顺序是:手指夹料,手臂上摆12度,手臂水平回转120度,于管下摆15度,手指张开放料;手臂再上摆,水平反转,下摆,同时手指张开,准备夹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手工作频率:20/min;升降 0.3kw,摆动 0.1kw,伸缩 0.1kw,夹持 0.2kw。

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2-1 转角机构(实现平面转角030功能)方案一实现平面转角030的过程: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运动,不完全齿轮带动全齿轮运动,与全齿轮固结的四杆机构,使滚子在预先设计好形状的槽内运动,左右运动的极限位置恰好是30度。

机构评价:优点:因为槽的形状固定,所以能保证在一个行程内,机构的平面转角就是30度。

不完全齿轮的使用,为机械手在抓放物体时留下了工作时间。

缺点:由于四杆机构的运动被槽限制住,最短杆无法做周转运动,导致机构的回程要求齿轮的翻转,必须在前面加入变速箱改变速度方向。

方案二实现平面转角030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轮蜗杆从而使不完全齿轮,有间歇地带动完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杆拉动齿条,由齿轮来回往复地带动固接杆转动030机构评价:优点: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较小运动灵活,造价低准确地实现转角030的要求,可以控制间歇实现循环功能。

缺点:磨损较严重,效率较低,齿轮尺寸过大加工难。

方案三30的过程:使用实现平面转角0槽轮实现平面转角30度,只要计算好槽轮的槽数,就能在主动圆盘转360度时,使从动轮转30度。

机构评价:优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率高,并能平稳的间歇地进行转位。

缺点:传动存在柔性冲击,且是单向的间歇运动,同样要求变速箱改变运动方向。

方案的选择与比较:只有第二个方案能较好的实现对传动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平面转动上能准确地控制在30度,制造简单方便。

§2-2 上升机构(实现上升100功能要求)方案一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和齿条配合。

通过控制蜗杆的半径,使转动一周后,使齿条上升100.机构评价:优点:蜗杆的轮齿是连续的螺旋尺,故传动平稳,啮合冲击小。

缺点: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磨损较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现象,常用耐磨材料制作,成本高。

方案二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轮蜗杆从而使凸轮转动,凸轮通过顶杆推动滑块滑动,从而使工作杆上升100mm。

机构评价:优点:结构简单,传力较小,凸轮不用太大就可以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缺点:效率过低,滑块容易磨损且一旦磨断严重影响上升高度,寿命不高。

对机构进行比较:第二个方案较好,结构简单寿命较长也能够准确地实现上升要求,推杆运动时间与静止时间比较好控制。

§2-3 前进机构(实现前进50mm功能要求)方案一通过皮带轮传动,使全齿轮转动,然后带动曲柄滑块机构,在水平导轨上前进,通过限位卡,固定前进的范围。

优点:运动副皆为低副,底副的两运动副和机架接触,压强小,可承受较大荷载,有利于润滑。

缺点:存在冲击,易损坏。

方案二由于上升功能的机构和前进功能机构一样的,由于上升方案一符合要求,所以前进机构的选择和上升机构一样。

3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3-1普通传动1.皮带轮传动机构特点:起到缓冲作用,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过载时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缺点在于皮带易磨损,寿命不长。

2.链传动机构特点:它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灰土飞扬的不良环境中工作;和带传动比较,它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且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较小;传递效率较高,一般可达0.95~0.97;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得节距变大造成脱落现象;安装和维修要求较高。

3.齿轮传动机构特点: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齿轮的制造、安装要求较高。

4.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特点: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而且相比其它传动具有较大的速比,涡轮蜗杆的输入、输出轴不在同一轴线上,甚至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自身的缺点,那就是涡轮蜗杆的传动效率不够高,精度也不是很高。

传动机构比较:由于电动机处于下方,可保持重心在下,在于齿轮减速器之间安放1皮带轮,这个当然会起到缓冲的作用,效率也挺高的。

电机的转速一般都比较大,由于工作循环为3s/次,所以主轴的转速为180r/min,此时就需要很大的传动比了,齿轮传动一般是在6--7倍之间,不能达到传动要求,所以我们选择用蜗轮蜗杆机构,它的传动比一般在2--70倍之间满足我们所需的传动功能。

选择1皮带轮,4蜗轮蜗杆。

§3-2实现工作时间差的传动机构1.棘轮机构机构特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而且棘轮轴每次转过角度的大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调节。

但是做工时有较大的冲击和噪声而且运动精度较差。

2.槽轮机构机构特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率高,并能较平稳地间歇地进行转位,但是因传动时存在柔性冲击。

3.凸轮式简谐运动机构机构特点:只要适当设计出主动凸轮的轮廓,就可使从动盘动载荷小,无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它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机构紧凑,但是加工精度要求高,造价高。

4.不完全齿轮机构特点:不完全齿轮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工作可靠,设计时从动轮的运动时间和静止时间比例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但是同时啮合时有较大的冲击。

5.凸轮机构机构特点:只要适当的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

间歇传动机构比较:由于本次传动有较多的间歇运动,运动时间和静止时间要控制得很到位。

从造价和工作循环方面,所以选择4 不完全机构和5 凸轮机构。

4原动机的选择功率要求:升降0.3kw,摆动0.1kw,伸缩0.1kw,夹持0.2kw根据传动效率:P1=0.3/0.94/0.7/0.95kw=0.48kwP2=0.1/0.94/0.7/0.96/0.94kw=0.17kwP3=0.1/0.94/0.7/0.95kw=0.16kwP4=0.2/0.94/0.7/0/95kw=0.32kw总功率:P=0.48kw+0.17kw+0.16kw+0.32kw=1.13kw查表,选择电机Y90L-4,功率1.5kw,转速1400r/min,符合要求。

传动比:n1/n2=5,n2/n3=1,n3/n4=14,n1/n4=70n 1=1400r/min, n2=n3=280r/min,n4=20r/min5机械系统运动简图6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7机械手的机构设计§7-1 上升机构(上升100mm的凸轮尺寸设计实际尺寸和图上的比例为3:1)§7-2 前进机构(前进50mm的凸轮尺寸设计实际尺寸和图上的比例为2:1)§7-3 夹紧放松机构(实现机械手夹紧放松功能)凸轮1轮廓除了在线头所指出不同外其他都是一样的,通过局部轮廓的不同使手轴与手架产生距离差,从而实现夹持动作。

循环开始的时候,机械手松开放入工件。

之后机械手一直夹紧,当转到终点的时候,机械手又张开放下工件,接着又一直夹紧。

由上升机构静止静止上升100 静止静止静止下降100 静止前进机构静止静止静止前进50 静止后退50 静止静止50 55.5 61.1 66.6 72.2 77.883.3 77.8 72.2 66.6 61.1 55.5 5035 41.25 47.5 53.75 60 53.75 47.5 41.5 35§7-4 转角机构(实现平面转角030的功能)压力角020=α,模数1=m不完全齿轮1181=Z ,108611=⨯•=m Z d齿轮2182=Z ,1822==m Z d齿条63=Z齿轮4724=Z ,7244=•=m Z d蜗杆的头数25=Z齿轮6286=Z ,2866=•=m Z d7-5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尺寸设计)小结:这次的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五天,作为一个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机械工程师。

然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只靠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设计刚开始时,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然后轮1的直径101=d轮1和轮2传动比为5涡轮头数23=Z齿轮4的齿数284=Z ,020=α,2844=•=z m d蜗轮蜗杆的传动比14342==Z Z i再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交流讨论,渐渐地就上手了。

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每天早起晚睡,到处查资料,你想抄袭或者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为我真正走进社会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可能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因为这些分歧而矛盾就太过愚蠢,我们都是为了把设计做好,尊重和互相学习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1]孙桓.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