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地理第一章1

合集下载

航空运输地理概述

航空运输地理概述
机。
二、航空运输的特点与作用
• (二)航空运输的作用 • 2.航空运输的社会作用 • 航空运输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航空运输不受
地面障碍的影响,可以扩大和促进地区间人员、信息、文化的交流。
三、航空运输系统的组成
• 航空运输系统由航空公司子系统、机场子系统和空管子系统组成。系统的边界是机 场陆路到达系统,它有时也作为航空运输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处理。航空运输系统作 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它的外部是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和气象等自然系统,系统的 服务对象是运输需求发生地的旅客或货主。
过程中感受,消费完后才能对质量做出评估。
二、航空运输的特点与作用
• (一)航空运输的载运工具是飞机,属于高科技产品,价格高昂,以空中客车A380为例,其造价高达每架2.4
亿~2.5亿美元。 • 2)航路由导航系统规定,且有不同的高度层,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地形的限制较少。 • 3)运行速度快,固定成本高,但边际成本低。 • 4)机场是航空运输与陆路交通的衔接点,是重要的运输活动场所。 • 5)安全管理特别重要。 • 6)可实现国际性快速运输,同时也容易受到全球经济危机、战争、大范围流行病、传染病和国
• 航空运输是运输产生的主体,是航空运输系统直接面对旅客或货主的主要部分。 旅客通过与航空公司的接触感受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包括机票销售、航站楼服务 和机上服务等。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取决于服务链上的每个环节,从机队规划(机 型的选择)、航线规划、航班规划、机务维修到运行控制,甚至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处处都体现出航空公司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机场和空中交通管理局则为航空公 司提供生产保障服务,帮助和支持航空公司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因此航空公司在航 空运输系统内部是机场和空管局的客户。

学习单元一 航空运输相关地理环境

学习单元一 航空运输相关地理环境

二、与时差计算的有关概念
(一)经线和经度(Earth’s Warp,Longitude)
经线:也叫子午线,连接地球的南北两极。 要点:(1)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形; (2)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3)用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将地球 分为东、西两 个半球。 本初子午线: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 经线作为计算精度的起点,零度经线。 东经:零度经线以东180°范围,用”E”表示 西经:零度经线以西180°范围,用”W”表示 纬线圈:与赤道相平行的圆圈 要点(1)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 (2)赤道纬度0°,南北极90° 北纬:赤道以北的纬度,用”N”表示 南纬:赤道以南的纬度,用”S”表示
练习
已知113E时间为2014年8月30日19时20分,求55E 时间? 已知42E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9时18分,求173W 时间? 已知123W时间为2014年9月1日21时,求23E时间? 已知北京时间为2014年9月1日2时,求85W时间?
怎样确定时区?
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 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夏令时或夏时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是一种为 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 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 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 节约照明用电。各个采纳夏时制的国家具体规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 近110个国家每年要实行夏令时。 中国使用情况: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将时钟拨快 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夏令时开始;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 期日的凌晨2时整 于1986—1991使用了6年 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夏时制”,之所以不成功,除东西部区域差异未 处理好外,还有就是未将该制度法律化,仅通过行政指令,没有上升

航空运输地理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

航空运输地理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
返大家回好
四。重要的天气系统介绍
(一)气团 (二)锋 (三)气旋 (四)反气旋
大家好
大家好
大家好
结束
大家好
不能。飞机巡航高度为9000~12500米,外界温度 低,零下30摄氏度以下,易冻伤冻死;外界气压低, 易缺氧昏迷。
大家好
一、大气层
返大家回好
对流层
返大家回好
第四节 影响航空飞行的天气
大家好
一、天气的基本要素对飞行的影响
(一)天气的基本要素 (二)气温、气压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三)风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四)降水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大家好
– 第一步:从国际时刻换算表中找出始发 站和目的站的标准时间。 PEK=GMT+0800(Standard Time) WAS=GMT-0500(Standard Time)
大家好
– 第二步:将起飞和到达的当地时间换算 成世界标准时(GMT)。
PEK 9︰44— 0800(GMT)= GMT 1︰ 44
学习情境一 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
大家好
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一、概述 宇宙在不停的运动;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在不断的公转和自传,导致地球存现的 很多自然现象存现明显的规律性,这与民航 飞行密切相关;了解地球运动是学习本课程 的重要基础
大家好
二、地球的自传
地球自转方向-----一刻不停地由西向动旋转 自转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两者的关系: 自传的速度:角速度,15度/小时、15分/分、 15秒/秒;线速度,南北极为0到赤道465米/秒 ;同一纬度,高山速度快,洼地速度慢
GMT、LST、SCT、DST、地方时、理 论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

高教社航空运输地理教学课件u1-3-2

高教社航空运输地理教学课件u1-3-2
➢ 对流层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 地球上的各种天气变化如云、雾、雨、风、雪等都出现在这一层内,给航空器的
飞行带来了困难. 航空器活动的主要区域。
2、平流层
在 对 流 层 的 顶 部 直 到 55km , 气流运动相当平衡,而且主要以 水平运动为主,故称为平流层 (Stratosphere)。
短程航线上,由于受距离、机型、空中管制等因素的制约,飞机仍需 在这个层次内飞行。 绝大多数中、远程航线上,航行层次在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下部之间。
2023/3/18
对流层(Troposphere)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 的影响最大。因为地面吸收的热量加热了空气,使地面附近的 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发生对流运动,故 得名对流层。
对流层顶高度:因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而不同。平均说来, 低纬度对流层顶高、高纬度对流层顶低。同一地区,对流层顶 高度夏季高于冬季。
离地面最近的一层,从海平面算起平均高度11公里,在 赤道上空高约17公里,而在极地上空为8公里左右。
2023/3/18
对流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压力也最高,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 汽。
➢ 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空气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靠近地面的空 气受热后热量再向高处传递。
3、中间层、热层、外逸层
暖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为外逸层,又叫外层。 它是大气的最高层,高度离地表800km以上,厚度可达2000~3000km。 外逸层中温度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一些高速运动着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的引力和 其它分子的阻力散逸到宇宙空间。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理想的航行层
理想层次: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内 实际飞行层:

航空运输地理教学大纲

航空运输地理教学大纲

《航空地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031329 总学分:2课程性质:航空地理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管理学科。

本科主要研究航空运输地理的诸多问题,如基础地理知识、时差的计算.国内国际旅游知识和航空资源知识。

是学生在以后工作实践中的重要工具。

适用专业:空中乘务专业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28学时,习题学时:4学时教材:《航空运输地理》中国民航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满足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用为目的,在教学中贯彻航空运输地理的一些基本常识,增强学生学习航空运输地理的兴趣和实效,从而达到对航空运输的认识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由于教材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学生切实的掌握航空运输地理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在体例上安排了每章小结和典型案例,力求在理论上有较深的开拓,在实践上更具可操作性。

并结合我国在航空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更易接受和领会书中的理论、实务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航空运输地理概论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了解地理常识(2)掌握影响飞行的天气(3)掌握时差与时差计算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影响飞行的天气(2)时差3、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飞行的天气(2)时差的计算第二章:航空运输经济分析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熟悉航空港和航空运输企业(2)了解航线经济分析(3)熟悉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4)了解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行业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航空港、航空运输企业、航线(2)航空运输布局3、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2)航线网络的构成第三章:中国航空运输资源地理分布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中国航空运输外部资源分布与航空区划(2)中国航空运输布局内部资源分布(3)中国航空远运输相关资源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航空区划(2)中国航空集团公司3、教学重点与难点:(1)各大航空公司情况(2)资源分布与分析第四章:中国航空旅游地理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中国航空中枢城市介绍(2)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一)(3)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二)(4)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二)(5)港澳台地区介绍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中枢城市(2)重要空港城市3、教学重点与难点:(1)空港介绍(2)精品旅游推荐(3)周边重要空港(4)港澳台地区第五章:国际航协世界航空区划和主要航线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国际航协交通区域划分(3)世界主要航线和特点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国际航空运输航线(2)主要航线3、教学重点与难点:(1)世界主要航线和特点(2)IATA区域和次区第六章:国际航空旅游地理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世界地理概况(2) IATA三区主要国家概况(3) IATA二区主要国家概况(4) IATA一区主要国家概况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世界航空区划(2)人文地理(3)空运地理(4)旅游地理3、教学重点与难点:(1)世界地理概况(2) IATA区域主要国家概况四、课程学时数安排:制订人:孙瑶瑶审核人:院长(主任):。

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标准

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标准

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标准___的《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研究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航空运输布局和中国航空运输布局,以及与航空运输相关一些地理知识,使学生掌握航线地理的基本知识,并介绍目前国际国内主要航线、航空公司以及机场的发展布局,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航空运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理学、航线地理的研究内容及之间的关系,了解地球运动及其对飞行的影响,了解影响飞行的天气,掌握有关时差的概念,熟练计算时差和飞行时间,熟练掌握世界主要国际航线及其特征,航空港(机场)的分布,航空公司的分布及相应的英文代码,了解中国航空运输发展特点及空运内部资源分配,了解中国重要空港城市,熟练掌握并识记中国主要机场三字代码、主要航空公司的二字代码,了解世界航空区划、IATA三个业务分区及其次区,识记IATA各区域内的国家、主要空港城市及航空公司的代码。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航班上旅客的相关询问,熟悉每条航线地标和航线特点,熟悉主要空港概况。

在知识目标方面,《航空运输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结合是本课程最佳教学方法。

学生需完成以下主要实践任务:填盲图,计算时差,设计航空运输营销建议书,设计旅游线路,分析机场分布规律等。

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个人独立研究或小组合作研究,教师根据其完成质量为其评分。

该部分占总成绩的30%。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

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设计航空运输营销建议书,通过网络或实地查阅资料,以大连市为例,分析城市类型,通过合作分析其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对航空运输的影响,试拟一份航空运输营销建议书(1000字以上)。

同时,学生需要设计旅游线路,假如你有足够的资金,请为你自己设计一条为期半个月的国内特色旅游线路,说明景点、安排交通、食宿和预测支出(1000字以上)。

航空运输地理——第一章练习

航空运输地理——第一章练习

(1)理论时区的划分:
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从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 文台0度经线开始,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区域都相对应一个时刻。
本初子午线
W
180° 165°
E
165° 180°
30° 15° 0° 15° 30°
172.5° 157.5° 西 十 二 区 西 十 一 区
第一章练习
1.时差
• 时差: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区时刻不同。 (因经度不同而导致时间有差异) • 如何度量?
2.理论时区和区时
理论时区和区时
–理论时区:按经度线把全球划分为24个标准时 区
–区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时区的标准时间
2.理论时区和区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时区与区时——建立了标准时间度 • 世界标准时或格林威治标准时(Greenwich Mean TimeGMT):中时区的区时被称为世界标准时或格林威治标 准时。 • 理论区时制的时区,既不考虑海陆分布状况,也不考虑国 家政区界限,完全是根据经线划分的。
Ethiopia (P11) Venezuela (P13)
Standard Clock Time (法定时)
+3 -4
Daylight DST effective Saving Time period(实行夏令 (夏令时) 时的日期)
Syrian Arab Republic (P13)
Germany (P11) Japan (P11) Italy (P11) Bolivia (P10) Australia** Capital Territory Argentina
3.法定时区和区时
• 多时区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

航空运输地理教案

航空运输地理教案

航空运输地理教案第一章:航空运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掌握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了解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速度快、高度高、距离远、安全性高等。

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气流动力学、飞行控制、航空器材等。

航空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

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从第一次飞行到现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建立。

航空运输的现状和挑战:全球航空网络、航班数量、航空污染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航空运输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了解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讨论其挑战和未来发展。

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航空运输的理解和观点。

设计一道相关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航空运输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航空运输的地理影响2.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掌握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了解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机场建设、航空路线规划等。

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旅游业、提高物流效率等。

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方便出行、促进文化交流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机场建设和航空路线规划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享个人经验。

2.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设计一道相关的问答题,测试学生对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掌握。

第三章:航空运输的网络和routes3.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网络的构成和作用。

掌握航空运输路线的规划和选择。

了解航空运输网络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网络的构成:航线、机场、航班等。

航空运输路线的规划和选择:直接路线、间接路线、最优路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地理常识
各类飞机的活动范围
(1)民航飞机:对流层和平流层,从地面算起到约18000米高度 之内。 (2)没有增压的飞机和小型的喷气飞机:7000以下的对流层。 (3)大型和高速的喷气客机(有座舱环境控制系统):在 7000~13000米的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原因——在这个高度,没有 垂直方向的气流,飞机飞得平稳,而且由于空气稀薄,飞行阻力小, 因而飞机可以以较高的速度飞行, 节约燃油,经济性能好。 (4)超音速飞机和一些高速军用飞机:高度可达13500~18000米。
第一节 地理常识
3、中间层
位臵:从平流层顶到约85千米 高度的大气层。
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 降低,每上升1千米大约下降 3.5°,到层顶可降至-83°以 下, 空气的的垂直对流强烈, 这里的空气很稀薄。
第一节 地理常识
4、热层
又名:热层 位臵:500千米—800千米
特点:(1)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迅速升高;
气压对飞行影响
气压高度表是主要的航行仪表。它是一个高度灵敏的空盒气压表,但 刻度盘上标出的是高度,另外有一个辅助刻度盘可显示气压,高度和 气压都可通过旋钮调定。
高度表刻盘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按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即 气压式高度表所测量的是气压,根据标准大气中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就可以表示高度的数值
飞机在不同的高度,飞行阶段,使用不同的气压标准;在过渡时,要 进行拨正。
气压对飞行影响
气压对飞行影响
气压与高度、温度有关 影响滑跑距离;气压越低(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推力减小,滑跑距 离拉长; 气压是形成复杂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
风对飞行影响
风及其影响 风向(水平、垂直) 空速: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 地速:飞机相对于地表的速度 气象上的风向是指风的来向,而航行上的风向是指风的去向; 风向风速仪:测风气球、风袋、多普勒测风雷达;
(2)具有反射无限电波的能力,对无线电线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 地理常识
5、散逸层 又名:外层 位臵: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千米处,这里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 大气已极其稀薄。是地球大气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层。 6、臭氧层 位臵:距地面20千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 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紫外线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 臭氧,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高能粒子的袭击,紫 外线属于短波,在大气层中只有臭氧才能吸收紫外线
开式温标亦称绝对温标,用符号K表示,规定摄氏零度以下273.15 ℃ 为零点,称为绝对零点。其分度法与摄氏温标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绝 对温标上水的冰点定位273.5K,沸点定位373.15K
气温对飞行影响
气温垂直变化及其影响: 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5度;但夜间,近地表 可能出现逆温,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逆温 利于形成雾 气温对飞行速度,滑跑距离等影响 凝结尾气、蒸发尾气;
Page 18
第一节 地理常识
1、对流层
最高:赤道附近可达17千米 最低:两极附近7~8千米 特点:受地球影响较大,是地球雷、电、风、雨、冰、雪等天气的发 源场所。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
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摄氏度
2、平流层 又名:同温层 特点:只有水平方向的风—— 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 适于飞机航行
航空运输地理
绪论 地理学简介
定义:研究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自然地理学 (环境) (环境与人)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自然地理学的特性:区域性、综合性
航空运输地理简介
主要内容: 地球与飞行概述 航空运输布局 中国航空运输地理概述及地理分区 世界重要国家的空运地理概况
不同的人造物可 达的高度
地理常识
航天上,把大气分为两类:
(1)150千米以下为低层大气或稠密大气; 在低层大气中飞行,由于受到很大的空气阻力,如不用动力装 臵就不能围绕地球飞行。 (2)150千米以上到930000千米成为近地宇宙空间; 150千米以上,不需要开动发动机,飞行器也能依靠惯性而绕 地球飞行。
场面气压:场面气压是指机场跑道上的气压,一般规定为离机场跑道 3米高处气压,它大致相当于飞机停在机场跑道时,飞机气压高度表 所在高度气压。 修正海平面气压:就是指本站气压标准推算到海平面高度处(我国以 黄海海面为基准)的气压值。海拔高度大于1500m的测站不推算修正 海平面气压,因为推算出海平面气压误差可能过大,失去意义。
影响飞机空速表和高度表的表值:空速表和高度表是根据标准密度和 标准气温设计; 气温变化常常引起各种天气变化,进而影响飞行活动。
气压对飞行影响
气压即大气压强,是指与大气相接触的表面上,空气分子作用在单位 面积上的力。这个力是由空气分子对接触面的碰撞而引起的,也是空 气分子运动产生的压力。
Page 15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纬线圈
定义:与赤道相平行的圆圈 要点(1)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
(2)赤道纬度0°
(3)南北极90° 北纬:赤道以北的纬度 南纬:赤道以南的纬度 北京:39°48′N
第一节 地理常识
四、大气层和飞行环境
大气层: 定义:地球周围的气态物质 总质量:5.136×10(21)克 高度:2000千米——1600千米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
定义:通过地球两极的大圆圈
要点:(1) 两极把经线圈分成两半,每半条叫做一条经线 (子午线); (2)无数条; (3) 地面上任一点都有一条经线通过 本初子午线: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英国伦敦格林威治 天文台的经线作为计算精度的起点,零度经线。
东经:零度经线以东180°范围
西经:零度经线以西180°范围 北京:116°28′E
气温对飞行的影响
温度计量法: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开式温标(绝对温标) 摄氏温度将标准状况下纯水的冰点定为0℃,其间分为100等分,每一 等分为1℃。
华氏温标是讲纯水的冰点定为32°F,沸点定位其间分为180等分, 每一等分为1°F。世界上仅存5个国家使用华氏度,包括巴哈马、伯 利兹、英属开曼群岛、帕劳、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附属领土(波多黎 各、关岛、美属维京群岛)。
第一章 航空运输地理概论
了解:地球运动、时差知识、影响飞行的天气 重点:影响天气飞行
章节安排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二节影响飞行的天气 第三节 时差与飞行时间计算
第一节 地理常识
一、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自转——绕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时间:23时56分4秒 影响:形成了昼夜的更换; 出现时间差异; 除赤道外,各地物体在水平运动方向均产生偏转,这种偏转影 响飞机的飞行,使之飞行方向发生偏离。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一节 地理常识
公转——绕太阳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影响: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 地球上出现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北温带 形成了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一节 地理常识
第一节 地理常识
低空风切变;顺风、侧风都是危险因素;
带来扬沙、沙尘暴天气;
风对飞行影响
飞机的起飞着陆,通常是在逆风条件下进行的。因为逆风能使离地球 速度和着陆速度减小。因而,也就能缩短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和着陆 滑跑距离。逆风起飞由于能产生飞机的附加进气量,因而增大飞机运 动开始时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顺风时,则相反,增大了起飞和着 陆的滑跑距离,使起飞时飞机的稳定性和操作性变坏,起飞着陆变得 困难。 逆风对飞行的影响 假设飞机离地面速度(飞行速度)为360Km/h;逆风起飞(速度 10m/s);起飞滑跑时间和距离较无风时分别缩短了10%和19%。 劲风:风速8.0—10.7;小树摇摆;
气温对飞行影响
气温对飞行速度、滑跑距离影响 影响飞机平飞最大速度:气温低时,空气密度大,推力增大,尽管空 气阻力也增大,但阻力增大数值不及推力增大;
影响飞机滑跑距离: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小,使发动机推力减小,飞 机增、减速慢,飞机滑跑距离增长;相反,气温,气温低时,空气密 度大,飞机增、减速快,飞机滑跑距离就短些; 影响能耗、升限、载荷;
气压对飞行影响
标准海平面气压:大气处于标准状态下的海平面气压称为标准海平面 气压,其值为1013.25hpa或760mmHg。海平面气压是经常变化的, 而标准海平面气压是一个常数。
飞机飞行时,测量高度多采用无线电高度和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量的是飞机相对于所飞越地区的垂直距离。无线电高 度表能精确地测得飞机相对于所飞越地表的飞行高度,不能显示实际 相对于机场标准高度或者相对海平面的高度。 如果在的地形多变的地区上空飞行,飞行员试图按无线电高度表保持 规定飞行高低,飞行航迹将随地形起伏。而且,如果在云上或有限能 见度条件下飞行,将无法判定飞行高度的这种变化是由于飞行条件受 破坏造成的,还是由于地形影响引起的。这样就使无线电高度表的使 用受到限制,因而它主要用于校正仪表和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着陆使用 。
峰面逆温:暖空气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冷暖相交锋面; 地形逆温:在山谷盆地中,晚上较重的冷空气,沿山坡流动,聚集在 山谷底部。
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利弊 利:(1)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 强对流运动。(2)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有利。因为飞机 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机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 ,使飞行更加安全。 弊(1)造成大雾或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952年12月5日—9日 ,英国发生了震惊全球的伦敦烟雾事件,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浓烟之 中,酿成了10000多人死亡的“世纪悲剧”1955年美国的洛杉矶发生 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当地65岁以上的老人近400人因污染造成 心肺衰竭死亡;(2)在低空,容易形成雾,能见度降低,影响飞机 的起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