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 有理数重难点突破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PPT课件

活动三: 数的家族成员太多, 不便研究和 使用, 你能不能将它们合理的分成一些小 组?
12, 2, 3.5, 2.8, 110, 8, 3
1, 2, 0, 1 , 3, 12,3 2
2
57
正整数 : 110, 1, 3
零 :0
负整数 : -12, -8, -2
正分数 : 3.5,
1
2,
【归纳小结】一般地, 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 、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 而与它相反的量, 如: 下 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 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 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 个“+”(读作正)号, 如前面的5、0.7、800; 负的量 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 如上面的-3、-1.8、-500.
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 运进5吨与运出3吨; 上升7米与下降8米; 向东50米与向西47 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A.-5吨
B.+5吨
C.-3吨
D.+3吨
3.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错 误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 (1)0是正整数; (
)
• (2)非负整数包含0; (
)
• (3)正分数一定是正有理数; (
)
• (4)有理数中没有最大的数.(
)
4.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 ,
2 38.9,
练习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 那么扣20分记作什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第6节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优质课件

知2-练
1 (中考·烟台)如图,数轴上点A,B所表示的两个数 的和的绝对值是________.
2 (中考·泰安)若( )-(-2)=3,则括号内的数是 () A.-1 B.1 C.5 D.-5
知2-练
3 已知|x-2 016|+|y+2 017|=0,则x+y=( )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 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因为 小明最后的 位置与行走方向有关.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知1-导
我们必须把这一问题说得明确些.不妨规定向东
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 50
米.写成算式是 ( + 20) + ( + 30) = + 50, 即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50米处.
(2) (-12)+(+12)=0.
(3)
1 2
+
2 3
=
1 2
+
2 3
=
1
1 6
.
(4)3.4 +4.3=+4.3 3.4 =0.9.
知1-讲
试说出每一 小题计算的 依据.
总结
知1-讲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一是辨别两个加数 是同号还是异号,二是确定和的符号,三是判断应利 用绝对值的和还是差进行计算.
还有两种特殊情形:
知1-导
(5)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 30米. 写成算式是(-30) + ( + 30) = ( ) .
(6)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没走. 写成算式是(-30) + 0= ( ) .
2022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7 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 32,26=64,27=128,28=256,…,则2+22+23+ 24+25+…+22 022的末位数字是( B ) A.8 B.6 C.4 D.2
【点拨】通过观察发现,2n的末位数字是2,4,8, 6四个一循环,所以根据2 022÷4=505……2且2+4 +8+6=20,得出2+22+23+24+25+…+22 022的 末位数字与2+22的末位数字相同,是6.
=16×-18-(-3) =-2+3=1.
(2)【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32÷(1-4)×2;
=1+9÷(-3)×2 =1+(-3)×2 =1+(-6)=-5.
(3)-72+2×(-3)2-(-6)÷-132. =-49+2×9-(-6)÷19
=-49+18-(-54) =-49+18+54=23.
(2)请将其更正.
解:原式=-4÷-265×6 =-4×-265×6 =12454.
5 【中考·梧州】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2, 3,10,15,26,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这 列数中的第100个数是( A ) A.9 999 B.10 000 C.10 001 D.10 002
3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B ) A.-24+22÷20=-20÷20=-1 B.232+13-12×2=43-16×2=1 C.-24-152÷15=16-15=1
D.(-2)4-[(-3)2+(-2)3]=16-17=-1
4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并解答问题: 计算:-22÷13-112-3×6. 解:原式=-4÷-265×6 (第一步) =-4÷(-25) (第二步) =-245. (第三步)
【点拨】第奇数个数分别为:2=12+1, 10=32+1,26=52+1,…; 第偶数个数分别为:3=22-1, 15=42-1,35=62-1,….所以第100个数是 1002-1=9 999.
数学:第2章《有理数》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

A地在某城东200米处,B 地在A地西50米处,C地在B 地东280米处,D地在B地西 160米处。请规定某地为0, 用有理数分别表示A、B、C、 D的位置(单位:米 ),并求 A到C、D的距离。
1. 具有相反小意结义的量
2. 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 的数(0除外),
在正数前面放上“-”号, 就是负数。
若以平地为基准呢?
例3、把下列叙述改成使用正数的方法 (1)向南走-20m,即_________; (2)飞机下降-200米,即_________; (3)飞机上升-3000米,即_________; (4)商店赢利-1000元,即_________。
练习:
(1)小东走5米记+5米,那么向 西走6米记作______.
(4)有理数中没有最大的数;(√ )
二.选择题:
1、零不是( C )。
A、非负数 B、有理数
数
D、整数
C、正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0.5是分数 B、0不是正数也不是 负数 C、-2.74是负分数 D、非负数就是正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2)如果产量增加20%,记作_+_2_0_%__,那么 产量减少3%记作__-_3_%__;
(3)向东前进30m记作+30,向西前进10m记 作__-_1_0__;
例2、以海平面为基准,平地高出海 平面15米,记作_____,暗礁低于海平面 17米,记作_____,山峰高出平地175米, 记作_____,海面记作_____。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 负整数
D、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件 (共20张PPT)

-1,0,1,1/3,-0.55,+2.5,-1.45, +1200, π
正数有:1,1/3,+2.5,+1200,π 负数有:-1,-0.55,-1.45
知识点三: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问题:
整数 小数 分数 零和自 然数
通过今天的学习,数的家族又 增添了新的成员
像这样,分别由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表示的两个数量,就 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
如何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先规定某一种意义的量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如 1,2,……,236, …… )表示;那么与它相反的量为 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 (读着“负”)号来表示。
如:气温零上11 ℃记作11 ℃,则气温零下9 ℃就记 作-9 ℃。
它就是负数
-1,-2,-3, ……称为负整数; -1/2,-2/3,-3/5,……称为负分数; 相应的1,2,3, ……称为正整数; 1/2,2/3,3/5 ……称为正分数.
同学讨论:如何对我们所学的数进行分类?
特别提醒: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引入了负数后,我们所学的数就可以分为 以下五类:
(1)正整数,如1,2,3,4,5,6,…;
存入200元记着+200(或200元),则支出100元 记作-100元。 注:“+”可以省略,“-” 不可以省略。 像-9,-100,-0.7,-3/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像11,200,1.2,1/3(零除外)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练一练
1、按照“神舟”七号飞船环境控制与生活保 障系统的设计指示,“神舟”七号飞船返回 舱的温度为21℃±5℃,该返回舱的最高温度 为_26℃,最低温度为_16℃。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有理数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有理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有理数”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教材第二章第一节)2.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材第二章第二节)3.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教材第二章第三节)4. 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教材第二章第四节)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 学会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并能熟练进行混合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加减乘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分类。
(2)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讲解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4)讲解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讨论(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2.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3.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4. 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3) + 5, 4 (2), 3 × (4), (6) ÷ 3。
(2)混合运算:(2)² × 3 5 ÷ (2)。
2. 答案:(1)2, 6, 12, 2(2)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掌握情况,对重难点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探讨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温度、高度等。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2《有理数》参考课件2(共26张PPT)

12, 2 4 ,1,10% 3
1 ,3.14,2 1 ,
2
3
2,0
正有理数集合
非正数集合
例5 (1)既是分数又是负数的数是_负__分__数__; (2)非负数包括__正__数____和____0___; (3)非正数包括__负__数____和___0____; (4)非负整数又称为__自__然__数__
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3,3.25,7, ,2 ,0, 75
1,21 ,3.14,10,0 2
2.丹丹在做第1题时,发现了新的分类方法, 她认为:带“+”的数分为一类,带“-”的
2.5,6,1.5,9. 11
数分为一类,数的前面没有符号的作为一 类.你认为她的分类方法对吗?若不对,你发
活动3
探究有理数的分类(一)
由刚才的演示可知: 1.有理数可分为哪两类数?
2.整数可分为哪几类? 3.分数可分为哪几类?
有有分整理理数数数
正负整整零整数数数
分负正数分分数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活动3
依据有理数的分类 示意图,在右图的卡 片上填上下列数的 名称.你发现有理数 的分类示意图与这 棵树枝干的形状有 哪些联系吗?
7
};
};
分数集合:{ 1 ,2.12,0.65,0.6, 22 ...
};
整数集合:{
2 3,0,4,300%...
7
};
非负有理数集合:{ 1 ,0,4,2.12,300%, 22 ...
};
有理数集合:{ 3, 1 ,0,4,22.12,0.65,300%,0.6,722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2.6 有理数的加法 2.6.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知识管理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法 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_绝__对__值___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绝__对___值__较__大__的__加__数___的__正__负__号_____, 并用_____较__大___的__绝__对__值________减去______较__小__的__绝__对___值_______;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零_____;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_这__个__数___.
注 意:(1)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根据两个加数的符 号,确定用哪一条法则;
(2)在计算时应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先符号,再绝对值).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C )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