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介绍
【检验医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课程设置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课程地位和作用
专业能力
生化技术的应用及全 过程检验质量控制能 力、 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 进行分析的能力、 常用仪器使用和简单 故障排除的能力、 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 分析能力。
方法能力
对比分析的能力 融汇贯通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能力
社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总学时:112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1+1+1 1+1+1
“三个1” 人才培养模 式
第一学年以学校为主
基本素质和职业基础学习
人
才
第二学年以医院职业岗位为主 人
培 养
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的职业技术学习
才 培
模
养
式
第三学年在实际工作岗位
模
“岗位”实习和职业拓展
式
“三个1” 人才培养模 式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 为同学们今后实习以及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这种文化的融入,对培养大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 职业道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内容
选取原则
内容选取 原则
内容的选取 原则
内容的选取 原则
注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
突出课程教学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体现知识学习的应用性,能力培养
的递进性,素质培养的职业性
及检验方法的原理、特点和评价,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选择原 则。 ➢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为患者,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
实践课地点------天津市人民医院检验学部 校外实训基地
课程组成员:朱广博主任、宋志荣主任、张东玲主任、孙静主任、杨庆红老师等; 张月香主任、常艳敏主任。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英文名称:Clinical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s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总学时:112 其中实验学时:48总学分:5.5 其中实验学分:1.5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开课单位:医学院实验项目数:8必做项目数:8综合项目数:2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检验的基本技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临床的高级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关检验项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断和临床意义。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水浴箱,电泳仪,电泳槽、吸量管,微量加样枪,注射器、电脑、分析软件、扫描仪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实验基本情况的信息应填写完整、清楚。
做到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字迹工整、数据记录要真实可靠、图表规范、分析详尽、讨论深刻。
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如下:(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和实验时间。
(2)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试剂和器材、操作方法、实验结果、讨论。
2.考核方式:实验课成绩按百分制记录,占课程总成绩30%:其中,实验操作考核10%、实验报告20%。
五、主要参考教材1.钱士匀.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杨国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郑铁生.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Lothar Thomas. 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与评价.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王凤学. 临床生物化学自动分析操作规程.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简介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简介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
它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能够开启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神秘之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关键的依据和指导。
这门课程主要研究人体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生物化学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检验技术和方法来检测和分析这些变化。
课程内容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到细胞内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再到体液和组织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在课程的开篇,我们会深入学习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这是理解后续复杂生命过程的基石。
例如,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其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而核酸中的 DNA 承载着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紧接着,我们将聚焦于细胞代谢。
细胞如同一个微型的化工厂,进行着各种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相互关联,又受到精细的调控。
比如,糖酵解在缺氧条件下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有氧氧化则是产生大量 ATP 的主要途径。
当这些代谢过程出现紊乱时,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课程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生物化学标志物的研究。
这些标志物是反映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例如,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内的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会释放入血,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快速诊断疾病。
此外,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对于肿瘤的筛查和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
我们会学习各种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掌握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
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用于检测蛋白质类标志物,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精确分析各种小分子物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会涉及到临床案例的分析。
通过实际病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什么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一种研究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科学技术。
它主要通过对生物分子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定量和结构分析等方法,从而了解生物体内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项目:•血糖: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肝功:检测肝功能异常,如肝炎等•肾功:检测肾功能异常,如肾炎等•血脂:监测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等•血常规:检测贫血、白细胞异常等•电解质:检测血液中钠、钾、钙等电解质浓度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方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毛细管电泳:用电场将荷电化合物分离,根据其不同的运动速度进行鉴定和定量•高效液相色谱:利用色谱柱对混合物分离,根据吸收峰的特点鉴定和定量物质•质谱:通过精确测量分子的质量和荷质比鉴定和定量物质•免疫学方法: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鉴定和定量物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注意事项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需要严格掌握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程序,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应符合规范要求•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得到重视,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和安全以上就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相关内容。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技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以下是几个趋势:•自动化:自动化分析系统可提高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效率和准确性•多参数检测:多参数生物化学分析可检测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提高检测精确度•个体化医疗: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将更多应用于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数据共享: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数据可共享,促进多学科协作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对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未来医疗事业的升级升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总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应用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优势和作用将在医学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pdf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涉及到应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技术来分析人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等),以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健康状况等。
这门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结构性质以及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包括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等的检测。
2.酶学检测: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酶学检测可以用来诊断特定的疾病,如肝功能、心肌损伤等。
3.代谢物检测:分析血液或尿液中的代谢物,如葡萄糖、血脂、电解质等,以评估代谢异常。
4.酸碱平衡检测:通过测定血液pH来评估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这对诊断和监测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5.激素检测:检测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对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6.血栓与止血检测:包括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功能等的检测,对于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7.免疫学检测: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抗原、细胞因子等,以诊断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8.遗传性疾病检测:通过分析DNA或RNA来诊断遗传性疾病,这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重要。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完成临床生
化检验项目的工作能力,包括理解检验的原理、操作技术、结果解释等。
此外,该课程还会涉及到实验室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评价等方面,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有效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包括在医院、诊所、科研机构或体外诊断公司等领域的工作。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英文名称: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examination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136 学分:7.0 理论课学时:68 实验课学时:68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性质和地位《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通过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掌握人体正常代谢和异常的生物化学指标及临床检测的意义。
本大纲为一个学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
本课程将主要授予学生有关临床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着重阐述关于疾病本质的生化机制、体液中生化组分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生化诊断的原理,阐述有关方法学应用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意义的判断,阐述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数据与临床的联系。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重点讲解,结合CAI课件对板书及相关的图示以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在实际操作、检测原理以及试剂配制等方面指导学生,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并通过电化教学、多媒体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讨论等手段,强化学生的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21世纪医学检验教育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且紧密联系学科新进展,动态修订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作为最终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熟悉】临床生物化学的领域和性质。
【了解】临床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临床生物化学的现状及其作用。
第二章血浆蛋白质以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掌握】血浆蛋白质的测定和临床意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及临床意义;血浆TP和Alb参考值范围;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医学生提供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教材选择本课程根据最新的教育和医学理论,选用具有权威性和教学性的生物化学教材作为课程教材。
教材内容全面,包含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目标1. 理论掌握:学生应该理解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基础。
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2. 实验技能:学生应熟练掌握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能够进行生物样品的分离、提取和分析。
3. 知识应用:学生应能将所学的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如临床检验、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四、教学内容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a.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b. 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c. 碳水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d. 脂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2. 生物化学代谢a. 糖代谢与糖尿病b. 脂质代谢与心血管疾病c. 蛋白质代谢与蛋白质相关疾病d. 核酸代谢与遗传性疾病3.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实验a. 生物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b. 实验室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c.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讨论互动等。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评价方式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表现、作业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全面评估学生对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时安排进行,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时间比例。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检验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test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132学时理论课学时:60学时实验学时:72学时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检验》是以健康和疾病时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研究目的,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信息的一门学科。
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防疫机构、医学科研等单位从事生化检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具备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必须具备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是一门完整的课程,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
理论学时数与实验学时数之比为1﹕1.2。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教学(一)绪论1. 目的与要求【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
【熟悉】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
【了解】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
2. 内容要点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及与医学的关系。
(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1. 目的与要求【掌握】分析试剂的选择与保存;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实验(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
【熟悉】熟悉纯水的制备方法;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步骤;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方法评价的指标;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
【了解】水的纯度检查;方法性能判断的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
2. 内容要点实验用纯水的制备和纯度检查;分析试剂的选择、保存及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方法、标准试剂的分级,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步骤;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指标与评价实验;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三)光谱分析技术1. 目的与要求【掌握】光吸收定律;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和定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选取
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思路
临
载体
床
生
物 化
检测项目
学
检
验
技
术
课程设置
学习情境设计
基础物质 代谢检测
器官生理 病理检测
疾病代谢 异常检测
特殊生化 检测
物质 器官 疾病
体液蛋白质检测项目 血脂代谢及检测项目 糖代谢紊乱检测项目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测项目 钙、镁、磷检测项目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biochemistry test):是以人体健康 、疾病时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研究目的,通过测定组织、体 液的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 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 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信息的一门学科。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简介
课程设置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课程地位和作用
专业能力
生化技术的应用及全 过程检验质量控制能 力、 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 进行分析的能力、 常用仪器使用和简单 故障排除的能力、 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 分析能力。
方法能力
对比分析的能力 融汇贯通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能力
社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与表达能力
➢ 参考方法(referenc参。考m方et法hod)是指准确度与精 密度已经被充分证实,且经公认的权威机构(国 家主管部门、相关学术团体和国际性组织等)颁 布的方法。这类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很小, 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宽的分析范围并且 线性良好,重复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检测项目
课程特色
五真一实
真实工作环境
实际的临床一线教师带教 真实的临床标本
真实的检测项目
真实的临床仪器设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实的化验单作为考核标准
课程特色
校院文化融合
➢ 通过在医院检验科学习,达到校院深度融合,在校园 文化中尽早地融入了医院文化的元素,让同学们亲身 感受临床一线检验人员的紧张工作和敬业精神,在与 患者的直接接触中了解患者的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
量 筒 和 量 杯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
容 量 瓶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
烧 杯 和 烧 瓶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
试 管 和 漏 斗
加样枪
加样枪的使用
微 孔 板
加样枪的使用
➢ 塑料吸嘴和加样器架
天平的使用
托 盘 天 平
天平的使用
分 析 天 平
天平的使用
光 电 天 平
实验方法的分级
➢ 临床实验室用的纯水一般选用II级水,特殊实验如 酶活性测定、电解质分析等用I级水,III级水用作 仪器、器皿的自来水清洁后的冲洗。
实验用纯水
经简单的物理、化学 方法处理,除去悬浮 物质和部分无机盐
天然水 自来水
实验用纯水
经蒸馏、电渗析等处 理,除去杂质
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
吸
移
量
液
管
管
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
对检验科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 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三基” 。 ➢ 具有检验质量意识及操作能力: ➢ 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标本的采集、处理和病人的准备。 ➢ 分析中质量控制 :室内控制的材料、方法、室间质量评价的意
义和方法。 ➢ 分析后质量控制: 结果判断与分析。 ➢ 掌握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及实验相关知识: ➢ 了解健康、疾病时体内常见物质代谢特点、 体液成分改变的机理
➢ 为同学们今后实习以及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这种文化的融入,对培养大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 职业道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内容
选取原则
内容选取 原则
内容的选取 原则
内容的选取 原则
注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
突出课程教学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体现知识学习的应用性,能力培养
的递进性,素质培养的职业性
必备知识1-酶学分析技术
心脏损伤生化检测项目
肝胆生化及检测项目 肾脏生化及检测项目 胰腺生化的检测项目
必备知识2-全过程质量控制
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其检测项目
对象
必备知识3-方法学评价
妊娠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新生儿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载体
课程特色
“五真一实”
考核 标准
工作 环境
一线 教师 带教
临床标本
仪器设备
及检验方法的原理、特点和评价,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选择原 则。 ➢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为患者,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
临床实验室基本知识
实验室基本知识
➢ 根据分析领域不同,医学实验室一般可以分为临 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 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专业学科。
➢ 以医学和化学知识为基础,以健康和疾病时的生 物化学过程为研究目的,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 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 过程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 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的一门学科。
➢ 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校院合作, 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思路,基于医学检验岗位工作 过程和具体工作任务开发设计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
➢ 掌握并运用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技术,进行临床 生化指标检测;掌握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临 床意义,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掌握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及实验方法学的选择 及评价。
课程总学时:112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1+1+1 1+1+1
“三个1” 人才培养模 式
第一学年以学校为主
基本素质和职业基础学习
人
才
第二学年以医院职业岗位为主 人
培 养
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的职业技术学习
才 培
模
养
式
第三学年在实际工作岗位
模
“岗位”实习和职业拓展
式
“三个1” 人才培养模 式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 生物化学检验是检验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包 括普通生化检验、特殊生化检验、急诊生化检验、 床旁生化检验。
实验用纯水
➢ 纯水制备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蒸馏法、 离子交换法、电渗透法、碳吸附法、超滤膜法和 混合纯化系统。
➢ 检查水的纯度主要从电阻率、水中残留的离子、 可溶性硅检查、细菌菌落计数等方面 。
➢ 决定性方法 ➢ 参考方法 ➢ 常规方法
➢ 决定性方法(defin决iti定ve性m方e法thod)准确度最高, 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研究未发现产生误差的 原因,其测定结果与“真值”最为接近。主要方 法有重量分析法、中子活化法、同位素稀释一质 谱分析法(ID-MS)等。
➢ 由于技术要求太高,费用昂贵,这类方法不直 接用于鉴定常规方法的准确性,只用于评价参考 方法与一级标准品。国际上研究这类方法的实验 室很少,美国、法国、德国、丹麦等国家有这类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