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

实验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反应动力学描述了化学反应速度与各种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之间的定量关系。
动力学在反应过程开发和反应器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反应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中,乙醇脱水是制备纯净乙烯的最简单方法。
常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液相反应,反应温度约170℃。
三氧化二铝气-固相反应,反应温度约360℃。
分子筛催化剂气-固相反应,反应温度约为300℃。
(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有关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2.掌握获得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手段和方法。
3.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并能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值。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属于平行反应。
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又可以进行分于间脱水生成乙醚。
一殷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醚。
因此,对于乙醇脱水这样一个复合反应,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脱水过程的机理也会有所不同。
借鉴前人在这方而所做的工作,将乙醇在三氧化二铝催化剂作用下的脱水过程描述成:气固相催化反应是一个多步骤的反应,它包括以下七个步骤:1. 反应物分子由气流主体向催化剂的外表面扩散(外扩散);2. 反应物分子由催化剂外表面向催化剂微孔内表面扩散(内扩散);3.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微孔内表面上被吸附(表面吸附);4. 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的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产物分子(表面反应);5. 产物分子从催化剂的内表面上脱附下来(表面脱附);6. 脱附下来的产物分子从微孔内表面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内扩散);7. 产物分子从催化剂的外表面向气流主体扩散。
这七个步骤可分为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
其中步骤1、2、6、7为物理扩散过程,步骤3、4、5为化学过程。
在化学过程中,步骤3、步骤5分别为化学吸附和化学脱附过程,步骤4为表面化学反应过程。
整个反应的总速率取决于这7个步骤中阻力最大的一步,该步骤称为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如果步骤1或7为控制步骤,称反应为外扩散控制反应;如果步骤2或6为控制步骤,称反应为内扩散控制反应;如果步骤3、4或5的任何一步为控制步骤,称反应过程为反应控制或动力学控制。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一)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一)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的实验条件和产物收率
•探究乙醇脱水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
•乙醇气相脱水反应:乙醇在高温下与催化剂作用生成乙烯和水•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磷酸系催化剂、硅铝酸盐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装置:包括加热器、冷凝器、反应容器等
2.将乙醇与催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
3.将装置密封,加热至特定温度,并控制温度保持稳定
4.收集冷凝水,记录产物乙烯的收率
5.进行实验单点和多点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的乙醇脱水反应
情况
实验结果
•控制温度为300°C、催化剂为磷酸系催化剂的实验,乙醇脱水产物乙烯收率为70%
•提高温度至400°C,乙醇脱水产物乙烯收率上升至80%
结论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催化剂种类来控制乙烯的产率
•高温对乙醇脱水反应有促进作用,但过高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和产物选择性的降低
实验改进
•进一步研究不同催化剂在乙醇脱水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调查不同温度下乙醇脱水反应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以上是本次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的相关报告。
通过实验的不断改进和深入研究,有望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该方法来制备乙烯。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乙醇气相脱水制备乙烯,并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乙烯产率的影响。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化肥等领域。
本实验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气体流速和催化剂用量,寻找最佳的制备乙烯的条件。
2. 实验步骤2.1 原料准备准备乙醇、催化剂和载气。
乙醇要保持高纯度,以确保反应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催化剂一般选择酸性固体催化剂,如磷钨酸盐等。
载气可以选择氮气,用于控制反应系统的气氛。
2.2 反应装置搭建搭建乙醇气相脱水反应装置,并将所需的催化剂放置在反应器中。
反应器需要具备对温度和流速的精确控制能力,以确保反应的可控性。
2.3 反应条件设定根据实验要求,设定不同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气体流速和催化剂用量。
通过改变这些条件,可以比较它们对乙烯产率的影响。
2.4 实验操作将乙醇注入反应器中,加热至设定的反应温度。
在反应过程中,控制气体流速,并定期取样分析乙烯产率。
根据乙烯的生成速率和反应时间,计算乙烯的产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产率比较在固定流速和催化剂用量的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反应温度,并测定乙烯的产率。
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乙烯的产率逐渐增加,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乙烯的产率开始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催化剂在高温下活性减弱,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3.2 不同气体流速下的产率比较在固定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的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的气体流速,并测定乙烯的产率。
结果显示,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乙烯的产率逐渐增加,并达到一个稳定的值。
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流速有利于乙醇与催化剂的接触,促使反应更充分地进行。
3.3 不同催化剂用量下的产率比较在固定温度和气体流速的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催化剂用量,并测定乙烯的产率。
结果显示,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乙烯的产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这是因为催化剂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过多的催化剂可能会导致反应中产生的副产物增加,从而降低乙烯的产率。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动力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同组姓名:日期:2012 年05月15日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的有关动力学方面的知识;2、掌握获得的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方法和手段;3、学会动力学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相应的参数值;4、熟悉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的特点以及其他有关设备的特点以及其它有关设 备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属于平等反应。
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成乙烯,又可以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则有利于生成乙醚。
较低温度:O H H OC H C OH H C 25252522+→较高温度:OH H C OH H C 24252+→三、实验装置、流程及试剂1、实验装置:装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有微量进料泵,氢气钢瓶,汽化器和取样六通阀组成的系统; 第二部分是反应系统,它是由一台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温度控制器和显示仪表组成;第三部分是取样和分析系统,包括六通阀,产品收集器和在线气相色谱信。
2、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内循环无梯度反应色谱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3、试剂和催化剂:无水乙醇,优级纯;分子筛催化剂,60~80目,重0.4g。
四、实验步骤1、打开H2钢瓶使柱前压达到0.5kg/cm2确认色谱检测中截气通过后启动色谱,柱温110℃,汽化室130℃,检测室温达到120℃,待温度稳定后,打开导热池——微电流放大器开关,桥电流至100mA;2、在色谱仪升温的同时,开启阀恒温箱加热器升温至110℃,开启保温加热器升温至150℃;3、打开反应器温度控制开关,升温,同时向反应器冷却水夹套通冷却水。
4、打开微量泵,以小流量向气化器内通原料乙醇;5、用阀箱内旋转六通阀取样分析尾气组成,记录色谱处理的浓度值;6、在200~380℃之间选择三个温度,测定每5分钟内反应后乙醇和水的质量并记录,每个温度测定2~3次。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动力学(内循环无梯度)

3.300
气 81.57 1.465 16.46 0.08825 0.408
液
16.24
83.5
0.6000
318.5
气 89.78 2.065
液
48.81
7.098
0.1551 51.09
0.984 0.9600
气 90.18 2.298 7.109 0.3243
1.440
液
56.59
43.02
1.570
水,乙醇,乙醚的摩尔数分别为 0.0134,0.0151,0.0041 质量计算;乙烯质量=原子量×摩尔数=32×0.0087=0.2795 水和乙醇,乙醚的质量分别为 0.2407,0.6975,0.3030 合计为:0.0087+0.2407+0.6975+0.303=1.5206 与乙醇进料量基本平衡。
六、讨论 1、本次实验用来巩固所学的有关动力学的知识,由实验证明该反应器是本
征反应。 2、本次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另取了 4 个点,得一直线。 3、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升高反应温度,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反应有利于
生成乙烯,不利于生成乙醚。最佳反应温度在 350℃左右。
95.98
46.45 0.03515
69.50 24.59 2.155 3.766
96.62
66.36 0.01675
59.08 38.42 0.7433 1.763
98.67
64.13 0.03238
54.62 43.76 0.4146 1.198
99.24
60.84 0.04605
CA
0.0002080 0.0001580 0.0001230 0.0004320 0.0002540 0.0002310 0.001462 0.0005890 0.0005340 0.0004270 0.0001470 0.00008210
乙醇气固相催化制备乙烯实验报告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六乙醇气固催化脱水制乙烯姓名:XXX学号:XXXXXX班级:同组人:一实验目的1、掌握乙醇脱水实验的反应过程、实验流程和操作。
2、掌握乙醇气相脱水操作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学会获取稳定的工艺条件的方法。
3、了解固定床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反应器的正常操作和安装。
4、学习气相色谱在线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学习如何手动进样分析液体成分。
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构造,掌握色谱的正常使用和分析条件选择。
5、学习微量泵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湿式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属于平行反应,即可进行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又可进行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一般而言,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醚,因此该复合反应条件改变,脱水机理也有不同。
采用浓硫酸、氧化铝和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有下列反应过程产生:浓硫酸:2C2H5-OH C2H5OC2H5+H2O(140℃)C2H5OH C2H4+H2O(170℃)氧化铝:C2H5OH C2H4+H2O(360℃)分子筛:C2H5OH C2H4+H2O(300℃)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可得到足够多的乙烯转化,而乙醚的生成量较少。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已将乙烯产品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主要用于制聚乙烯、聚氯乙烯、醋酸、高级醇等,还可用来催熟水果。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图6-1 固定床反应装置实物图 VAVV 57151683TCITITCI-控温热电偶;TI-测温热电偶;PI-压力计; K-调节阀;V-截止阀;VA-调节阀;VB-安全阀;1-气体钢瓶;2-钢瓶减压阀;3-稳压阀;4-干燥器;5-过滤器;6-质量流量控制器;7,7'-取样器;8-预热炉;9-预热器;10-反应炉;11-固定床反应器;12-汽液分离器;13-冷凝器; 14-尾液收集器;15-转子流量计;16-湿式流量计; 17-加料罐;18-液体泵;PI9104TCI TCITCI6137'141812111217KPIVV57151683TCITI TCI-控温热电偶;TI-测温热电偶;PI-压力计; K-调节阀;V-截止阀;VA-调节阀;VB-安全阀;1-气体钢瓶;2-钢瓶减压阀;3-稳压阀;4-干燥器;5-过滤器;6-质量流量控制器;7,7'-取样器;8-预热炉;9-预热器;10-反应炉;11-固定床反应器;12-汽液分离器;13-冷凝器; 14-尾液收集器;15-转子流量计;16-湿式流量计; 17-加料罐;18-液体泵;PI9104TCI TCITCI6137'14181111217K PI图6-2 乙醇气固催化制备乙烯实验流程图本实验选用固定床反应器,凡是流体通过不动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而进行反应的装置都称作固定床反应器。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动力学实验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动力学实验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班姓名:、学号、同组者姓名:指导教师:杨春风日期:2012年3月8日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的有关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2.掌握获得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方法和手段。
3.学会动力学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相应的参数值。
4.熟悉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的特点以及其它有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乙醇属于平行反应。
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又可以进行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醚。
因此,对于乙醇脱水这样一个复合反应,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脱水过程的机理也会有所不同。
借鉴前人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将乙醇在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的脱水过程描述成:2C2H5OH→C2H5OC2H5+H2OC 2H5OH→C2H4+H2O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无梯度反应器试剂和催化剂:无水乙醇,优级纯;分子筛催化剂,重3.0克。
内循环无梯度反应色谱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四、实验步骤开始实验之前,需熟悉流程中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然后才可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打开H2钢瓶使柱前压达到0.5kg/cm2确认色谱检测中截气通过后启动色谱,柱温110℃,气化室130℃,检测室温达到120℃,待温度稳定后,打开热导池—微电流放大器开关,桥电流至100mA。
2.在色谱仪升温的同时,开启阀恒温箱加热器升温至110℃,开启保温加热器升温至150℃。
3.打开反应器温度控制器开关,升温,同时向反应器冷却水夹套通冷却水。
4.打开微量泵,以小流量向气化器内通原料乙醇。
5.用阀箱内旋转六通阀取样分析尾气组成,记录色谱处理的浓度值。
6.在260-360℃之间选两个温度,改变三次进料速度,测定各种条件下的数据。
五、原始实验数据(附页)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乙醇密度:0.79g/ml 进料速度:0.3ml/min 乙醇进料质量:3.0g计算说明:乙醇的转化率=反应掉的乙醇摩尔数/原料中乙醇的摩尔数乙烯的收率=生成乙烯的摩尔数/原料中乙醇的摩尔数乙醇的进料速度=乙醇液的体积流量×0.79(乙醇的密度)/46(乙醇的分子量)乙烯的生成速度=(乙醇进料速度×乙烯的收率)/[催化剂用量(g)] mol/(g·h)反应器内乙醇的浓度:C A=P A/(R·T)式中P A为乙醇的分压;反应的总压为0.1Mpa。
乙醇脱水制乙烯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仪器药品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乙醇脱水制乙烯
(2)进料速率为1.0mL.min-1时的样品色谱分析数据
分析次数 I
II
峰号 项目
1
2
3
1
2
3
保留时间 /min
峰面积 /uv.s
峰面积百 分比/%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仪器药品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 A.B.ФPOOT研究了在Al2O3上乙醇脱水的动力学 ,导出了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
v0
ln 1 1y
+v0y
其中:v0—乙醇的加料速度(毫克分子/分) y—乙醇转化率(%)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仪器药品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乙醇脱水制乙烯
实验步骤
1、打开装置总电源将反应器加热温度设定为280℃ ,预热器温度设定为150℃。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时间: 1、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色谱分析 (1)标准溶液配制数据记录表
室温: ℃
物质
水(H2O) 无水乙醇(C2H5OH) 无水乙醚((CH3)2O)
质量/g
质量百分含 量/%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仪器药品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乙醇脱水制乙烯
/g
重/g
样品质量/g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仪器药品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乙醇脱水制乙烯
4、样品色谱分析数据记录表 (1)进料速率为0.5mL.min-1时的样品色谱分析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
反应动力学描述了化学反应速度与各种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之间的定量关系。
动力学在反应过程开发和反应器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反应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中,乙醇脱水是制备纯净乙烯的最简单方法。
常用的催化剂有: 浓硫酸 液相反应,反应温度约170℃。
三氧化二铝 气-固相反应,反应温度约360℃。
分子筛催化剂 气-固相反应,反应温度约为300℃。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所学有关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2.掌握获得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手段和方法。
3.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并能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值。
(二)实验原理
乙醇脱水属于平行反应。
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又可以进行分于间脱水生成乙醚。
一殷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醚。
因此,对于乙醇脱水这样一个复合反应,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脱水过程的机理也会有所不同。
借鉴前人在这方而所做的工作,将乙醇在三氧化二铝催化剂作用下的脱水过程描述成:
25222C H OH CH CH H O →=+
气固相催化反应是一个多步骤的反应,它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1. 反应物分子由气流主体向催化剂的外表面扩散(外扩散);
2. 反应物分子由催化剂外表面向催化剂微孔内表面扩散(内扩散);
3.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微孔内表面上被吸附(表面吸附);
4. 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的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产物分子(表面反应);
5. 产物分子从催化剂的内表面上脱附下来(表面脱附);
6. 脱附下来的产物分子从微孔内表面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内扩散);
7. 产物分子从催化剂的外表面向气流主体扩散。
这七个步骤可分为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
其中步骤1、2、6、7为物理扩散过程,步骤3、4、5为化学过程。
在化学过程中,步骤3、步骤5分别为化学吸附和化学脱附过程,步骤4为表面化学反应过程。
整个反应的总速率取决于这7个步骤中阻力最大的一步,该步骤称为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如果步骤1或7为控制步骤,称反应为外扩散控制反应;如果步骤2或6为控制步骤,称反应为内扩散控制反应;如果步骤3、4或5的任何一步为控制步骤,称反应过程为反应控制或动力学控制。
在考虑以上所有步骤的影响的反应速率为为宏观反应速率,在消除了传递过程(包括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影响的理想情况下,测得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相应反应的本征反应速率。
在实际反应过程中,由于固体催化剂一般都具有很大的内表面,反应物质通过扩散达到催化剂内部的不同深度进行反应,因而导致常常具有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而这个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对催化反应影响一般很大,因此需要了解催化剂颗粒内表面的浓度和温度梯度,即内扩散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消除外扩散的影响的条件下,测出宏观反应速率,再和本征反应速率比较,即可得出内扩散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中可通过增大空速来减小扩散的影响。
(三)装置、流程及试剂
1. 装置
本实验装置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计量进料泵、氢气钢瓶预热器组成的进料系统。
第二部分是反应系统。
它是由一台管式反应器、温度控制器和显示仪表组成。
第二部分是取样和分析系统。
包括取样口和产品收提器。
整套实验装置安装在一起,操作方便。
2. 流程
图2 实验流程图
3. 试剂和摧化剂:无水乙醉,优级纯;催化剂:Al2O3
(四)实验步骤
开始实验前,需熟悉流程中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然后才可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 打开H2钢瓶调整色谱仪的柱前压力至0.05MPa。
确认色谱检测器有载气通过后启动色谱仪。
调整柱温到85℃,检测室到95℃,待温度稳定后,打开热导池-微电流放大器的开关,并调整桥电流至150mA。
2. 在色谱仪升温的同时,打开阀恒温箱加热器开关,使之升温到110℃。
管路也保温在110℃。
3. 打开反应器温度控制器的电源开关使反应器加热升温。
同时向反应器的冷却水夹套中通入冷却水。
4. 打开计量进料泵,以小流量向反应器内通入原料乙醇。
5. 待所有条件稳定后,用阀箱内的旋转六通阀取样分析反应产物的组成,并记录色谱处理器打印出的峰面积值。
6. 在360~450℃之间选择三到四个温度,在各个温度下改变三次乙醇的进料速度。
测出不同条件下的数据。
1. 产物组成的计算
产物中各组分的摩尔分率可以按下式求出:
1n i i i i i i x A f A f =⎛⎫= ⎪⎝⎭
∑ 式中,x i ——尾气中组分i 的摩尔分率
A i ——组分i 的色谱峰峰面积值
i f ——组分i 在热导池检测器上的矫正因子,具体参数见下表
n ——尾气中所含的组分数
表 2 热导池检测器上的i f (载气H 2) 出峰顺序i 组分i
i f 1
乙烯 2.08 2
水 3.03 3
乙醇 1.606 4 乙醚 0.91
根据实验结果求出乙醇的转化率、乙烯的收率及乙烯的生成速率。
然后按一级反应求出生成乙烯这一反应步骤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计算说明:
=乙烯的转化率反应的乙醇摩尔数/原料中乙醇的摩尔数
/=乙烯的收率生成乙烯的摩尔数原料中乙醇的摩尔数
0.7893()/46.07()≈⨯乙醇的进料速度乙醇的体积流量乙醇的密度乙醇的分子量 (/)m o l g h ⨯≈乙醇进料速度乙烯的收率乙烯的生成速率催化剂用量(g)
反应器内乙醇的浓度:(/)A A p C mol L RT =
式中A p 为乙醇的分压;反应的总压力由数字压力表读出。
可以将反应器内的混合气视为理想气体。
生成乙烯反应步骤地速率常数k 可通过下式求出:
A
r k C ≈ 由阿仑尼乌斯方程()0exp k k E RT =-,将lnk 对1/T 作图,即可求出k 0和E 0
(五)结果与讨论
1、N 2作为载气,若压力较大,对反应结果有何影响并解释原因。
2、工业上制乙烯的方法有哪些?可以选用何种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