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保险的概念

合集下载

第二章保险性质与功能提纲

第二章保险性质与功能提纲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第一节保险的性质一、保险性质说的评介(一)损失说从损害补偿角度研究保险补偿机制。

(二)非损失说保险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性质,既然损失保险说不能涵盖人身保险,那么就在损失概念以外另寻解释。

(三)二元说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不可能统一在一个单独的定义中,保险合同或者是损失补偿合同,或者是以给予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合同,二者只能选择其一或只坚持前者而否定后者。

二、保险的定义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对遭受危险事故的成员进行赔付的行为。

(与教材P29比较一下)三、商业保险与类似行为比较(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同:分散风险,稳定社会不同:1、实施方式不同 2、举办主体不同3、保费来源不同4、保险金额不同(二)商业保险与经济政策性保险相同:促进经济发展,分散风险不同: 1、举办主体不同 2、经营目标不同 3、承保机制不同(三)商业保险与储蓄相同:以现有的剩余资金作将来的准备不同: 1、需求动机不同 2、权利主张不同3、运行机制不同4、行为后果不同(四)商业保险与救济相同:都是对社会经济的一种救助活动不同:1、救助方式不同 2、权利义务不同3、行为对象不同4、主张权利不同(五)商业保险与赌博相同:都具有不确定性不同:1、目的不同 2、条件不同3、机制不同4、后果不同第二节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雏形(一)国外1、古巴比伦2、以色列3、古埃及4、古希腊(二)中国1、夏商时期2、诸子百家3、丧葬互助会二、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一)海上保险1、共同海损分摊2、海上借贷3、英国保险(1)专业海上保险公司(2)劳合社(3)海上保险法(二)火灾保险1、冰岛互助社2、英国火灾保险制度(三)人身保险1、海上保险2、制度近代人身保险是由基尔特(Guild)、公典(Mount of piety)、年金(Annuity)等各种制度汇集而成的。

(四)责任保险(五)信用保证保险三、保险的新发展(一)投资型保险1、分红保险2、变额寿险3、万能寿险(二)巨灾风险证券化1、定义2、产生原因3、主要类型(1)巨灾债券(2)巨灾期货(3)巨灾期权(三)奇特保险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一)旧中国保险业的形成1、外商保险的入侵2、民族保险的建立(二)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建1、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接管官僚资本保险机构3、改造私营保险机构4、取消外商保险公司特权(三)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崭新阶段1、恢复保险业务2、保险主体多元化3、对外开放保险市场4、制定保险法律法规5、成立专业监管机构第三节保险的功能一、保险功能的演进(一)单一功能说(二)复合保险功能说(三)现代保险功能说二、现代保险的三大功能(一)风险保险功能(二)资金融通功能(三)社会管理功能。

第二章_保险概述

第二章_保险概述


四、保险的对象 (一)定义:保险的标的物 (二)分类:非人身标的物和人身标的物 (三)区别(P29)
五、保险与其他类似经济行为的比较 (一)保险与赌博的比较 (二)保险与储蓄的比较
(三)保险与担保的比较
(四)保险与救济的比较
(一)保险与赌博的比较 1、相同点:结果都是具有不确定性。 2、不同点:
二、保险的性质(P26)
(一)从经济的角度看
1、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
(1)从需求角度看
(2)从供给角度看
Hale Waihona Puke (3)供求双方共赢 2、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
3、保险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作用
(二)从法律角度看
1、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一方承担支 付保险费的义务,以取得发生损失时要 求另一方补偿的权利,体现了民事法律 主体之间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受法律保护。
(三)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保险是一 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复杂而精巧的风 险损失转移机制,它将风险从个体转移 到团体,并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上由团体 中的所有成员来分担损失,从而在整体 上提高了对风险事故的承受能力。因而 被称为 “社会稳定器”。
三、保险的定义
(一)学术上的定义 1、三种学说给出的定义 2、我国有代表性的教材定义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经济单位或个人, 聚资建立基金,为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 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转移机制。 --中国林业出版社《保险学》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 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 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保险学》



例:设某一地区有1000栋住房,每栋住房的价值为10 万元。根据以往的资料知道,每年火灾发生的频率为 0.1%,且为全损。保险公司提出,如果每栋住房的房主 每年缴纳110元,则由保险公司承担全部风险损失。 所收金额=1000×110=110 000 每年应赔款额=1000×0.1%×100 000= 100 000 赔余额= 110 000-100 000= 10 000 遭受火灾风险损失者的损失,由全部房主共同承担, 保险公司只是起组织分摊风险的作用,并且因有效组织 风险损失分摊获得相应的报酬。

第二章 保险概述

第二章 保险概述
5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三、保险的特征 1.经济性:从保险需求和供给角度看 1.经济性:从保险需求和供给角度看 2.互助性:从被保险人的角度看 2.互助性:从被保险人的角度看 3.商品性:从保险产品看 3.商品性:从保险产品看 4.契约性: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看 4.契约性: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看 5.科学性:从保险经营过程看 5.科学性:从保险经营过程看
6
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
一、按照保险性质分类
1商业保险(自愿保险或合同保险) 2社会保险 3政策保险
二、按实施方式分类
1自愿保险 2强制保险
7
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
三、按保险标的分类 1财产保险 2人身保险 3责任保险 4信用保证保险 四、按照风险转移层次分类 1原保险 2共同保险 3重复保险 4复合保险 5再保险
2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一、保险的含义: 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 计算分担金的形式, 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自然灾害或意外 事故所致经济损失或由此引起的经济需要进行的补偿或 给付行为。 给付行为。 理解保险这一概念,从以下几个角度: 理解保险这一概念,从以下几个角度:
8
第三节 保险的分类
五、按投保单位分类 1团体保险 2个人保险 六、按保险价值确定方式分类 1定值保险 2不定值保险
9
第三节 保险的分类
七、按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之间的关系分类 1足额保险 2不足额保险 3超额保险 八、按承保的风险分类 1单一风险保险 2综合风险保险 3一切险
10
第三节 保险的功能和作用
1)从经济角度: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保险是 从经济角度: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 一种分摊损失的财务安排。 一种分摊损失的财务安排。 2)从法律角度: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 从法律角度: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约定,保险合同中载明的风险必须符合特定的要求。 约定,保险合同中载明的风险必 从社会功能角度看: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一、名词解释1、保险2、损失说3、二元说4、商业保险5、社会保险6、非损失说一、名词解释1、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风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2、是从处理“损失”作为保险的核心内容的一种学说。

包括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风险转嫁说等。

3、认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补偿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人身保险是非损失保险的一类学说的总称。

4、保险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5、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为依靠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6、企图抛开“损失”的概念来解释保险的一类学说的总称,包括技术说、欲望满足说、财产共同准备说、相互金融机关说。

二、填空题1、非损失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损失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二元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和______。

4、保险的基本职能是______和_______。

5、保险的派生职能是_____和_____。

6、保险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是_________。

7、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________。

8、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填空题1、技术说;欲望满足说;财产共同准备说;相互金融机关说2、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危险转嫁说3、否定人身保险说;择一说4、分散危险职能;补偿损失职能5、储蓄基金职能;监督危险职能6、保险费7、保险金额8、专营机构;保险合同;可保利益;大数法则;保险基金三、单项选择题1、损失分担说的倡导者是()。

保险学第二章---保险概述习题及答案

保险学第二章---保险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强制保险:又称法定保险,是国家或政府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强行实施的一种保险。

2.自愿保险:也称任意保险,是指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或者自愿组合而建立起的保险关系。

3.足额保险:是指投保人以保险价值的全部投保,在投保合同中约定的保险金额通常与保险价值相等的一种保险。

4.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对同一风险共同缔结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

5.保险深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收入与该国或地区的GDP的比率。

6.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

二、填空题1.按照保险标的划分,保险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2.按照承保方式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原保险)、(再保险)、(复合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

3.按照风险转嫁方式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不足额保险)、(足额保险)和(超额保险)。

4.按照保险性质不同,保险可以分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政策保险)。

5.按照经营目的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盈利保险)和(非盈利保险)。

6.按照投保单位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

7.凡为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入海的货物而遭受损失的,须由全体分摊归还,这种原则称为(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原则,并于公元前916年为(罗地安)海商法所采用。

8.1667年,(尼古拉·巴蓬)开设了第一家专门承保房屋火灾保险的商行,并于1681年改组,正式设立火灾保险公司。

9.近代海上保险发源地是(意大利)10.(大数法则)的编制和运用,奠定了现代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

11.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不同表现在(实施方式)、(举办主体)、(保费来源)和(保险金额)等。

三、判断题1.非寿险就是指财产保险。

(×)2.按照投保时是否足额保险,财产保险可分为定值保险和不定值保险。

(×)3.国外最早产生保险思想的并非现代保险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处在东西方贸易要道上巴比伦、埃及和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等文明古国。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12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
二、保险的概念
(二)保险的本质
保险的本质是指保险的社会属性,它与保险的自然属 性不同。研究保险的社会属性,是既要把握保险经济现象 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内部的同一性和相异性的对立统一), 又要把握保险经济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外部 的同一性和相异性的对立统一),从而把握保险经济现象 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是从动态上深化对保险经济 现象的认识。
10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
二、保险的概念
(一)保险的定义
※第四,保险分配不同于分配环节的其他分配形式,它是一 种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的平均分摊,体现公平合 理的原则。
※第五,保险是以善后处理经济损失补偿为目的的联合行为, 必须有多数人参加才可能有保险行为。
※第六,保险是一个属概念,其内涵量的规定性必须使其外 延量能够概括所有的保险经济现象。即我们给保险下定义 以阐明保险的性质,应是对保险这一属概念下定义,而非 对保险的种概念下定义。
其一。其二,保险行为中的保险费支出和保险金的赔付均 不含有金融的特性,所以,保险与金融应为两个不同的概
念,不能把保险等同于金融。
小结:非损失说各种释义的特点都是企图完全抛开
“损失”的概念。
9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
二、保险的概念
“无危险,无保险”,危险即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也 就是“无损失的可能性就无保险”。按照这个逻辑,本讲 义对保险下定义时倾向于“损失说”。 (一)保险的定义
保险分配关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说明了保险分配关系是
保险合同关系(法律关系)的基础,保险的分配关系产生出保
险的法律关系,而不是相反。商业保险只不过是保险分配关系
得以实现的一种形式。
15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82
第四节 商业保险
三、商业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类似制度比较
(五)商业保险与赌博比较
商业保险与赌博从表现形态上看具有相似之处:其一, 单个的给付与反给付不均等。保险方面有给付而未能得到反 给付或得到更多反给付(保费与赔款比较),赌博也如此。 其二,给付的确定性与反给付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两者 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目的不同 2.条件不同 3.机制不同 4.社会后果不同
32
记者昨天找到了“80后退休前需准备314万”这一
微博的出处,原来来源于《重庆晨报》的一则报道, 其中理财师提出:“假设,退休后你每月的开支为 2000元,从60岁开始退休,按照平均寿命80岁计 算,那么你退休后的20年需要2000×12×20=48万 元养老金。假如我们以3%的通胀计算,如果按每 月支出等同于现在2000元的购买力计算,你的寿命 为80岁,你现在50岁,那么从60岁退休到80岁, 你需要准备116万元,才能满足你现在每个月花费 2000元的生活水平。”
36
3.基本生命表
随着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死亡规 律的统计数据。但这些数据列成表格反映了寿命 分布。这就是生命表。 下面给出美国1979-1981年国民生命表作为示例 :(参阅保险精算技术P.9)
年龄x 死亡率 q x 生存人数 l x 0~1 0.01260 100000 1~2 0.00093 98740 2~3 0.00065 98648 3~4 0.00050 98548 … … … … … … 109~110 0.35988 33 死亡人数 d x 1260 92 64 49 … … 12
1
本章教学目的
在评介不同保险性质说和不同保险功能 说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保险的定义、本 质、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在宏微观经济中 的作用,商业保险概念、构成要素及其与类 似制度的异同,以及保险公司的性质和功能。

第二章__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章__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4、信用保证保险:是以合同的权利人和义务人 、信用保证保险: 约定的经济信用为标的的保险。 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三、按危险转移层次分类 1、原保险与再保险 原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 原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确 立保险关系的保险。 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此所承保的业务的一部分 或全部, 或全部,分给其他保险人承担。 2、复合保险与重复保险 投保人在同一期限内就同一标的的同一危险向若 干保险公司投保,若保险金额之和不大于标的价值, 干保险公司投保,若保险金额之和不大于标的价值,则 为复合保险, 为复合保险,反之为重复保险。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四、按实施方式分类 1、强制保险:是指国家或政府根据法律、法令 、强制保险: 或行政命令, 或行政命令,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强制建立起 保险关系。 2、自愿保险:是指投保人和保险人在平等自愿 、自愿保险: 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建立起保险关系。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 、社会保险: 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提供一定的 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 度。 3、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一定政策目的,运用普 、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一定政策目的, 通保险的技术而开办的一种保险。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
(三)二元说 该学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 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 该学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 二、保险的性质 (一)从经济的角度看 1、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含市场供给和需求目的 是追求经济利益. 是追求经济利益.)大数法则 2、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 3、保险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 4
保险的作用
1.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2. 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为国家建设积聚资金 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保证了国家的财政平衡和信贷平衡 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第3年:死亡712人,保险人应付保费支出: 712 ×50000 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可得下列等式: 980199×U = 732 ×50000×[1/(1+0.05)]+ 713 × 50000×[1/(1+0.05)2] + 712 × 50000×[1/(1+0.05)3]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分析] 期初:保险人可得保费收入: 980199×U 期末:保险人应付保费支出: 978051×50000 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可得下列等式: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 2 保险是如何运作的?
------保险费率的确定

980199×U =978051×50000×[1/(1+0.05)3] 则 U = 43097.23
732 713
712 714 726 755 789 834 887
0.999262 0.999272
0.999273 0.999270 0.999257 0.999227 0.999191 0.999145 0.999090
0.000738 0.000728
0.000727 0.000730 0.000743 0.000773 0.000809 0.000855 0.000910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危险保 费
2. 2 保险是如何运作的?
------保险费率的确定
因此,人寿保险费的计算依据是: 预定死亡率
预定利息率
预定费用率
例1:定期生存趸缴纯保费
(定期生存保险)
设25岁的被保险人980199人购买了3年期生存保险,利率 为5%。保险金额5万元。求投保人每人应趸缴的纯保险费。
2013-7-9
案例分析 (2)
美国某钟表店出售钟表,保修单上载明,出售后 一年内如果钟表被盗而丧失者,由该店补偿同类质 量的新钟表,不取分文。 保修单应为出售货物的质量担保,不涉及产品 质量以外的危险。现在该钟表店承担的不是保修责 任,而是补偿因持钟表意外危险而导致损失,实际 上是承担钟表盗窃危险,这已经超出了商业信用担保 的范围,实际上是保险性质,虽未额外收费,但是 保险费已经包括在顾客所付货款中,因此是未经许 可的情况下经营钟表的盗窃保险业务.
------保险费率的确定

保险费率是保险的价格,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构 成。
保费率=纯费率+附加费率
纯费率用于保险事故发生后的赔偿和给付。 附加费率用于保险人的业务费用支出、手续费 支出以及提供部分保险利润。一般有费用率、 营业税率和利润率构成。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 2 保险是如何运作的?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 2 保险是如何运作的?
------保险费率的确定


人寿保险是以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的,它的保险事故就 是死亡和生存。 费率的厘定也是根据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人的生存率或 人的死亡率 1693年著名的天文学家爱德华.哈雷用 大数法则及概率论计算出各年龄阶段人 口的死亡率和生存率,制作了世界上第 一张生命表。
2.从法律角度讲,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按照合同或法律的 规定履行,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以取得损失时 向保险人要求补偿的权利,保险人则承担按规定补偿被 保险人的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1.2保险成立与运行的要素
1.社会化的安排
2.多数、同质的风险单位相结合。 3.以特定风险作为可保风险和保险责任。 4. 科学合理计算分摊金,建立保险基金。 5.通过保险合同的订立,确立保险关系。
2. 5
保险的分类
2.5.1按照保险保障的范围分类
1.财产保险 这里是指狭义的财产保险,它是以有形的财产作为保险标的的保 险,保险人承担保险标的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受损失的经济 赔偿责任。 2.责任保险 是以被保险人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3.信用保证保险 以信用关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定额保险) 4.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无法用货币来衡量,但保险金额可以根据投 保人的经济生活需要和交费能力来确定。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5.2 按保险价值的确定方式分类


1.定值保险
以投保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或估计价值作为保险价 值,此约定的保险价值即作为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和 保险金额均在保单上列明。 保险标的实际价值(市 发生保险事故时,不论财产的实际价值如何,保险人 价)。 均按约定的保险金额来计算赔款。 只有财产保险才有实际价 货物运输保险 难以确定其价值的特殊商品(古玩、字画、珠玉、邮 票) 家庭财产保险(第一损失承保方式)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案例分析(3) --------巴贝罗老板的促销绝活(1996.8) 据新华社报:目前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最有名气的 是巴克曼特电器商店的老板巴贝罗。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刚刚结束, 全城的人都要找他要钱。 两个多月前巴贝罗想出一个绝活;如果西班牙在巴塞罗那运 动会上获得奖牌超过10枚,则从6月3日至7月24日凡是在他的商 店购买电器的顾客,可以得到退款。此招果然灵验,顾客踏破门 槛。巴贝罗为此乐得合不上嘴。不料西班牙运动员让全世界瞠目 结舌的速度大捞奖牌。8月4日。西班牙获得了10枚金牌、1枚银 牌,刚好超过了巴贝罗的“退赔线”。这下不得了,巴贝罗每天 只能做一件事;接电话。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退钱还算数吧?” 巴贝罗也始终在重复一句话“保证兑现”。 这笔退款的总额是一亿比赛塔(合100多万美元),等与 1000多名顾客每人多领走一台冰箱,老板岂不赔得倾家荡产? 巴贝罗可一点也不着急,因为事先他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亿比 赛塔的财产保险。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价值不一定相等。大部分财产保险采取该方式。 不足额保险 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出险时标的的实际价值) 全损则按保险金额承担责任 部分损失则按比例赔偿 保险金额 保险赔偿额=标的实际损失额× 保险价值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013-7-9
2.5.2 按保险价值的确定方式分类
足额保险
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出险时标的的实际价) 保险赔偿额=标的的实际损失额

分散风险、 均摊损失
保险使少数人的经济损失,由所有的要保人平均分 摊,从而使单个人难以承受的损失变成了多数人可以承 担的损失 保险只有均摊损失的功能,而没有减少损失的功能。

组织经济补偿、 组织保险金给付
补偿损失、进行保险金给付是保险的出发点 进行保险基金积聚的根本目的是用于补偿和给付
2013-7-9
------保险费率的确定




财产保险的一个例子: 设某市共有砖混结构房屋10万幢,每幢价值10万元, 总价值100亿元。平均每年发生火灾10次,每次平均损 失200万元,则全年火灾总损失2000万元。 年总损失率=2000万/1000000万=2‰ 以2‰的保费率计算每幢房屋应交的纯保费为200元 10万幢房屋的总保费为2000万元,恰好等于当年的火灾 损失总额。 保险公司做到收支平衡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013-7-9
保险赔款额=保险金额×损失程度 值
2.5.2 按保险价值的确定方式分类


2.不定值保险
保险双方当事人对于保险标的事先并不约定其 保险价值(因而称“不定值”),只在保单上列明保

险金额作为赔付的最高责任限额。 保险价值在出险时确定,所以保险金额和保险
例2:定期死亡趸缴纯保费 (定期死亡保险) 设25岁的被保险人980199人购买了3年期死亡保险,利率为5%。保险金额5 万元。求投保人每人应趸缴的纯保险费。 [分析] 期初:保险人可得保费收入: 980199×U 第1年:死亡732人,保险人应付保费支出: 732 ×50000
第2年:死亡713人,保险人应付保费支出: 713 ×50000
2. 2 保险是如何运作的?
------保险费率的确定
意外伤害险费率厘定的主要因素:
----被保人的职业、所从事活动的性质等。 健康险厘定费率的主要因素: ----被保人的职业、性别、保险金额等。
意外伤害险及健康险的保费厘定方式与财产险类似。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 3 保险的职能
第2章
学习目的:
保险的概念与特征
本章介绍了保险学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它是 全书的总纲,它阐述了保险的概念、保险运行的要素、 保险的数理基础及保险的分类。 学习中重点掌握保险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保险的数 理基础。
目录
2. 1保险的概念
2.1.1保险的概念 2.1.2保险成立与运行的要素 2.1.3保险的学说 2.1.4保险与类似经济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保险费率的确定
如果忽略不计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及利润,则保险 经营应以此达到收支平衡:

纯保费总额=未来赔偿总额
纯费率×保险标的总价值 =损失概率×保险标的总价值
纯费率=损失概率
这样,就可以 以概率统计原理计算出损失概率, 进而确定出科学的纯费率。
2013-7-9 第2章 保险的概念
2. 2 保险是如何运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