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进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二、复习重难点:

1.重点:功和功率的个概念,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解释生活实例。

三、复习过程:

1.带领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整合知识,形成系统

2.具体解释基本概念

(1)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 = Fs 。

(2)功率:

功与时间的比叫功率,

W

P=

t。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对应例题练习:

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把质量不同的物体匀速竖直向上提,所测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知,做功最多的是_________同学,做功最快的是________ 同学,你是根据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出做功快慢的。

(3)动能和势能:

①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重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③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及其转化:

① 动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②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提示:注重理解做功两个必要因素;三种不做功的情况:有力无距,有距无力,力距垂直 例题巩固:

例: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 ,则:W1 W2 W3

例 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B .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C .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D .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3.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

功率定义式

匀速运动时

导出公式 P = Fv

例题巩固:

例:某汽车的功率为30 kW ,若以54 km/h 的速度匀速前进,求:牵引力多大? 解:P=30 kW=30 000 W υ =54 m/h=15 m/s

∵ P F υ= ∴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2、 做功时间短,功率大;做功时间长,功率小

3、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4、热气球在平衡力作用下上升时,机械能将保持不变

5、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

6、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一定是重力势能

7、洒水车在马路上作业时机械能变小

8、速度比质量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4.功和能之间的关系:

①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②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了变化,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

例 ① 物体自由下落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功;

② 举起重物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5.实验探究部分:

W P =t

W Fs F υt P F υt t t

====υs t =3000W 2000N 15m/s P F υ===

1.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① 怎样控制钢球在水平面上的的速度?

② 根据什么现象判断钢球的动能?

例如,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撞击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例1.如图所示,用质量不同的钢球A 、B ,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同一块木块C 。

(1)让钢球A 、B 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使钢球滚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___;

(2)本实验研究的是钢球具有动能大小跟__的关系;

(3)实验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3、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a 、b 、c 所示,让质量为m 、2m 的两个小球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木块:

(1)小球动能是由 (填某种能量)转化来的.

(2)通过 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涉及的实验方法是

(3)比较 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小球动能与速度关系.

(4)比较a 、b 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得到小球的动能随质量增大而 .

(5)如果水平面光滑,还能完成实验吗?

6. 分析能量转化情况:

(1).蹦床 (2).人造地球卫星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动能和势能间的转化。

1.5 h h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 关于功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做功的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B .做功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 .用的力越大,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D .做功越多,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3.在100 m 深的矿井里,每分钟积水9 m3,要想不让水留在矿井里,应该用至少多大功率的水泵抽水?

解:每分钟水泵抽起的水重 G=mg=rgV ,

水泵克服重力做功W=Fs =Gh =rgVh

水泵抽水功率

gVh W P =t t =水

ρ

3331010kg/m 10N/kg 9m 100m 60s .????=

51510W=150kW .=?

4.甲、乙两个同学体重之比是4 : 5,都从一楼走到三楼,甲和乙所用时间之比为8 : 7,那么甲、乙做功之比为_________,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

5.一辆汽车匀速上坡,它的( )。

A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B .动能不变,势能增加

C .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 .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6.喜鹊的质量比燕子大,若它们以同一速度飞行时,具有相等的机械能,那么一定是______飞得高 。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知本章重点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进行多种题型的训练,使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本章重点内容。

kg /N 10g 取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苏州十六中功和机械能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苏州十六中功和机械能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如图所示,A端挂的实心铁块,B端挂的实心铝块,两金属块均浸没在水中,等臂杠杆平衡,若将两个盛水杯撤去,则() A.A端向下,B端向上B.A端向上,B端向下C.A端向下,B端向下D.A端向上,B端向上 2.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 2N B.当G物=6N 时,机械效率约为η=66.7%

C.同一滑轮组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 100% D.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4.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6.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若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杠杆垂直,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大于10N B.小于10N C.等于10N 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斜面长s=4m,高h=2m,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7.5N的拉力将10N重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则()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进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二、复习重难点: 1.重点:功和功率的个概念,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解释生活实例。 三、复习过程: 1.带领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整合知识,形成系统 2.具体解释基本概念 (1)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 = Fs 。 (2)功率: 功与时间的比叫功率, W P= t。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对应例题练习: 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把质量不同的物体匀速竖直向上提,所测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知,做功最多的是_________同学,做功最快的是________ 同学, 你是根据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出做功快慢的。 (3)动能和势能: ①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②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重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③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 能及其转化: ① 动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②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提示:注重理解做功两个必要因素;三种不做功的情况:有力无距,有距无力,力距垂直 例题巩固: 例: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 ,则:W1 W2 W3 例 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B .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C .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D .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3.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 功率定义式 W P =t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课程题目〗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信息需求样表〗 信息需求表 信息来源类型表 〖课后练习〗 1.林华同学所在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①上互联网②咨询相关专家③查阅相关报刊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判断哪种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浙江省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中考复习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复习《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走,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B.小聪用力拉动了箱子,她对箱子做了功 C.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 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 B.司机推汽车纹丝不动 C.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在10s内连续向上跳12个台阶,已知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m,则这个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取10N/kg) A.1200W B.10W C.12W D.120W 4.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5.【原创】如图所示,用力F拉木块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平衡力的作用 C.木块的内能增加D.木块的机械能增加 6.对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工作时的功率越大,其工作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机械工作时的功率越大,其工作时一定越省力C.机械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少,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机械工作时越省力,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7.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从底端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拉力所做功分别为W A、W B,则: A.F A=F B,W A=W B B.F A<F B,W A=W B C.F A<F B,W A<W B D.F A>F B,W A>W B 8.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高.拉力做功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拉力的大小为B.拉动重物过程中额外功为 C.斜面的机械效率%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9.如图所示的滚摆的滚轮在转动时,绳子能绕在轴上,滚轮上升直至最高点.然后滚轮反方向转动,滚轮又下降直至最低点.接着再上升、下降,如此上下往复运动,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对滚轮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10.一个重50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孩用10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匀速移动5m,另一个大人把这个箱子举高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总复习提纲及练习

第15、16讲机械功和机械能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 2.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功率的单位。 3.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 4.知道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及守恒定律。 二.知识整理: (一)机械功: 1.功: ⑴做功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单位:____________。 2.功率: ⑴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 它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 ⑵公式:____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 ;1千瓦=___________瓦。 3.机械功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⑴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 ⑸η﹤1的原因:。 (二)机械能: 1.能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单位_________。 2.机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它的大小跟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有关. 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大小跟 ⑵势能: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弹性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 ⑶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________的;在动能和势能相 互转化的过程中,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是_________的;若 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___________。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在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是否做功?并说明理由: ⑴将重物从地面上提起放到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重物提在手中沿水平方向移动50米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扛着重物登上三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站着坚持3秒钟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 ⑸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50牛的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是20牛,则它受到的水平拉力是______牛,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30米,则拉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__焦的功,重力对物体做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 ;这样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 额=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功和机械能复习知识点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 公式W=FS=Pt 各量单位—W:N(牛顿)S:m(米)P:W(瓦特)t:s(秒) 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J 。 5、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1焦)。 ; 6、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 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人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不计摩擦)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 ④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 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FL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2、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功、功率的计算方法 2动能及势能及其相互转化 重点 功和功率的计算 难点 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归纳知识点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互相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 二、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P=W/t 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马力。换算:1kW=1000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三、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势能越大。 3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 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⑵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完整版)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4加密和解密教学设计

3.4 加密与解密 本节内容按2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分析生活中由密码引起的数据安全问题,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穷举法破解密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预习,阅读第77页“任务一解开网站账号被盗之谜”之“活动1 防范‘盗窃’行为”,填写第78页的表3.4.1。 2.教师检查,并评讲填写情况,引出数据安全、密码的话题。 表3.4.1 密码盗窃与防盗分析表 二、密码 密码是指用来核对用户ID以验证用户就是本人的一组字符。 活动2设置安全密码 打开教科书配套资源中的“数据安全性测试.py”,运行并测试穷举搜索一个5位、7位和9位的数字密码,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填写表3.4.2。(详见配套资源“数据安全性测试(有界面).fld”和“数据安全性测试(有界面).py”) 表3.4.2 穷举搜索密码需要的时间

实现穷举搜索的自定义函数jiemi()的程序代码如下: def jiemi(): d1=datetime.datetime.now() #获取当前系统时间d1 p=int(varin.get()) #获取输入文本框的数字密码 for i in range(0,p+1): #从0循环到正确密码数值 if i==p: #如果密码相同 d2=datetime.datetime.now() #获取当前系统时间d2 d=d2-d1 #取得时间差 #在输出文本框中显示解密用时 varout.set(str(d.seconds)+"秒"+str(d.microseconds/1000)+"毫秒") 程序运行效果如下: 【比一比】当然,我们也可以编写无可视化界面的程序,程序更简单。(详见配套资源“数据安全性测试(无界面).py”) 程序运行效果如下: 请比较有可视化界面与无可视化界面两个程序运算的快慢,将最快的结果填入表3.4.2。 【算一算】 你的电脑1秒最多能试探大约多少个整数密码? 【做一做】 1.有可视化界面程序中的jiemi()函数中的for循环改为while条件循环: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二、功的公式:W =Fs 用该公式计算时,先考虑该公式中的力F 和距离s 是否满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若有一个因素不满足,则表示该力不做功,或做的功为0。当物体水平移动时,物体的重力不做功,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也不做功。 三、功的原理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不但不省功,而且还费功) ⑴对于斜面,题中说明该斜面是光滑的,这时认为使用斜面所出的动力做的功和不使用斜面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即:W 有=W 总。 ⑵对于滑轮,题中说明不计滑轮重力,不计绳重,不计摩擦的,这时认为使用滑轮所出的动力做的功和不使用滑轮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即:W 有=W 总。 四、有用功W 有 —— 是人们需要的,必须做的功。 五、额外功W 额 ——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果不做额外功,就不存在有用功。也就是说我们得不到需要的了。所以额外功不能消除,只能减小。 六、总功W 总 —— W 总=W 有+W 额 七、机械效率: (η<1,η是个百分数) 八、机械效率的计算 (针对使用杠杆或滑轮或斜面等机械的机械效率计算) 1、有用功W 有=不能用机械,只能用手直接对目的物体出的力做的功。 2、总功W 总=使用机械(如:滑轮组、杠杆和斜面等)所出的动力,对目的物体所做的功。 3、对竖直方向的滑轮组 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η=W 有W 总 ×100%

①使用竖直滑轮: ②不能使用滑轮,只能用手直接提起目的物体到高度为h 处。【假设:①人只能站在地面,人有足够的力量,手能无限伸缩。②人站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地方,且力大无穷】 要把目的物体提起,手出的力必须大于或等于目 的物体的重力。在本册课本里所探究物体的运动都是 匀速直线运动,(后面的物体运动都看成是目的物体做匀 速直线运动)。所以当手匀速提起目的物体时,手出的力=目的物体的重力,即:F 手=G 物。提升的高度同样为h ,则目的物体在手出的力F 手的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F 手对目的物体做了功 『 F 手对目的物体做的功=克服重力G 做的功 』。这个功就是有用功W 有=F 手h=G 物h 。 4、对水平方向的滑轮组 ①使用水平滑轮: 力计的示 数绳子自由端或 动力移动的距离-s 做有用 功W 有= Gh υ 做总功,W 总=Fs 下,沿重力方向没有移动距离。 克服f 功W 有=f h 动F=f n 是动力。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涉及本章内容及要求有: 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能量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做了铺垫。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本章在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了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一幅由力而揭开的能量画卷,本章又是学习内能,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第七章学习的力是功的基础,功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个效果的度量,这些知识为我们这一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九年级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复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机械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必要条件;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3)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功和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章的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功和功率的概念; (2)功和功率的计算;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4)机械能守恒的应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由过山车的内容导入课题《功和机械能》习题复习,用金庸的“降龙十八掌”导入今天的复习方法——“降龙五式”。 第一式:见龙在田(起手式) 【招式要领】梳理基础知识,把握复习要点 一、功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2020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功和机械能 简单机械 (附答案)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C A.0.02J B.0.2J C.2J D.20J 2.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C A.提着捅站立不动 B.提若桶水平移动 C.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D.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较空气 阻力,则它们所受的拉力F甲和F乙及两拉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 是()C A.F甲>F乙B.F甲<F乙C.W甲>W乙D.W甲<W乙 4.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 甲: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 乙: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丙: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A.甲、乙和丙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答案:D 5.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 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 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6.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拉力F做功为W1;用同 样的力F拉物体A在粗糙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做功为W2,则A A.W1=W2B.W1>W2 C.W1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案姓名: 执笔:贾贤中 【复习目标】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合作交流 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功的计算公式:_____,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 三、功率:功率是用来表示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叫做功率,公式:______单位:______ 四、动能和势能 ______叫动能,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___、___。 ______叫做重力势能,影响因素是___、____。 ______叫做弹性势能)影响因素是________。 五、机械能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之和。 二、例题解析,疑难点拨 知识点:功 例1: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起重机吊起重物 B.马拉车,车未动 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例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A.推力做了5000J的功B.推力做了1000J的功 C.重力做了5000J的功D.重力做了1000J的功 知识点:功率 例3:小梦同学想通过爬楼梯来估测自己上楼的功率,为此,他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 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是:______ 例4:一电梯在10 s内可以将质量为 1.2 t的货物由底层地面匀速运至四楼楼顶,若每层楼 的高度是 3.5 m,那么电梯做功的功率是多少?(g取10 N/kg)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 例5:洒水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洒水过程中,动能___,因为______。喜鹊与麻 雀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麻雀比喜鹊飞的————,如果它们重力势能相等, 那么麻雀比喜鹊飞的————。 例6: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滚滚奔流的长江具有巨大的能和能。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例7:滾摆在上升过程中,质量__,速度__,动能__,质量__,高度__,重力势 能__,在此过程中__能转换为__能;滾摆在下降过程中__能转换为__能。 例8:从高空静止释放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释放时物体的机械能是500J,那么() A.释放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小于500J B.下落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C.物体落地时的动能是500J D.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大于500J 三、练习巩固: 1、如图7所示的几个情形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