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设计审核人员答辩考试_标准要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审核人员答辩

压力容器审核人员答辩

压力容器审核人员答辩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压力容器已经成为了各种工业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并且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提高,压力容器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每一个压力容器都能够安全运行,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严格的审核,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压力容器审核人员。

以下是关于压力容器审核人员答辩的一些介绍。

首先,压力容器审核人员答辩是对审核人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审核人员需要展示他们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并且对于审核所需的标准和规范也需要有所了解。

他们需要对每一项审核做好准备,以便在答辩中准确地回答出所问问题。

标准和规范是审核人员需要熟悉的内容之一,因为它们是压力容器检验的基础。

例如,在美国,为了确保各个地方的压力容器都符合标准和规范,联邦法律规定了对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查。

这项检查由经过认证的审核人员来执行,而他们必须熟悉国家对压力容器检验标准的各项要求。

在答辩过程中,审核人员应该重视正确的审核态度,以及在确保每一个容器安全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对服务的中断。

这是一个相互之间不断迭代的过程,同时审核人员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以跟上行业标准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

此外,在答辩中,审核人员还需要理解各种监管机构和压力容器制造商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对于各种检查任务,比如悬挂、刻度测量、壳体实验、制造标准的审核等,都需要有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并在答辩中依靠实际经验来识别各种不同的问题。

总之,压力容器审核人员答辩是对审核人员技能和知识的一次考核,也是对搜索处理技能和态度的重要检验。

拥有一支合格的审核团队,才能够确保每一个压力容器的安全,同时也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我们期待着每一位审核人员能够在压力容器审核领域有所建树,为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压力容器培训答辩问题汇总

压力容器培训答辩问题汇总

1.当设备的温度很高时,裙座与封头连接处应怎么考虑?当温差应力很大时,隔气圈设置应怎样考虑隔气圈只是大大减小了温差应力对焊缝的影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对此进行温度场和疲劳分析,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2.消氢热处理去除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吸收的“氢”(一般来自于焊接环境中的水分),溶解于金属晶格中的氢使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甚至产生裂纹,导致脆性断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延迟裂纹。

消氢热处理这种消氢的办法就是进行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一般为200℃~350℃。

消氢热处理是加热后让焊接时填充金属中的氢在高温下逸出,后热是改善强度,消除产生裂纹的可能。

3.RT和UT的检测上有什么区别,各适用于哪种场合?RT适合检测气孔,夹渣等体积型缺陷,UT适合检测裂纹,未融合等面积型缺陷。

对于薄板,RT检出缺陷率高,对于厚板,UT检出缺陷率高。

4.锻件的Ⅱ、Ⅲ、Ⅳ级有什么区别;Ⅱ级同炉抽检拉伸试验和冲击;Ⅲ级同炉抽检拉伸试验和冲击并逐件进行UT 检测;Ⅳ级逐件拉伸和冲击并UT5.塔器计算时各种工况下的载荷怎么考虑;压力载荷、夜柱静压力、质量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偏心载荷。

必要时还需考虑1.管道外载2.温度场应力3.压力波动引起的冲击载荷4.吊装,运输时的作用力计算时考虑安装工况、液压工况、检修工况以及正常操作工况中最恶劣的进行计算。

6.高压密封有哪些?平盖连接的主螺柱在材料、检测、安装方面各有什么要求1. 金属平垫2.双锥密封3.伍德密封4.八角垫和椭圆垫密封(螺栓连接)5.卡扎里密封(螺纹连接)6.卡箍紧固设计压力≥10MPa的高压紧固件用直径大于50mm的锻轧钢棒应进行UT 检测,符合Ⅲ级要求。

高压紧固件在热处理和机加工后,进行MT检测,不得存在任何裂纹和1.5mm的非轴向线性缺陷以及大于4mm的圆形缺陷。

高压螺栓安装时可采用螺栓拉伸器或扭力扳手7.不锈钢的许用应力为什么会有两种?为什么碳钢的没有两种许用应力?碳钢屈强比~0.5,考虑安全系数时,许用应力到抗拉强度有3倍裕量;不锈钢管屈强比低,考虑安全系数时,许用应力到抗拉强度的裕量很大,使用高应力值时,不超过屈服强度90%,但不适用于法兰等产生微量变形就会引发泄露的密封部件。

山东省压力容器答辩

山东省压力容器答辩

1、简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定义,如何测定?答: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表征金属抵抗各种损伤作用的能力的大小的指标。

包括常温下的强度、韧性、塑性等。

采用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测定,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剪切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蠕变试验、应力松弛实验、疲劳试验、断裂韧度试验、磨损试验等。

2、《容检规》适用范围的检验分为哪几种?检查和检验周期以及对机构和人员有什么要求?《容检规》适用范围的检验分为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

年度检查是为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

可以有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也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定期检验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并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耐压试验是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气压试验。

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原则上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当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在同一年度进行时,其中全面检验已进行的项目,年度检查不再重复进行。

3、按《容检规》的要求,全面检验前现场应具备哪些条件?答:全面检验前,使用单位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检验前现场应具备一下条件:A、影响全面检验的附属部件或其他物体,应当按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拆除;B、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必须安全牢固(对离地面3米以上的脚手架设置安全护栏)C、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必须彻底清理干净,母材表面应露出金属本体,进行磁粉、渗透检测的表面应当露出金属光泽。

D、被检容器内的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用盲板从被检容器的第一道法兰处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蒸汽的介质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

禁止用关闭阀门代替盲板隔断;E、盛装易燃、助燃、毒性或窒息性介质的,使用单位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必须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参加压力容器设计审核审批人考核的答题答辩技巧

参加压力容器设计审核审批人考核的答题答辩技巧

参加压力容器设计审核审批人考核的答题答辩技巧发贴者:hbhfsjs论坛上有很多人请教讨论压力容器设计审批员考核情况,并上传很多历届考试题目,我也谈点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考试,只有开卷。

40道选择题:~20分,20道是非题:20分;6道简答题:30分;2道分析题:30分。

合计68题,三个小时,对《容规》和GB150、GB151有所了解并学习过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理论的人,及格很容易,如对规范、标准和基本理论熟悉的人不现查书本,30~40分钟可答完。

答题顺序:分析、简答、是非、选择。

人刚进场,头脑清醒,首先抓两道高分题,确保25~30分;再做问答题,不熟可查资料,争取25分左右;8道题就有50~60分了。

20道是非题拿15分应不成问题,65~75分了,不慌不忙的“选择”,答对一半,70分过了。

这类考试,70=100,不必要什么高分。

容标委其实很宽容,个人认为这类试题内容是对压力容器设计人员(不是审核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知识。

二、容委会统一图纸答辩,60分。

30分钟找错,一个重大错误:20分,三个技术性错误每题10分:30分,其余一般错误10分。

找错技巧:拿到图纸后不要慌。

首先检查技术特性表查找重大错误:a容器类别;b 材料;c热处理,d焊接接头系数,设计参数等,涉及的主要是《容规》,如盛装硫化氢含量较高液化石油气储罐的一些要求。

找到重大错误20分到手后检查“技术要求”,查找三个技术性错误,材料复验、无损检测、热处理、压力试验、防腐、冲击试验、焊接试板等方面的要求。

涉及《容规》、GB150、GB151、GB12337、JB/T4710、JB/T4731等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只要你真正是进行过两三年压力容器设计,60分很容易,如你只是仅读过规范标准并记住一些主要内容,运气好,也能及格。

有位老兄,答辩下来心神不定,不知自己是否找出重大错误,我要他仔细回想技术特性表内容、找出那些问题:三类容器石油液化气卧式储罐,材料20R,设计参数也没问题,临交图时在热处理栏中打上“√”。

自我整理2--压力容器设计审核答辩的一些问题

自我整理2--压力容器设计审核答辩的一些问题

⾃我整理2--压⼒容器设计审核答辩的⼀些问题⾃我整理2-设计审核答辩的⼀些问题1.球罐应校核的危险截⾯2.球壳板的组装⽅式3.换热器⽓密性试验压⼒如何确定换热器⽓密性试验基本程序换热器⽓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换热器各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以保证换热器在使⽤压⼒下没有泄漏。

为了保证换热器在⽓密性试验过程中不发⽣破裂爆炸的危险,⽓密试验压⼒应为操作压⼒。

试验介质⼀般为空⽓,特殊要求惰性⽓体(如氮⽓)等也可以作为试验介质。

升压应该分段缓慢进⾏,⾸先升⾄⽓密性试验压⼒的10%,保压5~10分钟,检查之后继续升压⾄试验压⼒的50%,⽆异常情况按每级10%的速度升压直⾄规定的试验压⼒,保压进⾏最终检查,保压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充⽓升压的过程中,即可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泄漏检查(涂肥皂⽔),待压⼒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后,密封⾯⽆连续蟹沫渗出为合格。

⼀旦发现有泄漏应泄压进⾏处理,并重新作⽓密性试验。

下⾯将介绍固定管板式、U型管式和浮头式换热器的⽓密性试验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密性试验程序(1)拆除两端管箱,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2)安装好两端管箱,对管程加压,涂肥皂⽔检查两端管箱法兰垫⽚。

2、U型管式换热器⽓密性试验程序(1)拆除管箱,安装试压环,然后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2)拆除试压环,安装好管箱,对管程加压,涂肥皂⽔检查管箱法兰垫⽚(注意密封⾯有两道)。

3、浮头式换热器⽓密性试验程序(注意壳程要试两次)(1)拆除管箱、壳程封头及浮头盖,在管束两头装试压环,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2)拆下试压环,安装管箱和浮头盖,对管程加压,涂肥皂⽔检查管箱法兰垫⽚(注意管箱法兰密封⾯有两道)和浮头法兰垫⽚;(3)安装壳程封头,再次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检查壳程封头法兰垫⽚。

4、试压过程中注意事项⽓密性试验压⼒不得超过设计压⼒,在升压的过程中即可进⾏⽓密性检查;试压前要准备好备⽤垫⽚;试压环及其它连接受压螺栓⼀定要全部上满,不允许图省事间隔安装,螺栓⾄少与螺帽持平,不允许缺扣。

参加压力容设计审核审批人考核的答题答辩技巧

参加压力容设计审核审批人考核的答题答辩技巧

参加压力容器设计审核审批人考核的答题答辩技巧发贴者:hbhfsjs论坛上有很多人请教讨论压力容器设计审批员考核情况,并上传很多历届考试题目,我也谈点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考试,只有开卷。

40道选择题:~20分,20道是非题:20分;6道简答题:30分;2道分析题:30分。

合计68题,三个小时,对《容规》和GB150、GB151有所了解并学习过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理论的人,及格很容易,如对规范、标准和基本理论熟悉的人不现查书本,30~40分钟可答完。

答题顺序:分析、简答、是非、选择。

人刚进场,头脑清醒,首先抓两道高分题,确保25~30分;再做问答题,不熟可查资料,争取25分左右;8道题就有50~60分了。

20道是非题拿15分应不成问题,65~75分了,不慌不忙的“选择”,答对一半,70分过了。

这类考试,70=100,不必要什么高分。

容标委其实很宽容,个人认为这类试题内容是对压力容器设计人员(不是审核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知识。

二、容委会统一图纸答辩,60分。

30分钟找错,一个重大错误:20分,三个技术性错误每题10分:30分,其余一般错误10分。

找错技巧:拿到图纸后不要慌。

首先检查技术特性表查找重大错误:a容器类别;b 材料;c热处理,d焊接接头系数,设计参数等,涉及的主要是《容规》,如盛装硫化氢含量较高液化石油气储罐的一些要求。

找到重大错误20分到手后检查“技术要求”,查找三个技术性错误,材料复验、无损检测、热处理、压力试验、防腐、冲击试验、焊接试板等方面的要求。

涉及《容规》、GB150、GB151、GB12337、JB/T4710、JB/T4731等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只要你真正是进行过两三年压力容器设计,60分很容易,如你只是仅读过规范标准并记住一些主要内容,运气好,也能及格。

有位老兄,答辩下来心神不定,不知自己是否找出重大错误,我要他仔细回想技术特性表内容、找出那些问题:三类容器石油液化气卧式储罐,材料20R,设计参数也没问题,临交图时在热处理栏中打上“√”。

自我整理2--压力容器设计审核答辩的一些问题

自我整理2--压力容器设计审核答辩的一些问题

自我整理2-设计审核答辩的一些问题1.球罐应校核的危险截面2.球壳板的组装方式3.换热器气密性试验压力如何确定换热器气密性试验基本程序换热器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换热器各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以保证换热器在使用压力下没有泄漏。

为了保证换热器在气密性试验过程中不发生破裂爆炸的危险,气密试验压力应为操作压力。

试验介质一般为空气,特殊要求惰性气体(如氮气)等也可以作为试验介质。

升压应该分段缓慢进行,首先升至气密性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检查之后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无异常情况按每级10%的速度升压直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进行最终检查,保压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充气升压的过程中,即可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涂肥皂水),待压力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密封面无连续蟹沫渗出为合格。

一旦发现有泄漏应泄压进行处理,并重新作气密性试验。

下面将介绍固定管板式、U型管式和浮头式换热器的气密性试验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气密性试验程序(1)拆除两端管箱,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水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2)安装好两端管箱,对管程加压,涂肥皂水检查两端管箱法兰垫片。

2、U型管式换热器气密性试验程序(1)拆除管箱,安装试压环,然后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水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2)拆除试压环,安装好管箱,对管程加压,涂肥皂水检查管箱法兰垫片(注意密封面有两道)。

3、浮头式换热器气密性试验程序(注意壳程要试两次)(1)拆除管箱、壳程封头及浮头盖,在管束两头装试压环,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水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2)拆下试压环,安装管箱和浮头盖,对管程加压,涂肥皂水检查管箱法兰垫片(注意管箱法兰密封面有两道)和浮头法兰垫片;(3)安装壳程封头,再次对壳程加压,涂肥皂水检查壳程封头法兰垫片。

4、试压过程中注意事项气密性试验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在升压的过程中即可进行气密性检查;试压前要准备好备用垫片;试压环及其它连接受压螺栓一定要全部上满,不允许图省事间隔安装,螺栓至少与螺帽持平,不允许缺扣。

压力容器审核考核班答辩部分问题

压力容器审核考核班答辩部分问题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问题,个人精力有限,谢谢!R185甲烷化炉我找的错误如下:1. 半球封头与筒体对焊削边不对,应GB150.3 D32. 水压试验压力不对3. 技术表射线等级不对,应为AB级不是A级4. 延迟裂纹需焊后24小时做磁粉探伤5. 筒体对接焊缝钝边(6mm)过大,改为2+-1mm6. 裙座螺栓未加螺栓底座7. 地脚螺栓孔过大Q183图纸找错:设计温度的写法改成-15/50;要做整体热处理;材料牌号错15MnNbR改成Q370R;材料逐张超声检测质量等级改成II级;底板没有开径向长圆孔;人孔法兰密封面采用凹凸面连接答辩:1、设计温度为什么要标注成-15/50℃2、高压容器材料采购要求3、如果用凹凸面法兰,连接在设备上的管法兰一般是凹面还是凸面4、球罐热处理时,基础是什么情况R194石油液化气储罐Q235B选材错误,水压试验值错误,射线技术等级A级错误,没有介质特性,没有地震烈度,没有表面检测标准、方法,鞍座F/S设置反了,接管焊接接头图应该全焊透,封头未标注最小成形厚度,没有静电接地,接管选用GB/T5310中的20G(未列入GB150)。

下面问题,不一定是原话,可能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交流基本概念1.材料部分规定厚板可以加一组二分之一处取样,为什么?有什么意义?对于厚钢板,由于沿厚度方向的冲击性能可能有较大差异,因此应考虑在厚度方向不同位置的取样。

2.材料表取用高温部分(黑线以右)需用应力时,设计需要注意什么?计算试验压力时,去粗黑线左侧的许用应力来进行温度的试验压力计算修正。

3. 什么叫焊接接头?由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金属组成的整体叫焊接接头3.为什么校核法兰转角?因为法兰的失效大多是泄漏失效,法兰刚度不足将会是法兰在承受载荷时转角过大而发生泄漏。

法兰计算中虽然是校核应力,但其目的是通过应力控制而使法兰的变形量(转角)在控制范围内,从而保证密封。

4.不锈钢热处理温度?固溶处理,110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素钢、
Q345R、
Q370R、
16Mn、07MnMoVR、
07MnNiVDR、07MnNiMoDR、
12MnNiVR、
08 MnNiMoVD、10Ni3MoVD
焊接接头厚度
>25mm:
16MnDR、16MnD
焊接接头厚度
>20mm
(设计温度≥-30℃);
任意厚度
(设计温度<-30℃):
20MnMoD
1钢板
GB150.2 4
Rm≥540MPa的钢板:
18MnMoNbR、
13MnNiMoR、
12Cr2Mo1VR、
06Ni9DR、
07MnMoVR、
07MnNiVDR、
07MnNiMoDR、
12MnNiVR
拉伸
壳体厚度大于60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调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每张热处理钢板进行拉伸试验按GB/T228-2002,指标符合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Q245R、Q345R
厚度>36mm, UT –II;
Q370R、Mn-Mo系、Cr-Mo系、Cr-Mo-V系
厚度>25mm,
UT –II;
16MnDR、Ni系低温钢(调质状态除外)厚度>20mm, UT –II;
调质状态
使用的钢号
厚度>16mm,
UT –I;
毒性:极度、高度危害
厚度≥12mm
UT –II;
毒性:极度、高度危害
应力腐蚀倾向的容器
成形前大于16mm的碳钢、低合金钢
成形后减薄量大于10%的碳钢、低合金钢
3制备产品焊接试件GB150.4 9.1.1
制造过程中,改善或恢复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的容器
低温容器
毒性:极度、高度危害
Rm≥540MPa低合金钢制容器
4 100%RT或UT
GB150.4 10.3.1
焊接接头厚度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设计温度≥-45℃);
任意厚度
(设计温度<-45℃):
15MnNiDR、
15MnNiNbDR、09MnNiDR、
09MnNiD
焊接接头厚度
任意厚度:
18MnMoNbR、13MnNiMoR、20MnMo、20MnMoNb、20MnNiMo、15CrMoR、14Cr1MoR、12Cr2Mo1R、12Cr1MoVR、12Cr2Mo1VR、15CrMo、14Cr1Mo、12Cr2Mo1、12Cr1MoV、12Cr2Mo1V、12Cr3Mo1V、1Cr5Mo、08Ni3DR、08Ni3D
公称厚度>300mm;Rm≥540MPa且公称厚度>200mm;使用温度低于-20℃且公称厚度>200mm。
拉伸
设计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设计温度高于300℃的20MnMoNb、20MnNiMo、12Cr2Mo1V、12 Cr3Mo1VⅢ级(按批)或Ⅳ级(逐件)
注明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特殊要求-(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有要求):有抗回火脆化要求的12Cr2Mo1、12Cr2Mo1V、12 Cr3Mo1V
符合上面要求容器上的C、D、E类焊接接头
Rm≥540MPa低合金钢(耐压试验后进行表面检测)、Cr-Mo低合金钢制容器的缺陷修磨或补焊处表面,卡具和拉筋等拆除处的割痕表面
要求全部检测的容器B(DN<250)焊接接头
先拼版后成形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
JB/T4710-2005
中9.4
1)Rm≥540MPa时,裙座与塔壳之间的焊接接头;
12MnNiVR
注:有延迟裂纹倾向的,如Cr-Mo低合金钢,应至少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
JB/T4710-2005
中7.3.2b)
当裙座壳与圆筒壳搭接时此搭接焊缝至封头与圆筒的环向连接焊缝距离不应小于1.7δn(壳体),封头环向连接接头焊缝应磨平,且应100% RT或UT。
4 100%表面检测
GB150.4 10.4
异种钢焊接接头、
具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或
具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
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的,如07MnNiVDR,应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1)钢材厚度>20mm的下列容器的对接和角接接头:
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2)堆焊表面;
复合板的复层焊接接头
符合上面低温容器上的A、B、C、D、E类焊接接头,缺陷修磨或补焊处表面,卡具和拉筋等拆除处的割痕表面
管束
GB9948、GB6479:高级冷拔或冷轧,钢管尺寸精度选用高级精度,I级管束
接管
GB9948:外径不小于70mm,且壁厚不小于6.5mm的20和10钢管,应分别进行0℃和-20℃的冲击试验,3个纵向标准试样的冲击功平均值应不小于31J,允许1个试样的冲击功≥22 J。
GB6479:外径不小于70mm,且壁厚不小于6.5mm的20和16Mn钢管,应分别进行0℃和-20℃的冲击试验,3个纵向标准试样的冲击功平均值应分别不小于31J和34J,允许1个试样的冲击功分别≥22 J和24J。
4热切割坡口表面MT-I GB150.4 6.3
Rm≥540MPa低合金钢
Cr—Mo低合金钢
5泄露性试验
GB150.1 4.7
毒性:极度、高度危害;不允许微量泄露的
气密性试验、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氦检漏试验
图纸应提出容器泄漏试验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应注明:试验压力、试验介质和相应检验要求
气密性试验压力等于设计压力
1螺柱GB150.2中7.1.4
30CrMoA、35CrMoA、40CrNiMoA钢螺柱使用温度低于-20℃时,应进行使用温度下的低温冲击试验,冲击功指标分别不低于41 J、41 J、47J。
使用温度下限:20钢螺柱为-20℃;35、40MnB、40MnVB、40Cr钢螺柱为0℃。
1螺柱和螺母
GB150.4 6.7
Q245R、Q345R、13MnNiMoR进行-20℃冲击试验时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炉外精炼
Rm≥540MPa低合金钢
(GB713-2008未要求)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
(GB24511-2009有要求)
使用温度低于-20℃的低合金钢板
(GB3531-2008有要求)
供货状态
Q245R、Q345R壳体厚度大于36mm——正火
设计温度高于200℃的Q370R进行设计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其屈服强度值按GB150.2附录B
设计温度高于300℃的18MnMoNbR、13MnNiMoR、12Cr2Mo1VR进行设计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其屈服强度值按GB150.2附录B
冲击
壳体厚度大于60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调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每张热处理钢板进行V型缺口冲击试验按GB/T229-2002,指标符合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吊耳与塔壳之间的焊接接头;
3)其他连接件与塔壳之间需作局部应力校核计算的焊接接头。
GB151-1999
6.4.3堆焊复合管板
基层材料的待堆焊面和复层材料加工后(钻孔前)的表面,应按JB/T4730.5-2005进行表面检测,检测结果不得有裂纹、成排气孔,并应符合II级缺陷显示。
堆焊前应作堆焊工艺评定。
Q245R、Q345R其他受压元件厚度(法兰、管板、平盖等)大于50mm——正火
铁素体型(S1xxxx)钢板——退火
奥氏体-铁素体型(S2xxxx)钢板——固溶
奥氏体型(S3xxxx)钢板——固溶
高合金钢钢板表面加工类型:
热轧——1D级;冷轧——2B级。
钢板超声
Q245R、Q345R
厚度>30~36mm, UT –III;
在湿硫化氢环境中使用的
厚度≥12mm
UT –II;
设计压力≥10MPa
厚度≥12mm
UT –II;
GB151-1999附录A2.1.3
低温换热器壳体厚度大于20mm时,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UT-III
(Q370R正火-20℃厚度:≤60mm)
1钢管
GB150.2 5
炉外精炼
使用温度低于-40℃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管
1复合板
NB/T47002.1-2009复合板级别由高到低分为B1、B2、B3级,B3级复合板复合界面的结合剪切强度下限值为210MPa,未结合率≤5%。
NB/T47002.1-2009 7.2图纸应注明:覆材表面处理方法——喷砂、抛光或酸洗等。
GB151-1999 4.3.2.3
管板选用B1级;
平盖不低于B3级
1)Rm≥540MPa低合金钢制容器;
2)铁素体型不锈钢
3)焊接接头厚度>16mm: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15CrMoR、14Cr1MoR、
08Ni3DR;
4)其他Cr-Mo低合金钢。
焊接接头厚度>30mm:
奥氏体不锈钢、
碳素钢、
Q345R、
Q370R
焊接接头厚度>20mm:
18MnMoNbR、
13MnNiMoR、
4局部无损检测GB150.1 4.5.2.2
φ=0.85
4组合检测
GB150.4 10.5
Rm≥540MPa低合金钢容器的所有A、B类焊接接头,其焊接接头厚度>20mm,还应采用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另行进行局部检验,该检验应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同时,在耐压试验后,还应对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GB151-1999 5.6.2.3
管板与换热管焊接连接的复合板,其复层厚度应不小于3mm。对有耐腐蚀要求的复层,还应保证距复层表面深度不小于2mm的复层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符合复层材料要求;
采用胀接连接的复合管板,其复层最小厚度应不小于10mm,并应保证距复层表面深度不小于8mm的复层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符合复层材料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