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达标检测卷3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卷面书写。
(5分)请同学们在答题时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美观,让你的试卷拥有一张清秀、漂亮的面孔!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chóu xiè ding zhǔ bēng tā fā shì()()()()chēliàng qī zi xī han sǎo zi()()()()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四、比一比,再组词。
(4分)嫂()郎()泳()偎()搜()朗()咏()喂()五、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9分)千()万()震()动()()开()笑成家()()无()无()富丽()()1.画“——”的词语是属于“千×万×”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的词语是属于“无×无×”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形容人高兴愉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1分)六、根据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5分)1.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地飞翔,开心极了。
()2.听到我考上大学的消息,一家人都一副高兴愉快的样子。
()3.她们母女二人互相依靠着过日子。
()4.他不相信妈妈会离他而去,可这的确是非常确实,不容置疑的事实啊!()5.他年龄这么大了,却还没有成立家庭或建立事业。
()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4分)只要……就…… 无论……都……既然……就…… 一边……一边……1.姑娘穿上衣裳,()梳她长长的黑头发,()跟牛郎谈话。
2.他()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3.()动物说了什么话,你()不要对别人说。
4.()天上没什么好,你()不用回去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6分)1.看看这些字是怎么从图变成字的,把现在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甲骨文金文小篆(1) ( )(2) ( )(3) ( )(4) (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同音词。
(8分)(1)pí pɑ①一种水果。
( ) ②一种乐器。
( )(2)quán lì①人在社会中得到的价值回报。
( )②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
( )(3)shí yóu ①可以用来炒菜的油。
( )②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
( )(4)shù mù①树的总称。
( )②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
( ) 3.猜字谜。
(4分)(1)半青半紫。
谜底:( )(2)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谜底:( )(3)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谜底:(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谜底:( )4.用“____”画出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6分)默默无蚊( ) 无可替带( ) 百衣百顺( ) 随心所浴( ) 咳不容缓( ) 无屑可击( ) 5.根据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8分)( ) ( ) ( ) ( ) 6.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 )”内。
(6分)(1)( )和( )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
A.蜀B.凤C.星D.祭(2)下列形声字中,左边是形符,右边是声符的是( )A.梅B.攻C.颈D.期(3)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打扫卫生的同学匆匆将工具“飞回”卫生角,教室和包干区整洁了,这里的“脏乱差”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C.李医生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4)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第一学期检测试卷五 年 级 数 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人教版5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30分) 1.1.8÷0.25=( )÷254.7÷1.23=( )÷1232.17÷18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循环节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3.57.6是25的( )倍,( )的4.8倍是8.64。
4.找规律再填空。
(1)12.8 3.2 ( ) 0.2 ( ) (2)31.252.5( )( )0.85.一只蜗牛爬行3.6 m 用了45分钟,平均每分钟爬行( )m ;它爬行1 m 要( )分钟。
6.在里填上“>”“<”或“=”。
1.26÷1.01 1.26 3.66÷3.714.32÷0.1243.2÷1.20.75÷0.890.75×0.89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装------------------------------------------------------订----------------------------------线---------------------------------------------------------7.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60.5=72360.5=1836 2.5=14.436 2.5=33.58.根据5.1÷10.2=0.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1÷10.2=()510÷102=()5.1÷102=()0.5×10.2=()9.在小数 3.5656,3.5·6·,3.56666…,3.56666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41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2.形近字组词。
(8分)⎩⎪⎨⎪⎧诲( )悔( ) ⎩⎪⎨⎪⎧谎( )慌( ) ⎩⎪⎨⎪⎧誓()哲() ⎩⎪⎨⎪⎧延( )廷( ) ⎩⎪⎨⎪⎧珍( )诊( ) ⎩⎪⎨⎪⎧郎()朗() ⎩⎪⎨⎪⎧泳( )咏( ) ⎩⎪⎨⎪⎧纱( )沙( )3.填空。
(6.5分)(1)填量词:一( )宝石 一( )白蛇一( )巨响 一( )蒲扇(2)填动词:( )老人 ( )孩子 ()牛羊 ( )大雨 ( )宝石(3)填修饰词:( )的青草 ( )的伙伴( )的星光 ( )的云霞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5分)飞( )走( ) ( )真( )确 ( )()代代()()本本()天()地乌云()()勤勤()() ()开()笑成家()()5.用成语替换画线部分,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3分)(1)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我们必然一事无成。
()(2)他本想为自己开脱,但管理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说他其实就是想偷书。
()(3)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别人的付出,我们一定要想着回报。
()6.句子加工厂。
(4分)(1)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富丽堂皇。
天上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句子排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第1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填一填。
47+65+53=+(+)83-(46-17)=()25×15×4×2=(×)×(×)38×54+46×38=×(+)320÷(16×4)=2.48+268+152+32=(48+152)+(268+32),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和( )。
3.计算808×125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是(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是( )。
4.晓晓在计算25×(6+8)时,漏写了括号,算成了25×6+8,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5.在里填上“>”“<”或“=”。
(65+13)×465×4+13×4198-67+33198-(67+33)720÷36÷2720÷(36÷2)4×8×254×25+8×25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47×53+×47 74×125×7600÷25÷7.如果○+△=8,那么125×○+125×△=( )。
8.明明家距学校450米,他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2次,他一周(5天)一共要走( )米。
9.用计算器计算“468×9”时,发现按键“4”出现故障,聪明的你,还能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说说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7分)1.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99×48=100×48-1B .800÷25×8=800÷(25×8)C .125×4×25×8=(125×8)+(4×25)D .1900÷25÷4=1900÷(25×4) 2.56+72+28=56+(72+28)运用了(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7分)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条棱长度相等。
2.焊接一个长8 cm、宽6 cm、高2 cm的长方体框架,至少要用()cm 长的铁丝。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面积是56()。
小明家7月份的天然气用量为20()。
一瓶糖浆是100()。
一个橡皮擦的体积是10()。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608 dm3=()m3()dm30.09 m3=()L=()mL4 m3 50 dm3=()m32080 mL=()L()mL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56 cm,长是6 cm,宽是5 cm,高是()cm,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6.将一个长8 dm,宽和高都是5 dm的长方体框架,拆开后再焊接成一个正方体,并给它表面贴上纸,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dm,表面积是()dm2,体积是()dm3。
7.把一个棱长为4 dm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再拼成一个稍大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dm2。
8.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如图),表面积减少了32 cm2,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9.一根长2 m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三段后,表面积增加2.4 dm2,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dm3。
10.将50 L水倒入长8 dm、宽5 dm、深2 dm的鱼缸里,水面离鱼缸口()dm。
11.把一个体积为15 dm3的铁块完全浸没在一个长为5 dm,宽和高都是3 dm的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中,且水没有溢出,水面会上升()cm。
12.将棱长为4 dm的正方体木块可以切成()个棱长是2 dm的小正方体。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1分,共5分)1.两个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体积也一定相等。
() 2.若一个长方体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解析版)(时间:100分钟满分:94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于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和道义在肩,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
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
诗人在个体精神承担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
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了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
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10分一、疫情期间,很多同学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导致视力下降。
下表是三年级某班复学后的视力检测统计表。
(共12分)(1)这个班视力正常的学生有( )人,近视的女生有( )人。
(2)这个班共有( )个学生。
(3)据调查,这个班上学期只有7个学生出现视力异常,复学后班级增加了( )个视力异常的学生。
(4)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2条)二、祥和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最美家庭”评比投票结果如下表。
(共12分)(1)现场投票中,张燕家庭的投票数比李平家庭少45票,张燕家庭有( )票。
(2)微信投票中,( )家庭得票最多,比最少的家庭多( )票。
(3)一号评委的投票对象是现场投票排名第三的选手,他把票投给了( )家庭。
(4)此次评选得票数最多的是( )家庭,最少的是( )家庭。
三、下面是某报刊亭上周售出晨报和晚报的数量统计表。
(共24分)(1)周( )售出的晨报最多,周( )售出的晚报最少。
(2)周二比周五多售出晨报( )份。
(3)周日售出的晚报比晨报多( )份。
(4)根据统计结果,你对报亭老板批发报纸的情况有什么建议?四、下面是某校食堂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最喜爱的菜”的调查表。
(每人只选一道菜)(共18分)(1)两个班的学生中,喜爱( )的人数最多,一共有( )人;喜爱( )的人数最少,一共有( )人。
(2)三(1)班喜爱红烧肉的人数是喜爱豆腐汤人数的( )倍。
(3)大多数同学最喜爱的两道菜是( )和( )。
(4)三(1)班有多少人参加了调查?(5)三(2)班比三(1)班多多少人参加了调查?五、下面是新兴小学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统计情况。
(共18分)最喜欢文艺类的:男生10人,女生20人;最喜欢益智类的:男生20人,女生15人;最喜欢科普类的:男生30人,女生25人;最喜欢历史类的:男生35人,女生32人。
(1)把复式统计表填写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可能没有受力物体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有作用力【答案】C【解析】有力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A错误,C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错误;两个物体有力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如磁铁吸引小铁钉时,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但磁铁与小铁钉可以不相互接触,D错误.2.如图所示,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飞行中的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垂直向下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答案】B【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向下,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作用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向上的引力,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发动机喷出的气流,C错误;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错误.3.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 m冠军,下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 f1、F 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图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 f1、F 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F f1向后,F f2向后B .F f1向前,F f2向前C .F f1向前,F f2向后D .F f1向后,F f2向前【答案】C【解析】该同学奔跑途中,后脚用力向后蹬,人才向前运动,正是由于地面给后脚有个向前的静摩擦力,即F f1向前,使运动员能向前运动;而当前脚向前跨时,正是由于地面给前脚有个向后的静摩擦力,否则运动员会向前滑动,所以前脚受到地面向后的静摩擦力,即F f2向后,故C 正确,A 、B 、D 错误.4.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块被竖直的木板夹住保持静止状态,设每一木块的质量为m ,则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A .0B .0.5mgC .mgD .2mg【答案】A【解析】设每一块木块的重力为mg ,一侧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 1,两块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根据平衡条件,对整体有2f 1=2mg ,得f 1=mg ;对A 有f 1+f 2=mg .解得f 2=0.即两木块间摩擦力为零,故A 正确,B 、C 、D 错误.5.如图所示,舰载机保持牵引力F 大小不变,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时受到阻拦而静止,此时阻拦索夹角θ=120°,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不计,则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A .F 2B .FC .3FD .2F【答案】B【解析】设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F T ,由平衡条件可知,牵引力F =2F ′T cos θ2,又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T =F T ′,解得F T =F ,B 正确.6.如图所示为体操男子吊环比赛中某个时刻的模拟图,此时运动员静止不动,两根吊绳对称并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左、右两吊环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 1、F 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 1、F 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两个吊环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C .每根吊绳受到吊环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运动员重力的一半D .在运动员将两吊绳由图示状态再缓慢向两边撑开的过程中,吊绳上的拉力缓慢增大【答案】B【解析】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上F 1sin θ=F 2sin θ,则F 1=F 2=F ,在竖直方向上F 1cos θ+F 2cosθ=G ,即2F cos θ=G ,解得F =G 2cos θ.F 1、F 2都作用在运动员上,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错误;运动员受两个吊环的拉力和重力而处于平衡状态,三力为共点力,根据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可知,两个吊环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B 正确;由F =G 2cos θ可知,由于cos θ<1,每根吊带所受的拉力大小都大于运动员重力的一半,C 错误;在运动员将两吊带再缓慢向两边撑开的过程中,角度θ减小,故两根吊带的拉力均减小,D 错误.7.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 0.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 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待测物体的重力大小为( )A.kx0B.kx1C.k(x1-x0) D.k(x1+x0)【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F=k(x1-x0);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C正确,A、B、D错误.8.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 N)的重量.一系列健康问题与不当的姿势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痛、偏头疼和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低头时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重心在头部的P点,颈椎OP(轻杆)可绕O转动,人的头部在颈椎的支持力和沿P A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静止.假设低头时颈椎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 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6≈2.45)()A.4.2倍B.3.3倍C.2.8倍D.2.0倍【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的头部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人的颈椎对头的支持力为F,肌肉对头的拉力为T,正交分解力F和T,在水平方向T sin 60°=F sin 45°,竖直方向F cos 45°=G+T cos 60°,联立解得F≈3.3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颈椎受到的压力F′等于颈椎对头的支持力,即F′≈3.3G,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 ,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θ为120°时,F =GB .不管θ为何值,F =G 2C .当θ=0°时,F =G 2D .θ越大,F 越小【答案】AC水桶受重力G 和两个拉力F 作用而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 cos θ2=G ,解得F =G 2cos θ2,由公式可知,F 随着θ的变化而变化,且θ越大,F 越大,B 、D 错误;当θ=0°时,F =G 2,C 正确;当θ为120°时,F =G ,A 正确.10.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甲是一款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乙是手机静止吸附在支架上的侧视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G cos θB .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G cos θC .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G sin θD .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答案】B【解析】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垂直支架方向有F N =G cos θ+F 吸,大于G cos θ,A 错误,B 正确;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受到重力和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C错误,D正确.11.将一个F=1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一个不为零的分力F1方向与F成30°角,则关于另一个分力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的方向不可能与F平行B.F1的大小不可能小于5 NC.F2的大小可能小于5 ND.F2的方向与F1垂直时,F2最小【答案】A【解析】如果F2的方向与F平行,则F1的方向也与F平行,这显然不符合题意,所以F2的方向不可能与F平行,A正确;F1的大小可能小于5 N,与F2的方向、大小有关,B 错误;当F2的方向与F1的方向垂直时,F2具有最小值5 N,所以F2的大小不可能小于5 N,C错误,D正确.12.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 f和环对杆的压力F N的变化情况是()A.F f不变B.F f增大C.F N不变D.F N减小【答案】BC【解析】设F f′为杆对环的摩擦力,F N′为杆对环的支持力,以B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水平力F和轻绳的拉力T,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mg tan α,当小球B 从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时,α增大,则F增大,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f′=F,F增大,则F f′逐渐增大;F N′=(M+m)g,则F N′保持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f增大,F N不变,B、C正确,A、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某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后,弹簧下端处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此时刻度尺的读数x =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多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 跟弹簧长度x 之间的函数坐标点,请作出F -x 图线.(3)根据所作出的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11.80(11.79~11.81均可) cm (2)见解析图 (3)49【解析】(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 mm ,其示数为11.80 cm .(2)根据坐标系内描出的点作出图像如图所示.(3)由图示图像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ΔF Δx = 4.90 N (18-8)×10-2 m=49 N/m . 14.(8分)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 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 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的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须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如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时的拉力)________________.(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那位同学的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解析图(2)AC(3)甲同学(4)见解析【解析】(1)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所求的合力F(如图所示).(2)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错误;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橡皮筋的拉力大小相等即可,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A正确;两次拉橡皮筋时,为保证效果相同,橡皮筋的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O,C正确;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故D错误.(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能与橡皮筋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筋拉力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故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4)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15.(10分)如图所示,三根轻质绳子OA、OB与OC将一质量为10 kg的重物悬挂在空中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OB与天花板夹角为30°,OA与天花板夹角为60°.(g取10 m/s2)(1)画出结点O的受力分析图,标出对应的力及角度;(2)求绳子OA、OB对应的拉力大小F A、F B;(3)若保持O、B点位置不变,改变OA绳长度,将A点移动到D点,使得OD=OB,求此时绳子OD对应的拉力大小F D.【答案】(1)见解析图(2)50 3 N50 N(3)100 N【解析】(1)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2)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有F C=mg,对O点,根据平衡条件,由几何知识得F A=F C cos 30°=50 3 NF B=F C sin 30°=50 N.(3)将A点移动到D点后画出O点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运用合成法,由几何知识得F D=mg=100 N.16.(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个质量均为m的滑块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水平力F作用在滑块B上,此时弹簧长度为l,且在弹性限度内,求:(1)弹簧原长;(2)力F的大小.【答案】(1)l +mg 2k (2)233mg 【解析】(1)对滑块A ,据平衡条件得mg sin 30°=kx其中x =l 0-l ,解得l 0=l +mg 2k. (2)对A 、B 构成的整体据平衡条件得F cos 30°=2mg sin 30°,解得F =233mg . 17.(12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甲、乙所示(水平地面粗糙).(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 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木块A 在拉力F T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甲中A 、B 间的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 T?(3)若A 、B 的重力分别为100 N 和150 N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 被拉动且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 T =110 N ,求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A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答案】(1)图甲中A 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A 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2)不等于 (3)0.4 0.2【解析】(1)题图甲中只要木块A 相对B 滑动即可;题图乙中的木块A 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题图乙中,只有当木块A 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才与摩擦力大小相等.(2)题图甲中,木块A 受上、下两个接触面的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故木块A 、B 间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 T .(3)题图甲中,对木块B 研究已知F f =60 N ,F N =150 N根据F f=μF N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 fF N =60150=0.4.再对A研究,f地+F f=110 N,得f地=50 N,μ2=f地100 N+150 N=0.218.(14分)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F fm由F fm=μN(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1)求自锁状态时D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2)求此时(自锁时)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3)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μ至少要多大?【答案】(1)向右(2)2kx1-2μ-μ2(3)0.41【解析】(1)设锁舌D下表面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则其方向向右.(2)设锁舌D受锁槽E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2,正压力为N,下表面的正压力为F,弹力为kx,如图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kx+f1+f2cos 45°-N sin 45°=0 ①F-N cos 45°-f2sin 45°=0 ②f1=μF③f2=μN④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正压力大小N=2kx1-2μ-μ2⑤(3)令N趋近于∞,则有1-2μ-μ2=0 ⑥解得μ≈2-1≈0.41(另一根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