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必备篇目默写测试

合集下载

初中必背33篇古诗文默写检测

初中必背33篇古诗文默写检测

初中必背33篇古诗文默写检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 ,思而不学则。

”(《为政》)子曰:“见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行之者乎?”子曰:“其乎!己所不欲,勿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舜发于亩之中,傅说举于筑之间,胶鬲举于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先苦其心,劳其骨,饿其体肤,空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人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神弗也。

”公曰:“小大之,虽不能,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登而望之,曰:“可矣。

”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彼我,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乱,望其旗,故逐之。

”4、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

朝服衣冠,镜,谓其妻曰:“我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全国卷必背篇目情景默写早读检测(一)

全国卷必背篇目情景默写早读检测(一)

• • • •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学不可以已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1.《氓》中写女子在夫家多年辛劳却遭受不公正待遇 的诗句 是 , 。 , 。 , 。 • 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蜀道荒寂 凄清意境的 • 语句 , 。 , 。
• • •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1.杜甫在《登高》中说自己多种复杂情感交织,不得 不停止喝酒的诗句是: , 。 • 2.李煜《虞美人》中“ , 。” 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绪之重,难以排遣。 • 3.诗中写女主人公自觉反思问心无愧,而丈夫的感情 却一变再变的语句是: , 。 , 。 • 4.《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 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 , 。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 兮,岂余心之可惩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1.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 是:“ , 。” • 2.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 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 。” • 3.《氓》诗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期间登上“垝垣”盼望心上人 情绪急剧变化的诗句 是: , 。 , 。 • 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 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 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诗词曲(40篇)背诵篇目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诗词曲(40篇)背诵篇目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诗词曲(40篇)背诵篇目及情景式默写1.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女(rǔ)美。

自牧归(kuì)荑,洵美且异。

匪(易误写为“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情景默写】1.《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2.《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的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和“”。

3.在《静女》中,对“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

答案1.搔首踟蹰说怿女美2.静女其姝静女其娈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zé)。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易误写为“协”)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情景默写】1.关于《无衣》这首诗,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

”一句“”,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引得无数将士同声响应,“”“”“”。

2.《无衣》这首诗反映了秦地人民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响应“”的号召,且“,与子同仇”,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3.《无衣》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4.《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则是行动的开始,“”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答案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3.修我矛戟修我甲兵4.与子偕作与子偕行3.氓(méng) 《诗经》氓之蚩蚩(chīchī),抱布贸丝。

古诗文背诵默写检测

古诗文背诵默写检测

古诗文背诵默写检测第四章古诗文背诵默写一直接型默写1.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3.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4.在人境,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5.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6.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8.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9.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10.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11.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13.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14.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7.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18.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9.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0.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21.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默写试卷

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默写试卷

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默写试卷必背70首古诗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XXX,阴山下。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3咏鹅〔唐〕XXX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4风〔唐〕XXX,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XXX〔唐〕XXX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XXX。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XXX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XXX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XXX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9凉州词〔唐〕XXX葡萄琼浆夜光杯,欲饮琵琶立时催。

,。

10出塞〔唐〕XXX,。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唐〕XXXXXX夜入吴,XXX送客XXX。

洛阳亲朋如相问,。

12鹿柴〔唐〕XXX空山不见人,但XXX语响。

,。

13送元二使安西〔唐〕XXX渭城朝雨浥轻尘,。

,西出阳关无端交。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XXX独在他乡为异客,。

XXX兄弟登高处,。

15静夜思〔唐〕XXX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选)〔唐〕XXX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17望庐山瀑布〔唐〕XXX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18赠XXX〔唐〕XXXXXX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XXX故人西辞黄鹤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

20早发白帝城〔唐〕XXX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21望天门山〔唐〕XXX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22别XXX〔唐〕高适千里黄云白天曛,冬风吹雁雪纷繁。

,。

23绝句〔唐〕XXX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唐〕XXX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XXX火独明。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10=20分)1、卓歌也作棹歌,指农夫的歌。

( )2、“世人若被明日累”中的`“累”意思是带累,使受害。

( )3、“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读“shuāi”(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思是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 )5、“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杨花”指柳絮。

( )6、《春日偶成》和《回乡偶书》中的“偶”都是偶然的意思。

( )7、《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乐”在此读“lè”。

( )8、“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指顽皮、可爱。

( )9、《归田园居》的作者是唐﹒孟浩然。

( )10、“独怆然而涕下”一句中的“涕”指鼻涕。

( )二、选择题(5×4=20)1、《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魏﹒( )A曹操 B曹丕 C 曹植2、“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 )A贺知章 B王维 C李白 D韩愈3、被苏东坡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A贺知章 B刘禹锡 C王维 D孟浩然4、李白被称为( )A诗圣 B诗奴 C诗豪 D诗仙三、连线(2×10=20分)1、绿树村边合夕露沾我衣道狭草木长青山郭外斜前不见古人红星乱紫烟炉火照天地后不见来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天街小雨润如酥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榆荚无才思草色遥看近却无云淡风轻近午天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堪折直须折无边光景一时新胜日寻芳泗水滨傍花随柳过前川四、默写(5×8=40分)1、等闲识得东风面,。

2、,为有源头活水来。

3、看到个别同学贪玩、虚度光阴、不好好学习,我会用这样的诗句来劝诫他。

比如:《长歌行》中的,。

《明日歌》中的,。

《劝学》中的,。

【参考答案】一、判断1、×2、√3、×4、√5、√6、√7、×8、√9、×10、×二、选择1、C2、A3、C4、D三、略四、默写1、万紫千红总是春2、问渠哪得清如许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经典诵读试题

经典诵读试题

经典诵读试题祁川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比赛试题一、背诵题目:高年级组1、《论语两则》以学而时习之开头的第一段(第3页)2、《长歌行》(第4页)3、《陋室铭》(第16页)4、《增范晔》(第18页)5、《少年中国说》(第26页)6、《饮酒》(第53页)7、《礼记》一则(第97页)8、《观沧海》(第121页)中年级组1、《凉州词》(第3页)2、《清明》(第5页)3、《竹枝词》(第8页)4、《乌衣巷》(第9页)5、《蝶恋花》(第15页)6、《天净沙。

秋思》(第22页)7、《元日》(第37页)8、《别董大》(第38页)低年级组1、《三字经》的人之初——名俱扬(第3页)2、《三字经》的昔孟母——老何为(第3页)3、《三字经》的玉不琢——宜先知(第5页)4、《弟子规》的弟子规——则学文(的41页)5、《相思》(第55页)6、《送别》(第54页)二、朗诵题目六年级:李莹《行行重行行》(第67页)冀喜红《梁甫吟》(第54页)王蕊妮《木兰辞》(第130页)齐家乐《少年中国书》(第26页)五年级:桑静《陋室铭》(第16页)冀妙《长歌行》(第4页)冀引香《少年中国说》(第26页)陈迎莉《马说》(第95页)四年级:何举《凉州词》(第3页)朱瑞兄《蝶恋花》(第49页)凡宝燕《后庭花》(第23页)马潇涵《水调歌头》(第87页)三年级:朱颖慧《小桃红。

江岸水灯》(第59页)马龙辉《踏莎行》(第126页)桑旭《一枝花。

咏喜雨》(第25页)马婷婷《蝶恋花》(第51页)二年级:何文强《相思》(第55页)祁洁《三字经》(第1页)祁东升《三字经》(第3页)一年级:靳旭冰《三字经》(第1页)朱亚辉《三字经》(第2页)樊宝丽《三字经》(第3页)三、智力测试题高年级组: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出自那首诗?(《长歌行》)2、《夸父逐日》出自什么?(《山海经。

海外北经》)3、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么?(思而不学则殆)4、吾尝终日而思矣的后一句是什么?(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精卫填海》出自什么?(《山海经。

国学朗读测评

国学朗读测评

国学背诵测评(《论语》)敏以求之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生可畏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匹夫不可夺志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成人之美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身正,不令而行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欲速则不达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仁者必有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远虑与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当仁不让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道听而途说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君子五美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评分标准:(总分5分)1、抽取一条背诵,背诵完全正确得5分。

2、背诵有误适当扣分。

3、完全不会背不得分。

(4.2分以上为“优”,3.5——3.9分“良”,3——3.4分为“达”,3分以下为“待达”。

)非智力因素:如果背诵时自然大方,声音优美,有感染力,可适当加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诵读必备篇目默写测试
1、青,( ),而青于蓝;冰,(),()。

2、故木(),金(),君子博学而(),则()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善假于物也。

4、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

6、()以修身,( )以养德。

7、非( ),非宁静无以致远。

8、非学( ),非志( )。

9、( )则不能励精,( )则不能治性。

10、( ),将复何及?
11、年与时驰,( ),( ),多不接世。

12、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13、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1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15、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关山度若飞。

16、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寒光照铁衣。

17、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

1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19、描写木兰辞官不就而毅然还乡的诗句: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

20、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

2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脱我战时袍,(),(),对镜贴花黄。

2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暂得于己,,;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24、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5、(),风飘飘而吹衣。

26、问征夫以前路,()。

27、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

28、(),眄庭柯以怡颜。

29、倚南窗以寄傲,()。

30、(),门虽设而常关。

31、(),鸟倦飞而知还;(),()。

3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33、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34、(),()。

善万物之得时,()。

35、已矣乎!(),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

36、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