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营养护理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营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发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进食障碍,而由于疾病同时营养消耗的增加,因此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据文献报道,营养不良发生率可在8%~35%,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做好营养护理十分重要[1]。
本科对2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针对病情进行分析。
分别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康复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9年1~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2岁。
脑梗死16例,脑出血4例。
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冠心病8例。
2 护理2.1 对于能从口进食者2.1.1 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病室清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无臭味、食具清洁均可促进患者的食欲,增强其消化功能。
2.1.2 心理护理强烈的情绪如焦虑、忧郁、恐惧等可抑制消化功能。
护士应主动观察其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以上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愉快的情绪进食。
2.1.3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吞咽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种类。
对于年老体弱、发热、消化功能不良者应选用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对于合并有高血压者应选用低脂低盐饮食;对于合并糖尿病者则应选用低糖饮食,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饮食指导,使其能自觉配合。
2.1.4 营养知识问卷调查每2周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
2.1.5 多巡视病房责任护士餐前深入病房,床边指导膳食结构调整并提供自制的营养匀浆作为必要的辅食添加(400~600 ml/d)。
营养匀浆是由院营养师将萝卜、西红柿、猪肝、蛋清和黑鱼按一定比例新鲜配制而成。
2.2 肠内营养的护理2.2.1 营养液有配制的混和奶、匀浆混合液及肠道混合液(包括要素膳、非要素膳、安素、富力康)。
特殊患者需特殊配方。
2.2.2 补给途径可根据病情及不同需要选择,如鼻胃、鼻十二指肠或鼻空肠管饲,对管饲时间超过6周者可用胃造口管饲或空肠造口管饲。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在现有的众多脑卒中治疗措施中,疗效最确切的是脑卒中组织化综合治疗一卒中单元(srokeunit,SU),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SU 内配有专门的吞咽评估和营养治疗专家,为脑卒中患者及时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从而使有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可能是取得较好疗效的一个因素。
尽管目前有关吞咽困难和营养支持的具体方法和疗效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但营养支持正成为急性脑卒中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不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很常见,由于观察时机、判断营养不良的标准和评估方法不同,已报道的发生率为8%-35%。
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因素引起的进食障碍。
病情严重时,意识障碍、颅内高压导致的频繁呕吐等,直接影响患者的进食;神志清醒的患者可因咽喉肌运动障碍导致吞咽困难,心理因素也会引起食欲缺乏,脑卒中所致的肢体或面部瘫痪或感觉异常、视力视野受损、共济失调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进食,具体表现在进食时坐不稳、盘子里操作困难、把食物送进口里、张口或闭口、食物在口里咀嚼和吞咽等各个步骤均有障碍及进食速度太慢等,严重者必须别人帮助或借助管饲才能进食。
许多研究发现,营养状况的恶化常发生于吞咽困难和需要别人喂食的患者。
其次,脑卒中和其他急性重症疾病一样,起病后能量消耗增多,处于负氮平衡状态,8%~62%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在入院时低于正常,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白蛋白逐渐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尽管接受了营养支持,但各种营养学参数仍呈下降趋势。
临床观察发现,104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占16.3%,住院1周后增至26.4%,2周后增至35%。
此外,脑卒中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病前就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牙齿脱落、胃肠功能减退或其他慢性疾病也影响脑卒中后的营养状况。
因此,住院时间越长,营养障碍的发生率就越高,在老年患者更为明显。
二、营养不良的评估评估脑卒中后营养不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测量有关躯体营养参数。
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9.0%,而伴有营养不良的死亡率为37%。也有报 道表明: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62%。
脑卒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原因
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 卒中后吞咽障碍:咀嚼无力、饮水呛咳等 特殊部位的脑卒中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促使糖皮质激素分 泌增加,至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导致蛋白质消耗增多 应激反应、频繁呕吐、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胃粘膜出现循环障碍及组织缺血 神经内分泌系统 卒中后抑郁等
02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的分类
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型---人体测量指标下降、皮下脂肪、肌肉消耗、体重下 降,血清蛋白可基本正常。 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型---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组织水 肿,人体测量指标可基本正常。 混合型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缺乏型---兼两种特征,较严重,预后差;伴多器官 功能障碍、感染率及并发症高。
营养干预
营养不良治疗的基本要求是满足90%液体目标需求、>70%(70%-90%)能量目 标需求、100%蛋白质目标需求及100%微量营养素目标需求的营养不良治疗四达 标。患者检查指标逐渐恢复平稳,病情趋于稳定,评价效果好。
营养干预
时机:ESPEN指南推荐: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胃肠道功能存在的患者尽早(24h
查工具、微型营养评估简表、重症患者营养风险评分等。其中
具有循证
医学基础,被ESPEN推荐为非急诊住院患者的筛查工具。
当
时即为存在营养风险,建议请营养师进行营养评估,决定
是否给予和给予何种营养支持。当
脑卒中卧床病人饮食营养支持计划及实施方法和营养均衡匀浆膳制作方法

脑卒中卧床病人饮食营养支持计划及实施方法和营养均衡匀浆膳制作方法
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胃肠功能差,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喂养不当易出现营养不良,腹胀、腹泻,故应按计划喂养。
1、依据个体每天6-8次,每次200-300m1,温度38-40度。
2、一般者按实际情况计算需要量
重病人早期所需热量一般20~25kca1∕kg,病情稳定后可以将热量渐增至35~40kca1∕kg o
3、个体化者按基础能量消耗计算需要
男性BEE=66.5+13.7W+5.OH-6.8A
女性BEE=65.5÷9.5W+1.8H-4.7A
(W:体重;H:身高;A:年龄)
营养均衡匀浆膳即商品化匀浆膳,将各种天然食物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均衡全营养产品,已经完全代替传统手工配制的匀浆饮食。
【匀浆膳配料】
麦芽糊精、奶粉、大豆粉、植脂末、低聚异麦芽糖、牛肉、鸡蛋、胡萝卜、番茄、菠菜、谷氨酰胺、中链甘油三酯匀浆膳营养成分表(IOoom1提供热量IOOOkCa1)
针对鼻饲营养者手工配制匀浆饮食配方匀浆膳举例(1000m1):
牛奶300m1,豆浆400m1,肉类50g,蛋类50g,炒面或炒米100g,白糖50g(糖尿病患者改为炒米50g),蔬菜100g,油IOnI1,盐2g,多维元素片、维生素AD、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按照规定量补充。
【匀浆膳特点】配方科学,营养素含量明确;富含优质蛋白;特别添加中链甘油三酯(MeT)、谷氨酰胺
【匀浆膳临床益处】迅速改善机体负氮平衡;消化、吸收好,快速供能;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匀浆膳用法用量】管饲与口服均可。
营养学脑卒中康复评估表及治疗计划

营养学脑卒中康复评估表及治疗计划脑卒中患者个人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住院编号:营养学评估1. 身体成分评估- 体重:- 身高:- 体质指数(BMI):- 体脂百分比:- 肌肉质量:2. 饮食评估- 饮食惯:- 饮食类型:- 饮食摄入量:- 饮食质量评估:3. 营养摄入评估- 蛋白质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脂肪摄入量:- 矿物质摄入量:- 维生素摄入量:营养治疗计划基于以上的营养学评估结果,制定以下的营养治疗计划:1. 能量摄入控制:-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康复目标,合理控制能量摄入,确保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
- 设置合理的饮食份量和进食频次,避免摄入过多或过少。
2. 蛋白质供给:- 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和肌肉质量,合理确定蛋白质摄入量。
- 优先选择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来源,如动物性蛋白。
3. 碳水化合物供给:- 根据患者能量需求和糖代谢情况,合理确定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 选择低GI(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血糖波动。
4. 脂肪供给:-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鱼油等。
- 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5. 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 根据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合理补充缺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6. 饮食建议:-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纤维的摄入。
- 控制盐的摄入,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 饮水量适当,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营养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性化调整和优化,确保脑卒中患者获得合理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进程。
> 注意:本文档仅作为参考和指导,具体实施时应结合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康复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营养支持与康复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为患者的身体恢复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科学的康复训练则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脑卒中患者的营养需求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身体代谢会发生变化,因此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能量需求。
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和卧床休息,能量消耗相对减少。
但随着病情的稳定和康复训练的开始,能量需求会逐渐增加。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活动水平以及疾病状态等因素来计算每日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对于脑卒中患者也非常重要。
它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
建议脑卒中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脂肪的摄入需要控制。
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例如,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但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糖、白面包等,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此外,脑卒中患者还需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 C、维生素 E、B 族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神经损伤。
矿物质如钾、镁、钙等对于维持心脏和肌肉功能也很重要。
二、营养支持的方法1、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食物的质地和形状需要进行调整,如制成糊状或半流质食物。
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2、肠内营养如果患者无法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就需要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等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整蛋白型、短肽型和氨基酸型等。
脑卒中患者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
•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 消耗达到平衡;限制红肉的摄人量,减少饱和脂肪(<10% 总能量)和胆固 醇(<300mg/d)的摄人量;限制食盐摄量(<6g/d);不喝或尽量少喝含糖饮料。
限制饮酒
• 不饮酒;饮酒者应适度,一般男性每日摄入酒精不超过 2g,女性不超过15g, 不酗酒。
病情重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在起病的2~3d内,如有呕吐或出血者应禁食, 从静脉补充营养,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先以米汤、 蔗糖为主每次200~250ml,4~5次/d,在以耐受的情况下,可饲混合奶, 如:米汤、牛奶、蔗糖和鸡蛋,以增加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时间较长又 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热量、高脂肪混合,保证蛋白质每天摄入量为 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合物300g,鼻饲时抬高床头15~30°,鼻饲速 度宜慢,以防食物返流至气管,引起窒息。
4.豆类及其制品
• 建议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优选绿豆、黑豆、红 小豆、黄豆、豆浆、豆腐、豆汁等。
5.油脂类
• 以植物油为主,不宜吃含油脂过高及油炸类食物,如肥肉、动物油等。
6.膳食纤维
• 脑卒中患者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可为25 ~30克,卧床或合并便秘患者 应酌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THANK YOU
02
食物的选择
整体膳食指导平衡饮食
• 选择多种食物,达到营养合理,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每日推荐摄入谷 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类,豆类,油脂类共五大 类食品,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均衡补充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
1.谷类和薯类
• 保证粮谷类和薯类食物的摄入量在200~300克。优选低糖高膳食纤维 的种类如莜麦、荞麦、玉米面、小米、燕麦、麦麸、糙米等。
脑卒中的营养管理措施

控制热量摄入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 体重和活动水平,计算每日所需 热量,保持适当的能量摄入。
02
避免过度进食,特别是高热量、 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以控制体 重和预防肥胖。
适量蛋白质摄入
保证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选择低脂 肪、低盐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瘦肉 、蛋、豆类等。
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医 生的建议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戒烟限酒
戒烟
脑卒中患者应坚决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限酒
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克。不提倡饮 酒,如需饮用尽量选择低度酒且适量饮用。
04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补充与支持 治疗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和改善肠道健康。
保持水分平衡
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饮用足够 的水和其他无糖、低热量的饮料。
注意控制饮酒,避免脱水或水中毒。Βιβλιοθήκη 03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控制盐分摄入
01
02
03
减少烹饪用盐量
02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管理措施
合理膳食搭配
保证食物的多样性
脑卒中患者应摄入多种食物,包 括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奶 制品、瘦肉、蛋类、豆类等,以
提供全面的营养。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减少高盐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如腌 制食品、甜点等,以降低高血压和 糖尿病的风险。
适量摄入脂肪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 鱼油等,避免摄入反式脂肪和饱和 脂肪。
影响
脑卒中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 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认知 障碍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暂停EN
Martindale RG, Crit Care Med 2009;37:1757-61.
营养治疗:应优先应用胃肠营养
If the gut works,use it!
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就要使用它! ---Pro.Livingston A (U.S.A) 肠内营养(EN)治疗4大优势
谷氨酰胺的应用
对于合适病人肠外营养补充谷氨酰胺安全且持续减 少死亡率,改善预后 创伤、烧伤、全肠外营养病人
剂量很重要0.35g/kg•d(IV),0.5 g/kg•d(EN ),剂量应小于0.5 g/kg•d ,Gln量应小于30%总 蛋白摄入量
鱼油的应用 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的不同来源和功能
第三部分:
NGT喂养组和PEG喂养组(早期)
6 个月后 PEG 喂养患者绝对死亡危险比 NGT喂 养增加了1.0%;死亡和不良预后危险增加7.8% 提示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开始 PEG 喂养可能 增加不良预后危险
FOOD研究的启示
不加区别的给以患者口服营养补充没有明显的临床 益处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急性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始肠内 营养管饲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宜采用鼻胃管路径, 不宜一开始就采用PEG,尤其是对于可能只需要管 饲2-3周的患者
(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
金标准:
胃肠道功能状 态决定肠内营 养配方的选择
SENT
对于胃肠道功能不 全的患者采用序贯 肠内营养治疗
选择合适的输注方法
推注法
重力滴注法 EN泵连续输注法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腹泻
高血糖
腹胀
导致腹泻发生的因素
同服治疗药物
◦ 抗生素治疗改变了肠道内正常菌群
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
Ⅲ级推荐 证据支持和(或)一致认为某种操作或 B 级证据 资料来自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 治疗无益和(或)无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 机研究 有害的一些情况
第二部分:
早期(7d内)肠内喂养组A和延迟(7d后)肠内喂 养组B
6个月后A组绝对死亡危险比B组减少了5.8%;死 亡和不良预后减少 1.2% 提示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肠内喂养可减少病 死率
神经科患者分类
轻症非卧床 轻症卧床 GCS>12分 或 APACHE II≤16分
评分
目标能量
25~35 kcal/kg·d 20~25 kcal/kg·d
重症急性应激期
GCS<12分 或 APACHE II>16分
20一25 kcal/kg·d
营养不良与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 循证评价
“喂养或普通饮食”临床研究 (Feed Or Ordinary Diet trail, FOOD)
体型 肥胖
卧床休息
(千卡/公斤体重)
轻度劳动
(千卡/公斤体重)
中度劳动
(千卡/公斤体重)
重度劳动
(千卡/公斤体重)
15
20-25
30
35
正常
消瘦
15~20
30
30
35
35
40
40
45
孙子林主编. 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When should we start EN support?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指南
A4. Enteral feeding should be started early within
the first 24-48 hours following admission. (Grade: C) The feedings should be advanced toward goal over the next 48-72 hours. (Grade: E)
入院 24-48h 内要启动肠内营养,在2-3 天内达到目标剂量。 营养治:及
时补充优于 事后纠正 Martindale RG, Crit Care Med 2009;37:1757-61.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指南
A6.
In the ICU patient population, neither the presence nor absence of bowel sounds nor evidence of passage of flatus and stool is required for the initiation of enteral feeding. (Grade: B)
指南意见:
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ESPEN): ω -3 脂肪酸用于 胃肠道择期手术(A级推荐); 创伤患者(A级推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B级推荐) 加拿大营养学会: ω -3 脂肪酸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级推荐) 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 ): ω -3 脂肪酸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B级推荐) 2009ESPEN指南
富含鱼油的脂肪乳剂能缩短危重病人的住院时间(B级) 推荐用于:
择期上消化道手术(A级) 轻度脓毒症患者(APACHEⅡ<15)(B级) 创伤(A级)和ARDS患者(B级)
鱼油的应用
尽可能在疾病及应激的早期使用 含鱼油脂肪乳可以改善重症病人预后 剂量:0.1~0.2g/kg•d ω -3 脂肪乳
NGT喂养组 和PEG喂养组
营养对象
喂养时机
喂养途径
第一部分:
普通饮食组与加强营养补充组
加强营养补充组病死率降低了0.7% (P=0.5) 不良预后发生率增加了0.7% (P=0.6)
营养补充不是必需的 (Ⅲ级推荐,B级证据)
对于既往没有营养不良,此次发病不存在吞咽障碍的 患者,不需要强化营养
2003;34:1450-1456.
FOOD研究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12所医院,16个 国家)
患者类型:纳入3012例脑卒中患者,其中2955例完成
随访 结局:生存率、神经功能状况、住院期间并发症
feed or ordinary diet
普通饮食组与 加强营养补充组
早期肠内喂养组和 延迟肠内喂养组
◦ 小肠绒毛数目和高度减少及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膳食因素
◦ 膳食中乳糖、脂肪、纤维素含量及渗透压
细菌污染
◦ 配制、输送、室温下时间过长
如何预防和治疗腹泻:肠内营养相 关因素
灌注速度过快
速度由低到高,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
配方冷
用加热器将配方维持在24-35摄氏度
污染
每24小时更换泵管及输注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与护理
喂养中和喂养后30min,病人取 30°~ 45°的半卧位 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妥善固定四肢 输注管内严禁加入颗粒及粉状药物 定时更换输注管及容器
肠内营养与护理
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误吸的危险,通常需要 每6小时后抽吸一次腔残留量 如果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 如果潴留量≤100ml增加输注速度20ml/hr 如果残留量≥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 速度。
Best
Oral Enteral gastric Enteral duodenal/jejunal Small amount Enteral rest Parenteral Total parenteral
中国: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2011
短期(<4周)肠内营养患者首选鼻胃管喂养(A级
肠鸣音以及肠通气不是启动肠内营养必须条件 A5. In the setting of hemodynamic compromise (patients
requiring significant hemodynamic support including high dose catecholamine agent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large volume fluid or blood product resuscitation to maintain cellular perfusion), EN should be withheld until the patient is fully resuscitated and/or stable. (Grade: E)
肠内营养与护理 UGH
加用PPI 血性胃内容物<100ml时,继续全量全速或全量减 速(20-50ml/h)喂养,每天检测胃液OB 1次, 直至2次正常 血性胃内容物>100ml时,暂停喂养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特殊营养素的药理作用
谷氨酰胺在重症病人的应用 鱼油在重症病人的应用
营养全面均衡、符合生理,不易引起血糖升高 刺激肠道蠕动及胃肠激素分泌,改善肠道血液
灌注,维护肠道正常生理功能
保护黏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
降低住院费用
蒋朱明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09;65-66
What route?
Nutrition support Optimal Route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治疗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当前业界关注的主要问题 营养底物(热卡及蛋白质目标量是多少?如何达到 之? 何时开始营养治疗 选择何种途径(肠外、肠内or肠外+肠内)
What Energy target?
What Energy target?
中国.神经系统疾病EN支持操作规范共识,2011
推荐),不耐受NGT喂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
患者选择鼻肠管喂养(B级推荐)。 长期(>4周)肠内营养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选择PEG喂养(A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