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练习 (2)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d3表示3d能级有3个轨道B.np能级全满时的电子排布图为:C.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电子云)就是原子轨道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3个方面进行描述答案:B【详解】A. 3d3表示3d能级有3个电子,故A错误;B. p轨道有3个,每个轨道容纳两个自选相反的电子,则np能级全满时的电子排布图为:,故B正确;C. 电子云就是用小黑点疏密来表示空间各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一种图形,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分布图(电子云)并不完全等同于原子轨道,故C错误;D. 决定电子运动状态有四个量: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所以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自旋方向4个方面进行描述,故D错误;故选B。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对Y、Z、M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Y>Z>MB.可以用HY的水溶液来刻蚀玻璃C.Z的氧化物均具有漂白性D.M的含氧酸酸性最强答案:B解析: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为He,Y为F,Z为S,M为Cl。
【详解】A.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Y>M>Z,故A错误;B.HY是HF,HF可以与二氧化硅反应,所以可以用HY的水溶液来刻蚀玻璃,故B正确;C.Z为S,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故D错误;故选:B。
3.寿山石M4[N4Y10(YX)8]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
X、Y、M、N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3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写成氧化物形式2M2Y3·4NY2·4X2Y B.M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C.第82号元素与M位于同一主族D.N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显酸性答案:A解析: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M为Al;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则N为Si;X3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则X为H,Y为O,X3Y+为H3O+,YX-为OH-;综上所述,X、Y、M、N分别为:H、O、Al、Si,据此解答。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习题及答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解析:掌握元素的概念和同位素的概念为本题的要点。
答案:B2.在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B.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D.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解析:熟悉前二十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然后进行统计。
答案:AB3.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293X118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A.0B.57C.118D.175解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质子数=电子数)。
答案:B4.下列粒子: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所有原子中均含有的粒子是()A.①②③B.①C.①③D.①②解析:H的特殊性要考虑到,它没有中子。
答案:C5.下列粒子中:①Al 3②③[]-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计算出每种粒子中的电子数。
答案:C6.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A.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不同种元素的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解析:质子数不同则不是同种元素,而核外电子数相同则只能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和不同种元素的离子。
答案:CD7.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了多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185Hf(铪),它的中子数是()72A.72B.113C.185D.257答案:B二、填空题8.用符号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决定。
(4)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决定。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Ge 原子的价电子构型:10223d 4s 4pB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C .Na Cl 溶液导电:+-电解NaCl Na +ClD .COS 的电子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原子的能量一定比激发态原子的能量高B .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的光谱C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 .电子仅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3.M -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 23p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B .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1C .M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p 5D .M 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4.下列有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能层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其能量肯定不同B .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 能级开始至f 能级结束C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 .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2n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 .s 能级的电子云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 .p 电子云轮廓图呈哑铃形,在空间有两个伸展方向D .2s 轨道与1s 轨道都是球形,但2s 轨道的球形半径更大6.下列有关各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 .Li 、Na 、K 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B .N 、O 、F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 .HF 、H Cl 、H Br 、HI 水溶液酸性依次增强D .Si 、P 、S 、Cl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7.下列描述碳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碳-12原子:612C B .原子结构示意图:C .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图:D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8.U 、V 、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组成的某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讲义:专题1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含答案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标要求]1.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2.掌握原子的构成,深刻理解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间的关系。
3.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元素、同位素、核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正确判断同位素。
1.原子结构模型先后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多位科学家的研究。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
3.A Z 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其中子数为A-Z。
4.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中子数不同)互称同位素。
核素的种类与原子种类相同。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古希腊原子学说万物由间断的、不可分的原子构成,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2.道尔顿原子学说19世纪初,道尔顿认为,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
3.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提出了一个“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4.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做高速运动。
5.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都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
6.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电子云模型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必须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1.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汤姆生、玻尔、卢瑟福、道尔顿B.汤姆生、玻尔、道尔顿、卢瑟福C.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玻尔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解析:选D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2.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中,(1)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2)为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3)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4)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5)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
_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检测13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原子核的构成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原子核的构成1.与铂同族的贵金属钯(Pd)有多种核素。
下列关于103 46Pd、104 46Pd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同B.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C.核外电子数不同,是同一种元素D.质量数不同,性质完全相同解析:选B 103 46Pd和104 46Pd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2.3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下列关于3He的叙述正确的是( )A.3He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B.3He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C.3He和3H互为同位素D.3He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解析:选A A项,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2=1;B项,3He属于稀有气体原子,很难失去电子;C项,He与H不是同种元素,不可能互为同位素;D项,3He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
3.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并鉴别出了两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是185 72Hf(铪)。
下列关于185 72Hf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元素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D.是183 72Hf的一种新同位素解析:选D 185 72Hf是一种新核素,而不是一种新元素,A项错误;185 72Hf的质量数为185,质子数为72,B项错误;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85-72=113,C项错误;183 72Hf 和185 72Hf的质子数都是72,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D项正确。
4.235 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 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下列有关235 92U的说法正确的是( )A.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235 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D.238 92U核外有146个电子解析:选C 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原子核外含有92个电子,235 92U 与238 92U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高中化学 必修一讲义: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标要求]1.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2.掌握原子的构成,深刻理解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间的关系。
3.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元素、同位素、核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正确判断同位素。
1.原子结构模型先后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多位科学家的研究。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
3.A Z 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其中子数为A-Z。
4.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中子数不同)互称同位素。
核素的种类与原子种类相同。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古希腊原子学说万物由间断的、不可分的原子构成,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2.道尔顿原子学说19世纪初,道尔顿认为,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
3.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提出了一个“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4.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做高速运动。
5.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都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
6.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电子云模型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必须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1.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汤姆生、玻尔、卢瑟福、道尔顿B.汤姆生、玻尔、道尔顿、卢瑟福C.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玻尔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解析:选D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2.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中,(1)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2)为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3)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4)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5)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
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第1课时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原子核的构成习题(含解析)必修

第1课时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原子核的构成课后训练巩固提升1.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答案: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C含有14个中子B.14C与14N含有相同的质子数C.14C与C60互为同位素D.14C与12C是两种不同的核素答案:D解析:14C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8,A项错误;C的质子数为6,N的质子数为7,B项错误;C60为单质,因此两者不互为同位素,C项错误;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且属于同种元素,因此两者是不同的核素,D项正确。
3.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2248Ti和2250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8Ti和2250Ti的质量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2248Ti和2250Ti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2248Ti和2250Ti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2248Ti与2250Ti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同位素的概念。
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和质量数都不同,所以A 项错误、B项正确;2248Ti和2250Ti是两种不同的核素,C项错误;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两者互为同位素,D项错误。
4.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
C.232Th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232Th 、230Th 的质量数分别是232、230,A 项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得的平均值,B 项错误;C 项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 项错误;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能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D 项正确。
5. 11H 、12H 、13H 、H +、H 2是()。
答案:DA ,中子数为N ,它与1H +组成X H m +,则a g X H m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第一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练习new

第一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1.自从下列哪项发现或学说开始,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A.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B.拉瓦锡确定空气的组成C.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D.汤姆生发现电子2.表示某带电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则可用它表示的阳离子共有( )A.1种B.3种C.4种D.5种3.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 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B.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D.在1000℃时,甲烷可分解为石墨和氢气6. 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A.生成一种新分子B.生成一种新离子C.生成一种新原子D.生成一种新单质7. 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可表示()A.表示每一个电子B.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C.表示电子离核的远近D.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8. 在原子的第n电子层中,当它属于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与(n-1)层相同,当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容纳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A.K层B.L层C.M层D.N层( )9. 比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少1个电子而又多1个质子的微粒是()A、Na+B、NaC、Mg2+D、Mg10. 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A、NH3B、HF C、NH2-D、F ()11. 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A B C D12. 在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B.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 ( ) 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D.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A B C D13. 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练习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性质1.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中,化合价为-1价的是( )A.B.C.D.解析:A是原子,显0价,错误;B显+2价,错误;C显+1价,错误;D显-1价,正确,故选D.答案:D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 )A.只有4种B.只有3种C.只有2种D.只有1种解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只有O,故选D.答案:D3.下列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答案:B4.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C .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D .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解析:氢易失去电子,但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 错误;碱是能与酸反应的物质,但不是金属元素,故B 错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如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 错误;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是钠,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是金属元素,故D 正确.故选D.答案:D知识点二:原子的组成5.3516S 可用于治疗软骨肉瘤,下列关于3516S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质量数35B .中子数19C .核电荷数35D .质子数16解析:原子符号的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质量数为35,中子数为19,核电荷数为16,质子数为16,故选C.答案:C6.具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的微粒是( ) A .Na + B .O 2- C .F -D .Ne解析:钠离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故A 不选;O 2-的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故B 不选;F -的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符合题意,故选C ;Ne 的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故D 不选.答案:C7.131 53I 与127 53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31 53I 与127 53I 的化学性质相同B .131 53I 与127 53I 的原子序数为53C .131 53I 与127 5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131 53I 与127 53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解析:131 53I 与127 53I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A 正确;原子符号A Z X 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131 53I 的质子数为53,原子序数为53,故B 正确;13153I 是电中性原子,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故C 错误;131 53I 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31-53=78,中子数多于质子数,故D正确,故选C.答案:C8.填写下表:粒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Cl 17 20S2-18 32Al3+14 27A Y m-y AA X n+x A解析: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答案:粒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Cl 17 37S2-16 16Al3+13 10A Y m-A-y A-y+mA X n+A-x x-n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0K与40Ca原子中的中子数相等B.互为同位素的两种核素,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等C.人们发现了112种元素,即共有112种核素D.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如图)解析:40K的中子数为21,40Ca的中子数为20,二者中子数不相等,A错;互为同位素的两种核素是同一元素的两种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B正确;某些元素存在同位素,故核素的种类比元素的种类多,C错;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为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带核模型→玻尔轨道模型,D错.答案:B10.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面所示方法来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为不同元素的粒子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三种微粒核内质子数均为一个,都是中性原子,不同的是核内中子数,它们分别是1H、2H、3H,三者互为同位素.答案:A11.下列关于35Cl和37Cl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它们不互为同位素解析:原子符号的左上角数字是质量数,左下角数字是质子数.它们的质子数均为17,故A正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18、20,故B错误;它们的质量数分别为35、37,故C错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它们互为同位素,故D 错误,故选A.答案: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③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④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⑤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⑥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 D.②⑤解析:①错,粒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2O和CH4;②正确,此粒子也可能是分子、离子等如Na+、F-、Ne等;③错,一种元素可能有几种核素,一种核素就对应一个质量数;④错,质量数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相对质量;⑤正确,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故符合条件的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⑥错,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答案:D2.已知自然界中氯的同位素有35Cl、37Cl,氢的同位素有H、D、T.那么自然界中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氯化氢分子有( )A.12种B.6种C.5种D.3种解析:自然界中氯的同位素有35Cl、37Cl,氢的同位素有H、D、T.由它们构成的氯化氢分子有:H35Cl、H37Cl、D35Cl、D37Cl、T35Cl、T37Cl这六种,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6、38、37、39、38、40,故选C项.答案:C3.X、Y、Z和R分别代表4种元素.如果a X m+、b Y n+、c Z n-、d R m-4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C.c-d=m+n D.b-d=n+m解析:a X m+、b Y n+、c Z n-、d R m-4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m=b-n=c+n=d+m,可得a-c=m+n、a-b=m-n、c-d=m-n、b-d=m+n,故D项正确.答案:D4.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22286Rn),对人体产生伤害.请回答:(1)该原子的质量数是________,质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2)请根据Rn的原子结构预测,氡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A.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B.比较活泼,能与钠等金属反应C.不太活泼,与氮气性质相似D.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你选择该选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镭能蜕变为22286Rn,故称22286Rn为镭射气;钍能蜕变为22086Rn,故将22086Rn称为钍射气;锕能蜕变为21986Rn,故将21986Rn称为锕射气.则22286Rn、22086Rn、21986Rn是________.A.同种元素B.同位素C.同种核素D.同种原子解析:(1)22286Rn的质量数是222,质子数是86,中子数是222-86=136.(2)由Rn的原子结构可知其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其性质很稳定,D正确.(3)这三种核素是同种元素,由于其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答案:(1)222 86 136(2)D Rn原子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氡气很稳定(3)AB5.根据下列A、B、C、D、E五种微粒(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与离子相对应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与原子相对应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3)可直接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可经过得失电子后再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4)在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________.解析:(1)在A~E这五种粒子中,A是Cl,B是O2-,C是Ne,D是Na,E是Mg2+.Ne的特殊稳定性决定了它不能形成离子.(2)电子层结构相同,即电子层数和各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都相同,但与原子核无关.O2-、Ne和Mg2+都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但最稳定的是Ne.(3)阳离子与阴离子可直接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经过得失电子后可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在化合物里Na显+1价、Mg显+2价、Cl显-1价、O 显-2价.(4)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N原子的核外共有7个电子,其中最外层上有5个,N原子得到3个电子后形成的N3-与B的电子层结构相同;F原子的核外共有9个电子,其中最外层上有7个,F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F-与B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答案:(1)O、Mg(2)B、C、E C D A (3)MgO NaCl (4)N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