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杆总结材料资料
质量标杆打造情况汇报稿

质量标杆打造情况汇报稿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今天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
一下我们公司在质量标杆方面的情况。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团队合作,正是因为大
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过
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强化全员参与的理念,
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其次,我们在质量标杆打造方面,注重了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严格把关每一
个环节,确保产品达到国际标准。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客户需求的反馈和满意度调查。
我们建立
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产
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我们赢得了客
户的信赖和好评,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内部管理和员工培训。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
同时,我们加强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公司在质量标杆打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质量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改进,努力使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谢谢大家的聆听。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 XX公司。
2023年9月28日。
标杆工地总结汇报

标杆工地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项目的工地负责人,特此向您汇报我们工地的工作情况。
我们的项目位于某某地方,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以标杆工地为目标,不断提高管理和施工水平,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成绩。
首先,我们在项目期间坚持了严格的安全管理。
我们设置了全面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了定期的安全培训,确保所有工人都具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我们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修复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的工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保证了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其次,我们在项目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进度的紧凑有序。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并通过工作例会、施工会议等形式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了各种问题。
我们加强了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确保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还定期进行了质量检查和验收,修改了不合格项,保证工程质量可控。
此外,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我们设置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垃圾的产生和排放。
我们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减少了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保护了周围的居民。
最后,我们注重了与业主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调。
我们及时向业主汇报工作进展,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意见。
我们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和座谈会,了解行业最新政策和市场动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我们与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维护了项目的利益。
总之,作为标杆工地,我们在安全管理、项目管理、环境保护和与业主的沟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
我们将继续加强团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相信,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的工作将越来越好。
谢谢!工地负责人日期。
质量标杆【可编辑范本】

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研发、改进、过程管理及售后服务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入和推广卓越绩效管理工作已近3个年头,在不断实施、总结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全面改进和持续创新"的核心理念,建立起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模式。
从强化文化建设、实施绩效评价、注重技术创新、加快产品转化、加强经营过程管理入手,在集团内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和全过程的实践,实现了集团综合经营业绩的提升,企业不断向卓越迈进!自实施卓越绩效管理以来,集团依靠研发科技创新实现了企业向现代大型农机制造企业转型;同时,企业还持续进行管理创新,推进组织机构优化,整合内部资源,摸索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组织架构,提升了集团的实力;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建立起快速、灵敏、高效的投诉反应渠道,使解决客户投诉的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重视品牌建设,集团已经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北省著名商标;通过加强质量管控,提升质量标准,集团的产品质量已达国内先进质量管理水平;多年来集团综合实力一直位于农机行业前列,先后荣获众多的荣誉称号,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切实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概况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11月,位于深泽县北环东路工业园区内,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机械化农具、畜牧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小型热水锅炉、常压热水锅炉的制造、销售、出口;农业机械、排灌机械及配件的销售等。
公司现有资产总额12566余万元,资产负债率40%。
员工9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8人;厂区占地300亩。
主要产品有耕整、种植、收获、民用采暖锅炉四大类80余个品种,耕整机械类有:系列旋耕机等,播种机类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谷物播种机等,收获机类有:秸秆粉碎机、秸秆收获机、青饲料收获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
“农哈哈”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主导产品玉米播种机获“国家免检产品"和“河北名牌”称号,自1996年至今产销量连续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质量标杆总结材料

质量标杆材料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标杆的制定和执行是企业提高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质量标杆的意义、制定和执行三个方面进行。
质量标杆的意义质量标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于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取得了较为优异的质量水平和经营效益的企业的综合性指标和评价体系。
这些企业的综合性指标是行业内最好的,是一个参照系数,在质量上企业应该达到同行中最出色的水平。
制定和执行质量标杆可以使企业在二者充分协作下,实现更好的效益和质量。
它可以指导企业改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和绩效,加快质量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制定质量标杆质量标杆的制定需要以下五个基本步骤:1.明确指标:明确需要制定标杆的行业,确定指标,例如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等。
2.数据汇总:对所选择的企业开展数据搜集,包括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纳税信息、公共资料等。
3.数据清洗: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不能使用和平均数据,最终汇聚出可用于比较的数据。
4.标杆确定:计算所选企业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数据,确定标准值,也就是质量标杆。
5.持续监控: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业务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地更新标杆和指标,来优化企业的绩效。
执行质量标杆制定好质量标杆后,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质量水平和优化方向,并反复思考企业的问题和改进方案,从而为企业制定质量策略和指导方向。
以下是执行质量标杆的几个方面:1.在营销中宣传质量标杆,引导消费者选择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2.质量标杆可以成为一种内部竞争机制,促进不同部门间的交流,激发员工创新意识。
3.利用质量标杆对企业进行外部比较,评估企业的质量状况和改进空间。
4.制定质量指标达成目标,监控质量工作进展,找到问题并进行持续改进。
5.通过定期考核反馈机制,促进企业运营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企业业务优化。
标杆班组汇报总结材料

1.吊环试验台架一付; 2.测力表一块; 3.千斤顶两台 4.梯子一付
1.吊环安装完成后发出吊环试验消点 通知; 2.准备试验工具并将试验工具搬运到 施工现场; 3.安装试验台架; 4.吊环试验; 5.QC人员检查验证记录;
时间:
地点:
吊环台数:
每台吊环试验,试验 每台吊环试验时间: 台架搬运及安装时间 :
三、标杆点建设情况
b)安全、质量标杆点的实施情况: 班组将3#机组W227房间吊车安装设置为班组的安全、质量标杆点,通过建设
安全、质量标杆点展示班组建设成果。班组编制了安全、质量标杆点建设方案, 在安全、质量标杆点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质量要求,保证标杆点最终达到安全、 质量验收标准。
3#W227房间:吊车螺栓紧固力矩及轨道 最终几何检查、机械部分润滑等均合格
1)吊环试验台架一付; 2)测力表一块; 3)千斤顶(两台); 4)梯子一付。
台架安装/拆卸用时
试验用时
15分钟
10分钟
37350分钟(622.5小时)合计:77.8工日
≥ 100元
吊环试验台架改进后
1)扶梯子(1人)、 2)安装/拆缷吊环试验台架(2人); 3)QC人员检查验证记录;
1)吊环试验台架一付; 2)测力表一块; 3)千斤顶(一台); 4)梯子一付。
2012-6-11
K014、K017、 12台 W531、W532、 W530
15分钟 共计用时:25分钟
10分钟
试验人数:4人
12台吊环共计用时:300分钟(5小时)
机械队QC小组人员对吊环载荷试验的专用工具进行调查和研究,由上表可以看出:使用现有EM10 吊环试验专用工具试验时,需要同时安装两个千斤顶,施工中需要3-4人同时在高空进行作业,吊 环试验专用工具安装繁琐,存在人员、工具坠落风险。
质量标杆总结材料

质量标杆总结材料XXX质量标杆总结材料一、质量标杆名称XXX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的实践经验二、摘要下关沱茶是云南省两个百年历史品牌之一,在中国茶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
但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质量管理仍以传统、经验方法为主,人为因素影响大,加之制茶企业一般技术含量不高,传统工艺多、人工与机械结合、现场管理难度较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传统而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急需探讨出一种符合制茶企业实际又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XXX就一直在云南和中国茶业界名列前茅,因此一直成为各级政府进行改制或推进先进管理方法的试点单位。
自1988年起,公司成为云南省制茶企业首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XXX)试点企业,并于1989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使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式。
在全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TQC)基础上,1993年7月公司在全国茶叶行业率先始创推行“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以考评办法、考核指标、结果处理三方面力图实现公司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严格化、长期化。
公司制定了具体考评标准和办法。
公司考评组对车间关键工序控制点,每周考评不少于4次,每月考评不低于16次,车间考评组对班组每月考评不少于8次;班组考评组每天考评。
经过22年来几任负责人的共同促进和日臻完善,至今已形成“公司至车间、车间至班组、班组至小我”层层考评的立体化、多层次企业质量考评体系,公司产品质量一直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如,实施该制度前,1992年沱茶净含量合格率仅为80%,砖茶为50%,现在均超过99%和97%,成效非常明明。
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断跃上了新台阶,百年下关沱茶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公认和喜爱,百年下关沱茶已成为云南和中国茶叶品牌的经典代表!三、企业概况(一)XXX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康藏茶厂,经过70多年的稳健发展,现为股权多元化、跨省域、民营化的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标杆材料内容简单已获奖

XXXX年XXX省质量标杆遴选活动专用材料xxxxxx公司XXXX年质量标杆企业申报表企业名称(盖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推荐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XXXX年X月X日目录质量标杆申报表 (1)XXXXXXXXXXXXXXXXX公司 (3)实施精益生产的经验 (3)一、质量标杆名称 (3)二、摘要 (3)三、企业概况 (3)四、导入精益生产技术实施背景 (5)五、精益生产的综述 (5)六、精益生产的实施与推行。
(7)七、精益生产的实施效果。
(8)八、精益生产的深化与推广 (9)附件1:公司营业执照 (10)附件2:公司环评批复 (11)附件3:三体系证书 (13)附件4:企业获奖情况 (16)附件5:企业专利证书 (20)附件6:XXXX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29)附件1质量标杆申报表xxxxxx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的经验一、质量标杆名称xxxxxx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的经验二、摘要xxxxxx公司隶属于xxx集团,在中国xxx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
但当代电气制造行业企业仍以传统、经验方法为主,人为因素影响大,加之电气装备制造企业一般传统工艺多、人工与机械结合、现场管理难度较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企业管理方法传统而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急需探讨出一种符合本企业实际又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
xxxx年,xxxxxx公司与世界电气行业巨头xxx合作,正式成为其全球合格供应商,也是xx地区唯一一家xxx合格供应商,因此一直成为各级政府进行改制或推进先进管理方法的试点单位。
自xxxx年起,公司正式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使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现代生产管理方式。
运用独有的xPS管理体系,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摸索和验证建立起来的属于自己企业的创新性精益生产模式,迅速取得国内同行业第三的位置。
xx市政府多次把xxxxxx公司作为民营企业的标杆,树立典型,向xx市其它企业推广xxxxxx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在xx市享有“xxxxx”的美誉。
质量标杆企业经验交流材料

质量标杆企业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质量标杆企业的经验交流材料。
作为一个质量标杆企业,我们一直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注重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一个细节,从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到产品测试,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同时,我们也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其次,我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我们认为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因此,我们投资大量资源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激励员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激情。
我们也重视团队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的氛围,让员工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成长。
另外,我们还注重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
我们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也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我们坚信,只有与供应商和客户紧密合作,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最后,我们还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和标准制定,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认证和审计。
通过与行业的权威机构合作,我们不断更新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并使其符合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要求。
我们还注重培养质量意识,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提高员工的质量素养和能力。
以上就是我们质量标杆企业经验交流的一些主要内容。
我们相信,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道路上,我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谢谢大家的聆听!以上是我的思路和结构构建,你可以改变个别内容进行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标杆总结材料一、质量标杆名称下关沱茶集团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的实践经验二、摘要下关沱茶是云南省两个百年历史品牌之一,在中国茶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
但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质量管理仍以传统、经验方法为主,人为因素影响大,加之制茶企业一般技术含量不高,传统工艺多、人工与机械结合、现场管理难度较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传统而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急需探讨出一种符合制茶企业实际又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就一直在云南和中国茶业界名列前茅,因此一直成为各级政府进行改制或推进先进管理方法的试点单位。
自1988年起,公司成为云南省制茶企业首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试点企业,并于1989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使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式。
在全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TQC)基础上,1993年7月公司在全国茶叶行业率先始创推行“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以考评办法、考核指标、结果处理三方面力图实现公司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严格化、长期化。
公司制定了具体考评标准和办法。
公司考评组对车间关键工序控制点,每周考评不少于4次,每月考评不低于16次,车间考评组对班组每月考评不少于8次;班组考评组每天考评。
经过22年来几任负责人的共同推进和日臻完善,至今已形成“公司至车间、车间至班组、班组至个人”层层考评的立体化、多层次企业质量考评体系,公司产品质量始终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如,实施该制度前,1992年沱茶净含量合格率仅为80%,砖茶为50%,现在均超过99%和97%,成效十分明显。
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断跃上了新台阶,百年下关沱茶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公认和喜爱,百年下关沱茶已成为云南和中国茶叶品牌的经典代表!三、企业概况(一)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康藏茶厂,经过70多年的稳健发展,现为股权多元化、跨省域、民营化的股份有限公司。
(见附件1:营业执照复印件)(二)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总体呈健康发展趋势。
下表为近三年公司的经济效益概况。
(三)下关沱茶集团公司是中国茶叶行业唯一一家同时拥有8顶国家级桂冠的制茶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国家边销茶原料储备企业、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中华老字号、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关”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
(见附件9-16)公司1989年同时荣获云南省质量管理奖、轻工部质量管理奖,1990年评为国家二级企业,1994年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省仅两家,另一家为玉溪卷烟厂),1996年成为“中国质量万里行上榜企业”(全省仅三家),从2003年起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全国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QS认证)(见附件3)。
创制于1902年的下关沱茶,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知名品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三次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先后荣获首批“中国茶叶名牌”、“中国名牌农产品”、首批“云南省名牌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绿色食品等40余项省部级以上国内外荣誉,已成为云南和中国茶叶品牌的经典代表!(见附件17-28)公司历史底蕴深、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质量技术优、市场网络全。
拥有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和一大批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现有员工700多人。
近几年来,公司生产以紧压茶为主的四大茶类近200个产品品种,年均产量5000多吨,销售收入年均近4亿元,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连年达到100%。
公司原料来自全省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主产区8州市30余县(市区),年带动全省10万户近50万茶农脱贫致富,并带动包装印刷等关联企业和周边地区就业发展。
公司实施下关沱茶全国连锁专卖营销战略以来,特别是2014年公司专卖体系快速发展,专卖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马来西亚、韩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
展望未来。
一个集“现代化食品安全示范加工区、茶马古道旅游茶文化体验区、传统有机茶叶种植初制农业观光区”三位一体的百年沱茶庄园核心区正在大理银桥300多亩新厂区加紧建设,几代下关茶人的梦想正在绘就。
在占地250亩的生产加工区,投资2亿元正在建设的“3万吨精制茶生产加工”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清洁化、自动化”目标建设的生产加工区,将成为国家紧压茶加工技术研发科技示范分中心,全省乃至全国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区,全省规模最大的普洱茶原料“高原仓”陈储区,成为打造百年沱茶品牌的形象展示区之一。
期待百年下关沱茶的质量技术更上一层楼。
四、质量标杆典型经验(见附件4)1、导入该项质量管理方法、质量工程技术或创新活动的背景A、下关沱茶是云南省两个百年历史品牌之一(另一个为云南白药),它于1902年始创于中国茶马古道中心——大理(下关),在国内外茶业界知名度颇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发展突飞猛进,但作为一个典型的制茶企业,其营销理念、技术进步、质量管理方法等都较滞后,导致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且波动大,需要与时俱进引进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先进营销理念,加大质量技术进步,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质量管理仍以传统经验方法为主,人为因素影响大,加之制茶企业一般技术含量不高,传统工艺多、人工与机械结合、现场管理难度较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传统,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需要探讨一种符合制茶企业实际又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
B、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就一直在云南和中国茶业界名列前茅,因此一直成为各级政府进行改制或推行先进管理方法的试点单位。
1988年起公司成为云南省制茶企业首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试点企业,并于1989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使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1989年企业同时荣获云南省质量管理奖、轻工部质量管理奖,1990年考核认定为国家二级企业等称号。
但是,企业如何深化全面质量管理(TQC)方法,使之与企业实际结合,探讨出一种使各工序质量水平更稳定的质量管理先进模式?实现从传统型转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严格化、效率化、长期化?2、典型经验的主要内容(1)、通过建立实施“工序产品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由传统经验转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严格化方向迈进,以稳定提高产品质量。
(2)、“工序产品质量标准化考评”——以考评办法、考核指标、结果处理三方面实现制度化、具体化、严格化、定量化。
公司制定了具体标准和办法。
A、考评办法:公司专门制定了《公司工序质量考评办法》。
a考评范围和对象:公司原料—生产各工序—成品等各个环节原料、半成品、成品质量。
b关键工序考核点:对生产环节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重点考核、控制。
c公司考评组:由公司质量部牵头,生产、车间、工会等相关部门组成。
车间考评组:由车间负责人牵头,各班组组长、质量员联合组成。
班组考评组:由班组负责人,质量、计量等人员组成。
d考评次数:公司对车间关键工序控制点,每周考评不少于4次,每月考评不低于16次,车间对班组每月考评不少于8次;班组每天考评。
e抽样标准:公司明细了各工序半成品,成品抽检量,抽检办法。
B、考核指标:公司制定了各工序产品质量的考核项目(净含量、外形、包装等)和各项目达标标准。
C、结果处理:公司明细了各工序质量奖惩办法,计算方式,奖罚额度和执行流程,根据以上办法和各工序每月抽检平均合格率达标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奖罚,其次还对优秀(工序和机组)人员进行年终表彰。
3、典型经验的推进过程,做法和机制条件在全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TQC)基础上,1993年7月公司在全国茶叶行业率先始创推行“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力图实现公司质量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严格化、长期化。
经过22年来几任负责人的共同推进,日臻完善,至今已形成“公司至车间、车间至班组、班组至个人”层层考评的立体化、多层次企业质量考评体系,公司产品质量始终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品跃上了新台阶,百年下关沱茶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公认和喜爱!A、1993年7月在全国茶叶行业率先始建立推行“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由质量部牵头,生产技术部、车间、工会等组成公司考评组,主要针对各车间关键工艺质量工序控制点,每周考评2次,每次考评10个机组,每月奖罚一次。
并列入公司基本制度和质量等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
B、推进过程1995年起,不断完善,不断推进,不断创新。
1995年起,抽检(样品)量扩大1倍,考评对象扩大到各关键工序控制点,并加大了奖罚力度。
1998年起,考评对象扩大到公司原料、采购包装物、车间半成品、成品等各工序、各环节。
2001年起,抽检量再次扩大到50%,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执法抽检办法接轨,并把该制度列入车间生产合同中。
根据月度年度考评结果,不仅对车间、部门实行经济处罚,而且与行政绩效挂钩。
根据个别产品质量考评结果提升慢等情况,公司及时调整单机产量(定额),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做到质量第一。
2006年7月起,抽检量又扩大到50个/组.天,考评结果统计分析方法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轨。
加大停机考核力度,加强机组人员培训和淘汰机制。
2012年车间全面进行计件管理以来,公司在全面强化“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基础上,根据近几年考评结果,针对性的进行课题攻关、技术改造、管理创新、劳动竞赛等重大活动,使公司工序产品质量不断明显提升。
C、机制条件a该制度实施22年来,不断完善,作用巨大,已形成公司基本制度,已成为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已成为百年沱茶质量文化之一。
不会改变,只会加强。
b大量详实客观的考评结果,已成为公司决策、进行重大课题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主要依据,已成为公司车间每月进行绩效考核不可或缺的主要考核依据。
c车间已实行计件管理,车间班组每天在公司考评基础上,自己又具体考评到各工序各机组员工,测算出每个员工每天的经济收入。
每个员工每天的收入直接与产量和质量考评结果挂钩,这样从机制上确保了每日必须进行考评工作。
4、近三年实施典型经验取得的主要成果(见附件4-8)(1)近三年,公司主导产品主要质量指标明显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明显提高。
根据大量的各工序质量考评结果,2012年以来公司制定了《三年市场营销规划》、《三年技术进步规划》等,针对性的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举措,产品质量和市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得到了业界充分认可。
技术质量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在中国茶叶界名列前茅,为打造普洱茶第一品牌,不断改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