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抗体

合集下载

血型鉴定常用方法

血型鉴定常用方法

血型鉴定常用方法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一个人的血液中所含有的特定抗原和抗体来确定其血型的方法。

常见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

血型鉴定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血型抗体法:这是最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之一。

通过向待测血液中添加特定的抗血型抗体,观察是否会出现凝集反应来确定血液中所含有的抗原类型。

例如,如果待测血液凝集了A抗体,但不凝集B抗体,那么可以判断为A型血。

通过逐一测试四种抗体,即A抗体、B抗体、AB抗体和O抗体,即可确定一个人的血型。

2. 血凝法:血凝法是通过将待测血液与已知血型的抗血清混合,观察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初步判断一个人的血型,但不够精确。

3. 血型试纸法:这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血型鉴定方法。

只需将待测血液滴在特定试纸上,就可以通过试纸上的化学反应来确定血型。

试纸上通常有几种不同的抗体,当待测血液中含有与试纸上的抗体相对应的抗原时,试纸上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4. DNA分型法: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血型鉴定方法,通过检测人体DNA中与血型相关的基因片段来确定血型。

这种方法的精确度非常高,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以上是常见的血型鉴定方法,每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优缺点。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如鉴定的目的、样本的数量和设备的可用性等。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血型鉴定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用于输血配型,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犯罪现场的鉴定等。

同时,血型也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例如O型血的人患有胃癌的风险较高,而AB型血的人则较易患心血管疾病。

总结来说,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原和抗体来确定血型的方法。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血型抗体法、血凝法、血型试纸法和DNA分型法等,它们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

血型鉴定在医学和法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血型不规则抗体

血型不规则抗体

血型不规则抗体血型不规则抗体是指在输血、妊娠或器官移植等情况下,受体血液中产生的与供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溶血性疾病或器官移植排斥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了解和检测至关重要。

在了解血型不规则抗体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人类的血型系统。

人类的血型系统主要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包括A、B、AB和O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则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在输血、妊娠或器官移植等情况下,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血型差异可能导致血液中产生不规则抗体。

在输血过程中,如果受体血液中存在与供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就会发生输血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导致发热、寒战、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受体的血液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以确保不会发生输血反应。

在妊娠期间,如果母亲的血液中产生了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就会导致溶血性疾病。

这种情况在母亲为Rh阴性、父亲为Rh阳性的情况下最为常见。

因此,对孕妇的血液进行抗体筛查和抗体识别是非常重要的。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如果受体的血液中存在与供体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就会导致器官移植排斥。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移植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失败。

因此,在进行器官移植前,需要对受体的血液进行抗体筛查和抗体识别,以确保移植成功。

对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主要包括抗体筛查和抗体识别两个步骤。

抗体筛查是通过将受体血清与已知抗原的红细胞混合,然后进行离心沉淀来检测是否存在抗体。

如果抗体筛查呈阳性,就需要进行抗体识别,以确定具体的抗体类型。

抗体识别通常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来进行。

一旦确定了受体血液中的抗体类型,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输血过程中,可以选择与受体血液中的抗体不相对应的供体血液进行输血。

在妊娠期间,可以通过注射Rh免疫球蛋白来预防溶血性疾病的发生。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可以选择与受体血液中的抗体不相对应的供体器官进行移植。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的评估。

二、适用范围输血科负责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人员。

三、原理:将受检血清(如检测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须先用巯基试剂裂解其中的IgM型抗体)经连续倍比稀释后与表达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反应,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同时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四、步骤和方法(1)盐水介质法测定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1、排试管12支,编号,以第1支试管为原倍进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受检血清,第12支试管为2048倍,稀释后容积定为100微升。

2、分别往12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

3、用专用离心机120g离心1min,观察有无溶血和凝集情况。

4、结果判断: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为目标抗体的效价,再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2)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1、取200微升受检血清加入0.2mol/L二巯基乙醇(2—Me)应用液200微升混匀,将试管口密封,37℃孵育30min。

2、排11支试管,编号,进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2—Me处理过的血清。

由于第1支已经进行了稀释,所以第11支试管为2048倍,稀释后容积定为100微升。

3、凝聚胺法检测时,往11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按照凝聚胺法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4、抗球蛋白法测定时,往11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后置37℃孵育30min后,按照抗球蛋白法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5、结果判断: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为目标抗体的效价,再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1)评分标准根据稀释血清各管凝集强度进行评分,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为:4+为12分,3+为10分,2+为8分,1+为5分,+/-或W+为2分,阴性为0分,稀释各管评分之和为积分。

血型抗体检测注意事项

血型抗体检测注意事项

血型抗体检测注意事项血型抗体检测是用于确定个体血液中特定抗体的存在与否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这项检测对于确定适宜的输血和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血型抗体检测的注意事项:1. 检测前的准备:在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以确保标本位置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等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判断。

此外,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对设备和试剂进行质控和校准,保证其正常工作。

2.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血型抗体检测中非常关键的步骤。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标本为静脉血或拇指指尖血。

采集静脉血时,要确保采血针和采血管的质量,以避免血栓形成或溶血现象的发生。

采集指尖血时,要注意避免感染和出血,以免污染和稀释标本。

3. 试剂选择与稀释:在进行血型抗体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试剂和稀释液进行配制。

试剂应该符合质量标准,并且检测前需要进行试剂质量控制。

稀释液的选择应该根据标本的特点和检测目的进行,以确保试剂和标本的充分反应。

在配制试剂和稀释液时,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稀释比例,以避免试剂或标本的浓度偏高或偏低对结果的影响。

4. 试剂储存和保质期:试剂的储存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稳定的一个关键环节。

试剂应当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试剂的保质期要在使用前进行检查,过期的试剂应当严格禁止使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检测方法与条件:血型抗体检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凝集反应、间接抗人球蛋白反应等。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试剂的特性和检测目的,并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同时,需要对检测条件进行控制,包括试剂的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解读与报告:在获得检测结果后,需要对结果进行仔细的解读和判断。

根据不同试剂的反应和标本的特点,可以判断抗体是否阳性或阴性,并根据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血型血清学试验技术

血型血清学试验技术

I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抗体
• 血液中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 • 以单体形式存在,与红细胞上相应抗原结
合后,通常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 • 能通过胎盘。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 在盐水介质中,IgM类抗体可直接与含有相 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 集。
• 通常用于血型的鉴定。 • 玻片法、试管法、微孔板法。
后,自身冷抗体发生作用,激活补体,补体成 分结合在红细胞上,用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 发生假阳性。
• 离心过度,红细胞压积过紧,不易充分摇散。
• 致敏后的红细胞洗涤不充分,残留的球蛋白中和了 试剂中的抗球蛋白,造成假阴性。
• 操作过程不连续,时间过长,结合在红细胞上的 抗体解离。
• 红细胞、血清和抗球蛋白试剂保存不当都可能发 生活性减弱或丧失。
胶柱,柱的上端有一个加样反应室。抗原 抗体反应后离心,凝胶柱起过筛作用,红 细胞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的间隙留在凝胶 的上断,未凝集的红细胞通过凝胶的间隙, 沉积到底部。
吸收放散试验
• 红细胞上的抗原可吸收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在 适当条件下发生凝集或致敏,观察吸收前后抗 体效价可证明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抗原及其强 度。
+ + + 凝聚胺
+
+
- - - - - 枸橼酸纳- - - - -
无凝集
有凝集反应
注意事项
• 不能使用含柠檬酸钠和肝素抗凝的标本。 •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 凝聚胺只能使正常红细胞发生凝集,对缺
乏唾液酸的细胞(T及Tn细胞)无作用。 • 对Kell系统不敏感。
5.凝胶技术
• 原理 • 凝胶技术是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做成微型凝

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
血清学方法
基因分型方法
白细胞血型鉴定方法:
(白细胞含HLA血型抗原和其自身特
异的抗原及红细胞或血小板共有的
一些血型抗原)
血清学方法 基因分型方法 细胞学方法
血小板血型鉴定方法:
(血小板含有ABO系统血型抗原、HLA
血型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血清学方法 基因分型方法
血清型鉴定方法:
电泳
免疫扩散
发现 年代 1962 1965 1967 1940 1967 1952 1975 1960 1965 1970
系统符 号 SC DO CO LW CH/RG H XK GE CROM KN
抗原 数 3 5 3 3 9 1 1 7 10 5
基因名称 SC DO AQPI LW C4A/C4B FUTI XK GYPC DAF CRI
抗A和抗B出现的时间:
新生儿4-6个月出现
10岁达高峰 老年可很低
血型抗体
免疫抗体(immune antibody)
是机体在有可查知的抗原刺激下,而产生的 抗体(一般由输血、妊娠和注射三种方式产 生)。 除ABO、MN、P和Lewis血型系统中的抗体
属于天然抗体外,其它多为免疫抗体。
血型抗体的性质
1902年, Landsteiner 的学生 Decastello和 Sturli 又发现了 ABO 的第四种血型,即D ( AB ) 型。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与他的同事先后又发现了 MN血型(1927年)、P血型(1927年)及Rh血型 (1940 年),这些血型在迄今所有已发现的血型中临床意
义最大。
血凝抑制试验
红细胞酶型鉴定方法:
把电泳和组织染色相结合的
酶谱技术
以ABO血型为例,讲解血型鉴定的 血清学方法 基因分型方法

血型抗体

血型抗体

血型抗体抗体的分类1、Igm属天然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够直接凝集红细胞的抗体,又叫规则抗体,它是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即红细胞中有A抗原,那么其血浆中一定没有抗A抗体,仅有抗B抗体);此类抗体不能透过胎盘,且其最佳反应温度为4℃所以又叫冷抗体如ABO血型系统。

2、IgG抗体,属意外抗体:在盐水介质中未表现出可见的凝集反应,又叫不规则抗体,它不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此类抗体最佳反应温度37℃所以又叫温抗体如Rh血型系统。

3、同种抗体:同种属动物之间的抗原相互刺激产生的抗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输血产生的抗体,如RH阴性病人输注了RH阳性血液后产生的抗-D抗体就为此类抗体。

4、自身抗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抗体,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自身抗体不仅可心破坏本身的红细胞,也可以破坏输入的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在红细胞表面只两个抗原,一个是A抗原,另一个是B抗原,H物质是A和B抗原的前体O型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A抗原和B抗原是H物质在不同的转移酶作用下转化而成的。

O型血体内没有此类转移酶,所以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

2、ABO血型的遗传A型的基因型可为:AA AOB型的基因型可为:BB BOAB型的基因型可为:ABO型的基因型可为:OO所以不难理解亲代血型为AXA子代血型A O亲代血型为AXB子代血型O A B AB亲代血型为AXO子代血型A O亲代血型为AXAB子代血型A B AB亲代血型为BXB子代血型B O亲代血型为BXO子代血型B O亲代血型为BXAB子代血型A B AB亲代血型为OXO子代血型O亲代血型为OXAB子代血型A B亲代血型为ABXAB子代血型A B AB3、血型定型具有A抗原是A型,具有B抗原是B型,两个抗原都有的是AB型,两个抗原皆无是O型,由于ABO血型系统持续存在ABO抗体,所以血型鉴定时必须进行正反定型,但是新生儿出生时尚未产抗体所以新生儿不必做反定型。

血型抗体 效价测定

血型抗体 效价测定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操作方法。

原理将被检抗血清作倍比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原红细胞,观察凝集强度。

以抗体稀释后仍能与抗原红细胞出现1个(+)凝集的试管稀释倍数之倒数定为该抗体的效价。

器材小试管、刻度吸管、37°C水浴箱。

试剂1. 标准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2.生理盐水。

标本被检者血清。

操作以抗A效价测定为例。

1.血清倍比稀释取10支小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0.1ml。

在第1管中加入0.1ml 被检者血清,混匀后吸取0.1ml加入第2管,依此类推,至第10管,最后弃去0.1ml。

2.加入抗原红细胞于每管中加入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1ml,混匀。

3.温育置15~20°C室温中温育15min。

4.离心和观察结果以1000r/min离心1min,以出现1个(+)凝集强度试管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定为该抗血清效价。

注意事项1.倍比稀释要准确,避免稀释不匀出现跳管现象。

2.离心后试管内上清液出现溶血,表明不仅有抗原抗体反应,而且有补体激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操作方法。

原理将被检抗血清作倍比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原红细胞,观察凝集强度。

以抗体稀释后仍能与抗原红细胞出现1个(+)凝集的试管稀释倍数之倒数定为该抗体的效价。

器材小试管、刻度吸管、37°C水浴箱。

试剂1. 标准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2.生理盐水。

标本被检者血清。

操作以抗A效价测定为例。

1.血清倍比稀释取10支小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0.1ml。

在第1管中加入0.1ml 被检者血清,混匀后吸取0.1ml加入第2管,依此类推,至第10管,最后弃去0.1ml。

2.加入抗原红细胞于每管中加入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1ml,混匀。

3.温育置15~20°C室温中温育15min。

4.离心和观察结果以1000r/min离心1min,以出现1个(+)凝集强度试管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定为该抗血清效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型抗体
抗体的分类
1、Igm属天然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够直接凝集红细胞的抗体,又叫规则抗体,它是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即红细胞中有A抗原,那么其血浆中一定没有抗A抗体,仅有抗B抗体);此类抗体不能透过胎盘,且其最佳反应温度为4℃所以又叫冷抗体如ABO血型系统。

2、IgG抗体,属意外抗体:在盐水介质中未表现出可见的凝集反应,又叫不规则抗体,它不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此类抗体最佳反应温度37℃所以又叫温抗体如Rh血型系统。

3、同种抗体:同种属动物之间的抗原相互刺激产生的抗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输血产生的抗体,如RH阴性病人输注了RH 阳性血液后产生的抗-D抗体就为此类抗体。

4、自身抗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抗体,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自身抗体不仅可心破坏本身的红细胞,也可以破坏输入的红细胞。

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在红细胞表面只两个抗原,一个是A抗原,另一个是B抗原,H物质是A和B抗原的前体O型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A抗原和B抗原是H物质在不同的转移酶作用下转化而成的。

O型血体内没有此类转移酶,所以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物质。

2、ABO血型的遗传
A型的基因型可为:AA AO
B型的基因型可为:BB BO
AB型的基因型可为:AB
O型的基因型可为:OO
所以不难理解亲代血型为AXA 子代血型A O
亲代血型为AXB 子代血型O A B AB
亲代血型为AXO 子代血型A O
亲代血型为AXAB 子代血型A B AB
亲代血型为BXB 子代血型B O
亲代血型为BXO 子代血型B O
亲代血型为BXAB 子代血型A B AB
亲代血型为OXO 子代血型O
亲代血型为OXAB 子代血型A B
亲代血型为ABXAB 子代血型A B AB
3、血型定型
具有A抗原是A型,具有B抗原是B型,两个抗原都有的是AB型,两个抗原皆无是O型,由于ABO血型系统持续存在ABO抗体,所以血型鉴定时必须进行正反定型,但是新生儿出生时尚未产抗体所以新生儿不必做反定型。

抗体大约在6个月至10个月发育成熟,10岁抗体浓度最大,随着年龄增加抗体浓度逐渐下降70岁时相当于4个月的新生儿。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红细胞抗原血浆抗体
A A 抗B
B B 抗A
AB A B 无
O 无抗A抗B
4、ABO亚型
亚型的主要血清学特征是红细胞抗原的量减少,红细胞与试剂表现为弱凝集或才不凝集,与抗-H反应较强
亚型通常是在正反定型不符,或凝集较弱的情况才发现,此时我们除做常规试验之外还应增加抗-H,抗A、抗AB,血清反定型要增加O细胞、A1细胞(一般A2亚型微乎其微可以忽略)。

5、为什么O型的母亲孕育非O型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几
率较大?
我们前面说的ABO血型抗体是以Igm抗体为主,而此类抗体是不能透过胎盘的,但血液中还有少量血型抗体以IgM和IgA 的形式存在,O型血人的抗-A B抗体部分以IgG类抗体存在,由于IgG抗体能够透过胎盘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

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6孟买型:其血清血特征是无ABH抗原,与抗A、抗B、抗H均无凝集,但其血清中有抗A抗体、抗B抗体、抗H抗体能与A 、B、O细胞全部凝集,容易误判为“O”型。

孟买型人输血只能输注孟买型人的血液。

7、为什么我临床经常有RH阴性的母亲可孕育几个孩子而未发生溶血呢?
由于我们RH抗D试剂对弱D患者认及DU及DEL的患者不能检出而把此类病人判为RH阴性,实则为RH阳性所以正孕育RH阳性胎儿时并不能产生同种抗体,而致新生儿溶血,所以这类母亲能孕育一个孩子。

8、弱D人群在做为不同的身份时其判断是不同的,是什么意思呢?
当做为献血者时,我们应视它为阳性人群,因为红细胞上有D抗原,可刺激RH阴性患者产生抗D抗体所以该类血液只能作为RHD阳性血供给临床;
对于弱D患者,由于我们常规的血清血技术,无法鉴别出是
D抗原数量减少还是D抗原缺失,因此弱D患者应当视为RHD 阴性对待,必须输入RHD阴性血。

交叉配血试验
完整的交叉配血试验应包括:
1、复查收到的受血者血样的ABO、RH血型,认及抗体筛查的结果。

2、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与此次结果不符应及时分析原因。

3、选择合格的献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应包括下述几项
(1)主侧配血(2)次侧配血(3)自身对照当主或次侧不相合时,可将受血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做自身对照,以排除自身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RBC瞑线状假凝干扰。

疑难输血的处理
一、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主侧交叉配合试验阳性的处理
(1)自身对照试验阴性:受血者体内有同种不规则抗体,可采取下列办法:1、对受血者血清做抗体特异性鉴定,对供血者血液标本做抗原鉴定,选择抗原阴性的血液重新配合,我们没有这种条件,我们可选择盲配,2、如果抗体特异性无法确定,应选择配血阴性的发生。

(2)自身对照试验阳性:受血者血清中可能有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导致的配血不合,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可以自溶也可以使新鲜输入得RBC发生溶解,所以如果不是危及生命,一般不输血,必要时选用不规则抗体相对应的抗原阴性的洗涤红,我们医院无法办到。

二、近段时间我科常遇到次侧阳性及抗筛阳性,我之后再给病人做了个直抗仍为阳性。

这些患者血清中往往含有自身抗体,且同时伴有不规则抗体,这些病人通常是肾脏病,肝硬化,肿瘤患者长期处于贫血状态的人,反复多次输血产生抗体吸附在患者的细胞表面,导致次侧有凝集,还有一种情况是手术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头孢菌素等药物由于结合到红细胞表面,使其形成新的抗原,也可导致DAT阳性及次侧阳性。

此类病人我们的医生有一个认识误区,要选择洗涤红细胞,因为洗涤红细胞去除了99%血浆,但经过洗涤后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寿命缩短,储存期仅有24小时,红细胞破坏较严重,况且在洗涤过程中又增加了污染概率,不能保证细菌感染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此类病人应选择滤白洗涤红细胞,但我们血站无此类血制品,最好选择不规则抗体相对应的抗原阴性的洗涤红细胞,我们也没有这种条件,唯一可做的是病人可以停药6-8周,若不规则抗体消失了,次侧为阴性了可为病人输血治疗,大医院他们也在用激素的前提下,抑制病人免疫功能观察缓慢输血。

但他们若出现状况有很好的抢救能力。

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还可能遇见查血型的时候出现正反定型不相符的情况,我们在排除一切人为因素的情况下,可能有两种情况造成:(1)许多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正定型为B型RH阳性,次侧却为AB型。

(2)输错血后会导致正反定型不相合,遇到以上情况怎么办?
一般我们以主侧为定,即主侧是什么血型就是什么血型,确实不敢出报告,我们可以给临床出一个血型鉴定格局谱。

在大医院就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测定基因型来了解血型。

2、我们在前面讲了六个月内的新生儿体内的ABO抗体没有或较弱,只能做正定型;出报告的时候应为XX型(正定型)。

后面一定要注明“正定型”
四、在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若病人为RH阴性,而血站没有RH阴性怎么办?
我们应在院部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同意,病人家属签字同意的情况下,选择一次性输入RH阳性血,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也即是说24小时后就不能再输入阳性血了。

五、当我们无法确诊病人血型的时候,抢救病人怎么办?我们应选择输“O”型的红细胞+AB型的血浆,应注意病人输了“O”型红细胞后必需两周后才能输其本身血型的血。

六、浅谈微柱凝胶合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