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管理】战略管理-内部环境分析
战略管理4:内部环境分析

❖ 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战略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使战略效果最佳化。 一方面,企业战略要与企业文化协调一致,不然企业文化就会成为 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阻碍力量;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变 革和创新,使企业文化与战略更为协调一致。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领域中,它对企业的经营 决策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也总是发生在企 业的特定文化之中。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下页):
企业战略管理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 企业文化引导战略定位,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动力。 一般来言,企业战略是在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核心要 素所规范的总体经营思想、路线和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也就是说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将形成什么样的战略。
控制
行动或调整计划,以保证实际工作结果与计划预期相一致的管理 活动。具体包括:
质量控制、财务控制、库存控制、销售控制、成本控制等。
战略评价
企业战略管理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3、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确认、预见、创造和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过程, 基本上市场营销功能有如下七种,理解这些职能有助于战略制定者 识别和评价营销优势与劣势:
第3步:运用内部环境分析的工具,如价值链分析方法、构建内部因素 评价矩阵法、“雷达图”等,分析与评价企业每一内部战略要 素,并要求参与人对所认定的因素按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以 确定哪些要素是企业的优势,哪些是劣势。
第4步:将上述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以一定的形式提供给战略制定部门 ,以便通过战略匹配工具进行战略方案的拟订与选择。
管理学 战略管理 (6.11)--内部环境分析-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
1. 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要素。
资源可区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有形资源是指可见的,可以量化的资源。
主要包括财务资源、组织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是指根植于企业的历史、长期积累下来的,不易辨识和量化的资源。
如品牌、声誉、文化、知识、专利等。
2. 企业能力
企业能力是指整合企业资源,使价值不断增加的技能(运用资源的能力)。
企业的基本能力包括: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管理能力等。
资源是分散化的;而能力是“结构化”和“系统化”的。
3.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就是是一组相互联系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的组合体4. 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可以转移到其它业务领域。
核心竞争力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
5. 稀有能力
稀有能力是指那些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能够拥有的能力。
6. 难以模仿的能力
难以模仿的能力是指其他企业不能轻易建立起来的能力。
是指其他企业很难复制或替代你的有价值的稀缺资源。
企业战略管理第3章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第3章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组织架构、资源与能力、文化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分析。
在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效地制定战略,提高竞争力。
首先,组织架构是内部环境分析的重要部分。
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和决策层面的协调,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在分析组织架构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层级结构、部门划分、职责分工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组织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是否存在决策层面的瓶颈、信息流程的不畅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
其次,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资源可以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等,能力可以包括技术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创新能力等。
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以及是否存在资源短缺或能力不足的问题。
通过资源与能力的分析,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战略来保持或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最后,文化与价值观是组织内部的精神动力和行为导向。
企业文化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等,对企业的员工行为和组织效能产生重要影响。
在分析文化与价值观时,需要考虑企业的管理风格、沟通方式、员工认同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文化与价值观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企业内部的协作氛围、员工满意度等情况,并及时对不利因素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内部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对组织架构、资源与能力、文化与价值观的深入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为制定有效的战略提供依据。
同时,内部环境分析也为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只有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内部环境的情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内部环境分析

不确定性
◦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因为企业对内部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判断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战略管理者对企业外部环境分 析和判断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没有最后确定自己 的经营范围、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商业模式等战略选 择之前,企业战略管理者很难有针对性地判断企业的优 势、劣势以及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 境分析不仅需要多次循环,而且需要将机会、威胁、优 势和劣势进行多次比较,以避免不确定性导致的负面影 响。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家企业作为对象,研究 该企业的发展历史与现行战略,结合当前的经营 环境,考察其目前的资源与能力,明确其核心竞 争力,判断其优势和劣势所在。
判断企业利用 资源的效率
• 关注企业能力的大小、分 布的领域、稀缺性、可模 仿性和可转移性
• 特别关注综合能力、整合 能力以及学习和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 ,也称核心 能力、核心专长,是指为企业战胜其竞争对手, 提供竞争优势来源的资源和能力。
基本标准
◦ 有价值的 ◦ 稀缺的 ◦ 难以模仿的 ◦ 无法替代的
企业历史 及现行战 略
现行 战略 是什 么 有效
资源
有形 资源 无形 资源 资源
能力
管理 能力 经营 能力 内外
核心竞争 力
价值 性 稀缺 性 模仿
竞争优势
暂时 的优 势 持久 的优
复杂性
◦ 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是有机整合在一起的,但是有效的内 部环境分析要求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否 则很难判断企业在哪些资源、能力上具有竞争优势或者劣 势。克服这个困难不仅需要战略管理者以客观或者中立的 立场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而且需要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 经验和技巧。
(完整版)战略管理体系-内外部环境分析

(完整版)战略管理体系-内外部环境分析一、引言战略管理是企业有效运营和制定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
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基本步骤,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所处的竞争环境以及内部资源的优势和短板,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
二、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文化等方面因素的评估。
其中,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评估企业的组织结构,了解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决策流程,以及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 人力资源: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员工数量、素质、培训等。
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潜力,是否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需求。
3. 资产与技术:评估企业的资产状况,包括设备、技术等方面。
了解企业是否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和更新。
4. 内部文化:评估企业内部的组织文化,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方面。
了解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关注企业所处的市场和行业环境。
以下是外部环境分析的几个关键点:1. 宏观环境:评估宏观经济环境的形势,包括国内外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率等。
了解宏观环境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影响。
2. 行业竞争环境:评估所处行业的竞争格局,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分布等。
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3. 消费者需求:评估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趋势,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行为。
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整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产品开发。
4. 法律和政策环境:评估政府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影响,了解是否存在合规风险和可利用的政策支持。
四、总结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战略提供依据。
内部环境分析帮助企业评估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外部环境分析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和应对风险。
因此,做好内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更有效识辨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两个要素:企业基 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进步,新 的商业模式加速思维模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战略家面对企业内部分析的关键问题:
➢对企业内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掌握企 业目前的资源、能力状况,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 而使选定的战略能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优势,避开或克 服劣势,最终使企业企的业战战略管略理企目业内标部环得境分以析 实现。
企业内部环境(条件)的构成要素
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 ➢资源要素:投入企业的各种东西。 ➢管理要素:将资源加以合理组织、使用 的活动。 ➢能力要素:资源要素与管理要素有机结 合而产生的技能。
➢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取胜的关 键力量不是来自于有吸引力的市场领域,而是公 司卓越的、专有的、难以仿效的、可持续提高的 战略资源与核心能企业力战略。管理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行业组织模型揭示了外部环境对公司战略行动的 决定性影响。
20世纪60—80年代 ,人们始终认为外部环 境是公司获取成功战略 的主要决定因素。公司 只有在实施了适用于宏 观及行业和竞争环境的 战略后才能获得超额利 润。
资源基础模型揭示了公司独特的资源与能力组合 对战略的决定性影响。
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 优势理论认为,任何一家 公司都是资源与能力的独 特组合,这些资源和能力 是组织战略的基础和利润 的重要来源。
资源:企业生产过程的投入
能力:将众多资源结合运用来完成一项 任务或活动的才能
竞争优势:企业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
通过研究外部环境,公 司确定:
企业战略管理简答题内部环境分析采取的措施

企业战略管理简答题内部环境分析采取的措施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内部环境分析是为了了解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和优势以及其运营效率和内部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采取的措施:
1. 组织内部数据收集和分析: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营销数据、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等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份额、人才配置等情况。
2. 内部调查和访谈:通过与各个部门、团队和员工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内部环境的看法、对自身角色和职责的理解,以及对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3. 绩效评估:通过制定和实施绩效评估系统,对公司的各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以了解公司在财务、市场、运营等方面的表现以及相关问题的存在。
4. SWOT分析:对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以识别内部环境中的潜在优势和挑战。
5. 内部文化观察:观察公司的内部文化,包括员工的合作氛围、领导风格、组织结构等方面,以了解公司内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资源、能力和优势,并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有效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战略管理内部环境分析bvwu

• 经营资源可以理解为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或劣势的任何 要素,它既包括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源,如企业雇
员、厂房、设备、资金等,也包括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 形资源,如专利权、品牌、企业文化等。
经营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主要特性
核心指标
❖
有 形 资❖ 源
三、资源审核
价值链分析的核心是将公司的所有资源、价值活动与
公司战略目标紧密连接起来,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形成 了一个简明而清晰的结构框架。然而没有充足的、齐全 的、高质量的资源支持,价值链就难以正常运行及产生 其效能。
资源审核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列举公司资源数
量、种类和品质的清单,而是分析和判定在所有可控资 源中,哪些资源是形成公司核心能力的战略性资源,它 要何种程度上支持公司的战略行动并帮助公司构建起市 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益性、成长性、竞争性与结构性,下面就每一个指标的具体 含义与分析方法进行介绍。 1.产品市场地位分析 分析产品的市场地位,不仅要定性地分析其知名度,更要定 量地测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应分品种、 分地区、分时期进行统计,并与竞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找 出本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和地区,以便进一步查明原因。 市场覆盖率公式中的销售地区可以是省、市或者县,但在进 行对比时,销售地区是市或县等,其概念必须统一。
•
(一)收益性指标。分析收益性指标,目的在于观察 企业一定时期的收益及获利能力。
(二)安全性指标。指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也可以 说是资金调度的安全性。分析安全性指标,目的在 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偿债能力。
(三)流动性指标。分析流动性指标,目的在于观察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金周转状况,掌握企业资金的 运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cklist
16. 我们学过了哪三种障碍 17. 何谓转换成本 18. 什么是广义替代 19. 什么是T型生产结构 20. 伊丹敬之的三类顾客划分
5
checklist
21. 波特的4个顾客选择标准 22. 采购有哪两种基本策略 23. 战略群组是波特提出的概念吗 24. 识别竞争对手有哪两个角度 25. 快餐业是如何克服分散的
基本活动
INBOUND LOGISTICS
OPERATIONS
OUTBOUND LOGISTICS
MARKETING SALES
SERVICE
MARGIN
R/D, PROCUR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IRM INFRASTRUCTURE
18
进一步解释:价值链的构成
2
checklist
6. 安索夫提出的成长向量用的是哪两个维度 7. 伊丹敬之认为战略由哪几个群构成 8. 一般来讲,企业战略的5项基本内容 9. 战略的本质与动机各是什么 10. 竞争的4个层面
3
checklist
11. 企业策略可大致分成哪三个层面 12. PEST分析指什么 13. 明茨伯格是哪国人,有什么称号? 14. 脚本分析法实质上是一种什么分析方法 15. 用英语说出5力模型及内容
一般公司 市区售票 购买新飞机 免费供餐 免费托运 人民捷运 机上售票 购买旧飞机 餐饮收费 收费托运
13
与VC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价值链VALUE CHAIN / VC
按照创造价值的关系所形成的企业活动的整体
14
与VC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价值活动VALUE ACTIVITIES 创造价值的基本工作 分类:直接活动和辅助活动
Operations Convert the inputs into final product form Machining, packaging, assembly,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22
Primary activities
Outbound logistics
6
checklist
26. 波士顿矩阵使用哪两个维度 27. 波士顿矩阵四个象限的称呼(英文) 28. 麦肯锡方法使用哪两个维度 29. 利特尔方法使用哪两个维度 30. 哪种方法较为客观/较为主观
7
三
价值链分析 THE VALUE CHAIN
1985,波特,竞争优势
8
1996,策略是什么
企业经营者除了思考抽象的策略议题外,执行层面的 营运活动更是其中的关键。换言之,企业除了要有清 楚地策略定位外,还应考量在每次活动(功能)与整 体策略之间寻求一致,同時确保每一项活动彼此可以 相互强化,有效整合。企业家应牢记成功的策略不是 有好的想法而已,而是要把每一件事(不是少数几件 事)都做得很落实。
24
Primary activities
Service Enhance or maintain a product’s value Installation, repair, training, adjustment…
上面每一项活动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如:
生产 制造
热处 理
机加 工
组装 调试
质量 检验
19
进一步解释:价值活动内容
基础管理:财务、行政、法律等事务管理 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与绩效考核 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市场研究等 供应:原料运输、动力供应
基本活动:内部搬运、检查,零件制造,组装调试, 定单处理,发货,宣传促销,备件供应、维修服务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Internal Analysis
Cont’d
1
checklist
1.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生于哪个国家 2. 波特对企业战略的定义 3. 德鲁克认为企业战略要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什么 4. 明茨伯格战略的五种含义(5P)指什么 5. 谁首先在企业管理中正式引入“战略”概念
20
Primary activities
Inbound logistics Material handling, warehousing, inventory control…
Receive, store, disseminate inputs to a production
21
Primary activities
Collecting, storing, distributing the final products to consumers
Finished-goods warehousing, order processing
23
Primary activities
Marketing/sales
Provide means through which customers can purchase products and induce them to do so. Develop advertising campaigns, select appropriate distribution channels, support sales forces…
11
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和辅助 过程中要进行许多相互分离而又相互衔接的活 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
战略的基本分析单位是“活动”,而非企业。 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 键来源。
12
案例:人民捷运公司
人民捷运公司的经营活动的特点 售票服务 飞机作业 机上服务 行李托运
9
本节主要内容
1. 竞争优势与价值链 2. 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步骤 3. 价值链的改进
10
1 竞争优势与价值链有何关系
迈克尔·波特
虽然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从 内部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种基本 类型,即低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
但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无法理解企 业的竞争优势的。
PRIMARY ACT5
几个重要概念
价值系统:前后相连的价值链所形成的 价值创造/增值系统。
16
价值链的构成
基本活动
原料 物流
生产 制造
成品 物流
销售
服务
利润
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 采购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事务管理
支持性活动
17
THE VALUE 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