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的奇妙颜色
毕业论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学号:2007******某某师X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2007******)指导教师*** 助教年级2007级专业物理学系别物理系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指导教师*** 助教年级2007级专业物理学系别物理系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某某师X大学2011年5月word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纳米材料已成为当今许多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而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许多优异性能使其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纳米ZnO的应用前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纳米ZnO各种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同时提出了每种工艺的优缺点,简单介绍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提出了研究方向,并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氧化锌应用研究纳米ZnO材料显示出以往未曾有过的优异性能,即使在传统应用领域中,也显示出较普通ZnO材料更加优良的性能,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已受到高度重视,如何大规模,低成本制备纳米ZnO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的方向是进一步深入探讨纳米ZnO的形成机理和微观结构,探求高纯纳米ZnO的制备方法,并使之工业化,随着制备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纳米氧化锌必将成为21世纪一个大放异彩的明星而展现在新材料、能源、信息等各个领域,发挥其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1]。
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的一些新方法,介绍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并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ZnO的研究现状纳米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纳米材料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相应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2]。
目前,国内外关于纳米ZnO的研究报道很多,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都做了很多工作。
纳米氧化锌

摘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面向2l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其粒径介于l-100纳米。
又称为超微细氧化锌。
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使得纳米氧化锌产生了其本体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因而,纳米氧化锌在磁、光、电、化学、物理学、敏感性等方面具有一般氧化锌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在橡胶、涂料、油墨、颜填料、催化剂、高档化妆品以及医药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氧化锌由于其巨大的表面能,导致颗粒很容易团聚在一起.要使纳米氧化锌的种种特殊性能得以充分利用,首先必须解决纳米粒子之问的团聚及在溶剂中分散性能差的问题.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改性剂,目前,国内外采用表面活性剂作为纳米粉体改性剂的研究工作并不少见.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其进行表而修饰改性,改善纳米ZnO的水溶性和颗粒团聚的现象,制备出了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的纳米氧化锌.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粒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前言纳米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是纳米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技术。
ZnO作为纳米化的半导体材料不仅具有宽频带、强吸收和“蓝移”现象,还能产生光学非线性响应,具有更优异的光电催化活性,在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催化材料等方面也应用广泛。
纳米氧化锌的化学法制备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其中液相法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产品纯度高,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相法主要有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其中在直接沉淀法基础上又发展了用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1]。
目前已有多种不同用途的纳米ZnO的合成方法,但是没有很好解决纳米ZnO由于粒径小、表面能大等因素引起的团聚问题;另一方面ZnO的水溶性差,难以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为此需要对无机粉体表面进行修饰,以解决团聚和相容性问题。
氧化锌的颜色由来

纳米氧化锌颜色的由来一、物质颜色的由来物质的颜色都是其反光的结果。
白光是混合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如果某物质在白光的环境中呈现黄色(比如纳米氧化锌),那是因为此物体吸收了部分或者全部的蓝色光。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其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
不同颜色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波长,而不同的物质会吸收不同波长的色光。
物质也只能选择性的吸收那些能量相当于该物质分子振动能变化、转动能变化及电子运动能量变化的总和的辐射光。
换句话说,即使是同一物质,若其内能处在不同的能级,其颜色也会不同。
比如氧化锌,不论是普通形式的,还是纳米形式的,高温时颜色均很黄,温度降低时颜色变浅。
原因在于在不同温度时,氧化锌的分子能及电子能的跃迁能量不同,因此,对各种色光的吸收不同。
二、粗颗粒的氧化锌与纳米氧化锌的结构区别,及由此导致的分子内能差异粗颗粒的直接法或间接法氧化锌是离子晶体。
通常来说,锌原子与氧原子以离子键形式存在。
由于其颗粒较粗,每个颗粒中氧原子与锌原子的数量相当多,而且两种原子的数量是一样的(按分子式ZnO看,是1:1)。
但对于纳米氧化锌,其颗粒相当细,使得颗粒表面的未成键的原子数目大增。
也就是说,纳米氧化锌不能再看成具有无限多理想晶面的理想晶体,在其表面,会有无序的晶间结构及晶体缺陷存在。
表面这些与中心部分不同的原子的存在,使得其具有很强的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性。
研究表明:在纳米氧化锌中,至少存在三种状态的氧,他们是晶格氧(位于颗粒内部)、表面吸附氧及羟基氧(--OH),而且,颗粒中锌的数量大于氧的数量,不是1:1的状况。
这一点与普通氧化锌完全不同。
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存在氧空缺,有许多悬空键,易于与其他原子结合而发生反应,这也是纳米氧化锌在橡胶中、催化剂中作为活性剂应用的基本原理。
由于纳米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的上述不同。
使得其颗粒中分子能及电子能的跃迁变化能级不同,因此,其颜色也不同。
纳米氧化锌介绍与应用

纳米氧化锌介绍与应用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
概述中文名:纳米氧化锌英文名:Zinc oxide,nanometer 别名:纳米锌白;Zinc White nanometer CAS RN.:1314-13-2 分子式:ZnO 分子量:81.37形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
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
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在纺织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由于纳米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纳米氧化锌已成为许多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
纳米氧化锌金属氧化物粉末如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氧化镁等,将这些粉末制成纳米级时,由于微粒之尺寸与光波相当或更小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使导带及价带的间隔增加,故光吸收显著增强。
各种粉末对光线的遮蔽及反射效率有不同的差异。
以氧化锌及二氧化钛比较时,波长小于350纳米(UVB)时,两者遮蔽效率相近,但是在350~400nm(UVA)时,氧化锌的遮蔽效率明显高于二氧化钛。
同时氧化锌(n=1.9)的折射率小于二氧化钛(n=2.6),对光的漫反射率较低,使得纤维透明度较高且利于纺织品染整。
纳米氧化锌还可用来制造远红外线反射纤维的材料,俗称远红外陶瓷粉。
氧化锌纳米材料简介

目录摘要 (1)1.ZnO材料简介 (1)2.ZnO材料的制备 (1)2.1 ZnO晶体材料的制备 (1)2.2 ZnO纳米材料的制备 (2)3. ZnO材料的应用 (3)3.1 ZnO晶体材料的应用 (3)3.2 ZnO纳米材料的应用 (5)4.结论 (7)参考文献 (9)氧化锌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氧化锌(ZnO)材料的性质,简单综述一下近几年ZnO周期性晶体材料和ZnO纳米材料的新进展。
关键词:ZnO;晶体材料;纳米材料1.ZnO材料简介氧化锌材料是一种优秀的半导体材料。
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和强碱。
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ZnO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
ZnO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在半导体领域的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中均有应用。
此外,微颗粒的氧化锌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也开始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
纳米ZnO粒径介于1-100nm之间,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1–5]。
下面我们简单综述一下,近几年ZnO周期性晶体材料和ZnO纳米材料的新进展。
2.ZnO材料的制备2.1 ZnO晶体材料的制备生长大面积、高质量的ZnO晶体材料对于材料科学和器件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蓝宝石一向被用作ZnO薄膜生长的衬底,但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失配,从而导致ZnO外延层的位错密度较高,这会导致器件性能退化。
由于同质外延潜在的优势,高质量大尺寸的ZnO晶体材料会有利于紫外及蓝光发射器件的制作。
由于具有完整的晶格匹配,ZnO同质外延在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能够实现无应变、没有高缺陷的衬底-层界面、低的缺陷密度、容易控制材料的极性等。
纳米氧化锌材料

纳米氧化锌材料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纳米氧化锌材料研究现状[摘要]总之,纳米ZnO作为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从它的许多独特的用途可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科研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诱人的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问题的解决,将有更多的优异性能将会被发现。
同时更为廉价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也将会成为现实,纳米ZnO材料将凭借其独特的性能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纳米ZnO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和普及,并在新能源、环保、信息科学技术、生物医学、安全、国防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纳米ZnO; 表面效应; 溶胶-凝胶法;纳米复合材料一、纳米氧化锌体的制备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属于液相法的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溶剂热法等,也有属于气相法的化学气相反应法等,而固相法在纳米氧化锌的制备领域则较少见。
a、沉淀法沉淀法是指使用某些沉淀剂如OH-、CO32-、C2O42-等,或在一定的温度下使溶液发生水解反应,从而析出产物,洗涤后得到产品[2]。
沉淀法一般有分为均匀沉淀法、络合沉淀法、共沉淀法等。
均匀沉淀法工艺成本低、工艺简单,为研究纳米氧化锌结构与性能及应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便。
曾宪华[3]等人以常见且廉价的六水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以甲醇溶液作为溶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用均匀沉淀法直接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1 nm的纳米氧化锌粉体。
以下是他们的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ZnO 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络合沉淀法,制备的纳米Zn0不团聚,分散性好,粒径均匀。
李冬梅[4]等人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粉体平均粒径52 nm,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并对产品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
所得ZnO粉体平均粒径48 nm.分散性好,收率高。
共沉淀法是将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阳离子加入到沉淀剂中,使所有的离子同时完全沉淀。
神奇的化学物质颜色,你都知道么?

神奇的化学物质颜色,你都知道么?
(一)固体的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淡黄色固体:硫磺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黄绿色气体:氯气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球形纳米氧化锌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有一种东西,它看起来黑不溜秋的,像个小黑球,但实际上,它可不是什么简单的“黑球”,而是个科技界的“小明星”——球形纳米氧化锌!
你说这氧化锌吧,咱们平时可能不太注意,但它可是个好东西,能抗菌、能防晒,还能在各种高科技产品里露脸。
但加上“纳米”和“球形”这两个词,嘿,这家伙立马就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你可能会想,这小黑球能有啥特别的?不就是个小不点儿嘛!但你可别小看了它,它虽然小,但本事可大了去了。
首先啊,它超级能“打”,抗菌能力杠杠的,就像是给细菌们准备了一场“拳击赛”,一拳一个,毫不留情。
而且啊,这小黑球还特别“环保”,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咱们的皮肤不受伤害。
你说这像不像咱们夏天出门必备的防晒霜?但人家可不仅仅是防晒霜那么简单,它还能在各种高科技领域里大展身手呢!
更神奇的是,这小黑球还有个“隐身术”。
虽然它看起来黑不溜秋的,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却能变得“透明”起来,就像是穿上了隐身衣,让人根本看不出它的存在。
你说这像不像咱们小时候看的科幻片里的隐形技术?但人家这可是真材实料的科技产品哦!
当然啦,这小黑球也不是没有缺点。
比如说啊,它有时候可能会“调皮”,跟其他材料“打架”,不太容易相处。
但科学家们可不怕这个,他们有的是办法把这小黑球“驯服”得服服帖帖的,让它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所以啊,朋友们,下次你要是再看到这种小黑球,可别忙着嫌弃
它“长得丑”,你得知道,它可是个深藏不露的“小明星”呢!说不定哪天,你就能在某个高科技产品里看到它的身影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氧化锌的奇妙颜色
--作者冯铸(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宝鸡天鑫工业添加剂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纳米级活性氧化锌有多种生产方式,而每种生产方式及各个生产方式的工艺差别的不同,使得最终产品的颜色不同,即呈现微黄色的程度不同。
一、物质颜色的由来
物质的颜色都是其反光的结果。
白光是混合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如果某物质在白光的环境中呈现黄色(比如纳米氧化锌),那是因为此物体吸收了部分或者全部的蓝色光。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其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
不同颜色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波长,而不同的物质会吸收不同波长的色光。
物质也只能选择性的吸收那些能量相当于该物质分子振动能变化、转动能变化及电子运动能量变化的总和的辐射光。
换句话说,即使是同一物质,若其内能处在不同的能级,其颜色也会不同。
比如氧化锌,不论是普通形式的,还是纳米形式的,高温时颜色均很黄,温度降低时颜色变浅。
原因在于在不同温度时,氧化锌的分子能及电子能的跃迁能量不同,因此,对各种色光的吸收不同。
二、粗颗粒的氧化锌与纳米氧化锌的结构区别,及由此导致的分子内能差异
粗颗粒的直接法或间接法氧化锌是离子晶体。
通常来说,锌原子与氧原子以离子键形式存在。
由于其颗粒较粗,每个颗粒中氧原子与锌原子的数量相当多,而且两种原子的数量是一样的(按分子式ZnO看,是1:1)。
但对于纳米氧化锌,其颗粒相当细,使得颗粒表面的未成键的原子数目大增。
也就是说,纳米氧化锌不能再看成具有无限多理想晶面的理想晶体,在其表面,会有无序的晶间结构及晶体缺陷存在。
表面这些与中心部分不同的原子的存在,使得其具有很强的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性。
研究表明:在纳米氧化锌中,至少存在三种状态的氧,他们是晶格氧(位于颗粒内部)、表面吸附氧及羟基氧(--OH),而且,颗粒中锌的数量大于氧的数量,不是1:1的状况。
这一点与普通氧化锌完全不同。
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存在氧空缺,有许多悬空键,易于与其他原子结合而发生反应,这也是纳米氧化锌在橡胶中、催化剂中作为活性剂应用的基本原理。
由于纳米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的上述不同。
使得其颗粒中分子能及电子能的跃迁变化能级不同,因此,其颜色也不同。
普通氧化锌是白色,而纳米氧化锌是微黄色。
三、纳米氧化锌随时间及环境湿度变化,其颜色的变化
对于纳米氧化锌,由于其颗粒表面存在吸附氧及羟基氧,而这两种氧的数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水分的吸附及空气中氧气的再吸附与剥离等。
这两种氧的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颗粒中分子及电子能级的变化,对光的吸收也不相同,因此,纳米氧化锌的颜色变浅。
四、纳米氧化锌的颜色与纯度的关系
纯的纳米氧化锌,其颜色是纯微黄的,显得色泽很亮。
当纳米氧化锌含杂质,如铁、锰、铜、镉等到了一定程度,会使氧化锌的颜色在微黄色中带有土色的感觉,那是因为铁、锰、铜、镉等的氧化物均为有色物质,相互混合后,几种色光交混,显出土白色。
而纳米氧化锌(或者活性氧化锌,轻质氧化锌)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的颜色变化,会被土色所掩盖,而使颜色显得变化极小;当纳米氧化锌中含杂质再高时,其颜色会变得很深,更无法观测到其颜色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如前所述,物质的颜色是其对外界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引起的。
因此,在我们比较氧化锌的颜色时,最好在户外光亮的地方观察比较确切。
选择不同的环境做比较,会得到不同的比较结果,这也体现了光反射的趣味性。
五、关于纳米氧化锌颜色的另外一种解释
纳米氧化锌是经碱式碳酸锌煅烧而得。
在此过程中,如果碱式碳酸锌未能完全分解,纳米氧化锌的颜色就会显得白一些,因为碱式碳酸锌为纯白色。
此外,在南方与北方生产,或在潮湿的雨天与干燥的天气下生产,也会影响颜色。
因为纳米氧化锌可与湿空气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发生了煅烧过程的逆反应。
这种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有多大,现在尚难断定,因为碱式碳酸锌本身也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适于在脱硫剂及橡胶行业使用;而在饲料行业,碱式碳酸锌具有与氧化锌同样的功能,它也是一种饲料添加剂,同时,在饲料行业,我们关心的问题主要是重金属的含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