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蔬菜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

合集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标准

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标准

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而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其品质和安全更是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的品质和安全,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便监管和指导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

这些标准涵盖了从种植、收获、贮藏到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了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标准要求种植蔬菜的农户必须遵守有关环保和农业生产的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确保蔬菜生长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标准还规定了蔬菜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蔬菜生长健康、生长周期合理。

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标准要求蔬菜的收获和贮藏过程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在收获过程中,农民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收割蔬菜,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导致蔬菜品质下降。

在贮藏过程中,要求农民必须选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储藏设备和材料,避免因为腐烂或变质问题导致蔬菜损失。

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标准还要求蔬菜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蔬菜的品质和安全。

在蔬菜销售环节,要求企业必须标明蔬菜的产地、生产日期、贮藏条件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蔬菜的来源和品质。

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追踪至源头,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第二篇示例: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在大湾区建设的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高地。

在大湾区多元化的发展中,生活质量和环境要求也日益提升,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对蔬菜的质量有着更高的关注。

山东蔬菜出口现状及其策略

山东蔬菜出口现状及其策略

山东蔬菜出口现状及其策略出口蔬菜是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密切联系的产业,具有较大的增值潜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出口蔬菜产业,是调整我国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方向。

有助于缓解山东蔬菜市场的供求矛盾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山东省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受全球经济萎缩、贸易技术壁垒以及出口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未来一个时期,山东蔬菜出口形势“喜中有忧”。

一、山东蔬菜出口的现状1.山东出口蔬菜在我国蔬菜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上世纪80年代,山东省出口蔬菜品种主要是干菜和冷冻蔬菜,90年代开始,山东省在保持干菜和冷冻蔬菜出口的同时,洋葱、胡萝卜、牛蒡、生姜等保鲜菜及腌渍生姜、盐渍蒜米、油炸洋葱等加工蔬菜,每年以二位数的速度增长,成为出口增速最快的农产品,并逐渐发展成为山东省出口蔬菜的主力品种。

2.山东出口蔬菜国际市场稳步拓展。

山东省自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来,国际市场日益扩大,贸易伙伴日益增多,现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经贸关系。

从蔬菜出口市场看,山东省的蔬菜出口市场逐年扩大,保鲜蔬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和中东地区等;腌渍蔬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新加坡;脱水蔬菜主要销往西欧各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新加坡等;蔬菜罐头主要出口西欧各国、美国、日本、韩国;蔬菜汤主要出口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冷冻保藏蔬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西欧各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3.山东出口蔬菜基地专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上世纪80年代,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大多集中在青岛、烟台、潍坊等临近沿海地区;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出口蔬菜附加值的增加,出口蔬菜逐渐向内地渗透,根据不同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交通条件、消费对象,发展起来许多特色明、规模大、市场稳的区域性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逐渐形成了安丘保鲜蔬菜(生姜、长葱、洋葱、胡萝卜)基地,莱阳速冻蔬菜(菠菜、芋仔)基地、济宁大蒜基地、济南洋葱基地、寿光保鲜蔬菜(胡萝卜)基地、莱芜生姜基地等。

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资料讲解

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资料讲解

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资料讲解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蔬菜出口需求的增加,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变得日益重要。

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是指种植蔬菜的农业生产基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备案,以便进行蔬菜出口贸易。

下面将对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进行详细讲解。

二、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流程:1.资格条件:申请单位必须是依法设立并合法经营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体户,具备相应的种植专业技术和相关经验。

2.基地规划:申请单位需提供蔬菜种植基地的规划设计图,包括土地利用情况、种植区域划分、温室或大棚设施等。

3.许可证明:提供申请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4.环境保护:申请单位应提供蔬菜种植基地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土壤、水源和空气的保护等。

5.安全防护:申请单位要提供蔬菜种植基地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无害化生产和质量安全。

三、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管理要点:1.生产管理:蔬菜种植基地应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种植技术要求、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2.质量控制:蔬菜种植基地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符合出口要求,包括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3.报告填报:蔬菜种植基地需按要求向相关部门报送产量、质量等信息的填报,并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4.病虫害防控:蔬菜种植基地应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控体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以保证蔬菜的品质和安全。

5.追溯体系:蔬菜种植基地应建立蔬菜产品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可追溯到生产源头,以便追查问题和保障消费者权益。

四、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管理的益处:1.增加出口竞争力:通过备案,蔬菜种植基地可以获得出口资格,提高出口竞争力。

2.提高产品质量:备案要求蔬菜种植基地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可以增加产品的质量保证。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备案要求蔬菜种植基地进行环境保护和病虫害防控等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新新疆番茄产业出口趋势

最新新疆番茄产业出口趋势

最新新疆番茄产业出口趋势最新新疆番茄产业出口趋势引言: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少国家开始增加对外贸易,此外,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蔬菜的需求也成为推动全球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番茄生产国之一,其番茄产区也不断扩大。

新疆作为中国蔬菜生产重要基地之一,近年来在番茄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本文将探讨新疆番茄产业的出口趋势及因素,并分析新疆番茄产业出口的前景。

第一部分:新疆番茄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新疆是中国亚洲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条件,特别是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气候,使得新疆具备优势种植番茄的条件。

近年来,新疆番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甚至全球最重要的番茄产地之一。

1.1 新疆番茄产业的规模和产量根据新疆番茄产业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新疆番茄种植面积约为40万亩,产量超过180万吨,占据全国番茄产量的10%以上。

新疆番茄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自然条件以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1.2 新疆番茄产业的品种和质量新疆番茄产业以西红柿为主,同时也种植其他品种的番茄,如樱桃番茄、牛心番茄等。

新疆番茄品种丰富多样,质量优良,具有较高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3 新疆番茄产业的加工和贸易新疆番茄产业不仅仅局限于种植和收获,还涉及到番茄的加工和贸易。

新疆番茄加工企业通过对番茄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番茄酱、番茄汁、番茄浓缩液等多种产品。

同时,新疆也进行番茄的进出口贸易,将新疆的番茄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

第二部分:新疆番茄产业出口的优势和挑战2.1 优势2.1.1 自然条件优越新疆拥有丰富的阳光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番茄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

2.1.2 品种丰富多样新疆番茄产业采用多种品种的种植,使得新疆的番茄产品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不同的品种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提高了新疆番茄产业出口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大棚蔬菜外销方案

大棚蔬菜外销方案

大棚蔬菜外销方案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蔬菜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大棚蔬菜因其稳定的产量、高品质的产品和全年供应的优势,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来源。

本文将介绍一种大棚蔬菜外销方案,旨在帮助种植户将产品销售到国内外市场,并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1. 引言大棚蔬菜外销是指将种植的蔬菜产品销售到国内外市场。

相比于传统的农田种植,大棚蔬菜具有品质更稳定、生长周期更短、生产成本更低的优势。

然而,要想实现大棚蔬菜的外销,不仅需要种植户具备专业的种植技术,还需要制定科学的外销方案。

2. 大棚蔬菜外销策略2.1 选择适合外销的蔬菜品种在选择大棚蔬菜品种时,需考虑到种植能力、生长周期、抗病能力等因素。

同时,还要参考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选择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品种。

常见的大棚蔬菜品种包括番茄、黄瓜、西红柿、辣椒等。

2.2 优化种植管理大棚内的环境对蔬菜的生长非常重要。

种植户需要合理安排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满足蔬菜的生长需求。

此外,要定期检查和防治害虫病害,确保产品的无公害、无污染。

2.3 健全生产供应链为了确保大棚蔬菜的品质和供应的稳定性,种植户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供应链。

这包括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快速到达目的地。

3. 大棚蔬菜外销市场分析3.1 国内市场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大棚蔬菜因其新鲜、绿色、营养丰富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价格购买高品质的大棚蔬菜。

因此,大棚蔬菜在国内市场有很大的潜力。

3.2 国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对大棚蔬菜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对高品质的大棚蔬菜需求量大,但本地种植的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大棚蔬菜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种植户可以考虑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以扩大销售量。

出口甘蓝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出口甘蓝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出口甘蓝生产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出口甘蓝是一种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农产品,其种植和生产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来保证质量和安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出口甘蓝生产技术的操作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一致性。

2. 地块选择和准备2.1 地块选择在选择地块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土壤条件: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pH值在6.0-6.5之间。

•地理位置: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适宜、气候稳定的地区。

•病虫害风险:避免选择受病虫害严重影响的地块。

•前茬作物:避免选择与甘蓝同科或同属的前茬作物,以避免土壤病虫害的传播。

2.2 地块准备在种植季节的前几个月,应进行以下地块准备工作:•清除杂草:除去地块上的杂草,并确保根除其根系。

•翻耕土壤:使用耕犁或耕整机翻耕土壤,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在翻耕土壤之前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土壤消毒:对于土壤病虫害严重的地块,可以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种子选用和播种3.1 种子选用在选择甘蓝种子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种子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病虫害抗性好的优质种子。

•种子质量: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并确保其萌发率高。

•种子来源:选择可靠的种子供应商,确保种子的品质和纯度。

3.2 播种在播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按照推荐的播种密度和行距,合理安排种子的播种量和距离。

•播种深度应适中,通常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及时覆盖土壤并轻轻拍实,以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

4. 种植管理4.1 浇水管理在生长期间,应进行适量的浇水,以确保甘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一些浇水管理的考虑事项:•频率: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浇水的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浇水。

•方法:采用灌溉系统进行浇水,可以选择滴灌或喷灌等方式,确保水分均匀分布。

•时间:避免在太阳升起或下山时进行浇水,以减少蒸发损失。

4.2 施肥管理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甘蓝的产量和质量。

中国农产品出口流程

中国农产品出口流程

中国农产品出口流程
签订代理合同,单证预审:出口农产品的前期手续开始于与外商签订销售合同,确定出口农产品的品种、规格、供货期、数量、运费等信息。

到港报关,交关税后海关放行:在货物准备完毕后,需要向海关报关,并支付关税。

海关在收到关税后会放行货物。

商检验货 (查验区验铅封):出口农产品需要进行商检验货,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货物的质量和数量是否与报关单据相符。

安排入库,商检取样:货物在通过商检验货后,会被安排入库。

商检部门会从货物中取样,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送样检测:取样后的样品会被送去检测,主要是检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微生物等指标。

检测合格,出具卫生证,放行出库:只有当样品检测合格后,才会出具卫生证。

拿到卫生证的货物才能放行出库。

安排配送上门:最后,货物会被安排配送到指定的地点。

出口蔬菜、水果种植地及工厂备案注册登记

出口蔬菜、水果种植地及工厂备案注册登记

2.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至少300亩;
3.蔬菜基地应至少有一名专职植保员,其应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具有农学、植物保护和农药使用的基本知识,负责蔬菜基地的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和农药残留的统一管理;
4.有健全的农药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农药保管、发放、施用,有农药残留控制措施、专门的农药存放场所,以及所有与农药使用有关的记录信息;
一、 出口水果种植备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出境蔬菜种植基地(简称蔬菜基地)的备案和监督管理。
(二)主管部门
出境蔬菜种植企业或出口企业所在地的检验检疫机构。
(三)申请对基地备案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法人资格企业;
2.具有对基地的合法管理权限;
5.有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
6.有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报告制度和相关记录。
(五)申请蔬菜基地备案应提交的材料
1.企业书面申请;
2.企业合法管理基地权限的有效证明文件,如经过公证的基地使用或承包的有效证明、租地合同或与农民签订蔬菜种植合同的复印件等;
3.蔬菜基地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田间管理制度及蔬菜溯源制度等相关材料;
4.蔬菜基地负责人、植保员的相关证明材料;
5.蔬菜基地平面图;
6.其他需要的材料。
(六)监督管理
1.检验检疫机构自受理企业提出的蔬菜基地备案申请后30天内,对经考核合格的予以备案。
4.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取消种植基地的备案资格:
(1)年审不合格且限期整改不能符合要求的;
(2)连续多次被进口方官方查出有毒有害残留物质超标和禁止入境的有害生物的;
(3)存放和使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明令禁用农药的;
(4)转让、借用、涂改基地备案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口蔬菜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出口产品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1、种植基地要求备案基地基本条件和要求企业应具有对备案基地的管辖权,其备案基地应满足以下条件和要求:(1)、连片并具有一定规模,面积一般应不少于1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可适当放宽)。

(2)、周围应具有天然或人工隔离带。

(3)、周围没有化工厂、造纸厂、专业养殖厂、垃圾处理厂、医院及污水排放管道等污染源。

(4)、有清洁无污染的灌溉水源。

(5)、设有固定的防盗设施,并有专人管理的农用物资存放场所。

(6)、有植保员专用工作室。

(7)、配有专用的农药喷洒工具及其他农用器具。

备案基地管理要求企业应制定出口蔬菜备案基地有关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人负责基地管理。

相关管理制度至少包括:基地管理人员职责、植保员职责、田间管理制度、安全用药制度、蔬菜溯源制度。

备案基地农用物资管理要求企业应由专门部门负责备案基地农用物资的管理,农药须实行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1)、农用物资应从有资质的厂家采购,并具有完善的出入库记录和分发档案。

(2)、严禁存放和使用我国和进口国或地区规定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3)、企业应确认所使用农药的有效成分和含量,确保农药的质量、(4)、农药应由基地植保员领取并负责按照农药使用标准和操作规范,开学合理的使用。

备案基地植保员的条件和要求备案基地应配有与种植面积相适应的植保员(每1个基地至少配1名)。

基地植保员应符合下列条件和要求:(1)、熟悉国内外农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蔬菜、植保等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及较丰富的农药使用知识;经过有关机构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或植保员证书。

(2)、负责基地环境卫生、周边农田作业情况、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发生状况的监督管理。

(3)、负责对基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并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和管理档案。

(4)、负责监督基地农药的使用及施药器具用后的清洗,并将剩余农药退回农药仓库,统一管理,桌好记录。

(5)、负责对种植栽培人员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

2、出口产品加工厂要求环境卫生的要求(1)、出口蔬菜生产企业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外周围环境应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源,空气、地表和地下水洁净无污染。

(2)、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3)、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无易起灰尘的地面。

主要通道硬化,费通道地面适当绿化。

(4)、厂区卫生间有冲水、洗手、防苍蝇、防虫、鼠疫设施,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

(5)、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的排放或处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厂区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

(7)、根据工艺要求需设立原料前处理所的,不得对厂区环境造成污染。

(8)、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锅炉房应设立在下风向。

位置。

车间及设施卫生要求(1)、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2)、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无毒材料修建。

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安装防鼠、蝇、虫等设施。

(3)、车间内墙壁、屋顶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角地角具有弧度。

(4)、车间窗户有内窗台的,内窗台下斜约45度;车间门窗用浅色、平滑、易清洗、不透水坚固材料制作。

(5)、按照加工流程,根据不同的清洁程度,分设与加工间相连的更衣室,更衣室,配备相应的更衣设备。

更衣室应有消毒设施。

(6)、加工车间入口设有鞋靴消毒池。

以及洗手消毒设施。

(7)、加工间内布局合理,清洁加工区与非清洁加工区应严格分开,不形成交叉污染。

(8)、加工间操作台、器具、传送带用无毒、不生锈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

(9)、漂烫、蒸煮等加工区应相对隔离,并有温度控制装置。

加工车间天花板不得有凝结水。

(10)、包装车间温度控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适宜温度,但不得高于10摄氏度;有空气杀菌设施;给排水设施,包装车间有包装工人出入门、半成品入料口、成品出口、包装物料进口的通道。

并设置必要防护设施。

(11)、车间内位于工作区照明设施的照度不低于220LUX,包装间、检验台照明度不低于540LUX。

(12)、速冻机。

急冻间、冷藏库内外安装易于观察的温度显示装置。

(13)、加热和制冷设备温度计定期校准。

(14)、在加工区有适当位置设工、器具消毒间、供有82摄氏度热水或消毒剂。

3、出口产品加工过程中安全卫士控制通用要求(1)、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清洁完好。

(2)、应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加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并得到连续有效的监控,对监控失效的产品及时隔离处理。

(3)、对加工过程的食品接触面如切菜机、速冻设备传送网、加工流水线等等定期做微生物检测。

(4)、班前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

并做笔记、(5)、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弃物,在固定位置用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收集。

并在检验员监督下及时处理,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6)、应当对不合格品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改正。

6、储存(1)、用于包装食品的物料符合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褪色。

(2)、包装物料车间干燥通风,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不得有污染。

(3)、速冻果蔬托盘、包装间应当与冷库以传递方式连接,冷库操作工和工具不得进入包装间。

(4)、出口速冻果蔬成品库储存,未经包装的产品不得进入成品库。

(5)、速冻机-35摄氏度,急冻库-33摄氏度,冷藏库-18摄氏度以下,保鲜库、冷藏库应保持稳定,库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6)、库内成品与墙壁距离至少30公分,与地面距离至少15公分,库内不得存放可能造成相互污染或串味的食品。

7、运输运输车辆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无污染及异味;制冷保温状态良好。

8、实验室检验(1)、企业有与生产能力相配的内设检验机构和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

检验机构直接有厂长领导,对产品质量有否决权。

(2)、企业内设检验机构具备相应的微生物、农残等检验工作所需的标准资料、检验设备和仪器。

按规定进行鉴定,同时做好记录。

(3)、企业内设检验机构必须对原料、辅料、半成品取样检验,并作出报告。

(4)、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及时出具报告;检验报告应按规定程序签发及保存。

急时隔离不合格产品,督促指导相应管理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纠正措施。

(5)、使用社会实验室承担企业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应当签约合同,并且该实验室应具备相应资格。

9、生产、质量管理人员(1)、与食品生产接触人员体检合格后上岗。

(2)、生产、质量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

不合格者调离食品生产岗位。

(3)、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保持个人清洁,不得将于生产无关物品带人车间。

消毒并穿工作服,离开车间要换下工作服。

(4)、清洁区、非清洁区加工人员工作服应用不同颜色分开。

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

(5)、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定期接受加工卫生、卫生质量体系培训。

考核合格后上岗。

(6)、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管理工作和实验室技术检测工作。

10、追溯建立追溯系统,系统分为基地选择、种植管理、原料验收、加工过程、储存、监装、检测几个部分。

(1)、基地选择:提供环境土壤检测报告,水质监测报告。

(2)、种植管理:建立种植管理记录档案,详细记录从栽培到收获的所有环节,保证所有环节及农业化学投入品有据可查,建立农药发放、使用、库存、回收等记录,加工前进行农残检测,并有可以追溯的检测报告,以上记录整理输入数据库中。

(3)、原料验收:原料进厂后凭分析检测报告和基地送货证明验收,填写验收记录,内容包括原料品质以及进厂前的所有能证明原料来自受控基地的追溯资料,将原料验收情况录入数据库。

(4)、进厂检验合格的原料必须以来源地为单位单独挂牌标示(追踪标识卡)存放,不同基地原料不得混放,并作好记录,(5)、生产加工:追踪标示卡随原料进入加工车间,加工车间根据追踪卡信息做好加工过程记录,加工过程确立批次号,通过批次号进行追溯。

(6)、包装:产品包装箱上明确标示原料基地备案号、生产日期、批次等便于追溯的相关类容。

(7)、存储管理:产品入库后必须以基地、批次为单位挂牌标示,不同基地、批次产品不得混放。

(8)、监装:产品出口时实施监装,并按规定填写监装记录。

监装记录包括出口产品基本情况及批次号、集装箱号、铅封号等可追溯资料。

(9)、检测:包含基地环境检测报告、加工前检测报告、原料验收检测报告、半成品检测报告、成品检测报告。

将检测报告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追溯体系通过对出口食品农业产品企业在基地选择、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监装等所有环节,每个环节信息的收集,实行从基地到出口所有数据集中,建立覆盖整个生产过程的可追溯体系,保证对每个环节发生的问题及时准确的追溯,对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都能立即采取纠偏措施,通过有效运转的安全追溯体系,对出口农产品全过程的有效监管。

11、安全卫生质量体系建立:(1)、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质量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卫生质量方针和目标。

2.组织机构及职责3.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要求4.环境卫生要求5.车间及设施卫生要求6.原料、辅料卫生要求7.生产、加工卫生要求8.包装、储存、运输卫生要求9.有毒有害物品控制10.保证卫生质量体系有效运行(2)、应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危害分析和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及SN/T1252—2003 的要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

(3)、反应产品卫生质量情况有关记录,应当执行标记保存期不少于2年(二)、出口产品生产日常检验检疫监管要求1.种植基地备案和监督:出口蔬菜基地备案条件为A,企业的蔬菜种植面积100亩左右B,企业对基地具有合法的管理权C,基地周围无污染,土壤,环境和灌溉水源等同与国家无公害蔬菜用地标准,提供有效的土壤,水质检测报告。

D,每个基地至少设有一名检验检疫部门培训合格的专职植保员。

E,申报企业有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和田间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关记录。

高风险出口蔬菜种植基地,除具备第五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F,基地必须由申报企业实施直接管理,或是经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G,基地连片种植,周围设有有效隔离带。

建立植保员工作室。

H,企业所有独立的基地管理部门,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农药的采购、核销、保管、发放、登记使用记录,有专用农药储存仓库。

I,有健全的农药化肥管理制度,采购渠道固定。

有药品成分使用说明书,有生产单位的检验。

并出具合格报告。

J,有完善的农残检查监督机构、备案程序:出口蔬菜企业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出口蔬菜基地检验检疫卫生备案申请表》,并提交如下材料:企业合法管理基地权限有效文件,如经过公正的基地使用或承包的有效证明、租赁合同或农民签订蔬菜种植合同的复印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