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乐世界1
走进音乐世界 PPT 1

管乐
乐器 (西)
键盘 打击乐 电子乐器 · · · · · ·
2,音乐与传媒
乐器(中)
吹奏
打击 乐 击弦 簧片 弹拨
∮
拉弦
3,音乐与听觉
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及其不同的感受结果
主观(听觉)感受 客观(听觉)感受
放弃一切思考 的听觉感受。 范例: 1、2
利用一切思考 的听觉感受。
范例: 1、2、3
1,古典音乐术语
宗教风格
(公元5世纪-公元13世纪)
中世纪
1
2
A
B
2,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根源
1
(1450-1600) (文艺复兴)
2
3
(1600-1750) (巴洛克时期)
图片
3,古典主义音乐与时代精神 1750-1820
洛可可音乐
(18世纪初)贵族阶层与资产阶级 及其社会的变化(音乐:1)
启蒙运动音乐
1
2
3
音乐与时间
音乐与传媒
音乐与听觉
1,音乐与时间
思维方式
东西方人及其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 理解 (传统) 西方人的 理解
时 、空 概 念
2,音乐与传媒
人声 与 乐器
及其“文化、地域、时代”等 相关问题
2,音乐与传媒
人声
(男、女)
戏曲1Biblioteka 2美声流行通俗
民歌
1 2 3 4
2,音乐与传媒
弦乐
美和形式
a)古典的“美” “古典的”最早源自“古希腊时期,即公元 前五世纪-公元二世纪”
b)建筑 雅典的卫城、神庙——那样的古希腊建筑, 因具有完美的比例,由此成为美和形式的样 板。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第3单元(花城版)讲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第1课时爱我中华1、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2、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3、学会附点、前十六、后十六等节奏型。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作者、图片及相关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至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2、你们能举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颂祖国的歌曲吗?(我的中国心、中国人等)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爱我中华》。
1、播放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作品简介: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
它的深刻寓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
词作者简介:【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
乔羽在电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
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
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浆》、《思念》、《难忘今宵》和《爱我中华》等。
曲作者简介:【徐沛东】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
我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五年级音乐上册《走进音乐世界》教案

《走进音乐世界》一、全册教学法内容(以课为单位)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第2课:奇妙的太空第3课:多彩的乡音(五)第4课:动物世界(六)第5课:我们喜爱的影视歌曲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五)——漫游非洲第7课:走进音乐大师(一)第8课:冬日的遐想才艺表演联欢会二、全册教学要求将他们的生活置于活生生的音乐体验之中,这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全册教学要求。
三、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四、全册教时安排每一课安排用二周时间五、教学方法措施1、唱一唱歌曲2、看画听音乐3、找一找唱名4、敲一敲小乐器5、演一演音乐小品6、打一打快板各课音乐要素分布表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教学内容:有情感地演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教学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不同的节奏型,能独立地视唱歌曲《七子之歌》的旋律。
教学重点:《祖国像妈妈一样》旋律分析教学过程:1、谈话交流。
让学生用语言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2、比较:《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让学生仔细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提示课题,3、分别学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从节奏入手,用听唱法,老师多用不带伴奏的范唱来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带唱、范唱、对唱、模唱。
一年级下册《走进音乐世界》教案

一年级下册《走进音乐世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唱歌、听音乐、节奏练习等方式,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完成音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音符等)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3. 第三课时:欣赏国内外优秀儿童音乐作品4. 第四课时: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5. 第五课时:开展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唱歌技巧,正确演唱歌曲。
3. 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国内外优秀儿童音乐作品。
4.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演奏。
5. 学生在音乐游戏中表现出高度的参与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2. 第二周: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3. 第三周:欣赏国内外优秀儿童音乐作品4. 第四周: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5. 第五周:开展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六、教学资源准备1. 音乐教材、乐谱2. 录音机、音响设备3. 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等)4. 教学课件、视频资料5. 音乐游戏道具七、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布置:窗帘关闭,避免外界干扰;教室内的桌椅摆放整齐,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音乐活动。
2. 音响设备调试:确保音响设备音质清晰,音量适中。
3. 准备好打击乐器和音乐游戏道具,放在便于拿取的位置。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进音乐世界,畅游无限想象!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进音乐世界,畅游无限想象!!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音乐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增加幼儿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在游戏和欣赏中开阔想象力,感受美的力量。
因此,制定一份合适的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利用好音乐课程,将会为幼儿的成长教育带来无限益处。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走进音乐世界,畅游无限想象的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性体验能力和审美意识,发展幼儿的音乐兴趣;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增加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同时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3.发展幼儿各项能力,如智力、体力、语言、感情、社交等。
二、活动流程及实施方法1.游戏环节:a.师幼间随便选一首欢快的歌曲,带领全班一起跳舞和唱歌。
b.老师边弹吉他边唱歌,在歌曲中加入幼儿命名的各种形状(如圆形、正方形等),要求幼儿们跳出相应形状的舞步。
c.家长代表和老师一起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让幼儿们猜出是哪个动物,唱出对应的歌曲。
2.欣赏环节:a.老师播放一首独奏乐曲,要求幼儿在听歌时,自由发挥画出感受,可以画出形状、颜色或是其他的想象,然后在听完整首曲子后,与大家分享自己创作的画作。
b.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听一首感性音乐,鼓励幼儿们放松身心,跟随音乐的节奏自由舞动,让音乐与身体产生和谐统一。
三、教育意义及存在的问题1.教育意义音乐活动是幼儿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欢乐、愉悦中愉快成长。
本活动的开展,从幼儿的兴趣、感知、想象等方面入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性体验能力和审美意识,发展幼儿的音乐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增加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同时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发展幼儿各项能力。
2.存在的问题本次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有足够的资料或体会,包括音乐选材、演唱技巧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此外,在活动中如何调动幼儿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也需要特别注意。
走进音乐世界三年级上册《风铃》课件

阐述不同演奏家在演绎《风铃》时 的风格特点和优劣。
03
《风铃》的乐理知识
音符和节拍
音符
音符是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示音 的高低。在《风铃》中,不同的 音符组合形成了旋律。
节拍
节拍是音乐的基础,表示音的长 短。这首曲子的节拍是四四拍, 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音阶和调式
音阶
音阶是按照某种特定顺序排列的一组 音符。在《风铃》中,采用了自然大 调音阶,从低到高依次为:C、D、E 、F、G、A、B、C。
风铃的种类和特点
01
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 风铃可以分为金属风铃 、陶瓷风铃、木制风铃 等。
02
金属风铃通常由铜、铁 等金属制成,声音清脆 悦耳,适合在户外或庭 院中使用。
03
陶瓷风铃则以瓷器为材 料,声音柔和温润,适 合在室内或安静的环境 中使用。
04
木制风铃则以木材为材 料,声音醇厚自然,给 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04
《风铃》的欣赏和感受
听音乐,感受情感
总结词
通过聆听《风铃》,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快乐、悲 伤、平静等。
详细描述
在欣赏《风铃》时,首先要全神贯注地聆听,让音乐渗透心 灵。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变化,体会其中蕴含的情 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鼓励他们自由 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曲家介绍
01
02
03
作曲家生平
介绍作曲家的出生背景、 成长经历以及在音乐领域 的成就和影响。
音乐风格
阐述作曲家独特的音乐风 格和创作特点,以及在音 乐史上的地位。
主要作品
列举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并简要介绍这些作品的特 点和影响。
乐曲的创作背景
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优质课件

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世界》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世界》一书第二章节——“音乐基本要素”。
这一章节详细阐述音高、音长、音量、音色四个方面内容,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基本要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读音乐作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热爱,提升他们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高识别与音色区分。
2. 教学重点:音乐基本要素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吉他、音响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响设备播放不同类型音乐片段,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基本要素。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音高、音长、音量、音色四个方面内容,结合实际演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音乐片段,分析其中基本要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音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与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音乐基本要素音高音长音量音色2. 例题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一首你喜欢音乐作品,从音高、音长、音量、音色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2)谈谈你对音乐基本要素理解,以及它们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作用。
2. 答案:(1)示例:某流行歌曲。
音高:旋律优美,起伏有致;音长:节奏明快,富有动感;音量:强弱分明,富有层次感;音色:和声丰富,色彩斑斓。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音高和音色识别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分析不同类型音乐作品,提高他们音乐欣赏能力。
走进音乐世界----周海宏

走进音乐世界----周海宏周海宏《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我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我还是一个普及音乐的爱好者。
心存一个梦想,希望欣赏音乐的人能够像喝白酒、看足球的人一样多,希望每一个中国人把能音乐作为一生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的伴侣,首先感谢珠海的朋友们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观众鼓掌)中国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他弹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来了一个砍柴人樵夫钟子期,钟子期见他弹琴张嘴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非常惊讶,因为他心里就是想表现高山,一下子被人听出来了。
俞伯牙想我再来一段,我表现流水。
钟子期一听就说:“洋洋兮若流水”,不管俞伯牙弹什么,人家砍柴的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什么意思,于是俩人成了好朋友。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不久,钟子期就死了,之后不管俞伯牙弹什么没有人可以听懂。
最后俞伯牙非常伤心,伤心到极点就把琴摔了,发誓终生不再演奏,既然没有人能够听懂我的音乐,我还为谁弹琴呢,留下了一段“知音千古难觅”的佳话,于是有了“高山流水”及“知音”这两个词语,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啊!这个故事讲的是2000多年前的事,一晃人类文明过了2000多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听不懂音乐这件事好像就一点儿都没变。
2000年前俞伯牙找不到知音,2000多年后还有很多人觉得音乐这玩意儿高深难懂,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欣赏。
我估计大家一听是音乐讲座,并且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来讲音乐,我估计你脑子里十有八九出现过“不懂”这两个字。
为什么音乐这么难懂呢?我们今天的标题是《走进音乐的世界》。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只有一次机会跟大家见面,我知道大家在那么繁忙的工作学习当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听一场音乐讲座实属不易,所以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所以我讲座的后面还有一个小标题,这个小标题表明了我今天下午的决心,就是“欣赏严肃音乐一次通”,通过今天一次讲座就把大家带到音乐的世界里面去,把大家不懂音乐的困惑一扫而空,起到咱们国家历史上多年普及音乐都起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