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一中10月份月考试题B卷 (

合集下载

河北磁县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

河北磁县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

河北磁县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落地声最少需要0.7 s ,估算一下这课枣树的高度至少是( )A .1.5 mB .2.5 mC .5 mD .7 m2.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km h .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A 城到B 城的一个直线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1.7公里,用时6分13秒.则( )A .5000 /km h 是平均速度B .6分13秒是时刻C .“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受重力作用D .计算“胶囊高铁”列车从A 城到B 城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它看成质点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224 1.5(m)x t t =-,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 为多少:( )A .1.5 sB .8 sC .16 sD .24 s4.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 A . B .C .D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A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C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 .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6.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 .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 .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7.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s 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2)s 内通过的位移多A .3(n +2)mB .4.9(2n +1)mC .19.6mD .221n n - m 8.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 ,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21.510s ⨯,由此估算出位置A 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A .1.6mB .2.5mC .3.2mD .4.5m 9.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和路程B .时间和时刻C .力和加速度D .平均速度和速率 10.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 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 与6 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 .1∶3B .2∶3C .16∶25D .4∶511.图中的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绳中的拉力为F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 .Fsin θB .Fcos θC .sin θF D .cos F θ 1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D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从学校到购物中心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屏,该导航提供了三条可行线路及相关数据,行驶过程中导航曾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4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条线路的位移不相等B.“限速4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C.图中显示“14分钟,5公里”分别指时间和路程D.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不可视为质点1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和,由此可知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15.某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8+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m/s,8m/s B.8m/s,24m/s C.12m/s,24m/s D.8m/s,12m/s 16.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A.斜面所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下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可能为零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17.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实验,示意图如图.伽利略提出该理想实验的最主要意图是()A.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C.为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为了说明物体运动时就会产生惯性18.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N和9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最小是4NB.最大是9NC.可能是4ND.可能是9N19.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11cm,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A.0.2 sB.0.15sC.0.1 sD.0.05 s2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弹力,所以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C.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二、多选题21.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52F mgμ=时,A的加速度为13gμB.当F<2μmg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C.当F>3 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gμ2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由B到D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B.由B到D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C.由D到C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D.由D到C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2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t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河北磁县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

河北磁县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1.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

如图甲所示,A 握住尺的上端,B 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 放开手时,B 立即握住尺。

若B 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 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A .20sB .0.30sC .0.10sD .0.04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 .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 、B 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 .都等于2g B .0和()1222m m gm +C .()1222m m gm +和0D .0和2g 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 段与AB 平行,CB 段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1到t 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B .0~t 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刻的速度D .t 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 .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C .力、速率、位移、加速度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6.质量为50kg 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 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 2) A .530NB .500NC .450ND .470N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B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 .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8.“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蚊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 .2vtB .202t tvC .0012t vt t ⎛⎫- ⎪⎝⎭D .()202v t t t- 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B .牛顿C .库伦D .焦耳10.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vtB .0012t vt t ⎛⎫- ⎪⎝⎭C .202t tvD .()202v t t t- 1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在前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 ,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A.6m/s2B.4m/s2C.3m/s2D.12m/s212.如图所示,用一把直尺可以测量反应速度。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磁县一中高二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共9分①优美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的形态。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都是“美在于和谐”,都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和谐,也就是优美。

②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是一个事物的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它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

其次它还表现为内容的完整与统一。

亚里士多德就强调美的事物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

”再次,它还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形式能够完美地适合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处于交融无间、互相适应的状态,既不是形式压倒内容,也不是内容溢出于形式。

另外,这种和谐还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即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状态中,主体感到了他同外部世界的统一,外部世界成了他的自我的肯定,从而产生一种审美的愉快。

③优美的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优美的本质决定的。

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真和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矛盾统一,而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等便是这种矛盾统一的各种具体不同的形态。

优美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这一本质,它表现为现实对于实践的单纯的肯定,而不是二者的对立、冲突和斗争;表现为对于丑的排除,而不是美丑并存的局面;表现为实践的静态成果,而不是实践的艰苦历程。

在这里,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似乎是处在交融无间、相对统一的状态中,所以在形式上它呈现为和谐与相对稳定,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也是单纯平静的。

④优美的这一本质还可以在它的各种具体形态中得到进一步说明。

社会生活中的优美往往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一种融洽的关系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像体现着无私的友谊、贞洁的爱情、亲子之爱等等的各种场景与行动。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选对得2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正在太空中运行的神州六号 B.彗星 C.蟹状星云 D.陨落的陨石2.能正确标注图1中天体系统的名称的是()A.①太阳系 B.②银河系C.③总星系 D.④地月系3.读下图,在图中火星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4.月全食主要发生于下列哪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C.地月系 D.总星系5.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有:( )①满天星光②蓝天白云③日蚀现象④绚丽极光⑤一划而过的流星⑥昼夜更替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6.关于月球不具备生命物质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太阳的距离不适宜 B.质量体积太小,无大气C.缺少液态水 D.昼夜温差过大7.下列现象中,可能由太阳活动引发的是( )A.新疆天山一带的地震 B.新加坡上空的电闪雷鸣C.夜空中的流星现象 D.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8.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B. 太阳辐射是导致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C. 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球D. 能量主要集中在紫外线波段9.如果2011~2012是太阳活动高峰年,那么下列4个时段中太阳活动也比较强烈的是:( )图2A. 2002~2003年B. 2022~2023年C. 2006~2007年D. 2086~2087年 读图2,完成10、11题。

10.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11.二分日,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昼长相同 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 .4个B .3个C .2D .1个12.下列四幅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13.下列四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① 读“太阳光照图”(图3),回答14~15题 14.形成昼夜的原因是: ( )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C .黄赤交角的存在D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15.图中( )A .AB 是晨线 B .AB 是昏线C .AN 是晨线D .BN 是晨线图32009年10月1日晚8点,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各族民众齐聚一堂,绚丽的烟花照亮夜空,整个天安门广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运动的物体中,能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减小水花的方法B.研究10000米长跑时运动员的平均速率C.研究火车进站时的速度和停靠位置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优美舞姿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国亚洲杯揭幕战20时开球B.某人用15s跑完100mC.早上6时起床D.磁县开往邯郸的汽车于13时20分在磁县出发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乘客以自己所乘的车作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他看到的下列现象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公路两旁的树木是不动的B.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运动C.道路两旁的房屋是运动的D.有一辆卡车总在自己车前不动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C.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6.雨滴落到窗台的速度为5m/s,经过窗户的速度是4m/s,那么()A.5 m/s 是平均速度,4 m/s 是瞬时速度B.5 m/s 是瞬时速度,4 m/s是平均速度C.5 m/s和4 m/s都是平均速度D.5 m/s和4 m/s都是瞬时速度7.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C.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D.“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8.某人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9.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达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速度的大小()A.猎豹的最大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10.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7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恰好到达终点,此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 m/s B.9.6 m/s C.10 m/s D.5.1 m/s11.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点,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A.4.8 m/s B.5.0 m/s C.5.2 m/s D.m/s12.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对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13.下列描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D.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14.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沿图示路径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到M的过程中,B的位移最小B.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C.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D.从N到M的过程中,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15.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满分2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将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6.以下情况中能将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选手在3000m长跑比赛中的快慢17.下列关于民间俗语所说的时间,理解错误的是()A.表示做事得过且过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间隔B.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说“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指时刻C.形容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指时刻D.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三分”“一秒”均指时刻18.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A.0~2秒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秒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19.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C.OA、AB、BC段的加速度a OA>a BC>a AB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20.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 两物体的位移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s在距原点20m处相遇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本题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V的电源(填“交流”或“直流”);电火花计时器使用V 的电源(填“交流”或“直流”).22.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左端为拉出端0、1、2、3、4、5、6是沿着运动方向取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1)由图可以知道,0、1两点的时间间隔是s,纸带做的是(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2)可求出0点到3点的平均速度是m/s,4点的瞬时速度是m/s.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解答时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物理规律和公式,答题时要写出完整的数字和单位;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本大题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3.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求: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2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1)汽车经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经5s、10s汽车的速度大小各是多少?2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6m,第4s内通过的位移是3m,求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运动的物体中,能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减小水花的方法B.研究10000米长跑时运动员的平均速率C.研究火车进站时的速度和停靠位置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优美舞姿【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关键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影响了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答】解:A、研究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减小水花的方法时,人的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10000米长跑时运动员的平均速率,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故B正确;C、火车的大小和形状影响了火车进站时的速度和停靠位置,故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体操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影响了运动员的优美舞姿,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B.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国亚洲杯揭幕战20时开球B.某人用15s跑完100mC.早上6时起床D.磁县开往邯郸的汽车于13时20分在磁县出发【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中国亚洲杯揭幕战20时开球的20:00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A错误;B、某同学跑100m用时15s,指的一段时间,因此为时间间隔,故B正确;C、早上6时起床中的6时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某一时刻,故C错误;D、磁县开往邯郸的汽车于13时20分在磁县出发,13:20分指的是某一时刻,故D错误.故选:B.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乘客以自己所乘的车作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他看到的下列现象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公路两旁的树木是不动的B.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运动C.道路两旁的房屋是运动的D.有一辆卡车总在自己车前不动【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A、以汽车作为参考系,路旁边的树是向后运动的,选项的说法与实际不符.故A不符合事实;B、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的速度小于汽车,以汽车作为参考系,自行车向后行驶.故B 符合事实;C、以汽车作为参考系,路旁边的房屋是向后运动的,选项的说法与实际相符.故C符合事实;D、如果前面一辆汽车速度跟自己的汽车速度相同时,是不动的,故D选项的说法与实际相符.故D符合事实.本题选择不符合事实的,故选:A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C.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解答】解:A、物体单向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不是位移,因为位移有方向的,故A错误;C正确B、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比如做圆周运动,故B正确;D、物体沿着不同路径从一位置运动到达另一位置,它们的路程不同,但位移是相同,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考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分析】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解答】解: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到青岛还有150km,150km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雨滴落到窗台的速度为5m/s,经过窗户的速度是4m/s,那么()A.5 m/s 是平均速度,4 m/s 是瞬时速度B.5 m/s 是瞬时速度,4 m/s是平均速度C.5 m/s和4 m/s都是平均速度D.5 m/s和4 m/s都是瞬时速度【考点】瞬时速度.【分析】物体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过程上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解答】解:雨滴落到窗台的速度对应一个位置,是瞬时速度,即5m/s是瞬时速度,经过窗户的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是平均速度,即4m/s是平均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C.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D.“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考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分析】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仪器.知道实际生活中路程与位移的区别.【解答】解: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故A正确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仪器.故B错误C、出租汽车按路程的大小收费,故C错误D、“万米”赛跑,指的是路程为一万米,故D错误故选A.8.某人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解答】解:小球的初位置距地面5m,末位置距地面2m,则在这段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为x=5m﹣2m=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S=5m+2m=7m.故选:A.9.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达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速度的大小()A.猎豹的最大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考点】速度.【分析】根据位移和时求出速度的大小,从而判断哪个速度最大.【解答】解:旗鱼的速度为108km/h=30m/s,猎豹1s可达40m,则猎豹的速度为40m/s,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速度为5km/min≈83.3m/s,可知褐海燕速度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7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恰好到达终点,此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 m/s B.9.6 m/s C.10 m/s D.5.1 m/s【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百米位移除以在这段为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解答】解:由题意知:位移的大小为x=100m,t=10sv==10m/s.故选:C.11.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点,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A.4.8 m/s B.5.0 m/s C.5.2 m/s D.m/s【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分别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AB段和BC段的运动时间,然后根据总位移除以总时间求出AC段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AC段的长度为2x,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总时间为:t=+.联立解得:=4.8m/s.故选:A.12.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对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析】本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具体应用,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细节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后释放纸带,如果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无法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选A.13.下列描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D.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根据其定义式分析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大小的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解答】解:A、当物体以很大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0,即加速度可以很小,故A 正确;B、速度变化很大,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当时间△t更长时,加速度a可能很小.故B正确.C、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C正确;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相同,故D错误.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D.14.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沿图示路径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到M的过程中,B的位移最小B.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C.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D.从N到M的过程中,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等于物体首末位置的距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首末位置距离相等,知位移相等,故A错误;B、题目没有说明物体的速率变化规律,故不能说明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故B错误;C、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首末位置距离相等,知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5.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考点】加速度.【分析】王强同学把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上涨,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满分2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将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6.以下情况中能将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选手在3000m长跑比赛中的快慢【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学生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学生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 错误.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探测器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D、研究选手在3000m长跑比赛中的快慢,选手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ACD.17.下列关于民间俗语所说的时间,理解错误的是()A.表示做事得过且过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间隔B.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说“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指时刻C.形容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指时刻D.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三分”“一秒”均指时刻【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的量,表示时间间隔.故A正确.B、“三分钟”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的量,表示时间间隔.故B错误.C、“一日”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的量,表示时间间隔,故C错误.D、“三分”“一秒”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的量,表示时间间隔,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D18.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A.0~2秒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秒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0~2秒内A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方向的运动,B的斜率为正数,即速度为正方向,所以两人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B、0~2秒内A的速度v A==m/s=﹣12m/s,即A的速度大小为12m/s,B的速度v B==m/s=30m/s,故B错误.C、在5s内,A从60m位置走到零位置,走的路程为60m;B先从零位置到达60m位置,然后静止两秒,在向负方向运动,路程大于60m,故C错误.D、在5s内,A的位移为﹣60m,B的位移小于60m,故D正确.故选:D19.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C.OA、AB、BC段的加速度a OA>a BC>a AB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应掌握:1、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2、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可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由斜率的正负确定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由图知,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均沿正方向,方向相同.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可知,第1s内的加速度小于第5s内的加速度.故B错误.C、由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看出,a BC>a OA>a AB.故C错误.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20.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 两物体的位移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s在距原点20m处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在位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代表物体发生运动.【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开始运动,但A比B提前2s开始运动.故A错误.由于A、B位移图象的斜率都大于0,故两物体运动的方向都为正方向.故B正确.由图可知A物体的速度v1===5m/sB物体的速度v2===10m/s故C错误.由题意可知在t=4s时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s=20m处相遇.故D正确.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本题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V的交流电源(填“交流”或“直流”);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填“交流”或“直流”).【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本题中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交流6V以下或者说4~6V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则其打点周期为0.02s.故答案为:4~6,交流,220,交流.22.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左端为拉出端0、1、2、3、4、5、6是沿着运动方向取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1)由图可以知道,0、1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1s,纸带做的是加速(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2)可求出0点到3点的平均速度是0.30m/s,4点的瞬时速度是0.69m/s.【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1)根据计数点的选取方法,明确对应的时间间隔,再根据距离的变化分析纸带的运动情况;(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0点到3点的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2、4的瞬时速度.【解答】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交流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T=5×0.02=0.1 s.由图可知,两点间的距离增大,故物体做加速运动.(2)0﹣3s内的平均速度为:==cm/s=30cm/s=0.30m/s;4点的瞬时速度等于35段的平均速度,故有:v4==cm/s=69cm/s=0.69m/s故答案为:(1)0.1,加速;(2)0.30,0.69.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解答时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物理规律和公式,答题时要写出完整的数字和单位;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本大题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3.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求: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考点】加速度.【分析】根据足球的初末速度和时间,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足球的加速度大小.。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I卷(阅读题,共5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

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稚之堂”而疏于管理。

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匀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

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

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

“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明承元风,逐渐强化。

《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

《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谐、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谐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

高明感于蔡伯,皆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谐”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

理学家丘岑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

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120 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果A ={x |x >-1},那么( )A .0⊆AB .{0}∈AC .∅∈AD .{0}⊆A2.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P ={1,3,5},Q={1,2,4},则U P Q U ()ð=( ) A.{1}B.{3,5}C.{1,2,4,6}D.{1,2,3,4,5}3. 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2,0[,则函数(2)f x 的定义域为( )A .}40{≤<x xB .}40{≤≤x xC .{01}x x ≤<D .{01}x x ≤≤4.若函数f (x )满足f (3x +2)=9x +8,则f (x )的解析式是( )A .f (x )=9x +8B .f (x )=3x +2C .f (x )=-3x -4D .f (x )=3x +2或f (x )=-3x -45.已知f (x )=⎩⎪⎨⎪⎧x 2+1,x <1-2x +3,x ≥1则f (f (2))=( )A .-7B .2C .-1D .56.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M ={x |-2≤x ≤2},值域为N ={y |0≤y ≤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7.下列四组中的f (x ),g (x ),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f (x )=1,g (x )=x 0B .f (x )=x -1,g (x )=xx 2-1C .f (x )=x 2,g (x )=(x )4D .f (x )=x ,g (x )=2x8. 已知集合{}22530A x x x =--≤,{}2B x Z x =∈≤,则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A.2B.3C.4D.59.函数f (x )2911x x-+是( )A .奇函数B .偶函数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D .非奇非偶函数10.9.f (x )=(m -1)x 2+2mx +3为偶函数,则f (x )在区间(2,5)上是( )A .增函数B .减函数C .有增有减D .增减性不确定11. 已知函数f (x )=4x 2-mx +5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f (1)的取值范围是( )A .f (1)≥25B .f (1)=25C .f (1)≤25D .f (1)>2512.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1)=0,则不等式f x -f -xx<0的解集为( )A .(-1,0)∪(1,+∞)B .(-∞,-1)∪(0,1)C .(-∞,-1)∪(1,+∞)D .(-1,0)∪(0,1)第II 卷(共90分)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集合}3,2,1{=A ,},12|{A x x y y B ∈-==,则A B I =______ 14.函数4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用区间表示).15.函数f (x )=-x 2+2x +3在区间[-2,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________.16.已知f (x )在R 上是奇函数,且满足f (x +4)=f (x ),当x ∈(0,2)时,f (x )=2x 2,则f (3)=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集合A ={x| 48x ≤<}, B={x| 5<x<10}, C={x|x>a} (1) 求; A B ⋃ (2)若Φ≠⋂C A ,求a 的取值范围18. (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集合{}{}234|,52|+≤≤-=≤≤-=m x m x B x x A 。

河北省磁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磁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磁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上海拥有的咖啡店,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的。

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

门口的告示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

“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自闭症实践基地’。

”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顾客的形式,帮助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使他们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

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教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患者忘记,但老师和“顾客”都不厌其烦。

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患者营造一个“仿真”的温馨世界。

然而,仅有爱心、耐心和宽容是不够的,()。

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

因此,要呼吁更多的社会主体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不胜枚举别具一格干预孤独B . 不一而足独辟蹊径干涉孤独C . 不一而足别具一格干预孤苦D . 不胜枚举独辟蹊径干涉孤苦(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会导致他们沉溺于这个特殊环境B . 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C . 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D . 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县一中高二10月份月考化学试题B 卷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60分)和非选择题(第31题~第34题,共4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Na: 23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可燃物标准燃烧热的是( )A .H 2(g)+Cl 2(g)=2HCl(g) △H=+184.6kJ ·mol -1B .CH 4(g)+2O 2(g)=2H 2O(g)+CO 2(g) △H=-802.3kJ ·mol -1C .CO(g)+1/2 O 2(g)=CO 2(g) △H=-283kJ ·mol -1D .2H 2(g)+O 2(g)=2H 2O(g) △H=-571.6kJ ·mol -1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灼热的碳与CO 2的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4.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 ( )A .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B .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C .电子流出极D .电子流入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升高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6.设C+CO 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降低时v 1和v 2的变化情况是( )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v 1增大,v 2 减小D .v 1减小,v 2增大7.对于可逆反应A(g) + 3B(g)2C(g)+4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 0.6 mol/(L ・min)B .V(B)= 1.3 mol/(L ・min)C .V(C)= 0.4 mol/(L ・min )D .V(D)= 1.9 mol/(L ・min) 8. 在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为(A )ν、(B )ν、(C )ν表示。

已知:2(B )ν=3(A )ν,3(C )ν=2(B )ν,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A+B=CB .A+3B=2C C .3A+B=2CD . 2A+3B=2C9.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 中加少量的CuSO 4溶液,如各图中产生H 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正确的是( )10.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v(N2)、v(H2)、v(NH3)表示(单位均为mol·L-1·s-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v(H2)=v(NH3) B.v(N2)=2v(NH3)C.2v(NH3)=3v(H2) D.v(H2)=3v(N2)11.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Z,充分反应后X2的浓度为0.6 mol·L-1,Y2的浓度为0.8 mol·L-1,生成的Z的浓度为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用X、Y表示)是( )A.X2+2Y22XY2 B.2X2+Y22X2Y C.X2+3Y22XY3 D.3X2+Y22X3Y12.将3molSO2和2molO2充入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下列哪些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化学反应已达平衡状态()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3.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O和H2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ΔH>0 B.T1>T2,ΔH<0C.T1<T2,ΔH>0 D.T1<T2,ΔH<014.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有1 mol 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2 mol NO2生成15.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A(g)+bB(g) cC(g)+dD (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在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4mol/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c+d B.平衡正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降低16.一定温度下,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 2O5(g) 4NO2(g)+O2(g) Δ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mol·(L·s)-1B.10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20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17.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该反应的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B.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C.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8.对于可逆反应:3A(g)+2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19.对于xA(g)+yB(g) zC(g)+wD(g)的平衡体系,当温度升高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w,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x+y>z+w,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x+y<z+w,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0.有关下列事实中用勒夏特列原理不能解释的是()A.夏天开启啤酒瓶盖时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减少氯气的溶解D.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21.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H = 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a+b>c+d T1>T2 Q>0B.a+b>c+d T1<T2 Q<0C.a+b<c+d T1<T2 Q>0D.a+b>c+d T1>T2 Q<02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23.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 CO(g)+H2(g),欲增大C(s)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水蒸气的浓度B.增大C(s)的量C.增大CO(g)的浓度D.增大压强24.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 ΔH=-746.8 kJ/mol,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25.某温度时,化学反应SO2(g)+12O2(g) SO3(g)的平衡常数K=50,在同一温度下,化学反应2SO3(g) 2SO2(g)+O2(g)的平衡常数K值应为()A.2500B.100 C.4×10-4 D.2×10-226.下列因素中,一定能引起平衡移动的是 ( )A.温度B.催化剂 C.浓度D.压强27.2AB(g) C(g)+3D(g),正反应一定是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28.下列哪些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A. 压强B.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29.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2SO2+O22SO3B.CO+H2O(g)CO2+H2C.CO2+H2O H2CO3D.OH +H+=H2O30.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31.(8分)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在4 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 c(B);从0~4 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Δc(A) Δc(B)(以上填“>”“<”或“=”)。

(2)从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8分)400℃时,将2mol M和1mol N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M(g)+N(g) xP(g)+2Q(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Q,并测得P的浓度为0.4mol/L。

由此推断:(1)x值等于。

(2)N的平衡浓度为。

(3)M的转化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