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本文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特点,体系建设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质量的对策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标签: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问题;思考0 引言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是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评级原则,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信用评级方法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一种管理活动。
1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特点1.1 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获取相关信息难度比较大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一般来说不会对外部进行披露,信用评级机构要想取得中小企业的有关生产经营情况、会计核算信息、融资需求信息、发展战略信息等,大多数是通过征信途径获取,在公开信息平台上得到相关信用评级信息是比较困难的。
1.2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生产经济不稳定,企业未来实现的利润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后,应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趋势进行信用跟踪评级,及时得到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作为对企业进行新评级的修正依据。
1.3 中小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信度不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较差,对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财务信息可能与向工商、审计和税务等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
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信息失真,评级机构在对其进行信用评级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地分析,对财务信息的真伪进行鉴别,从中得到信用评级所能用到的真实信息,正确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得出正确的信用等级。
1.4 在信用评级中定性分析方法比重较大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比较差,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在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有效地制约机制,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决策等方面影响比较大。
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除了进行定量分析外,应该考虑中小企业的责任人对企业的影响力度、个人的综合素质状况、职业道德及信用状况等因素进行定性分析,适当增加定性分析的比重,对做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信用评估体系,中小企业在融资、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的意义,以及构建可靠的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原则。
一、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的意义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的建立,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拓宽市场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可以提供融资方及合作伙伴在风险决策中的参考依据,降低其面临的信用风险。
其次,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也有利于提升其自身的信用形象和竞争力,增加合作机会。
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和提升整体信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原则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需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客观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等因素。
以下是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原则:1. 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将不同的评估指标按一定比重加权综合,最终得出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分。
通过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充分反映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2. 指标选取原则:在选择评估指标时,需要遵循客观、可量化、可比较和易获取的原则。
评估指标应基于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数据等真实可信的材料,同时也可以考虑从供应商、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等方面获取的相关数据。
此外,评估指标应具有足够的区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
3. 权重确定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根据各个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确定相应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以确保各个指标在综合评估中能够起到合理的作用。
4. 长期监测和更新: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长期监测和更新的机制,及时反映企业发展的变化和动态。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范文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小微企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就业、创新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
然而,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面临信用评价难题,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体系和方法,为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现状及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信用记录等方面。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评价体系未能全面反映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2. 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信用记录,导致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
3. 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传统信用评价方法,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评估模型。
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体系构建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2. 经营能力评价: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3. 信用记录评价:通过查询企业征信记录、了解企业历史还款记录和合同履行情况等,评估企业的信用记录和信誉状况。
4. 外部环评审价: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方法研究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商业银行可采取以下评价方法: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财务状况评价中,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在经营能力、信用记录和外部环评审价中,结合定性分析方法。
2.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方面的数据,提高信用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试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试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作者:於若飞来源:《商情》2015年第08期【摘要】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当前国内外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政府大都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小微企业的贷款行为,鼓励金融机构对其提供资金支持。
但实际发展中,银行及信用机构要对小微企业的内部信息作全面了解,以做出是否提供贷款的依据,这样,加大了银行人力财力的支出,因此大部分金融机构便放弃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有着强烈贷款意愿的小微企业进行公平公正的信用评级,对它们釆取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大公司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来判断它们是否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从而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打开方便之门,更有助于形成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良性循环,达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信用;评级;体系一、信用评级理论含义及方法(一)信用评级的含义按照美国《银行和金融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信用评级是指以一系列相关指标为考量基础,罗列出个人和企业偿付其债务能力(偿债历史纪录)和意愿的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客观、公正、准确的信用评级报告,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护了信息需求方的利益,降低了投资的盲目性;对于融资企业来说,信用评级能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认知风险;对于金融监管部来说,金融监管部门可以把评估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信用状况的鉴定作为制定规章及检查的依据,提升监管效率。
(二)信用评级的分类信用评级按照评估对象来分为企业信用评级、证券信用评级、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和其他信用评级如项目信用评级;按照评估方式来分公开评估和内部评估;按照评估收费与否来分有偿评级、无偿评估;按照评估内容来分为综合评估和单项评估。
信用评级流程分为评级前准备、搜集评级信息、分析信息、初步评价、确定等级、等级公布、跟踪评估七个阶段。
(三)信用评级的方法1.因素分析法。
它是出现时间早、应用广泛的一种评价方法。
首先要甄选出评价指标,划分出等级及相应的标准分值,其次由专家根据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打分,最后采用根据不同的权重确定各指标的分值,从而得到评价结果。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等关键问题。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揭示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在企业自身信用缺失、法律政策、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及银行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在借鉴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在思想观念、立法、政策建设、信息担保体系建设、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奖惩制度建设,金融机构及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对策。
标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信用担保;信用评价1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1.1 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违约、欠款赖账、逃债、逃税、骗税、恶意透支问题严重。
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观上的原因是我国没有能够把传统的信用文化融合到现代市场经济中来,西方的信用文化与我国传统信用文化冲突与整合中,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没有广泛树立。
微观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导致的:首先,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往往无法达到银行所要求的贷款担保条件。
其次企业本身在技术、管理和人才上通常并无特殊优势,经营效益不高,企业的信用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再次,营运能力较低。
流动资金周转慢表明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低,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整体信用水平不高。
最后,发展能力与发展潜力较差。
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净资产增长速度较慢和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高。
1.2 政策、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1)政策层面上表现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国家或省级政府在资金、项目上的扶持。
调查显示:具有国家扶持项目的中小企业仅有7.3%,具有省级扶持项目的10.5%,说明中小企业得到政府扶持的力度远远不够。
(2)法律层面上,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性法律还没有制定。
如目前我国除《担保法》和新近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外,尚没有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配套的法律规范。
小微企业信用系统构建问题探析

小微企业信用系统构建问题探析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及原因分析入题,提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化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且有效途後;并在分析当前实践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得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
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小微企业信用系统构建问题探析”的信用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及原因分析入题,提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化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且有效途後;并在分析当前实践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得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
本文考察了国外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实践和可借鉴做法,同时,在对我国各地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与融资服务对接平台建设实践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吴忠市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分析和提出促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信用体系一、引言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18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3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4.94%,将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人统计后,小微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8.81%.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可见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就业和税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小微企业的知名度不高、自有资金少、缺乏竞争力,所以当前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融资困难,必须解决融资问题。
中小微公司信用体系构建模式及改进建议论文

中小微公司信用体系构建模式及改进建议论文中小微公司信用体系构建模式及改进建议论文摘要: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地方探索性地开展了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从对比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模式及各自利弊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体制机制不健全、支撑机构缺乏、法律支撑缺位等问题,并从完善治理体系、健全信用机构、加快诚信文化建设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体系建设;信用评级;银担合作;私营征信一、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模式当前,我国较为成熟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一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创建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以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小贷等为代表。
这类机构从收集企业生产经营、缴纳税费、劳动用工、用水用电等“软信息”入手建立了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审机制,打破了传统的以财务数据等“硬信息”评价信用、以资产抵押为主的融资理念。
二是银行金融机构结合各自信贷管理制度建立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电子档案模式,以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等为代表。
采集信息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反应企业信用状况的“三品三表”、偿债能力等,并设定了相应的信用评定模型,根据评分高低给予授信额度,在一定期限内循环使用并可享受免抵押、担保或是利率等方面的优惠。
三是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的思路由地方政府与人民银行共同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主要收集企业信息、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掌握的信用信息。
同时,通过信用信息服务网将数据库与政府部门政策信息、金融机构产品信息、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实现共享。
这类模式在各地探索过程中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
一些地方以系统搭建为基础,以信息共享和企业风险监测为载体,以“金融守信红名单企业”筛选培育和融资对接为手段,统筹信贷、财政、产业政策等资源,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进行了有效探索,如四川遂宁、山西晋中等;有的通过引入人民银行认可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将评级结果用于银行贷款评审、利率定价等领域,形成了“外部信用评级-真实信息披露-银企之间信任-促进信贷合作”的模式,如广东江门;一些地方成立了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组织,如浙江建德成立了事业单位性质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中心,陕西延安成立了信用协会等,并赋予上述机构承办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具体工作。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21舂笫1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 o.1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叶素优(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41)摘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理论加以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从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两个大的方面提出中小企业的具体信用指标,提出企业的还款意愿是前提,还款能力是保障的观点,认为还款意愿是企业能否守信的前提基础,在实际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中,应当更充分的关注此类指标,而不是将目光仅局限于财务类指标的定量分析上.并运用偏相关系数法和归一法对财务指标加以分析,构建适应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状况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能力;指标分类号:F830.56文献标识码:A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10年来,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
以工业为例,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4.9万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9.3%;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实现税金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54.3%。
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万个以上,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据测算,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力军1。
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
外源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形式之一,具有资金来源广、方式多、灵活方便等内源融资不具备的优势。
而银行信贷作为外源融资的一种,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2. 79005
该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为 92. 79005 分。 对比信用等级评 定标准可知其信用等级属于 AA 级, 即信用优秀, 能够及时 或者提前还本付息。 通过走访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知这一 评判是合理的。这表明该企业在市场上处于优势, 企业竞争 能力、 经营效应均不错。故银行可发放贷款来保证其更好的 发展, 同时对于银行自身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五、 结论
[2 ]
。 李钢等 ( 2014 ) 在分析了影响
[3 ]
小微企业信用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基于 FAHP - 多指 标隶 属 度 转 化 法 的 微 小 企 业 信 用 评 价 方 法 两阶段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模型
[4 ]
。潘 振 媛
( 2012 ) 首先运用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 然后建立了一个 。 考虑到小微企业信用 综合评价牵扯到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并且需要对每个指标 进行考察, 因此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模糊综 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建立起一套基于层次分析的小微企 业信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二、 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 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企业信用的影响 程度是不同的, 为使所选指标合成的综合评价结果能够准确 刻画被评价对象, 需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简 便、 灵活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 断给予量化, 适用于确定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权重。 其步 骤如下:
r11 r21 w2 … ) B = W · R = ( w1 , … r i1
r12 r22 … r i2
r13 r23
r14 r24
r15
r25
r i3
r i4
r i5
170
理 论 探 讨
= ( b1 , b2 ,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b4 , b5 ) v2 , v3 , v4 , v5 } b i 表示小微企业信用对评价等级 V = { v1 , 的隶属度向量。 ( 六) 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本文将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划分为五个等级, 如表 2 v2 , v3 , v4 , 所示。通过对指标评语等级进行赋值, 令 V = { v1 , 85 , 75 , 65 , 55 ) , v5 } 对应分数级 L = ( 95 , 则企业的最终信用评
DOI:10.14057/43-1156/f.2015.06.066
一、 引言 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一 个关键环节。借鉴当今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结果, 考虑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 我们从还款意愿、 还款能力 以及成长潜力三个方面, 构建了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 29 个评价指标。在对小微企业 系, 体系包括 10 个评价要素, 经过实地考察后,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对该信用评价指标 的选取稍作修改, 修改后选取的指标见表 3 。 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小微企业信用进行评价需确定一 套信用综合评价方法。 张素荣等 ( 2014 ) 采用多因素分析法 进行研究, 先是由专家对各个影响信用的因素进行赋权 , 通 过加权平均的原理计算小微企业信用总得分
[1 ]
。 周红敏等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
( 二)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 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 是促进 城乡人口协调发展, 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必要基础 。 按照科 学、 合理、 适度超前的原则,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延 伸并增加城镇公交线路, 实现城乡互通互达, 通过建立通达 的交通基础设施, 可以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 提高资源配置 的效率。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 通 过建立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生活方式 等方面的差异,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也可以促进更多有条 件的村镇实现农村就地新型城镇化。 ( 三) 逐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是要改善群众的生存环境, 提高人 们的生活质量,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使人们的身体健康、 身心愉悦。 因此, 在喀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 要 注重城镇与自然的共生, 把共生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全 过程中, 注重深度挖掘城镇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资源 , 城市 与农村共同发展, 达到发展的和谐之美。 同时, 在规划建设 城镇新区时, 要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基础上 , 进行选址、 设计和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 从便利居民角度出 发, 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宜居舒适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 新疆统计年鉴[ Z] . 北京: 中 国 2014 统计出版社, [ 2] 王桂新 .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 人口研究, 2012 -2 [ 3] 周加来 . 城市化、 J] . 城镇化、 农村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2001 ( 5 ) 中国农村经济, [ 4] 高强 . 2005. 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探析[ J] . 经济与管 理研究 [ 5] 谢云, 雷海章 . 2005. 新时期农村城镇化的制约因素与 J] . 农村经济 对策[
理 论 探 讨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郑超文 郭 昱 马翻翻 (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6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 在已经构建好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 析法( AHP) 确定权重, 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最后 选取了一家小微企业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014 ) 建立了德尔菲征询调查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科技 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模型
a ij > 0 , a ii = 1 , a ij = 其中,
… a2 n … … … 1
…
a1 n
1 。 a ji
( 二) 得出层次内重要性排序 求每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与最大特征向量, 并验证 该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要求, 若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 , 则将最大 特 征 向 量 单 位 化, 这便是该层内各项的重要性 排序。 一致性检验指标如下: λ max - n CI CI = , CR = , 取值 其中 RI 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n -1 如表 1 。
T 做 分 S = B* L 。根据 S 值的大小判断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
由模糊关系运算式及分数等级设定可知: S = ( W · R ) · L = ( 0. 353561 , 0. 4164274 , 0. 2998176 , 0. 020294 , 0 ) ·( 95 , 85 , 75 , 65 , 55 )
169
FINANCE & ECONOMY
金融经济
企业信用的指标, 确定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 因而小微企业 信用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 小微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是指对小微企业信用状 况进行分析并判断其优劣的技巧。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 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 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 具有结果清 晰, 系统性强的特点, 能较好地解决小微企业信用评价问题。 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 一) 确定评价对象的指标集 u2 , u3 … u i … } , 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集 U = { u1 , 如 表 3。 ( 二) 确定评价指标评语集 考虑到小微企业特点, 本文将指标评语等级划分为 V = v2 , v3 , v4 , v5 } , { v1 , 良好, 一般, 较差, 差。 分别对应优秀, ( 三)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上文已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了权重向量 W = ( w1 , w2 … w i … ) , 其中 w i 表示指标 u i 对小微企业信用而言的权 重, 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 四) 确定模糊评判矩阵 R 指标 u i 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划分为等级 v j 又称为该指标 的隶属度。对每一个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 我们就可以得到 模糊评判矩阵 R。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有不同的隶属度确
5 1. 12 …
( 一) 将指标体系分层并建立判断矩阵 要素层 将指标体系划分为目标层 ( 即小微企业信用 ) , ( 即影响企业信用的各大类评价要素 ) , 指标层 ( 即各评价要 然后对每层内各项的相对重要性进行 素的具体衡量指标) , 两两比较, 建立如下判断矩阵:
1 a12 a21 1 A= … … a n1 a n2
当 CR < 0. 1 时, 认为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具有令人满意 的一致性, 否则需要对本层次的各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 使层 次总排序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 三) 计算各指标最终权重 计算各个指标相对于小微企业信用的权重并检验总体 一致性。其中, 各指标最终权重由公式 W i = T j · K i 得出 ( T j K i 是单一要素下各指标 是各要素层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权重, 相对于要素层的权重) 。总体一致性检验指标如下: CI = ∑a i CI i , RI = ∑a i RI i , CR =
i =1 i =1 m m
CI RI
x i 为指标 u i 的实际取值, x ij 和 x ij + 1 为评判等级的标准 式中, u i 对其余三个等级的隶属度为 0 。当 x i < x i1 或 x i > x i5 时, 值, u i 对其余四个等级的隶属度为 0 。 则 r i1 = 1 或 r i5 = 1 , ( 五) 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此处采用 M ( ·, ) 算子 常用的模糊合成算子有四种,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B, 计算公式如下:
表1 n RI 1 0 2 0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表 3 0. 58 4 0. 90
定方法。 1、 定性指标隶属度 由于定性指标之间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 因此采用专家 评判法来确定隶属度。指标 u i 对等级 v j 隶属度的计算公式 m ij 是将指标 u i 划 为 r ij = m ij / m, 其中 m 是参评专家总人数, 分为等级 v j 的专家人数。 2、 定量指标隶属度 x i2 , x i3 , x i4 , x i5 } 表示该指标 u i 的五个不同等级的标 { x i1 , 指标 u i 对于等级 v j 和 v j + 1 ( 当 u i 为逆指标时为 v j - 1 ) 的 准值, 隶属 r ij 度的计算公式为: r ij = | x i - x ij + 1 | = 1 - r ij , r | x ij - x ij + 1 | ij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