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造革及湿法工艺

合集下载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

合成革干法工艺合成革干法工艺是一种制造合成革的方法,也被称为湿法工艺。

相比于湿法工艺,合成革干法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革干法工艺的步骤和特点。

一、合成革干法工艺步骤1. 原材料准备:合成革的主要原材料是聚氯乙烯(PVC)树脂和塑化剂。

在合成革干法工艺中,需要将PVC树脂和塑化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原材料熔融:将混合均匀的PVC树脂和塑化剂送入电加热融螺杆机中进行熔融。

在熔融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转速,使PVC树脂和塑化剂充分混合并熔化。

3. 条纹涂布:将熔融的PVC树脂和塑化剂通过涂布机均匀地涂布在纺织物基材上。

涂布过程中,需要控制涂布厚度和速度,确保涂布层均匀且与基材粘结牢固。

4. 干燥:涂布后的基材进入烘箱进行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使涂布层中的溶剂蒸发并使合成革固化。

5. 表面处理:经过干燥的合成革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其光泽和手感。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压纹、涂层和印刷等。

6. 裁剪和加工:经过表面处理的合成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和加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合成革制品。

1. 生产效率高:合成革干法工艺中的干燥过程相对较短,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合成革干法工艺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

2. 成本低:相比于湿法工艺,合成革干法工艺的成本较低。

湿法工艺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而合成革干法工艺中只需要少量的溶剂和能源。

3. 环保性好:合成革干法工艺中的溶剂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此外,合成革干法工艺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也减少了水污染的风险。

4. 产品品质稳定:合成革干法工艺中的涂布层均匀,黏结牢固,不易出现起泡、脱胶等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品质稳定。

5. 产品种类丰富:合成革干法工艺可以制造各种颜色、花纹和质地的合成革,满足不同需求的市场需求。

合成革干法工艺是一种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环保性好的制造合成革的方法。

通过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参数,可以得到品质稳定的合成革产品。

聚氨酯合成革简介

聚氨酯合成革简介

聚氨酯合成革原材料聚氨酯皮膜除极富弹性,十分柔软,有出色的抗拉强度耐磨损性耐溶剂性和良好的透明。

分类:底布1.直接涂布法:经过前处理的底布或浸渍布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这是进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层的方法并按要求进行再加工,此方法多用在各种湿式合成革制造上。

2.薄膜法:是一种特殊制造法,在聚氨酯薄膜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通过湿式成膜法形成多孔层,随后贴合在抵不上再加工。

3.含涂加工法:在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中浸渍底布,以所定间隙轧液后进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质,根据需要进行后加工。

湿式成膜助剂:在凝固浴的湿式成膜工艺中,DMF与水进行置换,从而获得表面平滑性,多孔层均匀性,丰满感出色的多孔层皮膜。

在湿式成膜工艺中,树脂面积约收缩10-20%,所以容易发生卷曲,为防止现象发生在A点入水这同时进行凝固,而凝固,则树脂的多孔层表面与滚筒不吻合,而导致花纹歪斜,损劣表面。

混合液树脂浓度2034/612/181054/620/30℃以下,最好在贝斯中DMF含量低于3%否则干燥时DMF会使湿式多孔层再次溶解,出现针孔。

合成革的原材料氨基甲酸乙酯基(NHCOO基)所合成的树脂。

OCN-R1-NCO+HO―R2―OH―O―C―N―R1―N―C―O―R2―O―N由于NHCOO基所具有较高的凝聚力,使分子间与氢结合形成拟结晶,从而使聚氨酯树脂有特有的高物理性,聚氨酯树脂是由上面二异氰酸盐酯和二元醇的加成聚合反应制造出来。

聚氨酯树脂特有的高弹性、高物性、耐溶剂性、耐磨损性等是由形成结晶的硬链所。

湿法成膜与技术湿式加工特点下降,因此还是常温为好。

湿式成膜助剂:SD-7:非离子有效成分100%,脱DMF快、防卷曲。

SD-25:非离子有效成分25%,防封闭、提高轧花性。

SD-8i:非离子有效成分100%,哔叽性状微细化。

SD-11:阴离子有效成分100%,哔叽性状大。

SD-14:阴离子有效成分100%,哔叽性状中。

合成革湿法

合成革湿法

啊第一章湿法加工工艺湿法涂层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于市场上,由于生产工艺中存在很多问题,直到7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市场上全面推出,其中以日本和欧洲的产品占多数。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式是将聚氨酯湿法树脂中加入DMF溶剂及其它填料、助剂制成混合液,通过真空机脱泡后,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和的水中,溶剂(DMF)被水置换,聚氨酯树脂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皮膜,即微孔聚氨酯粒面层,适应上称为贝斯(英文BASE的译音),其含义是基材(半成品革)的意思,贝斯通过干法贴面或表面经整饰后,如表面印刷、压花、磨皮等工艺后,才能成为聚氨酯合成革成品。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滑爽饱满的手感,优良的机械强度,专门是从结构上近似天然皮革。

第一节原料介绍1、基布:湿法涂层的基布主要无纺布、机织布、针织布三大类。

1)、无纺布天然皮革的结构有纹理层、中间层和底层。

纹理层有骨胶原蛋白纤维和含脂肪的集合纤维组成,极细的纤维紧密缠结,硬度专门大,像纸一样;中间层纤维缠结较为松散;底层是由比较粗的纤维束组成的网状组织。

作为湿法涂层基布的无纺布,起类似天然皮革中间层和底层纤维的作用。

无纺布纤维的截面形状、缠结状况、纤维和树脂之间的彼此关系,决定了湿法涂层织物类似于天然皮革的程度。

作为革基布的无纺布,它的原料主如果利用的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

制造方式有针刺法、水刺法。

针刺法工艺:纤维开包混棉梳理铺网多台针刺机成卷后处置通过带有倒钩的钢针垂直方向高频率针刺把纤维与纤维进行缠结。

水刺法工艺:纤维开包混棉梳理铺网多台水刺机成卷后处置通太高压水流从小孔中喷射形成水针使纤维发生缠结。

2)、机织布坯布织成后,通过练漂、染色、定性、起毛等工序才能涂层。

在这些工序中起毛是最重要的,应尽可能做到绒毛密度大,散布匀,长度齐。

由于起毛的绒毛主要来自纬纱,纬纱要比经纱粗,纱的线密度比越为2:1,而且加大纬纱密度来增加绒毛密度,能够更好地遮盖织物的组织点。

合成革加工湿法操作规程

合成革加工湿法操作规程

放布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员工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湿法生产线放布岗位。

3、内容:3.1 设备及工具:方钢、辊芯、放布小推车、气压杆、放布补偿器、刷绒机、缝包机、拼缝机。

3.2 相关要求及规定3.2.1 熟悉本岗位的安全紧急开关位臵和正确使用方法。

3.2.2 严禁带手套操作,工作服严禁拖拖拉拉。

3.2.3 操作前检查气压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3.2.4 方钢、辊芯要轻拿轻放,注意砸伤手和脚。

推放布小推车时注意压伤脚面。

3.2.5 架布后,紧固卡盘,防止机器转动,布基脱落;架布时严禁手放在槽口处。

3.2.6 手推放布小推车时,防止车轮压伤脚面。

3.2.7 换布或换引布时,提前将放布补偿器放下(一般提前60米左右就开始放下补偿器),更换放布小推车,压上方的气压杆;两人配合用拼缝机将布或引布接好,接头要求平整,不可皱。

操作下方气压杆时必须先喊话,喊话间隔10~15秒后操作;布接头不可放在小推车、气压杆上,防止意外发生。

接头接好后及时清理现场,将两个气压杆全部抬起。

待布基(引布)离开拼缝架后将下方气压杆压上,防止意外压伤。

3.2.8 清理放布补偿器卫生时,放布补偿器下方不可进入,防止补偿器下坠造成砸伤事故;工作状态下,将放布补偿器两端的门要密封。

3.2.9 使用刷绒机时,先开启毛刷轮,在使用手柄使布基清贴在毛刷轮上;正常生产中,要求每隔20分钟检查一次布基表面是否有掉绒现象,若有及时反馈班长并及时清理;结束使用时先通过手柄使布基离开毛刷轮,在停止使用毛刷轮。

3.2.10 清理刷绒机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刷绒机引风管道每月检查一次,有棉绒时及时反馈车间安排清理;刷绒机布袋每班清理一次。

3.3 设备保养3.3.1不定期检查区域紧急开关是否灵敏;气压是否满足生产需要。

3.3.2经常检查方钢磨损情况,对于已磨圆的方钢应及时报修。

3.3.3 经常检查小推车车轮状况,出现明显磨损或开裂现象及时报修。

3.3.4经常检查各拼缝机电线完好状况,防止磨损触电。

湿法pu合成革原料

湿法pu合成革原料

湿法pu合成革原料湿法PU合成革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革原料,它具有与真皮相似的外观和手感,同时具备了更好的耐磨性和耐候性。

本文将介绍湿法PU 合成革的制作过程、特点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制作过程湿法PU合成革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涂层、干燥、涂层、干燥等多个步骤。

首先,将PU树脂涂布在基材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然后,将涂布好的基材送入干燥室进行干燥,使PU树脂固化。

接下来,再次进行涂层和干燥的过程,以增加革面的光泽和手感。

最后,经过整理和加工,湿法PU合成革制作完成。

二、特点1. 外观和手感:湿法PU合成革的外观和手感与真皮非常相似,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皮革的纹理和光泽,具有较高的仿真度。

2. 耐磨性和耐候性:湿法PU合成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摩擦和使用;同时,它也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耐受阳光、雨水等自然环境的侵蚀。

3. 可塑性:湿法PU合成革可以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使其具备不同的柔软度和强度,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4. 环保性:相对于传统的皮革制品,湿法PU合成革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和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三、应用领域湿法PU合成革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家具:湿法PU合成革可以用于制作沙发、床垫、椅子等家具,具有舒适的手感和高品质的外观,同时易于清洁和维护。

2. 汽车内饰:湿法PU合成革可以用于汽车座椅、车门内饰等部位,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承受长时间的使用和日常清洁。

3. 鞋类:湿法PU合成革可以用于制作各类鞋子,如皮鞋、运动鞋等,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舒适度,同时易于清洁和保养。

4. 包装材料:湿法PU合成革可以用于制作箱包、钱包等包装材料,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耐用性,能够保护物品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湿法PU合成革是一种具有良好外观和手感的合成革原料,它具备耐磨性、耐候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内饰、鞋类和包装材料等领域。

合成革干法湿法生产线流程及每一步的作用

合成革干法湿法生产线流程及每一步的作用

合成革干法湿法生产线流程及每一步的作用大量病险防洪工程的防渗加固,修建一批新的防洪工程,及研究开发高效快速的抢险技术,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程综合治理的当务之急。

研究开发成本更低,高效速凝防渗加固灌浆新材料,处理汛期出现的渗漏、开裂等重大险情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灌浆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灌浆材料按其作用可分为防渗堵漏、兼补强材料两种。

现在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水泥基浆液。

**研制的超细水泥灌浆材料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

化学浆液的发展为解决特殊工程问题及高质量工程有效手段。

其中国外用的最广泛的是硅酸盐类浆材。

水玻璃水泥浆混合的浆液也是用途广泛、使用效果良好的灌浆材料。

丙烯酰胺灌浆材料适用於永久性灌浆工程。

聚氨酯类灌浆材料是防洪减灾处理重大险情及快速抢险的重要高性能材料。

丙烯酸类灌浆材料可用于受振动的建筑物(如地铁)的防渗堵漏,及封堵大量涌水的材料。

今后降低成本是防洪工程新材料开发有等突破的重要内容。

治理水患,防洪减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量病险防洪工程的防渗加固,修建一批新的防洪工程,及研究开发高效快速的抢险技术,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程综合治理的当务之急。

使用高效速凝防渗加固抢险新材料,无疑是防洪减灾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

1.国内外技术发展及国内需求:快速处理汛期出现的渗漏、开裂、流砂、管涌等重大险情,要求灌浆材料应当凝固时间特别短,强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动水条件适应性非常好。

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采用材料新技术,开发相适应的新材料,或者对传统材料改良,既是我们必须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也是防洪工程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2.浆液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浆液材料应粘度低,流动性好,能进入细小裂隙;浆液胶凝时间可在几秒至几小时范围内随意调节,并能准确地控制,浆液一经发生凝胶就在瞬间完成。

其次,浆液固化时无收缩规象,粘接强度高;浆液结石体有一定抗压和抗拉强度,不龟裂,抗渗性能和防冲刷性能好;结石体能长期耐酸、碱、盐、生物细菌等腐蚀,耐老化性或耐久性优良。

一、PU合成革湿法生产线DMF气相回收净化装置技术工艺

一、PU合成革湿法生产线DMF气相回收净化装置技术工艺

一、PU合成革湿法生产线DMF气相回收净化装置技术工艺PU合成革湿法生产线DMF气相回收净化装置是将PU合成革湿法生产线中涂台、烫辊、预凝固槽、湿法配料抽真空尾气产生的废气通过车间废气收集系统收集至集气箱,再通过风机送入吸收塔中。

吸收塔分为两级吸收,第一段采用大流量水循环富集DMF水溶液,吸收液采用冷却水,当第一段的吸收液浓度达到18-25%时,排放至回收工艺废水罐,第二阶段采用填料塔结构。

有机废气经过第一阶段吸收后进入第二阶段进一步吸收,吸收液一部分补充到第一收段作为吸收液,其余部分继续循环,并采用软水作为补充水。

该回收净化装置DMF 回收率达95%以上。

二、PU合成革湿法生产线DMF气相回收净化装置产品特点1、处理能力大、吸收效率高、DMF废气净化回收彻底。

2、废气净化后,排放口DMF浓度≤20㎎/m3,符合环保要求。

3、设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维修方便。

4、安全性能高,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5、符合节能优化设计要求,性能可靠合理。

三、技术参数与规格装置型号处理气量外形尺寸占地面积装机容量净化效率GS-30-2B 30000 1800*13500 3035≥95GS-40-2B 40000 2000*13500 3052≥95GS-50-2B 50000 2200*135003552≥95GS-60-2B600002400*135004072≥95注:根据厂商生产线的废气量设计生产其他规格型号产品四、装置组成装置主要由回收塔、风机、循环水泵、集气系统、管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报警系统、流量显示系统、温度显示系统等组成。

五、适用行业A)PU合成革湿法生产线。

B)化工行业产生的水溶性低浓度有机废气厂商。

合成革加工湿法操作规程

合成革加工湿法操作规程

合成革加工湿法操作规程一、前言合成革是利用化学合成法制造的一种人造皮革,具有质地均匀、牢固耐磨、色彩丰富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鞋材、箱包等领域。

为了确保合成革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特制定以下湿法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持有操作证书。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防护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3.操作人员应保持清洁,特别是手部要保持干燥,以免影响加工质量。

三、原料准备1.原料必须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质量把关,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2.原料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仓库中,禁止阳光直射和潮湿。

四、设备检查与维护1.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2.定期清洁设备,特别是操作台、料槽等易积污的部位。

3.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停机检修,并上报有关人员。

五、车间准备1.车间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生产废料和污水。

2.车间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3.车间出口应保持畅通,设有应急疏散通道和标示牌。

六、操作流程1.按照工艺要求,将所需原料按比例放入料槽中,并加入必要的溶剂。

2.打开搅拌设备,确保原料均匀搅拌。

3.调整工艺参数,如温度、搅拌时间等,确保安全和生产效果。

4.将加工好的合成革放入挤出机,进行挤出压制,使其成型。

5.经过冷却,将合成革进行切割和修整,确保产品尺寸和外观完美。

6.进行后续处理工序,如涂层、印花等,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定型。

7.将加工好的合成革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晾干。

8.进行产品质量检查,确保合格产品进入下一个工序。

七、安全措施1.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引火物品,以免发生火灾。

2.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金属器具,以免损坏设备和产品。

3.操作人员应注意防护装备的穿戴,避免化学溶剂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4.操作人员在搬运、挤压等重型作业时,应做好人身安全保护措施。

八、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电源并上报相关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造革/合成革材料及工艺学目前,人造革、合成革的涂层树脂主要有聚氯乙烯(PVC)和聚氨酯(PU)。

在我国,人们习惯将PVC树脂(聚氯乙烯)作为涂层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人造革(简称人造革,artificial leather),将PU树脂(聚氨酯)作为涂层、经纬交织的纺织品作为底基的人造革作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将PU树脂与无纺布作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作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synthetic leather),对于PU人造革和PU合成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命名,但人们习惯将两种革称为合成革或PU革,将上述三种革称为人工皮革[3]。

人造革和合成革可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大类。

民用革有鞋用革、服装革、箱包革、家具革等。

工业用革有车辆用革、地板用革等1.4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1.4.1、发展概况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人造革,是中国塑料工业中是发展较早的行业,但是中国的人造革、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的,自1979年以后,上海、北京、广州、徐州等地引进压延法PVC人造革生产设备,武汉、长沙、佛山、石家庄等地引进了成套的离型纸法生产设备。

1981年又开始引进干法PU革生产技术,当时仅广州人造革厂生产,随后,东莞人造革厂和武汉塑料一厂也相继引进投产。

而湿法PU合成革的生产则是始于1983年,山东烟台合成革厂(现在的烟台万华)从日本可乐丽引进了湿法PU革的生产技术及设备[4]。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大国、使用大国,截至2006年,我国人造革、合成革生产线和产量已占据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全国共有人造革、合成革企业2600多家,上千条生产线,年生产量已达35亿平方米,是塑料行业重点发展的产业。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0家,干法线681条,湿法线634条,200条左右压延线,共计1515条。

2007年人造革、合成革总产量达到167万吨,其中人造革占约60%,合成革占40%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502亿元,销售收入492亿元,出口10.3亿美元,进口5.6亿美元。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和辽宁,产量约占了全国的80%(表1-2)[8]。

表1-22007年塑料制品分品种产量前三位的地区单位:万吨温州合成革行业发展十分迅猛,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成为全国合成革的主要生产基地。

200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合成革之都”称号。

据统计,温州地区共有122家合成革企业,共442条生产线,固定资产超过100亿元,其中干法线234条,湿法线191条,压延线十几条,年产值达120亿元。

从统计来看,温州地区的合成革企业占国内生产企业总数的38.8%,生产线数量占47%左右,几乎控制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

在全国拥有固定销售点和用户4000多家,年销售额100多亿元,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整个行业从业人员近4万人。

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非洲、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合成革生产基地[3]。

丽水是我国合成革产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其中仅丽水经济开发区水阁工业区就集中了45家合成革生产企业,155条生产线,合成革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安徽,北方的山东境内烟台,秦皇岛,河北保定白沟等等由于环境及地里空间限制现在往其他地区迁移如:福建福鼎,台州临海,安徽淮北等等。

广东的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主要集中在高明,合成革产量居广东省首位(占75%)。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高明合成革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每年总产量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目前,全区共有合成革生产企业26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6%,。

在我国,人造革、合成革的应用以鞋革和家具革用量最大,箱包革其次,服装革和汽车内饰革虽然用量不大,但产品附加值高(表1-3~表1-4)。

表1-3 2004-2007年各主要下游行业人造革、合成革实际使用量统计(单位:亿平方米)表1-4 未来5年各主要下游行业人造革、合成革的需求量预测(单位:亿平方米)1.4.2、我国合成革行业存在的问题(1)产能过剩中国纺织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合成革行业的最大年产能达到56亿平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合成革产量为28亿平米,2008年合成革为33.2亿平方米。

产能的过剩、开工率不足,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行业出现恶性的价格战,许多企业的出口产品已无利可图,只能靠出口退税维持生存。

最近几年,不断有企业破产倒闭[13]。

(2)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虽然部分合成革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但合成革行业整体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许多高档合成革产品的生产仍是空白,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产品的需求,不得不依赖进口。

合成革进口平均单价为约为出口的2倍[8](表1-5),这也反映出我国合成革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这与国内合成革产品的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表1-5 2004~2007年我国人造革、合成革进出口量值表湿法湿法PU是将聚氨酯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添加各种助剂,制成浆料,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和的液体(如水)中,溶剂(DMF)被水置换,聚氨酯树脂逐渐凝固(过水成膜法),从而形成多孔性的皮膜,即微孔聚氨酯粒面层加上底布,习惯上称为贝斯(Base),其含意是基材的意思,也就是湿法聚氨酯半成品,贝斯表面经整饰后,成为聚氨酯合成革成品。

湿法PU合成革是1963年在国外市场上出现的,其性能、结构与干法合成革相比,在透湿性能及外观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改进,更接近于天然皮革,是天然皮革的最佳替代产品。

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国外市场出现各种规格以织物为布基的湿法PU合成革,解决了无纺布湿法合成革工艺复杂,成本高、价格贵、品种单一等问题。

它设备简单、工艺成熟、投资少、品种多、用途广泛、价格便宜,是目前世界和合成革市场上具有生命力的产品,同时也是国内作为升级换代的新产品。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可分为单涂覆法、浸渍法(含浸)和含浸涂覆法3种2.1.1 基布分类人造革、合成革基布可分为机织布、针织布、非织造布三大类机织物——经纱与纬纱相互垂直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织物。

其基本组织有平纹、斜纹、缎纹面平坦,耐磨,挺括,布身硬但缺乏弹性和光泽,花纹较单调。

常见的平纹织物有平布和帆布.斜纹织物相对于平纹织物,斜纹织物中更加紧密、厚实、弹性好、布面富有光泽、手感比较柔软,但强度、耐磨不如平纹织物。

[5]。

起毛布起毛是利用钢针或刺果钩刺与织物运行的相对速度不同,将织物表面均匀地拉出一层绒毛。

起毛布多是将机织布的经纱起毛,具有松厚柔软,保暖性性强,织纹隐蔽,花形柔和等特点。

起毛布多用于聚氨酯合成革。

针织物——纯棉,涤纶,T/C,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由于针织物的线圈结构特征,单位长度内储纱量较多,因此大多有很好的弹性(这也是针织面料服装样板相对简单、线迹必须有弹性的根本原因)。

针织物大致分为纬编针织物与经编针织物两大类。

纬编针织物是将纱线由为纬向喂入,同一根纱线顺序的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我们最常见的毛衣即为纬编针织物。

纬编针织布一般应用在PVC产品上。

经编线圈的串套方向正好与纬编相反,是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按经向喂入,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

经编针织布主要应用在PU干法产品上,目前也有少量用于湿法涂层上,制作高档服装革和装饰革。

1、非织造布(无纺布)非织造布又称非织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布、无纺织物或无纺布(不织布)。

主要采用机械加固法中的针刺加固和水刺加固对于合成革用非织造基布应满足如下几方面的要:①在组织结构方面,要求非织造基布要具有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纤网中的纤维要呈杂乱排列,纤维间相互紧密缠绕,结构均匀。

②在性能方面,基布要具备透气、透湿、强度高的特点,具有优良的柔软性、悬垂性、耐磨性和吸湿性。

③在外观和手感方面,要求基布表面平滑,无纵横向或斜向的针迹和孔眼;④密度均匀一致,无过密或过松现象。

起毛布则应尽量做到绒毛密度大,分布匀,长度齐。

此外,若起毛布脱脂差、亲水性差会引起贝斯表面的大量针孔甚至脱层,使用双面起毛布时,要求背面的毛要长而正面的毛要短[9]。

其规格可参见表2-6。

表2-6 湿法PU革用起毛布规格表1-6 近5年合成革的市场需求及预测(单位:亿平方米)表1-8 国内近年高物性PU合成革产量及需求量(单位:万平方米)对于服装革用基布,要求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低于鞋革),但伸长率要大并且质地柔软,手感要优良,并应具备足够大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同时还要求有防霉性。

服装用合成革的基布主要使用针织布、非织造布类基布,要求较薄。

鞋面革用基布永久变形,才能适应制鞋工艺和人体脚部在穿着过程中的膨胀、收缩变形需要。

例如鞋用革用基布的经、纬线的伸长率均应大于l0%~12%,以满足鞋楦成形和穿着中的频繁弯曲变形,提高制品的使用寿命。

吸湿性能优良的纤维材料。

吸湿性能较好的纤维品种是粘胶纤维、棉纤维、维纶、锦纶等。

其中,粘胶纤维的吸湿性能最好,但它容易缩水,故主要用于水刺无纺布类的基布中。

虽然涤纶的吸湿性很差,但它的强度高,价格低,在机织布和非织造布类的基布中,还是经常被选用的纤维。

服装革用基布对于服装革用基布,要求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低于鞋革),但伸长率要大并且质地柔软,手感要优良,并应具备足够大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同时还要求有防霉性。

服装用合成革的基布主要使用针织布、非织造布类基布,要求较薄。

介于鞋革和服装革之间2.3.1 着色剂的分类着色剂可分为染料和颜料两大类,颜料又可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类。

(1) 染料染料都属于有机物,它可溶于水、油及有机溶剂。

染料的分子内部一般含有发色基团及助色基团,具有强烈的染色能力,染料都是透明的,色泽艳丽、色谱齐全、用量少。

但染料耐热、耐光、耐候及耐溶剂性差,迁移性大,在人造革及合成革的加工温度下,易分解,在制品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从制品中渗出、迁移而造成串色和污染,因此在人造革、合成革中应用较少,只有在耐热要求不高时,可选用少量油溶性和醇溶性偶氮类和蕙醌类染料[2]。

(2) 颜料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溶剂的一类着色剂。

与染料不同,颜料为固体物质,在人造革及合成革中分散成细微颗粒,由其表面的遮盖作用而着色,不是化学作用。

颜料的耐热、耐光、耐候、耐溶剂性都好,只是色泽及透明性不如染料。

颜料色的天然矿物。

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光性和耐溶剂性,而且原料易得,制造简便,价格低廉。

但其透明度、鲜明性差、色泽暗淡,相对密度大。

有机颜料包括不溶性染料和色淀染料(大都是酸性染料的钙、钡盐的沉淀,或是将染料沉淀在无机载体如A1(OH)3上)两类,具有介于无机颜料和染料之间的综合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