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肾功四项临床意义

尿肾功四项临床意义
尿肾功四项临床意义

1 尿免疫球蛋白G(U-IgG)——标本类型:24h尿,采样要求:混匀尿液3ml (留24h尿并记录总量,甲苯防腐。其中U-β2MG、U-IgG、U-sIgA可用随机尿)。

1 尿免疫球蛋白G判断肾小球的损伤程度,也判断肾脏疾病和全身相关性疾病。

2 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MA判断高血压肾病。

尿IgG排泄量>250mg/天,可作为肾功能恶化的指标。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注意事项

1、留取24小时尿液

(第一日清晨6:00排尿弃去,随后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将6:00后至次日清晨6:00为止,所有尿液全部留取在同一洁净容器中)

2、第一次留尿后应根据检测项目加入相应的防腐剂至清洁容器内,防止小便污染

3、记录24小时尿总量(毫升数或重量)

4、混匀取其中5毫升左右送检

备注:

1.U-FF、U-ALD、U-CA用浓盐酸10ml防腐;24小时尿肾功能全套、U-ALB、U-CP 用甲苯5ml防腐

2.留取尿儿茶酚胺标本要避免剧烈运动,禁食浓茶、咖啡、杏子、香蕉、巧克力三天以上或在疾病发作时留取,并请注明用药情况

单味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作者:丁伟伟费德升李玉卿张忠贤王彩萍张雪峰 作者:丁伟伟费德升李玉卿张忠贤王彩萍张雪峰 【关键词】慢性肾炎蛋白尿中药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慢性肾炎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志之一,近年对以往资料的回顾调查及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蛋白尿是导致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进展性肾衰的一种持久独立的恶化因素[1]。尿蛋白漏出过多不仅可造成肾小球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损害,也会加重肾小管间质局部缺血、缺氧及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合理应用中医药,有助消除尿蛋白及延缓肾功能减退。本文就单味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1 补虚药 1.1 黄芪黄芪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 能增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功效,降低尿蛋白。黄芪主要含黄芪多糖、氨基酸、大量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等,其中富含微量元素硒可能与其控制肾性蛋白尿有关。硒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害,并能加强某些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作用。因此,黄芪可能通过上述作用,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降低蛋白尿[2]。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还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黄芪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减轻免疫性因素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减少血浆内皮素分泌,增加肾血流量。 1.2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性甘温,具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等作用。研究证实,冬虫夏草能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维持机体cd4/cd8细胞的平衡,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减少尿蛋白。刘丽秋[3]等发现,它通过增加mmp 2的表达,抑制tmip 1,2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可能也是其降低蛋白尿的机制之一。 2 活血化瘀药 2.1 葛根葛根味甘性平,功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改善肾血流量,从而预防和治疗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恢复肾小球滤过功能,延缓减轻肾脏损害,减少、缓解蛋白尿的产生[4]。 2.2 丹参其性苦微寒,有活血调经、凉血安神等功效。研究发现,丹参能扩血管、抗凝抗血栓、降血脂、促进组织修复、抑制细菌等作用,减少肾脏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5,6]。徐丽等发现[7,8],丹参可显著降低dn大鼠肾脏tgf β1、ctgf、pai 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少ecm的沉积和尿白蛋白的排泄。 2.3 川芎川芎辛温,有活血行气止痛、祛风胜湿之功。阿魏酸(fla)为桂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川芎等常用植物药中,可有效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肾血管收缩,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及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9]。川芎嗪是从川芎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单体,具有降低血浆内皮素(et)和tnf水平、抗氧化等作用。王振和马金丽等对50例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结果尿蛋白较前明显减少[10]。 3 清热除湿药 3.1 升麻升麻甘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等功效。《本经》云:升麻“解百毒”。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有抗感染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帮助恢复肾功能,有利于蛋白尿

日本精密体检项目【详细】

详细版日本精密体检项目 日本体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追捧,很多人肯定想早点,日本体检具体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挚馨健康根据基础套餐为您详解解答如下: 1、检查项目:基础指标 包含:身高、体重、BMI、体脂肪率、腰围、血压 作用和意义:检测体重、体脂率等基本身体数据,发现隐形性肥胖。 2、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 包含:问诊、听筒诊 作用和意义: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相关征兆。 3、检查项目:眼科检查 包含:眼底、眼压、视力、听力 作用和意义:检查眼睛功能状况并初步判读是否存在疾病。 4、检查项目:呼吸系统检查 包含:胸部X光、肺功能 作用和意义:检查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癌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症状。

5、检查项目:血液常规检查 包含:红血球数、血色素量、红细胞比容、白血球数、血小板、血液图像、平均红血球容积、平均红血球色素量、平均红血球血色素浓度 作用和意义:检测小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感染炎症等。 6、检查项目:血清常规检查 包含:梅毒RPR定性、TPHA法(梅毒检测)、肝炎HBs抗原、HBs抗体、HCV抗体 作用和意义:检查各类病毒性感染疾病、各类肝炎和梅毒。 7、检查项目:血脂指标检查 包含: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胆固醇、HDL胆固醇、CRP(C反应球蛋白)、血清铁、钙、氯、钾、无机磷、CPK(肌酸磷酸激酶) 作用和意义: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监测判定。 8、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 包含:AST(GOT)、ALT(GPT)、Y-GTP、TP(总蛋白)、总胆红素、清蛋白、A/G 比(白蛋白/球蛋白比)、LDH、ChE、ALP、白蛋白、胆红素、血清铁 作用和意义:通过血液指标检测肝脏。

常用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常见临床症状水肿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尿潴留 水肿 ?定义: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水肿的主要因素: 钠水潴留(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右心衰)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肾炎)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综合征) 淋巴液或静脉回流障碍(丝虫病、血栓性静脉炎) 水肿 ?局限性水肿:局部血管闭塞 ?局部淋巴回流障碍 ?局部神经血管性水肿 ?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全身性水肿: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药源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内分泌性特发性水肿 肾性水肿 ?特点:从眼睑、颜面开始演技延及全身性,晨起明显,发展常迅速,伴有其他肾病特征如高 血压、蛋白尿、血尿等 ?机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间质水肿压迫、容量负荷增多、 RAS系统激活等 腰痛 ?肾实质无感觉神经分布,但肾被膜、输尿管、肾盂上有感觉神经分布,当这些部位受到刺激 或张力增高时可产生腰痛 腰痛:非肾源性腰痛 ?脊椎疾病(椎间盘突出、外伤、脊柱炎) ?腰椎旁软组织疾病(劳损、肌纤维组织炎) ?脊神经根病变(脊髓压迫症、神经根炎) ?其他内脏(胰腺、球后溃疡、后位阑尾、妇科、腹膜后病变) 腰痛:肾源性腰痛: ?肾脏体积肿大牵拉包膜(肾小球肾炎、尿路梗阻、肾静脉血栓、肾囊肿、肾癌) ?肾周炎症反应(脓肿、梗塞、出血) ?肾盂或输尿管炎症及结石 ?其他:肾下垂、腰痛血尿综合征 血尿 ?新鲜中段尿离心(10ml尿以1500/min转速离心5分钟)沉渣镜检,>3/HP ?每小时尿红细胞排泄率>10万/h ?12小时尿沉渣红细胞Addis计数>50万 ?每升尿液含1ml以上血液时肉眼可见,称肉眼血尿 血尿 ?是否是真性血尿? ?是否是泌尿系统病变? ?定位及病因诊断:肾小球性肾炎 ?非小球性炎症结核结石外伤肿瘤血管畸形其它 引起血尿的其他原因 ?全身性疾病:血液病(紫癜、再障、白血病)感染(败血病、出血热、钩虫病)风湿病 (SLE、多动脉炎)心血管(肾动脉硬化、慢性心衰)内分泌(痛风、糖尿病)

蛋白尿的五种类型

蛋白尿的五种类型 蛋白质检查是尿液化学成分检验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根据发生机理及原发病的部位,蛋白尿分为五种。下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

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它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尿β2-M、溶菌酶增高,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尿蛋白定性1+~2+,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 3.混合性蛋白尿 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两种蛋白尿特点,但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一致,也可因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害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溢出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多为1+~2+。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5.组织性蛋白尿:这种指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生理性约为20mg/d,尿蛋白定性±~1+,定量0.5~1.0g/24h。

什么是肾前性蛋白尿

什么是肾前性蛋白尿 只要是尿当中的蛋白质含量增高了以后,普通的检查就可以查出来的就是蛋白尿,如果蛋白质实在是太多的话,就会被叫做大量蛋白尿。蛋白尿又分为肾前性蛋白尿,肾性蛋白尿,肾后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这几种蛋白尿。那么什么叫做肾前性蛋白尿呢?别的蛋白尿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蛋白尿肾小球结构图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典型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尿常规检查时,蛋白尿和血尿同时出现异常,高度怀疑肾病。 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10mg/24h,用普通尿常

规检查测不出。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肾前性蛋白尿 肾前性蛋白尿,也就是说导致蛋白尿的病因不在肾脏,而是在血液达到肾脏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能够产生蛋白尿的病因,比如大量肌肉组织损伤、过量溶血、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蛋白尿,都不是因为肾脏的问题,肾脏功能是完好的。 肾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也可由肺炎球菌、沙门菌、水痘或乙型肝炎病者、原虫感染以及肺感染性的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引起)、急进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肾病综合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感染性心内膜炎肾炎、肾动脉硬化、肾淀粉样变性、先天性肾炎等。 肾小管性:Fanconi综合征,重金属中毒(汞中毒、镉中毒、铅中毒等)、wilson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肾盂肾炎、多发性骨

肾功能检查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全身和肾脏局部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目录 1.基本信息 2.正常值 3.临床意义 4.注意事项 5.检查过程 6.不适宜人群 7.不良反应与风险 基本信息 专科分类:泌尿检查分类:尿液/肾功能检查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是否空腹:空腹 参考价格:50-80元 包含项目: 血尿素氮(BUN) 、选择蛋白指数(SPI)、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尿酚红排泄试验(PSP) 、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液尿素氮与肌酐比值、血肌酐(Cr,Crea) 、尿亚硝酸盐(NIT)、尿素清除率(UCL) 、尿酸、尿肌酐(Ucr)、尿蛋白质 温馨提示: 保持规律的作息及饮食,以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正常值 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2、血肌酐(Scr)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 3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4、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女89~357μmol/L,>60岁:男250~476μmol/L,女190~434μmol/L。 5、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6、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 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肾功能检查结果讲解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由于肌酐是内源性物质,如无外源性大量摄入肉食、剧烈运动或肌肉疾病,它每日的 生成量为20mg/kg或1mg/min,血浆中浓度与尿中排出量都较为恒定,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临床上Ccr的正常值:男性为140±27.2ml/min,女性为112±20.3ml/min;矫正后清除率(即国内以标准体表面积加以矫正)为80~100ml/min。Ccr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每长10岁下降4ml/min。Ccr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它的降低程度基本上反映肾实质 损害程度。一般认为,当降到正常值的80%时,表示肾小球滤过的功能已有减退,如降至 51~70ml/min时示轻度损伤,降至31~50ml/min时示中度损伤,降至20ml/min 时即可出现尿毒症的症状。 (2)血尿素氮(BUN): 过去多采用血浆非蛋白氮(NPN)测定,NPN是指血浆蛋白以外的所有含氮化合物,包 括尿素氮、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谷胱甘肽、铵等,其中,一些物质与肾功能无关或 受肾外因素影响大,故目前已很少应用。BUN占NPN中的绝大多数,为50%以上,肾功能不全时其较迅速地明显增加,虽然也受一些肾外因素影响(如蛋白摄入量、胃肠道出血、高 分解代谢、肝脏代谢能力以及尿量的多少等),但方法简便,临床仍在广泛应用。BUN的正常值为 2.9~7.5mmol/L(8~21mg/dl),NPN的正常值为14.3~25mmol/L(20~35mg/dl) 。BUN 和NPN的高低取决于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与肾脏的排泄功能,当血中这两种物质分别超过 7.5mmol/L和25mmol/L时,提示肾小球滤过率(GFR)已至少降到60%以下。 (3)血清肌酐(Scr): 其生成、代谢与排出受肾外影响因素很少,是较为理想的指标。红细胞中也含有肌酐。 其肾功能正常值:苦味酸法为44~133μmol/L(0.8~1.5mg/dl);酶法男性为53 ~ 106μmol/L(0.6~1.2mg/dl),女性为44~97μmol/L(0.5~1.1mg/dl)。 在肾功能不全时,血肌酐水平增高。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量很少, 所以,血肌酐浓度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呈反比关系。血肌酐的倒数值或对数值与GFR有线性相关。定时检查Scr,以其倒数值或对数值作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可描出肾功能变化的 斜率,可供判断病情进展状况与预后,观察药物疗效或制订治疗计划如安排造瘘透析时间等。实验证明,当GFR降低至35%左右时,虽NPN仍有低于25mmol/L者,而Scr则已全部超过正常范围。 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全身和肾脏局部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 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肌酐(CRE)正常参考范围:0~159μmol/L。

肾功能尿酸偏高的原因

肾功能尿酸偏高的原因 尿酸高是痛风患者经常有的症状,但是有一些人没有通风也会尿酸高,这些人就是孕妇,怀孕是女人非常特殊的一段时期,体质和平常有所区别,不少女性就是在怀孕的时候出现尿酸高的情况,那么,孕妇肾功能尿酸偏高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孕妇患上尿酸高的原因一、人体嘌呤分解合成升高1、外源性嘌呤过量:嘌呤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尿酸值,如果过量摄入含有细胞核的食物(一般为动物细胞)就会使得体内嘌呤合成过多,尿酸升高不能及时从体内排出。2、自身嘌呤代谢异常:这种原因比外源性严重的多,人体中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都会导致嘌呤异常代谢。3、其他原因:一些疾病如慢性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和化疗等会导致尿酸高。另外剧烈运动,吸烟也会出现尿酸偏高。当尿酸高遇上孕妇怎么办?孕妇尿酸高,绝不仅仅是痛风那么简单,明确尿酸高对孕妇的影响很重要,这对于后期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预防都有着莫大的好处。尿酸高不仅容易造成关节疼痛,还伴有患处红肿、发热。当尿酸高得不到控制时,疼痛发作会越来越严重,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尿酸高对肾脏危害最大。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尿毒症,大量的止痛药也会提高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尿长期处于尿酸高,必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尿酸高引起的肾损害可表现为三种类型,即慢性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石病和急性尿酸性肾病,三者可互有重叠。每种类型都对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要注意及时治疗。专家介绍,对于孕妇来讲,饮食中不要过量摄入高嘌呤,适当补充营养很关键。大部分痛风患者的诱发都是因为过量的高嘌呤饮食引起的,虽然女性体内含有的雌激素对痛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不能因此就过量摄入大鱼大肉,于健康仍是不利。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运动、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累等都是尿酸高的孕妇需要注意的地方,应定期检查尿酸浓度,如持续升高,建议及时治疗,以免尿酸结晶沉积,危及肾脏。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平常女性因为体内的磁性激素分泌导致尿酸不会偏高,所以不会出现痛风的现象,但是怀孕时候的女性嘌呤会偏高所以导致了尿酸,出现尿酸高的情况孕妇们不需要害怕和担心,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对应治疗即可。

肾功能检查正常值

肾功能检查正常值 肾功能检查,不仅是肾病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就连怀疑自己是肾病患者的人也是要做这些检查,那肾功能检查项目都有哪些?肾功能检查正常值又是多少? 肾功能检查项目: 1、血尿素氮(BUN) 2、血肌酐(Scr) 3、血尿素 4、血尿酸(UA) 5、尿肌酐(Cr) 6、尿蛋白 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9、尿素清除率 1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 12、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 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如上,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肌酐与尿素氮,如果当你这两项指标超过正常值的话则说明你的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那么这两个肾功能检查正常值是多少呢? 肌酐与尿素氮检查的正常值每个医院的检查方法不同,因此数值有所区别,我院的这两项肾功能检查正常值分别是, 肌酐40-120umol/L, 尿素氮2.86-7.14mmol/L。 如果当你这两项标准超过正常值时,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到尿毒症期。

肾功能指标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形成尿液,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肾脏的功能

如果受损,排除水份和废物的能力下降,多余的水份和废物就会在体内积聚下来。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肾功能指标,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肾脏功能的变化:肾功能指标1.尿量: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800~1500毫升之间。如果肾功能受损,尿量常常会减少,例如肾功能不全Ⅱ期的病人,尿量会减到每天500毫升以下,而Ⅳ期也就是尿毒症期的病人,每天的尿量可能少于100毫升。当然,尿量只能很粗略、间接地反映肾功能的好坏,有时尿量没有减少,但肾功能损坏已经很严重了。 肾功能指标2血肌酐:肌酐是人体肌肉产生的一种废物,由于肌酐几乎全部由肾脏排出,并且极少受食物的影响,因此相对客观地反映肾脏的功能,如果血中的肌酐浓度升高了,就说明肾脏清除废物的能力下降了。血肌酐浓度的正常值为小于1.5毫克/分升(或170毫摩尔/升)。但是肌酐只能在相对短期内(几个月),客观的反映肾功能的好坏;而如果是几年的时间,病人体重有较大的变化,全身肌肉的总量变了,体内产生的肌酐量也就随之改变,则血肌酐的浓度就不能绝对客观地反映肾脏功能的真实水平。例如:某患者1996年血肌酐为3.0毫克/分升,体重是70公斤,到2000年病情没有减轻,体重降为55公斤,血肌酐降至2.8毫克/分升,病人会以为他的肾功能变好了,其实这是假象。病人血肌酐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他明显消瘦了,肌肉的显著减少使体内肌酐的生成减少,而实际上肾功能很可能较4年前更进一步恶化了很多。 肾功能指标3.血尿素氮:如果肾功能受损,排除尿素的能力自然下降,血中的尿素堆积,血尿素氮水平就会升高。但是,膳食中蛋白质的量会引起血尿素氮的波动,所以尿素氮反映的肾功能情况并不准确。 肾功能指标4.肾小球滤过率:这是反映肾功能最直接,最准确的指 标。 肾功能指标5.尿肌酐:尿液中的肌酐主要来自血液。血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上不吸收而且分泌很少。肾衰时由于肾单位受损,肾脏排出尿肌酐的能力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肾功能开始恢复,排出的尿肌酐就会增多。 肾功能指标6.尿:当肾功能正常时,人的小便会又臊又臭,颜色深、尿量大;而当病人肾衰出现以后,小便变得像白开水一样,里面没毒素了;如果经

尿肾功四项

尿肾功四项 1.尿微量白蛋白(MA) *分子量为69KD,带负电荷(等点点:4.7~5.5),正常情况下尿中含量很低; *肾小球滤过电荷屏障的标志蛋白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高血压肾病早期等都会升高。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4.28~18.14mg/g·Cr或0.49~2.05mg/mmol·Cr。 *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 (+-)。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2.尿转铁蛋白(TRU) *分子量为80KD,带负电荷(等电点:5.5~6.6),正常情况下尿中含量很低; *TRU的等电点比MA高,更易从滤过膜滤出,故能更敏感地反应电荷屏障受损。 3.尿免疫球蛋白G(IGU) *分子量为160KD,正常情况下尿中IGU含量很低; *肾小球滤过滤网屏障的标志蛋白质,滤网屏障严重受损时,大分子的IGU大量滤出。 ***尿IgG排泄量>250mg/天,可作为肾功能恶化的指标。 4.α1-微球蛋白(A1M) *分子量为3KD,等电点:4.5~5.5,容易肾小球被滤过,被肾小管重吸收降解。

*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标志蛋白质,特异性好,仅在肾小管损伤时排除明显增加。 *参考值:放射免疫法:10~30mg/L。(附:尿液中含量:0.48~4.24mg/L)。 * A1M升高: (1)***各种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如肾小球损伤早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肾、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该项检查为评价肾功能的指标。 (2)也见于IgA型骨髓瘤、肝癌等。 尿肾功四项临床意义 *常见项目变化与提示 联合测定MA,TRU,IGU和A1M,对疾病的诊断,疗效的判别有重要意义。 TRU IGU A1M病理变化相关提示 ---肾小球电荷屏障损 伤早期 肾病早期损伤 ↑--肾小球电荷屏障受 损 糖尿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炎症,代谢异常,免疫损伤等 -/↑-/↑↑-肾小球筛网屏障轻 度受损 糖尿病,高血压,甲亢,妊娠后期肾血流增多等 ↑↑↑↑↑↑-肾小球筛网屏障严 重受损 感染,肾中毒,血管病变等 --↑↑肾小管重吸收受损肾缺血,肾盂肾 炎,重金属中毒,急 性肾小球坏死等

蛋白尿的产生原因

蛋白尿的产生原因 那么蛋白尿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蛋白尿的产生原因,希望对您有用。 蛋白尿的产生原因一、按蛋白尿发生机理分1.肾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无论是原发还是继抓肾小球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质。 肾小球滤过膜有病变,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甚至分子量更大的球蛋白亦可漏出。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癫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 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2)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滤过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此类尿蛋白量较肾小球性蛋白量少。 3)肾组织性蛋白尿又称分泌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如肾小管拌和远曲肾小管产生的Tamm-Horsfall蛋白以蛋白(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此种蛋白

易形成管型和结石核心。 2.非肾性蛋白尿1)体液性蛋白尿又称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蛋白质由肾小球滤过,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如多发性骨髓瘤时,血浆中有大量轻链免疫球蛋白从尿中排出,称凝溶蛋白或称本一周蛋白(Benee.None protein)尿液加温至45~60℃,凝溶蛋白开始凝固,尿液浑浊,再继续加温至沸点时则溶解,尿液清凉,再冷却至60℃以下时又出现浑浊、沉淀或凝块。 此试验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常用的方法。 进而应多部位拍骨片,可发现骨质破坏(多在颅骨、肋骨、脊柱骨等)骨髓检查。 可找到大量骨髓瘤细胞,是重要的确诊依据。 2)组织性蛋白尿一些器官组织产生的蛋白经血液循环由肾小球滤出,从尿中排出,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尼伤、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二、按蛋白尿的性质分 1.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可很快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g,其产生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肾脏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引起肾血管痉挛、充血、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所致,见于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

厄贝沙坦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的疗效43例临床观察

厄贝沙坦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的疗效43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10T13:39:58.8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王强周晓花赵明聂冬冬[导读] 蛋白尿是导致肾脏疾病快速进展的持续和强有力影响因素[1]。 王强周晓花赵明聂冬冬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 476600)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60-02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疗效的差异。方法 43例不同程度蛋白尿患者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观察12周,治疗前,治疗后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结果尿蛋白<3.5g/d的18例患者治疗后,有14例转阴,2例有效(转阴率80%,总有效率88%).尿蛋白>3.5g/的25例患者治疗后,有8例转阴,5例有效(转阴率30%,总有效率50%)。两组转阴率及总有效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均有治疗作用,在肾功能未严重受损时,尿蛋白<3.5g/d者较尿蛋白>3.5g/d者疗效更佳。 【关键词】厄贝沙坦肾性蛋白尿 国内外大量资料已经证实厄贝沙坦具有改善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但有关厄贝沙坦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的研究甚少。因此,作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43例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16-56岁,平均39岁。其中24例发生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初诊为肾病综合症,经半年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蛋白尿含量部分下降;4例发生高血压肾损害;2例发生糖尿肾病;4例发生慢性间质性肾炎。43例患者中,蛋白尿>3.5g/d者18例,蛋白尿<3.5g/d者25例,17例合并高血压,。观察前除外非肾性蛋白尿及影响肾性蛋白尿的可逆因素。 1.2方法 观察前一周,每日服用厄贝沙坦75mg,若无不适改服150mg,若血压仍高于正常,则加用双氢克尿噻。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欠佳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厄贝沙坦。观察12周,期间每2周查一次血常规,电解质,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并监测血压。当出现咳嗽,高血钾,低血压时,即给予相应处理。 1.3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尿蛋白定量下将>75%或转阴;(2)有效:尿蛋白定量下降>50%但<75%;(3)无效:尿蛋白定量下降<50%。显效加有效位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包,两组间蛋白尿转阴率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治疗前后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尿蛋白定量采用t检验。 2 结果 43例患者治疗前平均尿蛋白定量为(2.10+-1.05)g/d.治疗后为(0.58+-0.8)g/d,下降幅度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3.5g/d的18例患者治疗后有14例转阴,2例有效(转阴率80%,总有效率88%);尿蛋白>3.5g/的25例患者治疗后,有8例转阴,5例有效(转阴率30%,总有效率50%)。两组转阴率及总有效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3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出现轻微咳嗽,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于治疗第2-3周出现心慌不适,血钾升高,4例不伴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头晕乏力,测血压低于正常。 3 讨论 蛋白尿是导致肾脏疾病快速进展的持续和强有力影响因素[1]。在蛋白尿的产生和肾脏纤维化的过程中,血管紧张素II(AngII)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已证实,肾脏具有独立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AngII是该系统中活性最强的因子。AngII一方面通过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非选择性大孔径数目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对系膜细胞的收缩作用,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的滤过孔径,影响滤过屏障,从而产生蛋白尿[3,4]。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厄贝沙坦可以阻断肾内AngII收缩血管的作用,降低肾小球内的高血压,高滤过,高灌流从而降低尿蛋白。作者发现,每日使用厄贝沙坦150mg能显著降低尿蛋白含量。43例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显著下降,下降幅度为72%。厄贝沙坦治疗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尿蛋白<3.5g/d的患者其尿蛋白阴转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尿蛋白>3.5g/d的患者,可能与前者肾脏病变较轻,对厄贝沙坦更为敏感有关。 总之,每天使用厄贝沙坦150mg对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均有治疗作用,在肾功能未严重受损时,尿蛋白<3.5g/d者较尿蛋白>3.5g/d者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原著美国NKF-K/DOQI工作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 II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4. [2]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53. [3]黎磊石,刘志红,主编.中国肾脏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807-810. [4]郑法雷,陈香美,章友康等.肾脏病临床与进展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99-100.

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峻并发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老年糖尿病肾病特点:年龄大,病程长,并存疾病多,多年无任何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临床表示,我科于20XX年12 月~20XX年12 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212 例,其中51 例并发糖尿病肾病,占24.1%。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2 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82 例,女130 例,年龄60~84 岁。临床诊断老年糖尿病212 例,其中51 例并发糖尿病肾病,占24.1%,临床上以蛋白尿为主,肾功能不全患者有11 例,进行血液透析者6 例;17 例糖尿病伴有血压升高;死亡5 例,其中死于尿毒症1 例,占20.0%。 2 护理体会 2.1 常规护理 ①提供一个安静没有感染的休养环境。②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危害,通过操纵血糖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治疗及其预后。③轻病人注重劳逸结合,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熬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对水肿明显,血压较高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强调卧床休息,按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级别。④ 监测体重,每日2 次,每次在固按时间穿着相同衣服测量。⑤记录24 小时出入量,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操纵在前一日尿量加500 ml为宜。⑥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⑦注重观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注重高血压脑病、心功能不全的先兆症状。⑧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按照血糖、尿糖计算胰岛素的剂量。⑨紧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病人尿糖、蛋白尿、肾功能尿酮体、血钾的变化,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有无异常呼吸,有无烂苹果气味,有无恶心呕吐,“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加重等异常情况,应马上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处理。 2.2 饮食护理

“尿蛋白阳性”≠“肾脏病变”

“尿蛋白阳性”≠“肾脏病变” ——如何正确看待“尿蛋白”?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尿常规是体检必查的一个检验项目,它可以筛检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泌尿系统的病变,有时可作为器官系统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的诊断线索。有些病人因“尿蛋白阳性”而担心自己的肾脏是否有问题,于是带着体检报告来门诊咨询,那么,“尿蛋白”涵义是什么?究竟“蛋白尿”要不要紧呢? 正常人每天会排出40~100毫克的尿蛋白,最多可达150毫克,所以一旦尿蛋白超过每天150毫克就算不正常。尿蛋白的检查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号越多,代表尿中蛋白的“浓度”较高。 尿液检查试纸定性结果常分为: 1)阴性(尿蛋白浓度少于10mg/dl); 2)微量(10~20mg/dl); 3)+(30mg/dl); 4)++(100mg/dl); 5)+++(300mg/dl); 6)++++(表尿蛋白1000mg/dl以上)。 尿蛋白反应呈阳性时,有多种可能性: 一、假阳性尿蛋白:当尿液呈碱性(pH>7.5)、尿液浓缩(喝水少或流汗多)、尿中有血、混有精液,阴道分泌物或使用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时,有时会使尿蛋白反应呈阳性,但不一定真有超过正常量的蛋白尿存在。相反的,若是尿液太稀则会出现伪阴性。 二、暂时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在剧烈运动后、高烧、怀孕、月经期、突然受寒、精神紧张、心衰、血压升高、癫痫发作等情况时,会有暂时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出现,但应激因素消除以后,尿液检查即恢复正常。另外尿路感染时,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不过一旦感染得到控制,蛋白尿就会随之消失。 三、体位性(站立性)蛋白尿:与病人身体的位置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尿只在站立时出现,通常是暂时性的,常在年轻人身上发现。一般病人在早

蛋白尿导致进行性肾损害的机制

什么是尿蛋白? 尿中如有蛋白,可以通过酸化尿液加热后变混浊而检出,称为蛋白尿。人体肾脏就象一个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象布满网眼的筛子。正常情况下,网眼只可以筛过小分子蛋白质,其中98%在肾小管被吸收回体内,剩余的蛋白质与肾小管及其它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粘蛋白一起排出,所以正常人尿中含有少量蛋白质,24小时尿中含量约为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由于量少,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称正常尿无蛋白质。如果超过正常尿蛋白质的上限(即大于150毫克/日)时,用常规定性检查可测出来就称为蛋白尿。 肾脏超微结构(小网的超微结构) 肾小球由毛细血管丛和肾球囊构成,是血浆滤过的器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3层,中间为基底膜,内侧有内皮细胞覆盖,外侧为脏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基底膜厚约320nm,可分为三层,中间为致密层,内侧和外侧各为内疏松层和外疏松层。毛细血管基底膜内面由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覆盖。内皮细胞胞浆很薄,布满许多直径约70~100nm的小孔。脏层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在基底膜外侧,胞浆丰富形成许多细长的分枝状突起称为足突。上皮细胞由这些足突附着于基底膜外疏松层。足突之间形成许多间隙,宽约20~30nm,称为滤过隙。距基底膜表面约60nm,在相邻的足突之间有一层薄膜称为滤过隙膜。毛细血管壁包括内皮细胞、基底膜、上皮细胞,共同组成肾小球的滤过膜(如图),它象一个布满微孔的小网。肾小球的滤过除与毛细血管的结构和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有关外,并与基底膜的生物化学组成及其电荷有关。肾小球的负电荷可阻止血液中带负电荷的分子如白蛋白滤过。当肾小球多聚阴离子减少时滤过的蛋白质可增加。 Bm基底膜;En内皮细胞;Ep上皮细胞;L毛细血管腔;P上皮细胞足突;Rb红细胞短箭头为滤过隙;长箭头为滤过隙膜×14790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有少量组织支持毛细血管网,并将毛细血管联系在一起,称为肾小球系膜(mesangium),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系膜细胞可产生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如IL-1,IL-6,TNF等)和生长因子(PDGF,TGF等),并可产生系膜基质和胶原纤维,对清除肾小球滤过的物质以及与肾小球炎症和损伤时的增生和修复都有重要关系。

常用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1 / 3 常用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常见临床症状 水肿 腰痛 血尿 尿频尿急尿痛 尿失禁 尿潴留 水肿 定义: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水肿的主要因素: 钠水潴留(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毛细血管滤 过压增高(右心衰)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肾炎)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综合征) 淋巴液或静脉回流障碍 (丝虫病、 血栓性静脉炎) 水肿 局限性水肿: 局部血管闭塞 局部淋巴回 流障碍 局部神经血管性水肿 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全身性水肿: 肾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 药源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 内分泌性 特发性水肿 肾 性水肿 特点: 从眼睑、 颜面开始演技延及全身性, 晨起明显, 发展常迅速, 伴有其他肾病特征如高血压、 蛋白尿、 血尿等 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水钠潴留、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间质 水肿压迫、 容量负荷增多、RAS 系统激活等 腰痛 肾实质无感觉 神经分布, 但肾被膜、 输尿管、 肾盂上有感觉神经分布, 当这些 部位受到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可产生腰痛 腰痛:

非肾源性腰痛脊椎疾病(椎间盘突出、外伤、脊柱炎) 腰椎旁软组织疾病(劳损、肌纤维组织炎)脊神经根病变(脊髓压迫症、神经根炎)其他内脏(胰腺、球后溃疡、后位阑尾、妇科、腹膜后病变)腰痛: 肾源性腰痛: 肾脏体积肿大牵拉包膜(肾小球肾炎、尿路梗阻、肾静脉血栓、肾囊肿、肾癌)肾周炎症反应(脓肿、梗塞、出血肾盂或输尿管炎症及结石其他:肾下垂、腰痛血尿综合征血尿新鲜中段尿离心(1 0ml尿以1500/min转速离心5分钟)沉渣镜检,每小时尿红细胞排泄率gt;10万小时尿沉渣红细胞Addis计数 gt;50 万每升尿液含1 ml以上血液时肉眼可见,称肉眼血尿血尿 是否是真性血尿?是否是泌尿系统病变?定位及病因诊断: 肾小球性肾炎非小球性炎症结核结石外伤肿瘤血管畸形其它引起血尿的其他原因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紫癜、再障、白血病)感染(败血病、出血热、钩虫病)风湿病(SLE、多动脉炎)心血管(肾动脉硬化、慢性心衰)内分泌(痛风、糖尿病)尿路邻近器官:前列腺、阑尾炎、盆腔炎、直肠癌)药物化学因素: 磺胺类,汞,甘露醇, CTX等血尿尿三杯: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一、什么是尿蛋白?正常人尿液中有无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二、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三、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四、肾病患者的尿验常识 ★尿蛋白高的检测方法 试纸法是利用尿蛋白与某些染料(如溴酚蓝)相结合而产生颜色变化以测定其含量。试纸上含有恒定的pH值指示剂,受试尿样品与试纸上指示剂染料在恒定pH值条件下产生颜色反应,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半定量。变色范围.从黄色一绿色一蓝色,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较,以0--++++分级表示蛋白的浓度。操作时只要将试纸浸入尿液,湿透后取出,一分钟后观察试纸颜色改变即可。蛋白试纸法简单、快速,是卫生部指定的检查方法。目前各级医院广泛用于尿蛋白的常规检验,同时也易为患者自己掌握,随时自我观察病情变化。试纸法对白蛋白灵敏度较高,对球蛋白高度不敏感,有时可导致某些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的误诊。如果尿呈碱性或有某些盐类及色素等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