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外国诗两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两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两首》课文原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两首》知识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
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
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二、故事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标题中的“假如”二字?作者把真实的压迫和束缚说成“假如”,表现了他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
诗人以饱满乐观的情绪在劝告自己,更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3.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你”指生活中所有不顺利,碰到挫折、困难、身处逆境的人。
(最新修订)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课件:4 外国诗两首(人教版九年级上)_1-5

中欧基金旗下的中欧医疗健康A,堪称中欧基金的一颗闪耀明星基金,截止(2020/7/10)最近一年,中欧医疗健康A涨幅111.88%。 中欧红利优享将重点聚焦红利股的投资,即具备了基本面好、高分红特征的股票,这些股票通常具备分红记录稳定持续、股息率较高、分红率较高等特征。中欧红利 https:///index2015/004815.shtml 2019年12月,中欧财富正式上线“水滴投顾”的服务,,推出了现金+、理财+、财富+三大类账户设计。
4 ﹡外国诗两首
好文档分创建
1
好文档分创建
2
好文档分创建
3
好文档分创建
4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
审美意识。
好文档分创建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近10年居民医疗健康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超30%,国家鼓励医药创新,计划至2023年,近10年医药创新投入增加超过500%,消费加科技型的行业,让003095这只聪明的基金 在各基金中领跑。
葛兰经理选股能力和行业的向好,造就了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投资基金的优异业绩,两只医药主题基金成为中欧基金旗下的王牌基金。,今年以来中欧医疗健康A的定投收益率已经达到37.17%,定 投24期至今,中欧医疗健康A的定投收益率已经达到89.89.不仅赚钱,而且收益率高于单笔投资
6
《外国诗两首》

主题
《祖国》:通过对极有特点的俄 罗斯自然风景和充满生活乐趣的 农家生活场景及风俗的描写,表 达了作者对俄罗斯独特的奇异的 爱,批判了那种麻痹人民的虚伪 的爱国主义宣传。
黑人谈河流
兰斯顿· 休斯
作者简介
兰斯顿· 休斯(1902—1967)著名 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 论家。是“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 区)的黑人桂冠诗人”,是美国黑 人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主 要是诗,也有小说和评论。他写作 的题材大多是黑人的生活和种族问 题,为黑人文学开辟了现实主义道 路。有诗集《新的歌》《让美国重 新成为美国》,长篇小说《辛普尔 这样主张》等。
黑人谈河流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象河流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密西西比河
听歌声(解放)
特色
⑴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 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表象,似乎可以 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 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 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 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 一样深沉。 ⑵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 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 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诗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 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 又不失节奏上的韵律之声
宿:sù (宿舍)
《外国诗两首》有关资料

《外国诗两首》有关资料【莱蒙托夫简介(顾蕴璞)】莱蒙托夫是俄罗斯和苏维埃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被经典作家誉为“民族诗人”(别林斯基语)的天才作家之一。
除他而外,还有先于他被果戈里和别林斯基尊为“民族诗人”的普希金和后于他被高尔基誉为“民族诗人”的叶赛宁。
莱蒙托夫一生充满忧患意识,素以忧国忧民著称于世。
莱蒙托夫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歌颂自由反抗暴政的传统,以一首惊世骇俗的《诗人之死》哀悼了普希金这轮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陨落,宣告了接过反暴政传统大旗的另一位伟大诗人的诞生。
莱蒙托夫是个在诗歌、小说与戏剧等各种文学样式中都有独特建树的俄罗斯作家,他那别具一格的抒情诗人的气质使他的全部创作都饱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弹奏出有力的反叛的音调。
莱蒙托夫生不逢时,毕生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黑暗王国里感到压抑,悲剧的处境在他心中萌生了叛逆的精神,在他笔下铸成了恶魔的形象。
对于莱蒙托夫所处的时代来说,人生是苦海,但他不甘心让自己的天才束手待毙,对艺术美的执著追求便成为他渴求反叛现实、实现天赋的人生价值的惟一归宿。
莱蒙托夫的作品洋溢着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和这个伟大民族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道德审美理想。
也像普希金一样,在他身上充分反映出了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等风采与魅力。
为俄罗斯哀伤,为俄罗斯沉思,为俄罗斯呼号,为俄罗斯画像,他真是无愧于俄罗斯民族诗人的美称,称得上是俄罗斯民族之魂。
──选自《莱蒙托夫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兰斯顿·休斯简介(淳于永琦、甘雨泽)】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
他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1902年2月1日,休斯生于密苏里州的乔普林市。
从小父母离异,跟随外祖母、母亲和亲友生活。
他在美国中部受中等教育,在哥伦比亚大学只读了一年书。
《外国诗两首》八年级语文教案

《外国诗两首》八年级语文教案第1篇:《外国诗两首》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过程:关于作者:本诗主题: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读了这首诗后同学们一定会有像高尔基所说的“我开始读普希金诗时,好像我走进了树林中的一片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的感觉。
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词解词: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二、学习本诗思考:1、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生活是本教科书,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战胜挫折,真正学会生活。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未选择的路》关于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
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
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
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一、读准加红字的音伫立()涉足()萋萋()诱人()幽寂()人迹()二、解词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三、学习本诗思考:1、“我选择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案【课文分析】《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
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
《蝈蝈与蚰蚰》一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
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原文篇一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外国诗两首篇二教学过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关于作者: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
本诗主题: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读了这首诗后同学们一定会有像高尔基所说的“我开始读普希金诗时,好像我走进了树林中的一片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的感觉。
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读准字音忧郁向往瞬息二、词解词: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三、学习本诗思考:1、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生活是本教科书,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战胜挫折,真正学会生活。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未选择的路》关于作者:罗伯特#8226;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
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
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
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一、读准加点字的音伫立()涉足()萋萋()诱人()幽寂()人迹()二、解词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外国诗两首》课文赏析

《外国诗两首》课文赏析第一篇:《外国诗两首》课文赏析《外国诗两首》课文赏析蝈蝈与蛐蛐《蝈蝈与蛐蛐》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是一首大自然的欢歌。
它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妙无比,歌颂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这首诗可以分为两节:第1~8行诗为第一节。
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领以下7行诗,主要写了“蝈蝈的乐音”。
还写了“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丛”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喜悦的世界,并以此烘托了“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动听。
第9~14行诗为第2节。
用“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领起以下5行诗,主要写了冬日的“蛐蛐的歌儿”。
“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等语句写出了冬天严酷冷清的景象,“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语句表现了家中的温馨气氛,并以此衬托了“蛐蛐的歌儿”的悦耳动听。
结尾两行诗通过联想将“蛐蛐的歌儿”与“蝈蝈的乐音”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2、这首诗有如下美点:一是美在构思精巧:这首诗虽然十分短小,但构思却颇为讲究。
先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点明主旨,引出了关于“蝈蝈的乐音”的描写;再用“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点明主旨,引出了关于“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最后通过联想将上面的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如诗,歌声不断。
整首诗层次井然,浑然一体,别具匠心。
二是美在以少胜多: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它百鸟千虫的歌唱。
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到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
全诗赞美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着墨不多却内涵丰富,有字惟其少、意惟其多的效果。
三是美在情趣盎然:这首小诗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
着墨不多,冬夏两幅小景宛然在目。
夏日的草地、篱笆和浓阴,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把大自然引入静谧安详的境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外国诗两首》译文翻译

《外国诗两首》译文翻译
1.《蝈蝈与蛐蛐》
原文:在荒凉的山岗上,在深邃的沟谷边,
在荆棘丛生的灌木林中,或在林荫小道的白桦树间,
那里,鲜为人知的角落里,
蝈蝈唱出了清脆悦耳的旋律。
译文:在荒凉的山岗上,深深的峡谷边,
在荆棘丛生的灌木林深处,或者在林荫小道的白桦树间,那里,鲜为人知的角落里,
蝈蝈演奏出了清脆悠扬的旋律。
1.《夜》
原文:在大地的某个僻静处,远离人群的喧哗,
置身在森林的广袤中,沐浴着月光的清辉,
一个人置身于花丛里,如痴如醉地欢叫个不停。
它沉醉在最美的夜色里,抑制不住春情的冲动。
译文:在大地某个僻静处,远离人群的喧嚣,
置身于森林的广阔中,沐浴着月光的清辉,
一个人置身于花丛中,如痴如醉地欢唱个不停。
它沉醉在最美的夜色里,抑制不住春情的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诗中是怎样 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 体现这一主旨? 体现这一主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 ”“大地的诗歌呀 来没有停息。 来没有停息。 从内容上来说,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 从内容上来说,夏天,鸟儿不叫了, 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 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春 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 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由此体现了诗歌 的主旨。从语言上来,蝈蝈---蛐蛐---蝈蝈,浑然一体, 的主旨。从语言上来,蝈蝈---蛐蛐---蝈蝈,浑然一体, ---蛐蛐---蝈蝈 回环往复,主题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回环往复,主题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1818年到1820年 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 年到1820 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 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 圣亚尼节前夜》 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 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 古瓮颂》 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 25岁 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 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 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 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3、《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 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但它所揭示的却 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 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 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俄·叶赛宁
作者介绍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奇·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奇·叶赛 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早期 1895-1925),俄罗斯诗人。 ),俄罗斯诗人 诗作描写农村自然风光, 诗作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 民生活,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 民生活,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 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被誉 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 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 天才的乡村歌手” 基人之一。 基人之一。
歌唱自然,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诗歌的永恒主题
中国田园诗的特点: 中国田园诗的特点: 标举隐逸 寄情山水 歌咏田园生活
字词积累
栖息( qī ) 欢嚷(rǎnɡ ) 树lí( 篱 ) lí( 沉jì( 寂 ) jì( 草茸茸(rónɡ ) 茸茸( 喧响( xuān ) yōu暗 yōu暗( 幽 ) 昏yūn( 晕 ) yūn(
4
﹡外国诗两首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通过朗读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 揣摩语句 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
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 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 称为“大地的诗歌” 你是怎么理解的? 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诗中是怎样 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 体现这一主旨? 体现这一主旨? 3、《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 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 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地的诗歌” 你是怎么理解的?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他们的鸣 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 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 由衷的赞美之情。 由衷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济慈(1795~1821)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 诗人,自幼家境窘困, 诗人,自幼家境窘困,是当时英国文坛 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 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 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 次年, 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 的《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 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 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 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 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1.《夜》蕴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蕴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带来柔美感受的事物。恬静、喜悦是诗的最主 带来柔美感受的事物。恬静、 要的感情基调。 要的感情基调。蕴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 物的钟情与热爱, 物的钟情与热爱,尤其喜欢给人类 具体说说《 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 具体说说《夜》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感受到一份独特的静谧与柔美, 感受到一份独特的静谧与柔美,陶醉其中而尽 情地享受着这份恬静与闲适。 情地享受着这份恬静与闲适。 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 3. 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和静景。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和静景。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每小节的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每小节的内容。 第一节: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1.《夜》蕴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蕴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2.具体说说《夜》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具体说说《 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诗人在描绘夜景时, 3.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 诗人在描绘夜景时 写?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 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各抒己见
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 ——济慈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 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 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 歌从来不会死亡” 歌从来不会死亡”。 诗人这样写,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 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