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10 第十章 界面现象习题解

第十章界面化学 课后作业题解10.3 计算373.15K 时,下列情况下弯曲液面承受的附加压力。
已知373.15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58.91×10-3N.m -1。
(1)水中存在的半径为0.1μm 的小气泡;(2)空气中存在的半径为0.1μm 的小液滴;(3)空气中存在的半径为0.1μm 的小气泡。
解:10.4 在298.15K 时,将直径为0.1mm 的玻璃毛细管插入乙醇中。
问需要在管内加多大的压力才能防止液面上升?若不加任何压力,平衡后毛细管内液面的高度为多少?已知该温度下乙醇的表面张力为22.3×10-3N.m -1,密度为789.4 kg.m -3 ,重力加速度为9.8m.s -2。
设乙醇能很好地润湿玻璃。
解:乙醇能很好地润湿玻璃,可看作cos θ=0,所以r=r 1(曲率半径与毛细管半径相等)需要在管内加892 Pa 的压力才能防止液面上升。
若不加任何压力,平衡后毛细管内液面的高度为0.115m 。
kPa 2356Pa 2356400101091584r 4p 3kPa 1178Pa 1178200101091582r 2p 217373==⨯⨯=γ=∆==⨯⨯=γ=∆----..)())((Pa 892100.051022.32r 2p 33=⨯⨯⨯=γ=∆--m 1150100.0589789.41022.32gr 2h 33..=⨯⨯⨯⨯⨯=ργ=--10.9 已知在273.15K 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 3,其饱和吸附量为93.8dm 3.kg -1,若CHCl 3的分压力为13.375 kPa ,其平衡吸附量为82.5 dm 3.kg -1。
试求:(1)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b 值;(2)CHCl 3的分压为6.6672 kPa 时,平衡吸附量为若干?解:(1)朗缪尔吸附等温式(2)根据朗缪尔吸附等温式10.14 293.15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mN.m -1,汞的表面张力为486.5mN.m -1,而汞和水之间的界面张力为375mN.m -1,试判断:(1)水能否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开?(2)汞能否在水的表面上铺展开?解:(1)水能在汞的表面上铺展(2)汞不能在水的表面上铺展bp 1bp V V m +=b 375131b 37513893582....+=0m 38.75mN 72.75-375-486.5--S -1->⋅==γγγ=水水汞汞0m -788.75mN 486.5-375-72.75--S -1-<⋅==γγγ=汞水汞水1-3m kg 73.58dm 6.66720.54591 6.66720.545993.8bp 1bp V V ⋅=⨯+⨯⨯=+=1kPa 545901-82.593.8375131b -=⎪⎭⎫ ⎝⎛⨯=..10.17 292.15K 时,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以表示为)bc 1(a -0+γ=γln ,式中0γ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 和b 皆为常数。
10 第十章 犯罪形态

第四节 犯罪未遂
•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 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未遂,是 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原 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形态。 • 犯罪未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 (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 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的主要标准。 • 所谓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 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 为,即已经开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
• 二、故意犯罪形态的特征 • (一)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 • (二)故意犯罪形态具有局限性。 • 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具有局 限性。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以及部分直接故 意犯罪,不可能存在故意犯罪形态。 • (三)故意犯罪形态具有结局性和排他性。 • 故意犯罪形态都是犯罪的停止形态,具有结局 性和排他性。 • 三、故意犯罪阶段
• 犯罪既遂具有以下特征: • 1.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的故意; • 2.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 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 • 3.已经具备了刑法总则和分则规定的某种犯 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 二、犯罪既遂的类型 • 犯罪既遂主要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 1.结果犯 • 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 而且必须发生某种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 犯罪。
•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 根据刑法第24条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 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 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犯罪形态。 • 犯罪中止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 就是说犯罪中止必须具有时空性,这是犯罪中 止成立的客观前提条件。
• 二、犯罪未遂的类型 • (一)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 这是以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所 作的划分。 • (二)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 这是以犯罪行为实际上能否达到既遂为标准 所作的划分。 • 三、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
10 第十章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十章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儿童青少年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躯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地成长变化,趋向成熟。
容易受到遗传、环境、社会及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发育障碍、行为偏异或心理精神障碍。
由于此期各类精神障碍往往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尤其是幼年儿童的精神障碍,如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影响下一阶段的精神健康,并可能继发其他精神障碍。
因此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目前受到特别关注。
提高对儿童精神障碍的认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目前,在国内外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一般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以及其他类型:1、精神发育迟滞分为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不全及智能损害。
2、心理发育障碍①特殊发育障碍:学习能力障碍,也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包括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特定学习技能如阅读、拼写、计算发育障碍、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等。
②广泛性发育障碍:典型儿童孤独症和非典型孤独症等。
3、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有多动障碍、品行障碍、特发于童年的情感障碍,儿童社会功能障碍及抽动障碍等。
4、其他起病于童年及少年时期的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特殊症状包括遗尿症,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中的孤独症,行为与情绪障碍中的多动症。
一、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个体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
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精神发育迟滞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WHO报告在发达国家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为3‰~4‰,轻度患病率为20‰~30‰。
1993年我国在七个地区进行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为2.7‰,男性略多于女性,农村人口患病率高于城市。
10 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三、编制统计表的基本要求 1.统计表必须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即一 张表只包括一个中心内容,表达一个主题。 2.统计表要主谓分明,层次清楚,即主谓 语的位臵准确,标目的安排及分组要层次 清楚,符合逻辑,便于分析比较,这是一 个统计表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 3.数据准确、可靠,是统计工作的根本, 自然也是统计表编制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在医学中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百分条 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方图、散点 图和箱式图与统计地图等。绘制统计图总要求 首先是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的目的选择适当 的图形。 一)、直条图 直条图(bar chart),用等宽的直条的 长短来表示各独立指标数值大小和它们之间的 对比关系。主要适用于无连续关系,各自独立 指标。指标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 常用的条图有三种:单式条图、复式条图和分 段条图。
一、统计表的结构 (l)从外形上看,统计表由标题、标目(包括 横标目、纵标目)、线条、数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和备注5部分构成。其基本格式如表12-l: 表10-1 统计表基本结构 标号 标题
横标目的总标目 横标目的 合计 纵标目 数据资料 合计
标题:它是统计表的总名称,不可缺少。标题 文字应该简明扼要,清晰确切地反映出统计表 的中心内容。 标目:对标目的要求是文字简明,有单位的标 目要注明单位。根据位臵与作用,标目又可分 成横标目、纵标目和总标目。横标目位于表的 左侧,向右说明各横行数字的意义,如表10- 2中的各年龄组;纵标目位于表头右侧,向下 说明各纵栏数字的涵义,如表10-2中的“死 亡率(%)”、“死亡百分比”。总标目是对 横标目和纵标目内容的概括, 横标目的总标 目位于表的左上角,如表12-2的“年龄组 (岁)”,纵标目的总标目在需要才设臵。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机会成本变量
Md:名义货币需求。
P:价格指数
rm :货币收益率。
rb:债券收益率。
re:股票收益率。
1 dP P dt
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率。
y:“恒久收入”,代表财富
u: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
一、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货币视为 一种资 产,可构成财富
是否愿意持有货币是 取决于什么呢??
货币具有储藏 手段的职能
可替代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
现金余额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主要观点:货币不仅具有交易媒介职能,还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影响货币需求。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上涨)
持有债券
货币需求 减少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跌)
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 增多
货币需求函数
•M1:交易、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递增函 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递减函数 •L1和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
一、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及构成的变化 用恒久性收入来代替总财富。 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预期在未来年份中获得的平均收入,一般指预期在 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流量。因此,恒久性收入相 对稳定。 恒久性收入(Yp)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财富构成: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其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各种财产。 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非人力财富占比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10 第十章 股利分配与政策 习题参考答案 V2

可以说,股票回购是作为现金红利的一种补充股利政策。公司运用股票回购方式分配股利, 都有其特殊的回避制约股利分配因素的成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股票回购的税负效应。 (2)股票回购的政策规避效应。
8. (1)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盈利而无须分配现金,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的现金, 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2)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格,可以抑制股票价格上涨过快。 (3)发放股票股利往往会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 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 (4)发放股票股利的费用比发放现金股利的费用大,会增加公司的负担。
现象逐渐明显,1999 年一度达到 58.39%的水平; 第三阶段是 2000-2006 年,派现的上市公司比例上升至 50%左右,分配股票股利和转增
股本的上市公司逐渐减少,同时不分配的上市公司比例稳定在较高水平(50%上下)。
5. MM 股利无关理论的主要假设如下:
(1)企业的投资政策是不变的并且被投资者所熟知。 (2)证券交易瞬间完成,不存在交易费用。 (3)不存在税收。 (4)不存在信息不对称。 (5)不存在代理成本。
票分割是一种成长中公司所为,把它作为现金股利与盈利能力增强的先导信号,因而能提高 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甚至提高公司股票的价格。 (3)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盈于而无须分配现金,这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的现金, 便于公司扩大现有规模进行再投资,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4)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都能达到降低公司股价的目的。但一般来说,只有公司股价剧涨 且预期难以下降时,才采用股票分割的办法降低股价,而在公司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往往 通过股票股利将其股价维持在一个理想的范围之内。
10 第十章 咨询效果的评定与维持

全面回顾和总结
咨询结束前,咨询师要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 标和实施方案,与求助者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帮助 求助者回顾整个会谈的基本情况,强调咨询要点, 使求助者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了解 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通过咨询,提高 求助者自知、自控、自我行动的能力,把咨询中获 得的知识、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知 识与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自己学会去如何有效 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人生课题,逐渐走 向成熟。 在结束阶段,咨询师要渐渐采取相对被动的姿态, 而让求助者处于主动的角色,引导求助者以独立、 自主、积极的角色和方式,运用咨询中接受的知识 和态度来分析、处理自己的问题。
设对照组、随机安排、客观评分、 考虑胜任能力、进行随访
评估咨询效果时的注意事项
通常说来,有些人在咨询刚开始时就明显地表现一 时的改善,犹如“蜜月”反应。原因:
觉得可以依靠咨询师解决问题, 觉得可以依靠咨询师解决问题,因而感到放心和轻松 想讨好咨询师,描述症状的改善或问题的解除, 想讨好咨询师,描述症状的改善或问题的解除,让咨询 师觉得咨询有效而高兴, 师觉得咨询有效而高兴,以换取对自己的关注
心理咨询有效的共同因素
最基本的共同特点——“人际交往的专业”关系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 影响咨询效果的最大变量: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 影响咨询效果的最大变量: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
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一切咨询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启发求助者的主宰意识和 激发应变能力,大多数学派都承认这是一个基本要领 一个比较理想的咨询过程,其效果表现为从外到里, 由浅入深。
10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2.配合物的组成 (composition)
殷焕顺
一些习惯叫法:
[Cu(NH3)4] 2+
[Ag(NH3)2]+
铜氨配离子
银氨配离子
K2[PtCl6]
K3[Fe(CN)6]
氯铂酸钾
铁氰化钾(俗名赤血盐)
K4[Fe(CN)6]
亚铁氰化钾(俗名黄血盐)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命名下列配合物
[CoCl2(NH3)4] Cl 氯化二氯· 四氨合钴(Ⅲ)
都有空的价电子轨 道,能接受配体提 供的孤对电子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思考一下:元素表各区(s,p,d,ds)价电子 层结构: s区:IA,IIA族元素,价电子构型为ns 1-2
p区: ⅢA-ⅦA族和0族元素,价电子构型为ns 2np1-6
d区: ⅢB-ⅦB、Ⅷ族元素,价电子构型为(n-1)d1-9ns 1-2 ds区:IB和IIB族元素,价电子构型为(n-1)d10ns 1-2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殷焕顺
如何命名下列配合物?它们的配位数各是多少?
(1) [Co(ONO)(NH3)3(H2O)2]Cl2 (2) [Cr(OH)(C2O4)(en)(H2O)] 解:(1)二氯化亚硝酸根· 三氨· 二水合钴(Ⅲ);
配位数是 6 。
(2)羟基· 草酸根· · 水 乙二胺合铬(Ⅲ);
[CoCl2(NH3)3(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领导者的基本功能
霍埃(W.K.Hoy)和米斯克尔(C.G.Miskel,1987)认为很 多学者对“领导功能”的看法基本分为“组织任务取向” 和“个人关系取向”两方面,依次可将领导者的基本功能 分为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两个方面。
1、组织功能(建立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地组织生产,
达成组织目标的功能) 领导者在管理现代大企业时对组织机构的总要求是:清晰的职 位层次与管理控制幅度;流畅的意见沟通系统;强有力的指挥 中心;高效率的执行机构;准确的信息反馈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大生产,发挥组织功能,还应在组织系统内部 建立如下机构: (1)建立决策中心; (2)建立执行系统;
1. 方针制定者; 2. 计划者; 5. 对外的者; 3. 执行者; 4. 专家;
6. 内部关系的协调与控制者; 7. 赏罚权限的执行与控制 者; 8. 组织与团体内部纠纷的调整者、仲裁者; 9. 具体行为的示范与榜样者; 10. 组织与团体的象征; 11. 替身作用; 12. 团体规范的提倡者; 13. 理想者; 14. 奉献者。
根据领导者的作风及其使用权力的方式不同,勒温等人 早在1937年通过对团体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专制型、 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的领导。
各类型特点:
方面
类型 专制型 民主型
组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
权力集中于 领导者个人 手中 权力在团体
决策方式
独断专行
工作指导方式 评估方式
依靠领导者个人 根据领导者个 的能力、经验和 人好恶 判断 领导者注重成员 依据客观事实 的能力和资历, 以自己的心理品 质影响他 成员自我摸索, 不做任何评估 领导者不参与、 不插手
(三)领导体制类型
领导体制是领导体系与制度的总称。组织和团体的领 导方式不同,可有不同的领导体制类型: 1.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的领导体制; 2. 层次制与机能制的领导体制; 3.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领导体制; 4. 集权制与分权制的领导体制。
四、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从近代到现代,西方领导体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 家长制的行政领导;
2. 经理制的产生——“硬专家”领导;
3. 职业的“软专家”领导; 4. 专家集团的领导; 5. 新型知识型经理人的领导。
我国企业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
1. 厂长决定与厂长负责制(1934—1956); 2.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及党委领导下的员工代表大会制 (1956—1966); 3. 革命委员会制(1966—1978); 4.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及党委领导下的员工代表大会制 (1978—1984); 5. 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和大型企业试点董事会制(1984至 今)。
团体讨论
放任型
权力分散在 每个成员手 中
无为而治
以上三种领导类型相比较得出:放任型效率与效 益均差;专制型只适宜治乱,在组织初创时期及 非常时期工作效率好;民主型工作效率最高,能 较好的达到组织与团体目标。
专制 (权力在领 导者个人) 实行多数人裁定 民主 (权力在团体)
家长式作风
没有领导的讨论
放任 (权力在每个人)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1. 管理工作涉及的组织范围小于领导工作的组织范围,管理活 动是领导活动下面的组成部分;
2. 领导面临的是带全局性、宏观性或战略性的问题,管理者是 具体负责部门的工作与效率问题;
3. 领导者的任务责任行为是开发远景、说服激励、目标规范、 选人用人,管理者的职责是计划监督、雇佣员工、物质分配、 指导评价、完成工作任务、提高效率与效益; 4. 从角色差异来看,一般称领导者为“帅才”,称管理者为 “将才”; 5. 管理者的人数要多于领导者,领导者是在组织或团体中具有 权力、地位和相当影响力的人物,而管理者除基层领导人外, 还包括从事管理职能工作的人员。
领导类型模式图
根据领导方式不同形成的组织行为模式:
(1)独裁专制型:其特点是金科玉律、生杀予夺、有令 必行、有禁必止、有违必罚;
(2)经济保健型:强调经济奖酬、福利待遇,工作保健 因素; (3)支持帮助型:强调创造条件,交互关系、关心推动 员工成长、支持帮助员工克服困难;
(4)协同合作型:支持帮助是对个体与团体间的协同合 作并延伸为团队式的管理。
1. leader,领袖、领导人、首长、主将,多用于政党领导人; 2. president,总统、总裁、长官、主席、议长、会长、银行行 长、总经理,一般指组织结构中的高层的领导者; 3. director,总裁、经理、指挥者、董事长、校长、社长、导演, 多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决策人物; 4. manager,经营者、管理者、理事、干事、经理人、处理者、 财会人员,多指管理层、执行层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四)现代企业组织中领导的实质及领导者的地位与 作用
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我国现代企业组织的基本领导观:权力、责任与服务三 位一体的领导者概念。
现代企业和组织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集中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
1. 领导者应集中体现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意愿与意志,使 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有较强的凝聚力与士气; 2. 领导者代表群众行使一部分权力(裁决权、决策权、指 挥权、奖惩权等),而现代企业与组织的领导权有三个 特点:领导权不是个人特权,权力来自人民,又代表人 民;权力的有限性;领导权受法规、制度约束,也受自 我约束;
现代领导科学中,领导者的含义既指领导者个人,也指领导集 团。
(三)领导与管理
韦尔奇强调:GE的管理者要拒绝管理,学会领导。
哈佛商学院的约翰· 科特认为:管理主要处理复杂 的问题,优秀的管理通过制定正式计划、设计规范 的组织结构以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达到有序而 一致的状态;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通 过开发未来前景而确定前进的方向,然后他们把这 种前景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并鼓励其他人克服障碍 达到这一目标。
三、领导的类型
(一)领导工作类型
根据领导者从事的工作性质与职务的不同,可划分为: 1. 思想政治领导(主要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2. 业务领导(主要处理“事—物”关系问题);
3. 行政领导(主要处理“人—事”关系问题); 4. 学术领导(发挥科技、专家、智囊团体的作用)。
(二)领导方式(或作风)类型
(3)建立有效的控制与监督系统。
实现组织目标是领导者的根本任务与组织功能。为了发挥 组织功能,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还必须 做到:
(1)对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企业或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条件,需
要与可能性,制定与设置组织总目标,进行重要的决策;
(2)根据组织总目标可分解为二级、三级、四级分目标,根据战 略决策及原则考虑策略计划,包括信息分析、执行方案、预期结果; (3)为实现企业与组织的目标及决策,领导者应合理地组织和使 用人力、物力、财力; (4)通过组织结构对企业与组织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及 时的信息反馈; (5)建立与健全科学的管理系统;
其中,实行领导行为实施指引和影响的人叫领导 者,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是被领导者。
(二)领导与领导者
中文
领导 领导者 名词 名词 Leadership leader 领导关系或过程 实施领导行为的人
词性
动词
英文
lead
含义
实施领导的行为
领导与领导者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 区别。
领导者的多种含义:
(6)为新的组织目标、战略决策和策略作准备。
2、激励功能(所谓激励就是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
造性地过程;它是领导的主要功能之一)
包括:
(1)职工“参与”激励; (2)领导者的“关怀与榜样”激励;
(3)需要“满足”激励;
(4)员工素质“提高”激励。 除此之外还有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奖惩强化激励、内 外激励、归因激励、公平激励、物质与精神激励、荣誉 与成就激励等。
我国学者(夏禹龙、刘吉等)在《领导科学基础》一书 中现代有效领导的主要职能是: 1. 制定战略目标; 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3. 选人、用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合理决策;
5. 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沟通信息;
6.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的管理方法。
(四)基层领导者的职能
根据我国基层组织的领导实践表明,基层领导者有如下职能: 1.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 上级主管机关的命令和决定; 2. 根据组织目标,全面地、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经营及其他工作 任务;
3. 对基层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与决断;
4. 行使基层的组织管理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信息等 进行全面管理; 5. 对基层人力资源及人才进行选拔、聘任、使用、培训、考核、晋 级与提升、激励与开发; 6. 加强基层员工的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领导的概述 领导的素质、结构与影响力 领导理论研究
第三节 第四节
领导者的选择、考查与测评
第一节 领导的概述
一、领导、领导者与管理、管理者的概念
二、领导功能
三、领导的类型
四、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一、领导、领导者与管理、管理者的概念
(一)什么是领导
代表人物
斯托格狄尔 孔茨 坦南鲍姆 泰瑞 弗兰奇 雷文 《社会权力的 基础》
著作
《领导、成员 和组织》 《管理学》 《领导:职权 范围》
理论
领导是一项程序与过 程 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与 能力 领导是一种行为 领导是上级赋予某个 人的权力
以上从不同角度或侧面论述了领导的含义,但 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相似的意思:
1、领导行为或过程中一定包含有领导者和被领导 者的行为,否则就不称其为领导;
3. 领导者对群众的实践活动负有领导、指挥、组织与管理 的责任,这种责任并受群众监督;
4. 领导者是现代企业和组织中的服务员、向导(带头人)、 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