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豨莶草胶囊治疗反复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7方辨证治痛风

7方辨证治痛风

7方辨证治痛风作者:王豪来源:《家庭医药》2018年第08期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器质性疾病。

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

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他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

此文主要讨论原发性痛风。

本病临床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不灵活为主要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等病范畴。

病因多为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养;病机关键为浊毒淤中阻脾胃。

病位主要在关节,与脾、肝、肾密切相关。

对于本病,中医认为治宜祛湿化浊,活血通络。

临床常用方剂有:组成与用法:萹蓄、白术各20克,土茯苓50克,猪苓、滑石各15克,川牛膝、瞿麦、萆薢、车前子、制大黄各10克,桂枝5克,生薏苡仁30克。

水煎,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3个疗程。

功用与药理:运脾渗湿。

全方组成克促进肾脏排泄尿盐类、溶解组织中沉淀的尿酸盐和阻止核蛋白代谢,同时通过运脾渗湿达到脾胃运化正常,湿邪不能内生。

组成与用法:虎杖、灯笼草、掉毛草、九子、苍术、牛膝各15克,土茯苓、萆薢各20克,薏苡仁30克,甘草6克。

先将诸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取汁15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沸30分钟后取汁150毫升,两煎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服药时忌饮茶。

功用与药理: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方选虎杖、灯笼草、土茯苓、九子、萆薢清热除湿,利尿消肿;掉毛草、苍术、薏苡仁、牛膝祛风燥湿通络以利关节。

全方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利尿消肿,促进体内尿酸排泄,以使体内嘌呤代谢正常,从而达到消除症状、降低血尿酸的目的。

组成与用法:黄柏、栀子、车前草、汉防己、木瓜、秦艽、昆布,海藻、槟榔各15克,木通、山慈菇各6克,僵蚕10克,全蝎3克,黄芪20克,绿茶适量。

中药复方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中药复方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中药复方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标题:中药复方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摘要: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药复方作为一种治疗RA的传统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

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在治疗RA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有效成分、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中药复方;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效果;有效成分;药理机制;临床应用1. 引言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症和全身症状,如疲乏、贫血等。

传统疗法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疾病改变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等,但这些药物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近年来在RA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评估中药复方在治疗RA中的应用效果。

2. 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及药理机制中药复方是指由两个或多个中药药物组合而成的药方,具有多个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方位、多途径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中常用的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可有效减轻RA患者关节炎症和疼痛等症状。

此外,中药复方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调整患者身体内环境等方面来治疗RA。

3. 中药复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中药复方在RA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包括中药外用、中药内服及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

中药外用可通过温热疗法、中药贴敷等方式,直接作用于患者关节,缓解炎症和疼痛等症状;中药内服则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环境、促进关节康复等方式,减轻关节炎症程度。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RA也是目前临床上的常用方法,中药复方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复方豨莶草胶囊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表

复方豨莶草胶囊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表

复方豨莶草胶囊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作者:于雪峰孙贵才佟颖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5期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豨莶草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探讨其抗炎镇痛作用机制。

方法 60 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复方豨莶草胶囊组15只,痛风宁胶囊组15只。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复方豨莶草胶囊药液、痛风宁胶囊药液灌胃3 d,第4 d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5 h 切取踝关节滑膜,免疫组化法观察滑膜细胞核因子-κB的表达。

结果造模后受试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表达都有显著增强。

复方豨莶草胶囊与痛风宁胶囊均可下调核因子-κB的表达,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通过下调核因子-κB的表达,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复方豨莶草胶囊;痛风;滑膜;核因子-κB痛风性关节炎(GA)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进而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周围组织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21世纪对人类健康最具挑战的几个问题之一。

近些年来,我们采用经验方复方豨莶草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满意效果,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快、药效强、副作用小等优点。

为阐明其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本实验通过构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其关节滑膜细胞核因子κB的表达,探讨复方豨莶草胶囊的干预机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 实验动物雄性Wistar 大鼠60只,清洁级,由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并饲养(许可证书:SYXK,赣,2004-0001)。

精确称重,体重(200±20)g。

购买后适应性常规喂养3 d,温度约(20±3)℃,湿度60%,明暗周期12 h/12 h,每笼喂养10只实验动物,通风,自由饮水进食,普通饲料喂养。

1.1.2实验药物复方豨莶草胶囊由豨莶草、苍术、土获苓、秦艽、威灵仙、金钱草、丹参、汉防己等药组成,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将囊内研粉加蒸馏水溶解配制2%悬浮液。

豨莶草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_周卫惠

豨莶草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_周卫惠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至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典型发作起病急,以夜间好发,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疼痛剧烈[1]。

患者感到十分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笔者从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豨莶草止痛散外敷治疗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诊断依据 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发布的诊断标准[2]: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并在1天达到高潮;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整个关节呈暗红色;第1跖趾关节肿痛;单侧跗关节急性发炎;有可疑或证实的痛风结节;高尿酸血症;非对称性关节肿胀;发作可自行终止。

凡具备以上6项者即可确诊。

1.2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入选标准并关节疼痛发作在24h内的患者共62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

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33~65岁,平均51岁。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程度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两组均嘱卧床休息、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低嘌呤饮食。

两组治疗前后均予测血尿酸、血沉、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治疗组同时给予豨莶草止痛散外敷疼痛关节,方用豨莶草、鸡血藤、桂枝、三棱、大黄、骨碎补、生马钱子、乳香、没药、冰片(剂量比例为3:2:1:2:2:1:0.1:1:1:0.1),上述药研末后,用酒调和成糊状,加热10min后,待冷却后敷于患处。

用法:将药涂于敷料上,厚约5mm大小超出肿胀关节边缘2cm,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7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每日两次。

两组均治疗1周,治疗期结束后观察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等变化。

3 疗效观察3.1关节休息痛评价 0分:无疼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兰墨赭【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07(016)007【摘要】1998年6月—2003年3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8例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临床观察及1 a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痛风性关节炎分类诊断标准[1],均能在滑囊积液的白细胞内有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结节中查出有尿酸盐结晶。

多急性发作,1~2 d内达到炎症高峰期,可伴关节红、肿、热、痛。

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1~69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3 a,平均3.7 a;发作次数2~6次/a,平均3~4次/a。

受损部位:膝关节10例,踝关节10例,第一跖趾关节28例,踝关节及第一跖趾关节均受累17例。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尿常规、血尿酸、血沉、抗“O”检查及受累关节摄片,以排除其他骨关节疾病。

1·2治疗方法1·2·1西药治疗秋水仙碱片0.5~3 mg/d口服;醋酸泼尼松龙125 mg加2%利多卡因针5 mL配成混合液局部注射,每周1次,2次为1个疗程。

1·2·2中药内服清热解毒汤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为主,方药组成:生石膏20 g、黄连15 g、黄芩12 g、黄柏12 g、白芍12 g、赤芍12 g、泽泻10 g、...【总页数】1页(P930-930)【作者】兰墨赭【作者单位】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医院,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7【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2.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4.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5.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119第12卷 第1期 2010 年 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2 No. 1 Jan . ,2010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凡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及相连的骨骼都可发生病变。

其临床特征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属中医“痹证”范畴,其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别,然总以筋膜骨节脉络之气血不通或津液痹阻不通为共同病变特点。

自2001年4月—2006年6月,笔者以舒筋活络为治疗原则,配以益气血之品,应用活络通痹饮治疗52例RA 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并与萘普生和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30例患者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2例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21~66岁,平均(42.72±8.92)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6.1±3.7)年。

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0~63岁,平均(51.07±11.23)岁;病程7个月~19年,平均(5.7±4.1)年。

治疗前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拟定:(1)晨僵持续至少1h(每天),病程≥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陈伟业(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2)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方活络通痹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

方法: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验指标ESR,反应蛋白(CRP),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各项指标下降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

98. 豨莶草炮制前后临床应用比较----胡慧华

98. 豨莶草炮制前后临床应用比较----胡慧华

豨莶草炮制前后临床应用比较胡慧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市望京南路六号,100102)付智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13级研究生)摘要对比生品豨莶草和酒蒸豨莶草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更好的应用豨莶草提供理论支持。

利用文献学的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分别将生品豨莶草和酒蒸豨莶草的临床应用作总结,并进行对比。

生品豨莶草使用更广泛些,主要用于各种关节炎,以及外科方面的多种疾病,甚至还有用于治疗食道癌的收载。

酒蒸豨莶草集中应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失音;也有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失眠、过敏性鼻炎、白癜风等的报道。

可见,酒蒸后性能功效有相关的改变。

关键词豨莶草;酒蒸豨莶草;应用;对比豨莶草是以菊科(Compositae)植物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escens Makina、豨莶S.orientalis L、及毛梗豨莶S.glabr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药。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湖南、福建、湖北、江苏等省。

均为野生。

豨莶草的临床用药医籍记载较多,目前豨莶草以生用为主,也有酒蒸后入药用,药典收录豨莶草生品和酒蒸豨莶草两种,还收载有以单味豨莶草为原料制备的制剂——豨莶丸。

生品豨莶草苦寒,有小毒。

入肝、肾二经。

能祛风湿、利筋骨。

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无力、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和湿疮,酒蒸后的豨莶草对中风后出现的半身不遂,口眼喎邪,时时吐涎有明显的疗效。

为了在临床更好的应用豨莶草,特将生品豨莶草和酒蒸豨莶草的临床应用作一个对比。

一、生品豨莶草的应用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常规用量9~12g。

在临床上发现豨莶草小剂量使用祛风除湿疗效较好,而大剂量则活血作用较强[1]。

(2)莶桐丸(豨莶草与臭梧桐按1:2比例配伍),每次6~8g,以后酌情增至12~15g,每日2次,平均用药18日,治疗15例,临床症状消失9例,显著好转5例[2]。

(3)用豨莶汤(豨莶草、生白术、薏苡仁)与“五虎汤”(僵蚕、全蝎、蜈蚣、草乌、川乌)合剂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愈后很少复发[3]。

中药联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持续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联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持续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联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持续性痛风性关节炎孙贵才;谢晶日;吴洪亮;凌小鹏;刘明海【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持续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对16例持续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使用复方豨莶草胶囊同时,应用关节镜对膝关节进行清理,并进行12 ~24个月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切口甲级愈合,患者症状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前和术后12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20.14,P<0.01).结论:对持续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服用复方豨莶草胶囊联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并且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非典型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1(039)005【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关节镜;复方豨莶草胶囊;痛风性关节炎【作者】孙贵才;谢晶日;吴洪亮;凌小鹏;刘明海【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二科,江西南昌3300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二科,江西南昌330003;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二科,江西南昌330003;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二科,江西南昌3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6;R589.7;R684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绝大多数疼痛可完全缓解,后期血尿酸控制好,一般不留任何后遗症。

但有一部分患者因关节内尿酸盐沉积较多,炎性症状可持续很长时间或反复发作引起关节破坏,功能障碍[1,2]。

我院从2006年开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中药联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持续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6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骨科共收治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7例,诊断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推荐的标准,所有患者均使用复方豨莶草胶囊治疗,其中有16例为持续性发作,病程均超过10d,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5~64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报道复方 莶草胶囊治疗反复性痛风性关节炎的
临床疗效观察3
孙贵才,于雪峰,李登宇,李洪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目的:观察复方 莶草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3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复方 莶草胶囊,对照组(65例)采用扶他林和别嘌呤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105);临床疗效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105);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少。

结论:复方 莶草胶囊治疗反复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复方 莶草胶囊;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06(2007)02-0034-02
基金项目: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3050303)
作者简介:孙贵才(1970-),男,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级中西医
结合骨伤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从事临
床骨科工作。

收稿日期:2006-10-25 痛风是常见风湿病之一,其发病率显逐年增高趋
势,病人可呈反复急性发作。

高尿酸血症是其发病的生
化基础,痛风性关节炎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对于反复发
作的痛风性关节炎,西医治疗一般在发作期用秋水仙
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止痛,并加用降尿酸药物把血
尿酸长期维持在安全水平,以减少发作。

中医药复方制
剂治疗痛风有一定的优势,本课题在总结临床经验基础
上,研制了中药新制剂—复方 莶草胶囊,用于治疗痛
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9
条标准:(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并在24h 内达到高
潮;(2)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3)整个关节呈暗红
色;(4)第1跖趾关节肿痛;(5)单侧跖跗关节急性发炎;
(6)有可疑证实的痛风结节;(7)高尿酸血症;(8)非对称
性关节肿胀;(9)发作可自行终止。

至少具备其中4项
并排除继发性痛风者可以确诊为原发性急性痛风。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每年发作≥
2次,年龄18~65岁的患者均可纳入。

病例排除标准:继发性痛风者,伴有严重肝、肾功
能障碍者,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病例来源:共收集符合以上标准的门诊病例130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3岁。

采用随机对照不同试验方案,按1:1比例将研究对象分配到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

经统计学检验,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体型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服药期间停服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禁用高嘌呤饮食、辛辣食物及酒类等。

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

治疗组用中医方法:复方 莶草胶囊(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制剂室提供,处方: 莶草25g 、金钱草25g 、秦艽15g 、防己15g 、猪苓5g 、泽泻5g 、车前草5g 、牛膝5g 等组成)治疗,每日10粒(含生药210g ),分2次服用,连服3周。

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口服扶他林25mg/次,3次/d ;别嘌呤醇011g ,3次/d ,疗程3周。

2 观察指标211 关节疼痛(记分法)采用10cm 目视模拟标尺法评价患者活动后疼痛,由患者指出疼痛的程度:0cm 为0分;1~3cm 为1分;4~7cm 为2分;8~10cm 为3分。

212 关节压痛(记分法)无压痛:重压或最大被动活动时无疼痛记0分;轻
・43・IT C M 1Mar 12007,V ol 124,NO 12
度压痛:在关节边缘或触及韧带时重压有疼痛,被动活动不受限记1分;中度压痛:重压病人有疼痛,且皱眉表示不适,被动活动轻度受限记2分;重度压痛:重压病人有疼痛且退缩逃脱,被动活动受限记3分。

213 关节功能(记分法)
关节活动自如记分: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记1分;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生活可自理记2分;卧床或半卧,生活不能自理记3分。

214 治疗前、后血尿酸及血沉水平测定
采用U1S1A Bockman公司C×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2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疗效判定标准,分为4级。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尿酸<380mm ol/L,血沉、血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水平;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血尿酸<416m ol/L,血沉、白细胞计数基本恢复至正常值水平;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有所改善,血尿酸、血沉、白细胞计数等有所下降;无效:与治疗前比较,上述各方面均无改善。

216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种类、频次及程度。

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dit分析方法。

4 治疗结果
411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 2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x±s)
组别n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功能
治疗组65治疗前11896±0123511962±012511187±01186治疗后01254±01124△011985±01128△011004±01064△对照组65治疗前11745±0121411976±012942014±01774治疗后01225±01136△01216±0114△01132±0104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P<0105。

表2 治疗后2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x±s)
n血尿酸血沉
治疗组65治疗前56816±21125912±714
治疗后39712±3617△1711±416△△
对照组65治疗前57215±27165317±817
治疗后38518±3012△151±41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P<0105;△△P<0101。

表3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65141628789%
对照组651514251183%
注:用Riddit分析,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105)。

412 2组副作用比较
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11例,皮疹15例;对照组见恶心、呕吐53例,皮疹28例,2组有明显差异。

5 讨论
痛风以高尿酸血症为生化指标,以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发热、皮色暗红、午夜发作或加重、易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

现代医学常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消炎痛、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虽然有较好的近期消炎镇痛疗效,但有剧烈的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严重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障碍、低血钙、多尿、脱发等,且停药后病情又易复发。

多数病人使用1次西药治疗后害怕副反应而不愿意再次接受,限制了其应用。

而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比较早,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2],由于风热湿邪侵袭,痹阻经络,流注关节,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入夜尤甚。

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治疗。

复方 莶草胶囊以 莶草为君药,辅以金钱草、秦艽、防己等八味药组成。

 莶草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的功效,金钱草能清热利湿、通淋,秦艽能祛风止痛、疏筋通络,治疗风湿痹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莶草含有生物碱,能中和尿酸,改变尿PH值,改善排泄环境,促进尿酸排泄;金钱草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和排石作用;秦艽含大量的生物碱,有助于血尿酸的下降,同时秦艽具有利尿作用及通过神经系统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完成较强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治疗组通过多个环节在发挥治疗作用。

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经过综合治疗比单一消炎止痛治疗起效快,疗效好,当然我们还应该通过更大样本以及循证医学来进一步探讨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并且需要进一步探讨复方 莶草胶囊在消炎止痛、降血尿酸以及其它环节上的作用机制,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毒副作用方面,本研究观察到中药复方 莶草胶囊组比别嘌呤醇组中不良反应少,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

提示该胶囊制剂无明显毒副作用,药性平和,有利于长期服用。

笔者在部分随访病人中也看到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及耐受性良好,年发作次数有所下降,不失为一个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够长期服用的控制症状减少发作的安全的中药制剂。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M]1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19941321
[2] 张介宾1景岳全书[M]1上册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12101

5
3

中医药信息2007年第24卷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