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示例(6篇)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示例(6篇)《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写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3、学会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意思。
2、运用多中手段查找资料,了解日月潭。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传说。
什么叫“传说”呢?“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比如《鲁班小学艺》,就是讲木工祖师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2、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板书:日月潭的)(领读“潭”,tan)3、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
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
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而得名。
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谈。
三、小组讨论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1、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
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2、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小鸟和百兽是怎样帮助他们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又是什么样的呢?3、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
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4、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3、请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日月潭相关的有趣故 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 主题。
图片导入
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图片,让 学生初步了解日月潭的景色,激 发他们的好奇心。
课文讲解
背景知识介绍
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解
简要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形成原 因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
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 生字、生词,能够正 确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讨论,提高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思考、写作等环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之情。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等。
作业评估
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 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
小组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合 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口头反馈
通过与学生一对一交流,了解 他们对课程的感受和收获。
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
在课堂或课后及时给予 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及
时调整学习状态。
建设性反馈
提供具体、建设性的意 见,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 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策略 ,帮助学生理解日月潭的 传说。
引导学生思维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 生思考传说的起源、发展 和影响,以及它们与当地 文化和历史的联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资源
使用图片、视频和地图等多媒体 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月
潭的地理、文化和历史背景。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案】日月潭的传说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探索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3. 理解传说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4. 培养学生对于传说故事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日月潭的地理环境。
2. 理解传说故事的寓意。
3. 学会归纳总结传说故事的要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传说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总结传说故事。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3. 传说故事的分析内容。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 准备一些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
2. 向学生简要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3. 引导学生讨论对日月潭的第一印象和了解。
Step 2: 情景呈现(15分钟)1. 分享日月潭的一种传说故事,并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后,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该故事的第一反应。
3. 引导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简要的概述。
Step 3: 传说分析(2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对该传说故事逐段进行分析,探讨故事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
2. 教师通过提问和鼓励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并理解其与生活的联系。
Step 4: 总结归纳(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所学的传说故事进行总结归纳。
2.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简要描述故事情节和故事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Step 5: 拓展延伸(20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另一则传说故事,进行研究和分享。
2. 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绘画、写作或朗读,表达对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日月潭这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并通过传说故事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
有关《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5篇】

有关《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5篇】有关《日月潭的传说》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舍已为人的高尚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注意积累和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
4、搜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自身尝试编有关日月潭的传说,培养同学搜集、处置信息的能力和想像力。
二、同学分析俺校属于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同学多半来自农村,很少有机会外出旅游,同学对祖国名胜的了解主要来自读书、看电视、听他人说,但本文浅显易懂,因此同学对它非常感兴趣,而且同学通过学习《葡萄沟》、《小镇的早晨》已经对塞北江南的风景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关于名胜古迹的.传说,同学会更感兴趣,本班同学非常喜欢个性化阅读,善于从读中感知、感悟、敢于质疑,因此根据同学实际,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给同学提供充分的读书考虑的时间。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一)交流资料,感受美景1、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师:同学们,在俺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美丽的湖,那就是日月潭(结合谈话出示中国地图、日月潭图,并板书:日月潭)关于日月潭你了解了哪些知识?生:通过读课外书俺知道了日月潭中心有个小岛。
生:通过读课外书俺知道了湖中心的光华岛把湖分成了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生:俺知道了要是下起了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了轻纱,周围的景色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师:日月潭的景美,传说更美,让俺们一起走进《日月潭的传说》。
(板书:传说)(同学通过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感受日月潭景色的秀丽,教师由此导入新课,过渡自然。
)2、同学读题质疑。
师:读完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生:这是一个怎样的传说?生:传说中有谁?......(引导同学对课题质疑,使同学发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二)初读,感知传说1、同学自读。
师:同学们的脑瓜里写满了问号,你想不想自身来读一读《日月潭的传说》呀?生:(异口同声)想!师:那就一睹为快吧!读后和大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好吗?生:通过读俺知道了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是大尖和水社。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案标题:日月潭的传说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日月潭的传说故事;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日月潭的传说故事的基本内容;2. 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日月潭的传说故事相关资源;3. 学生绘画和写作材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张日月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日月潭,是否知道其中的传说;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关于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步骤二:故事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日月潭的传说故事;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 结合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步骤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对故事的理解;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3.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故事。
步骤四:创作活动(15分钟)1.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或角色;2. 鼓励学生使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3.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创作理念;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3.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日月潭的传说故事对于文化传承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了解其他地方的传说故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2. 组织学生参观实地,亲身感受和体验日月潭的美丽和神秘。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3. 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的积极程度;4.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教案名称:《日月潭的传说》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月潭的历史和传说。
2. 发展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日月潭的传说和历史。
2.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口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
3.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适当拓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日月潭传说的神秘和美丽之处。
2.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日月潭的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3.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 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和视频,给学生介绍有关日月潭的传说和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月潭和台湾的美丽风景。
Step 2. 听力训练(15分钟)教师播放有关日月潭的介绍录音,并让学生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听懂和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录音文本:The Sun Moon Lak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aiwan. It is the largest body of water in Taiwan. Legend has it that the lake was formed when the gods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had a fierce battle, and in the end, the moon god was defeated and was forced to retreat to the earth, which then filledwith water to create the Sun Moon Lake.Step 3. 口语练习(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并且根据日月潭的传说发挥想象和创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台湾著名风景名胜区——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通过学习该传说故事,学生将能够了解日月潭的形成原因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1. 通过听故事的形式,了解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2. 了解日月潭的形成原因。
3. 理解传说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 学习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2. 探讨日月潭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素材有关日月潭的图片。
2. 传说故事文本。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利用PPT或教学素材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日月潭吗?它的名字很特别,你们知道为什么吗?”Step 2:故事讲述1. 将传说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可以分角色进行故事演绎,提高故事的趣味性。
2. 通过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形成原因。
例如:“阳明山的一位仙女因为深爱着这美丽的地方,在死后变成了月亮,而她的丈夫变成了太阳。
他们在水面上相遇,每天都会喜悦地跳舞。
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被称为日月潭的原因。
”Step 3:讨论与解读1. 引导学生讨论日月潭的传说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例如:“这个故事讲述了爱情和美丽之间的连接,还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你们能从中学到什么?”Step 4: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创作:可以要求学生以日月潭的传说故事为题材,创作一篇小故事或是绘制一幅插图,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2. 日月潭之旅:可以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实地参观日月潭,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传说故事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并能正确复述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多媒体设备。
3.教学素材:图片、故事卡片、绘本等。
教学步骤:Step1:导入(5分钟)引入《日月潭的传说》这篇文章,通过展示一些与日月潭相关的照片或绘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Step2:阅读故事(15分钟)1.教师呈现故事内容,逐句朗读,学生跟读。
2.师生共同理解故事的内容,解释其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个别阅读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Step3:问题引导(10分钟)1.教师出示问题卡片,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内容。
例如:a.日月潭里有什么动物?b.为什么日月潭的水会时隐时现?c.日月潭的两位神仙是谁?2.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Step4:复述故事(15分钟)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内容,可以借助教师的提示和问题进行辅助。
2.学生可以结合图片或绘画,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复述。
3.教师对学生的复述进行评价和引导。
Step5:拓展活动(10分钟)1.学生可以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共同创作一个新的故事,可以是关于日月潭的,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地方的。
2.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和表达,并进行分享和展示。
Step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Step7: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再次阅读故事,并画一幅描绘日月潭的画。
教学反思:《日月潭的传说》这篇故事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讲述地方传说可以增加学生对祖国各地的了解。
教学中可以多使用图片、绘本等多媒体教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 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读课文。
2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吐读“tu”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示”的意思是“神”。
“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 读课文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
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
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 、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所以我首先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给他们质疑的空间。
通过全班交流把疑问一一揭开。
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练说。
如:大尖和水
社经历了哪些磨难?他们是怎样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是怎样把恶龙打死的?课文都没有讲,让学生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想象出来,在组内交流,他们的兴致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