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辑录

可以 可以凭借 参与 虚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 间 刿论战》 弗敢加也 《曹刿论 战》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加
肉类食 肉食 居高位,得 厚禄 物 讽 讽谏 长 穿戴 讽刺 进修 衣服 区域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 修 王纳谏》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 谏》 服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 地方 土地方圆 纳谏》
九年级上 册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 家》 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 命》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 命》
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 谢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 夫 山》 夫起大呼《口技》 夫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 使 命》 夫 夫 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每自比于管仲《出师表》 此人可就见《出师表》 遂用猖蹶 《出师表》 每 就 用
计算金属货币的 金 金 单位,二十两为 属, 一金 黄金
请献十金《公输》 舍其文轩《公输》 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 九年级下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 输》
请 文 方
请允许我 彩饰 土地方圆
希望对 方做某 事 文章 方形
机变 巧妙的方式 随机应 变 即使这样 表转折 关系的 连词 表因果 关系的 连词 跟自己 家庭有 婚姻关 系或血 缘关系 的家庭 成员 因得到 大量财 物而兴 旺
尽力做本职 忠诚, 忠实 案件 监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狱 情《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 情《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虽 情《曹刿论战》 九年级下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 《曹刿论战》 子墨子起,再拜曰《公输》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再
以实情判断 感情 即使 第二次 两次 连词 又 又 能够 中间 增加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陈太丘与友期行》(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三、一词多义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复投之(代词,它,指狼)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五、文言句式(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路的境地7.无论古义:不用说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义:专指族外亲属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11.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17.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20.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1.走古义:跑今义:行22.去古义:离开今义:到23.股古义:大腿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24.几何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25.江(河) 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26.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重复动作28.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9.是古义:这,指示代词今义:判断动词30.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

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陈太丘与友期行》(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三、一词多义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复投之(代词,它,指狼)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五、文言句式(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今异义词汇总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1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1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1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1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1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1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1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通假字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如:“便要还家”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蕃通繁,繁盛众多.)核舟记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衡——“横”,横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约八分有奇(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大道之行〔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三峡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湖心亭看雪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一词多义桃花源记出:(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分享。
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1)便舍(shě)船: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名词)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
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人教版初中语文7-9册古今异义字词汇总

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泯然众人矣《伤仲永》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书 稍稍 众人 爷
写 渐渐 普通人 父亲
书本 稍微 大家 爷爷
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追日》
两股战战《口技》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
即使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用来······的方法
兄弟骨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 成员
被任用
因得到大量的财物而兴旺
用来·······的东西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碗饭,一豆羹《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鱼我所欲也》
觥筹交错
局促一室之内《满井游记》 局促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拘束
形容许多人相聚喝酒的热闹情景 拘谨,不自然
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今亡亦死《陈涉世家》 等死《陈涉世家》 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
亡 等 大计 豪杰 会计
逃跑 同样 起义 有声望和地位的人 聚会商议
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为人不正直 忠诚,忠实 监狱
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子墨子起,再拜《公输》
情 虽 再 再
实情 即使 第二次 两次
感情 连词 又 又
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七年级上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戏:古义玩耍,戏弄;今义戏剧,杂技。
七年级下册1、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古义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2、泯然众人矣。
众人:古义普通而平常的人;今义为许多人,大家的意思。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为文章的条理。
4、卷卷有爷名。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5、双兔傍地走。
几欲先走。
老翁逾墙走。
走送之。
走:古义指跑;今义为行走。
6、出郭相扶将。
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物体周围的边或框。
7、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是官名;今义是学位的最高一级。
8、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古义是距离;今义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及其日中如探汤。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指热水、开水;今义指煮东西的汁水。
八年级上册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人的配偶,单指妻子,不包括子女。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无出路的境地。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八年级下册10、鸢飞戾天者。
戾古义为至、到达;今义为罪过、乖张。
11、经纶世务者。
经纶古义为筹划、治理;今义为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12、一百许里。
许古义为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为应允、可能。
1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古义往、到;今义为制造、创造等义。
1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古义是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今义赞美、夸赞。
1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古义为快步走;今义常用作表趋向。
16、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指两次;今义为又一次的意思。
1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义指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18、越明年。
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19、属于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为写文章;今义为文章。
20、恶能无纪。
纪通记,记录;恶古义为怎么;今义为讨厌、憎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七年级上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戏:古义玩耍,戏弄;今义戏剧,杂技。
七年级下册
1、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古义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2、泯然众人矣。
众人:古义普通而平常的人;今义为许多人,大家的意思。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为文章的条理。
4、卷卷有爷名。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5、双兔傍地走。
几欲先走。
老翁逾墙走。
走送之。
走:古义指跑;今义为行走。
6、出郭相扶将。
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物体周围的边或框。
7、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是官名;今义是学位的最高一级。
8、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古义是距离;今义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及其日中如探汤。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指热水、开水;今义指煮东西的汁水。
八年级上册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人的配偶,单指妻子,不包
括子女。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无出路的境地。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八年级下册
10、鸢飞戾天者。
戾古义为至、到达;今义为罪过、乖张。
11、经纶世务者。
经纶古义为筹划、治理;今义为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12、一百许里。
许古义为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为应允、可能。
1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古义往、到;今义为制造、创造等义。
1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古义是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今义赞美、夸赞。
1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古义为快步走;今义常用作表趋向。
16、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指两次;今义为又一次的意思。
1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义指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18、越明年。
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19、属于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为写文章;今义为文章。
20、恶能无纪。
纪通记,记录;恶古义为怎么;今义为讨厌、憎恶。
九年级上册
1、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2、楚人怜之。
怜古义为爱;今义为怜惜、怜爱。
3、夜篝火。
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
十六或十七。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计古义指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6、今亡亦死。
亡古义逃亡;今义为死。
7、休祲降于天。
休古义吉祥;今义为休息。
8、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古义虽是虽然,然是这样。
今义是转折连词。
(虽然,公输盘
为我为云梯)
9、岂直五百里哉。
直:只,只是;今义不弯曲。
10、遂用猖獗。
猖獗古义一再失败;今义凶猛而放肆。
11、因屏人。
因古义于是,就此;今义原因、因此等。
12、孤不度德量力。
孤古义是古代帝王自称,相当于“我”;今义用于“孤独”等。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卑鄙古义指身份低微而鄙俗;今义指品质低劣、不
道德。
14、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古义开放扩大;今义是指商店开始营业。
15、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感激古义指感慨而激动;今义指激动感谢。
1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古义指痛心遗憾;今义指十分憎恨。
九年级下册
1、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古义表示“用来。
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方五千里。
方古义指方圆;今义有“方面”等义项。
3、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古义表示“用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池古义为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5、一豆羹。
豆古义盛食物的食器;今义指豆类。
6、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祀品;今义指为正义而献出自己
的生命。
8、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指领土方圆;今义指某一区域。
9、窥镜而自视。
窥古义照;今义从小孔偷偷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