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地基处理方法灰土挤密桩法

合集下载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大体概念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式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

成桩时,通过成孔进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素土(黏性土)或灰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

用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桩。

二者别离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一路经受基础的上部荷载。

适用范围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置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处置深度宜为5-15m。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其效果大体相同或不同不明显,但土挤密桩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性不及灰土挤密桩,选用上述方式时,应按照工程要求和处置地基的目的肯定。

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

【例题15】为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宜选用的地基处置方式为()。

A、夯实水泥土桩法;B、砂石桩法;C、振冲法;D、土挤密桩法;答案:D大量的实验研究资料和工程实践表明,土或灰土挤密桩用于处置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不论是消除土的湿陷性仍是提高承载力都是有效的。

但当土的含水量大于24%及其饱和度超过65%时,在成孔及拔管进程中,桩孔及其周围容易缩颈和隆起,挤密效果差,故上述方式不适用于处置地下水位以下及处于毛细饱和带的土层。

因此,本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超过65%时,由于无法挤密成孔,故不宜选用上述方式。

因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具有当场取材、以土治土、原位处置、深层加密和费用较低的特点,在我国西北及华北等黄土地域已普遍应用。

加固机理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加固地基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属于深层加密处置地基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紧缩性。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灰土挤密桩用以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处理深度宜为5-15m,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因此在我国西北及华北等黄土地区已广泛应用。

灰土挤密桩法是利用柴油锤打桩机锤击沉管挤压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灰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灰土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材料要求土料:可采用素黄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有机质含量小于5%,不得使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土块粒径不应大于15mm。

石灰:选用新鲜的块灰,使用前7d消解并过筛,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其颗粒径不应大于5mm,石灰质量不应低于二级标准,活性Ca+MgO的含量不少于60% 。

对选定的石灰和土进行原材料和土工试验,确定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技术参数。

拌合采用集中拌合设备,确保充分拌合及颜色均匀一致,灰土的夯实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间,边拌合边加水,确保灰土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

2、主要机具设备成孔设备灰土拌合机夯实锤(不小于1.5吨)3、作业准备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进行预压处理,场地形成横坡,做好临时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

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标桩定位或撒石灰。

二、灰土挤密桩施工首先做试验桩:要求灰土桩在大面积施工前,要进行试桩施工,以确定施工技术参数。

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人员全程旁站,灰土拌合、成孔、孔间距及回填灰土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要求在挤密前、后分别做出下列试验数据。

一般设计要求,桩体压实度不小93%。

试验桩要得出的参数:压实度、夯锤落距、夯击次数、每层填土厚度1、施工顺序:根据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灰土挤密桩施工顺序为采用先里排后外排,隔排隔桩跳打法施工。

2、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成孔→夯填→检验3、放线定桩位:根据控制轴线,将排桩控制线引至基坑周边,然后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桩中心位置,用木楔或白灰点(用钢钎打入土中20~30cm拔出后用白灰灌孔)做好标记,桩位偏差控制在0.4D(D=桩孔直径)以内。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和灰⼟挤密桩复合地基摘要:灰⼟挤密桩法属于⼀种柔性桩复合地基,它是通过夯实的桩⾝和挤密的桩间⼟达到提⾼地基⼟强度和消除地基⼟湿陷性的⽬的,同时该⽅法具有施⼯简单、⼯期短、质量易控制、⼯程造价低等优点。

本⽂介绍了灰⼟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法、施⼯⼯艺,最终达到消除地基⼟湿陷性,提⾼地基⼟承载⼒的⽬的。

关键词:灰⼟挤密桩地基处理⼀、灰⼟桩复合地基理论1. 灰⼟挤密桩复合地基灰⼟挤密桩是由素⼟、熟⽯灰按⼀定⽐例拌合,采取沉管、冲击、爆扩等⽅法在地基中形成⼀定直径的桩孔,然后向孔内分层夯填灰⼟。

由于成孔成桩过程中,桩孔径向外扩张,使桩孔周围的⼟体产⽣径向压密,桩周⼀定范围内的桩间⼟层得到挤密,从⽽形成桩体和桩周挤密⼟共同组成的⼈⼯复合地基。

由灰⼟桩和挤密⼟构成的复合地基,其地基特性介于灰⼟桩和挤密⼟之间。

灰⼟挤密桩通过在地基中的挤⼟效应、灰⼟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提⾼了地基⼟的承载⼒。

由于灰⼟挤密桩复合地基具有施⼯简单、⼯期短、质量易控制、⼯程造价低等优点,已成为普遍采⽤的地基处理技术。

2. 灰⼟挤密桩适⽤范围及设计原则1)适⽤范围灰⼟挤密桩适⽤于地下⽔位以上的湿陷性黄⼟素填⼟和杂填⼟地基,处理⼟层深度可达5m~15m,桩径宜为30Cm~450cm,⼟的含⽔量在14%~23%之间,饱和度⼩于0.65的⼟层。

2)承载⼒和变形模量灰⼟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承载⼒的标准值和变形模量主要通过原位测试或现场经验来确定。

当⽆试验资料或条件时,复合地基承载⼒标准值可按2倍的天然地基标准值来确定。

3)桩孔内填料采⽤灰⼟,体积配合⽐宜为2:8或3:7,以消除湿陷性为⽬的时压实系数λ取>0.95,以提⾼承载⼒位⽬的取λ>0.97。

3. 灰⼟挤密桩加固机理通过对⽯灰⼟的加固机理进⾏的⼤量试验研究和⼯作实例观察,从混合物反应强度来区分,⼀般可归纳为四种:1)⽣⽯灰消化放热反应⽣⽯灰消化产⽣⼤量的热,使⽯灰⼟混合物的温度升⾼并随之产⽣对⼟的膨胀挤密作⽤。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郑州市江山路拓宽改造项目道路、雨污水工程地质处理(灰土挤密桩)处理方案一、情况说明江山路扩宽改造工程K13+870—K14+100段为原黄河河道支流.方向为(南北)经现场开挖探坑勘察主机动车道中东中西25米范围内,地下1。

5米以下为胶泥土层厚度为(20-50cm)淤泥层厚度为(3m —4m),现提出处理方案。

路基基底均设置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灰土挤密桩桩顶标高控制为道路路基顶标高,桩深控制为6米。

灰土挤密桩桩径0.4m,桩间距为1.2m,呈等边三角形布臵,处理范围为两侧道路红线范围中东西18米布设,每行25根共165行(4125根)本段K13+025处原污水坑以片石处理不必做灰土桩处理需减少225根.实际灰土桩为3900根,总长度为23400米。

灰土挤密桩试用范围:1、试用与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

可处理地基深度为5-15m2、地基含水率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

不宜用灰土挤密桩法。

桩体材料的作用:(1)灰土桩是用石灰和土按一定体积比例(2∶8或3∶7)拌和,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这种材料在化学性能上具有气硬性和水硬性,由于石灰内带正电荷钙离子与带负电荷粘土颗粒相互吸附,形成胶体凝聚,并随灰土龄期增长,土体固化作用提高,使土体逐渐增加强度.在力学性能上,它可达到挤密地基效果,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湿陷性,沉降均匀和沉降量减小.(2)桩体作用在灰土桩挤密地基中,由于灰土桩的变形模量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灰土的变形模量为E0=29~36MPa,相当于夯实素土的2~10倍),荷载向桩上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内土中的应力,消除了持力层内产生大量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的不利因素。

此外,由于灰土桩对桩间土能起侧向约束作用,限制土的侧向移动,桩间土只产生竖向压密,使压力与沉降始终呈线性关系。

工艺参数的确定: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的使用要求,正确选用施工参数,才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

挤密桩法之:土或灰土挤密桩法(精)

挤密桩法之:土或灰土挤密桩法(精)

地基处理
挤密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
质量检验要点
(1)施工过程中对成桩质量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 桩数的2%。对一般工程,可检查桩的干密度和施工记 录。 (2)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 基载荷试验。 (3)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检验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5 %~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沉降比,对 以卵石、圆砾、密实粗中砂为主的地基可取0.008,对 以黏性土、粉土为主的地基可取0.01。
地基处理
挤密桩法—土或灰土挤密桩
(1)适用范围
土(或灰土)挤密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 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 理地基的深度为 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 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 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 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 24%, 饱和度大于 65% 时,不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和灰土 挤密桩法。
1)挤密作用 桩间土被强制向侧挤压,使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 层密实度提高。孔壁附近,土的密度可以达到甚至超 过最大干密度ρmax,即压实系数λc大于1。一般压实 挤密的影响半径可以达到1.5~2.0倍桩径。 2)灰土性质作用 a、灰土桩 石灰与土的比例一般为体积比2:8(或3:7) 。灰土 混合材料具有水硬性与气硬性。随时间增加,桩体本 身强度提高。增加地基强度。 b、二灰桩 粉煤灰中含SiO2和Al2O3,与石灰及水混合后生成硅 铝酸钙和水硬性胶凝物质,充填于粉煤灰颗粒的空隙 中,提高桩体强度。增加地基强度。
地基处理
挤密桩法
3. 夯实水泥土桩法
夯实水泥土桩法是指将水泥和土按设计的比例拌和均匀,在孔 内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而形成的加固体,并与桩间土组成复 合地基的处理方法。 该处理方法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与河北省建 筑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河北等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为了解决 施工场地条件限制和满足住宅产业化的需求而开发出的一种施工 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质量容易控制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二)-灰土桩地基

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二)-灰土桩地基

三、灰土桩地基灰土挤密桩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 或3:7 灰土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

1.特点及适用范围灰土挤密桩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比较,有以下特点:灰土挤密桩成桩时为横向挤密,可同样达到所要求加密处理后的最大干密度指标,可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承载力,降低压缩性;与换土垫层相比,不需大量开挖回填,可节省土方开挖和回填土方工程量,工期可缩短50%以上;处理深度较大,可达12~15m;可就地取材,应用廉价材料,降低工程造价2/3;机具简单,施工方便,工效高。

适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12%~25%,厚度5~15m 的新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

当地基土含水量大于23%及其饱和度大于0.65 时,打管成孔质量不好,且易对邻近已回填的桩体造成破坏,拔管后容易缩颈,遇此情况不宜采用灰土挤密桩。

灰土强度较高,桩身强度大于周围地基土,可以分担较大部分荷载,使桩间土承受的应力减小,而到深度2~4m 以下则与土桩地基相似。

一般情况下,如为了消除地基湿陷性或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水稳性,降低压缩性,宜选用灰土桩。

2.桩的构造和布置(1)桩孔直径根据工程量、挤密效果、施工设备、成孔方法及经济等情况而定,一般选用300~600mm。

(2)桩长根据土质情况、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工程要求和成孔设备等因素确定,一般为5~15m。

(3)桩距和排距桩孔一般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其间距和排距由设计确定。

(4)处理宽度处理地基的宽度一般大于基础的宽度,由设计确定。

(5)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应由设计通过原位测试或结合当地经验确定。

灰土挤密桩地基的压缩模量应通过试验或结合本地经验确定。

3.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1)成孔设备一般采用 0.6t 或1.2t 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机或洛阳铲成孔。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地基处理中的专项施工方案。

二、工程背景灰土挤密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软弱地基和需要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情况。

通过在地下形成一定深度、一定直径和一定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施工原理1.确定挤密桩的布置方案和参数,包括桩的直径、间距、深度等。

2.使用挖土机或挖泥船挖掘桩孔。

3.在桩孔内灌注或灌筌适量的灰土浆料,形成挤密桩。

4.挤密桩形成后,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如绑扎钢筋。

5.挤断面平整,确保挤密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施工流程1.确定灰土配比和施工时间。

2.测量桩位,标定桩孔位置。

3.挖掘桩孔。

4.灌注灰土浆料。

5.挤密桩形成。

6.后续加固处理。

7.验收与整理。

五、质量控制1.确保灰土配比符合要求。

2.挤密桩形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桩身完整、密实。

3.加固处理需符合设计要求,加强桩身的承载能力。

六、安全防护1.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减少意外风险。

3.施工结束后,清理施工现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七、环保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废弃物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施工结束后,做好现场清理工作,确保周围环境整洁。

八、总结与展望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灰土挤密桩作为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广泛应用价值。

未来,在地基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希望在工程实践中能不断完善工艺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施工工程有所帮助。

第7章 灰土桩和土桩挤密桩法

第7章  灰土桩和土桩挤密桩法

适用条件: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适用
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
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
以消除地基土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
挤密桩法;以提高地基土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
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
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
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 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
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小于1.00m。

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
底面边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
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

(4)桩长设计
考虑到5m以内土层加固可采用较为简便的方法处 理,而大于15m的土层加固受成孔设备条件限制,故 处理深度一般为5~15m。
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质量。主要检查施工记
录、检测全部处理深度内桩体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并
将其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抽样检验
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对重要
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5%。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土和灰土挤密桩的主要特点: (1 )土和灰土挤密桩成桩时为横向挤密,同样可
以达到所要求处理后的干密度指标,消除地基土的湿
陷性,提高承载力,降低压缩性;
(2 )与换土垫层相比,不需大量开挖回填;处理
深度较大,可达 12-15m ;成桩材料可就地取材,降低 (3)机具简单,施工方便,工效高。
工程造价,二灰桩可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变废为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d Your Text
Text Text
Text
Cycle name
Text Text
Diagram
Add your text
Your Slogan here
3.12.5 施工要点
6.土或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和现场
条件选用沉管(振动、锤击)、冲击或爆扩等方法
进行成孔,使土向孔的周围挤密。
(1)沉管法:本法简单易行,孔壁光滑平整,挤
密效果好,应用最广;但处理深度受桩架限制,
一般不超过8m。
(2)冲击法:成孔直径可达500~600mm,深度可 达15m以上,适于处理湿陷性较大的土层。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2 特点和适用范围
1.特点:
(1)横向挤密—达到最大干密度—提高承载力、 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 (2)不需大量开挖,比换填法缩短工期50%。 (3)处理深度可达12~15m。 (4)就地取材,机具简单,功效高,费用省。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2 特点和适用范围
3.12.3 构造要求及材料
6.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1)承载力:原位测试或经验确定;无经验资 料时,土桩不应大于处理前1.4倍,并不大于 180kPa;灰土桩不应大于处理前2倍,并不大于 250kPa。 (2)压缩模量:试验或经验确定,一般 29.0~30.0MPa。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2.适用范围:
(1)地下水位以上、厚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 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2)当地基土含水量大于23%及其饱和度大于 0.65时成孔质量不好,且易对邻近已回填的桩体 造成破坏,拔管后容易缩颈等,不宜采用土或灰 土挤密桩法。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2 特点和适用范围
2.适用范围:
(3)消除地基湿陷性——土挤密桩法;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水稳性——灰土挤密桩法。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3 构造要求及材料
1.处理宽度:
(1)局部处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 杂填土地基,每边超出基础不应小于0.2b(b为 基础短边宽度),并不应小于5m;自重湿陷性黄 土地基不应小于0.7b,并不应小于1m。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3 构造要求及材料
1.处理宽度:
(2)整片处理:宜用于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 土场地,每边超出基础外缘宽度不宜小于处理土 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3 构造要求及材料
2.处理深度:
(1)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国标《湿陷性黄 土地区建筑规范》规定; (2)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应为基础下土的 湿陷起始压力小于附加压力和上覆土饱和自重压 力之和的所有土层,或为附加压力等于自重压力 25%深度处;桩长不宜过小,一般5~15m。
3.12.3 构造要求及材料
5.桩孔填料:
(1)土料:粒径不大于15mm,使用前过筛,不 得含有机杂质 (2)熟石灰:粒径不大于5mm,使用前过筛,不 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也不得含有过多水分; (3)质量控制:素土回填压实系数≥0.95;灰 土回填压实系数≥0.97 。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1 概述
1.土或灰土桩:利用锤击、冲击或爆破
等方法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
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土或灰 土夯实而成,填夯的桩与桩间挤密土共 同组成复合地基,承受上部荷载。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4.3.1 概述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4.3.1 概述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5 施工要点
4.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
且不大于50mm。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5.对沉管法,桩孔的直径和深度应与设计值同;
对冲击法或爆扩法,桩孔直径的误差不得超过设
计值的±70mm,桩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度0.5m。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5 施工要点
(3)爆扩法:
a.药眼爆扩法:用钢钎打入土中形成直径25~40mm
的药眼;
b.药管爆扩法:用洛阳铲挖成直径60~80rnm孔;
c.在孔中装入条形炸药卷和2~3个雷管,爆扩成直
径200~450mm。
d.该法不需要打桩机械,工艺简单,但孔径不易 控制。
Cycle Diagram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1 概述
2.加固机理: (1)土桩挤密地基:土桩面积约占地基面
积的10%-20%。桩孔内填入的土料与桩间
土相同,土料夯实和桩间土质量一致时,
两者的物理力学指标相近,因此,土桩挤
密地基可视为厚度较大的素土垫层。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1 概述
2.加固机理: (2)灰土桩挤密地基:石灰:土=2:8 或3:7(体积比)。 力学性能:①挤密了桩间土;②由于灰 土桩的变形模量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量, 总荷载的很大一部分由灰土桩承担,从而 降低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内土中的应力; ③灰土桩对桩间土能起侧向约束作用。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3 构造要求及材料
3.桩孔直径:
一般300-600mm;过小-桩数增加,增大打桩和回 填工作量;过大-桩间土挤密不够,致使消除湿 陷程度不够理想,且对成孔机械要求也高。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3 构造要求及材料
4.桩距和排距: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5 施工要点
1.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
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
后干密度等要求。
2.成孔施工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含水
量低于12%时,宜加水增湿至最优含水量。
3.桩施工顺序应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内应间隔1~2
孔进行,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坍孔。 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
3.12.4 机具设备
1.成孔设备:
(1)振动或锤击沉管法: 柴油打桩机、自制捶击式打桩机; (2)冲击法: 冲击钻机; (3)爆扩法: 钢钎、洛阳铲;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3.12.4 机具设备
2.夯实机具:
(1)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
(2)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 ——工程中应用较多
3.12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