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重点整理

军事理论重点整理

军事理论重点整理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具有五个特点: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创新性。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夏商西周时期,在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

秦汉时期的军事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大一统的战争观;集中统一的建军观;长治久安的国防观;度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

北宋初期,开始了中国战争史上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期。

◆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不仅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置成功的火药配方,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反映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武经七书》:宋神宗时,颁布《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7本兵书,合称《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其目的是兴武备、建武学、选武举。

明朝最杰出的兵书有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部头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二、《孙子兵法》简介孙武生平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时期和吴王夫差时期。

《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计》篇4内容1.本篇开篇阐述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

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主熟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3.在“兵者,诡道也”这一观点的统帅下,列举了将帅进一步欺敌误敌的12种战法,即“诡道十二法”。

其目的在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军事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军事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军事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军事战略与战争理论军事战略是指国家或地区在战争中实现政治、经济等目标的总体部署和计划。

军事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战胜敌人,保障国家利益和安全。

战争理论是军事科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战争的本质与类型、战争演变规律、军事力量与战争胜负的关系等。

1. 战争的本质与类型战争的本质是一种对敌对方进行武力冲突的搏斗,通常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斗等层次。

根据战争的规模和目标,可分为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

根据作战方式,可分为对称战争和非对称战争。

2. 战争演变规律战争演变规律是指战争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过程。

这些规律包括战争的发展趋势、技术的革新和军事思想的变革等。

战争的演变规律对于军事决策和作战指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军事力量与战争胜负军事力量是参与战争的国家或地区的军队、武器装备等综合实力的体现。

军事力量的充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争胜负还受到战略规划、战术执行和指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军事组织与指挥管理军事组织与指挥管理是指军队内部的组织架构、指挥系统以及军事指挥和管理的各项原则和方法。

1. 军事组织结构军事组织结构包括战略、战区、军、师、团、营等不同级别的组织单位。

各级组织单位之间通过指挥关系和协同合作来实现整体行动。

2. 军队指挥系统军队指挥系统是指军队内部的指挥机构和指挥关系。

常见的指挥系统包括集中指挥制、分散指挥制和联合指挥制等不同形式。

3. 军事指挥原则与方法军事指挥原则主要包括团结统一、积极进攻、灵活多变、全面保障和科学决策等。

军事指挥方法涉及指挥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还包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运用战法和调控战局等。

三、军事战术与作战技术军事战术是指通过兵力的组织和使用,在具体战场上实施突击、防守、迂回、包围等战术行动,实现战斗目标。

作战技术是指运用各种武器装备和战术手段实施作战行动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1. 军事战术原则军事战术原则包括兵力集中和火力压制、先发制敌和迅速机动、合理利用地形和保持连贯性、密集编组和充分利用兵器装备等。

【精品】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精品】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精品】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1.战争的定义战争是指两个国家、两个势力之间因利益、领土、信仰等原因导致的一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斗争,通常是以军事手段来解决的。

2.战争的类型依据战争的性质和规模,可将战争分为正规战争和非正规战争、常规战争和非常规战争、对称战争和不对称战争、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等类型。

3.作战原则作战原则包括全局观念、进攻处于优势、整合优势兵力、耐心持久、综合兵种作战、战术多样性、主动作战、突袭、歼敌、扼要点、固守有利地,以及战争执行的法制化原则。

4.兵种作战特点不同兵种有其独特的作战特点。

例如:步兵作战通常为徒步前进,数量多、分散,对地形的适应度高,作战力量一般;装甲部队具备机动性、火力强、防护能力好,擅长迅速攻击,但却行动缓慢等。

5.战斗序列作战中,在一个战斗序列的指挥下,众多的兵种和兵力进行着相互合作与协同的战斗。

战斗序列中包含指挥所、侦察兵、步兵、工兵、狙击手等兵种。

6.战略方针制定战争的战略方针是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

战略方针要根据战事的性质确定,包括目标方向、作战计划、时间表、侦察和信息收集、兵力部署、对外宣传、伤亡和损失控制等。

7.作战政策作战政策是为了取得作战胜利所需要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策略和战术。

8.策略策略包括整体定位和作战中细节的安排,例如在敌方弱点处展开攻击,夹击敌方;在客观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采取某一特定手段;在必要时采取爆发式的进攻等。

9.战术战术是在战争时需要采用的具体作战措施,包括武器的使用、人员的安排、工事的建设等。

10.终极目标在军事行动中,制定明确的终极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终极目标应基于军事行动所面临的以上各个因素,并在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后确定。

这将有助于确保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11.战略规划制定战略规划是为了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可以作出迅速而确切的行动。

战略规划包括分析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分析、明确目标、确定战略、确定执行方法等步骤。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军人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军事理论考试,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军事思想理论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的核心要义,明确其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

2. 邓小平军事思想:了解邓小平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其在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战争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特点。

二、军事科学基础知识1. 军事战略: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内容,熟悉不同类型战略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 军事战术:了解战术的定义和分类,熟悉常见战术手段和战斗力的要素。

3. 军事组织与管理:熟悉军事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军事指挥系统和作战指挥的基本模式。

三、军事技术知识1. 军事装备:了解不同类型的军事装备,包括地面武器装备、航空器材和舰船装备等。

2. 军事通信:掌握军事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现代战争中的通信保障重要性。

3. 军事情报:熟悉军事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方法,了解现代信息化战争对情报工作的要求。

四、军事法律规范1. 国际人道法:了解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掌握军人在战场上应遵守的规范。

2. 军事纪律:熟悉军人的职责和义务,了解军事纪律的内容和约束作用。

3. 国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国防法律法规体系,理解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的基本概念。

五、军事历史1. 古代战争史:了解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史,分析古代战争的典型特点和战略战术方法。

2. 近代战争史:熟悉近代各国的战争史,重点掌握近代战争的形势、背景和影响。

3. 当代战争:了解当代战争的形态和特点,研究现代战争的主要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六、军事对抗与合作1. 军事安全:了解军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军事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应对策略。

2. 军事力量对比与平衡:分析全球军力对比的格局和影响因素,了解国际军事平衡的演变和调整。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知识点在大一军事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军事理论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军事基本概念1. 军事:军事是一门研究军队创建、管理、指挥和作战等一切制度、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2. 军队:军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基本组织形式,具有军事化组织、武装装备和军事训练等特点。

3. 战争:战争是国家间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武力手段进行的有组织冲突二、军事战略1. 军事战略的定义:军事战略是指在全面战争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计划,全力以赴实施作战行动,以达到战争的最终目的。

2. 战略层面:战略层面是指战争的最高指导者制定和解决总体战略问题的层面。

3. 战役层面:战役层面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相对独立的作战行动。

三、军事战术1. 军事战术的定义:军事战术是指在战斗中,根据战略和战役的任务目标,采用一系列的作战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局部战斗的胜利。

2. 进攻战术:进攻战术是指指挥员根据敌情、地形、兵力条件选择合适的进攻方式进行战斗。

3. 防御战术:防御战术是指指挥员在防御战斗中,根据敌情、地形、兵力条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确保战斗的胜利。

四、军事组织1. 军事组织的层次:军事组织包括战区、军、师、团、营、连、排等层次,每个层次有不同的指挥和管理职责。

2. 军事仪式:军事仪式是军队进行集体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阅兵式、升旗仪式等,既是对军事力量展示,也是对军人纪律和荣誉的彰显。

五、军事思想家和经典著作1.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内容涉及战略、战术、军事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2. Clausewitz:克劳塞维茨是西方战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战争论》对战争发展规律和战争指导思想有重要影响。

六、军事科技和装备1. 火箭炮:火箭炮是一种通过火箭发动机推进的炮兵武器,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大等特点。

2. 电子战:电子战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干扰、破坏敌方电磁系统的作战行为,包括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等。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整理(5篇)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整理(5篇)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整理(5篇)第一篇:军事理论复习要点整理注意点: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第三个星期六抗战胜利:1945年9月3日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战争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克劳塞维茨(西方“兵圣”)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美国的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提出了“海洋中心”说目前全国共划分为七个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我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一部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一、名词解释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制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事、国家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的高度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战略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

(战略环境包括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两部分,其中国际战略环境对国家安全起主要影响,是一个国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及基本态势。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知识点

1.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联盟、自卫、中立型2.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3.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简称动员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5.随后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体系:战争与和平的思想、国防建设思想、军队建设思想、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军事战略思想8.军队建设思想——五句话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9.军事战略具有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等基本特征10.战略环境是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依据。

它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客观条件以及所形成的战略态势1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美国单边主义难阻多极化潮流、欧盟整体实力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俄罗斯发挥军事优势,力保大国地位、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印度已成为一支新生的世界力量12.局部战争已成为威胁和平和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13.局部战争的特点:局部战争的多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局部战争引起国际组织的更多介入14.我国安全环境的现状:(几个数字)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22000多千米,海岸线18000多千米,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4个。

国土面积1260万。

南海——第一个:菲律宾;最后一个:越南15.三股势力: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16.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17.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侦察立体化、指挥控制智能化、反应快速化、打击精确化、防护综合化18.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目标的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19.精确制导弹药也称灵巧弹药,根据不同的作用原理可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20.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自主式制导、寻的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和复合式制导21.雷达侦察有许多优点:探测距离远、锁定目标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等;主要缺点:易受电磁干扰22.P138 多光谱侦察、声学侦察23.所谓伪装,是指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24.航天技术的组成: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地面测控技术25.P154 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6.新概念武器是指工作原理和杀伤机理有别于传统的常规武器,具有独特的作战技能,正处于研制和探索之中尚未大规模用于实战的一类新型武器27.现代战争一般是指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条件下进行的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整理
海湾战争的时间地点
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主要战斗是历时42天的空袭和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伊拉克战争的时间地点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美国空军发展战略
全球到达,全球警戒,全球力量
你如何理解国家安全威胁
请自行理解并回答
关于如何理解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的题目:
1、什么是非传统安全威胁?其特点是什么?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和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特点:跨国性、突发性、多样性、互动性。

2、国家安全主要受到那些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
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人口安全,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疾病蔓延
3、如何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1)更新安全观念,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念
(2)注重借鉴有益经验,加大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理论研究
(3)紧密结合国情,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
(4)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搞好军民联合应急演练
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范围、定义、通过权利与自由
①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规定:国家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
海岸的海域,称为领海。

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领海是沿岸国领土的一部分,属于沿岸国的主权,但在一国领海内,外国船舶享有
无害通过权。

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指出,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根据国家属地优越权,各国对在本国领海内发生的一切犯罪行为,包括发生在外国
船舶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司法管辖。

②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
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

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中国的毗连区宽度为12海里。

沿海国对毗连区不享有主权,只在毗连区行使某些方面的管制,而且国家对毗连区
的管制不包括毗连区上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在毗连区行使下列管制: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
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法律和规章;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法律
和规的行为。

③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
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200海里。

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
行、飞越自由权等,但这种自由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
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领海基线)起,自
然的大陆架宽度不足200海里,通常可扩展到200海里,或扩展至2500米水深处
(二者取小);如果自然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海里而不足350海里,则自然的大
陆架与法律上的大陆架重合;自然的大陆架超过350海里,则法律的大陆架最多扩
展到350海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
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
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沿海国对于大陆架之权利不影响其上海水为公海之法律地位,亦不影响海水上空之
法律地位。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只关于《孙子兵法》)
①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②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战争指导思想
③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庙算制胜、诡道制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④文武兼施,恩威并重的治军思想
⑤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什么是信息战?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思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信息战的基本特点
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
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
作战节奏迅疾快捷;
作战空间超大多维;
作战要素一体化;
作战指挥扁平化;
作战行动精确化。

如何做好国防建设应对信息化战争的挑战
①树立信息化主导的思想。

②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③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建设信息化军队。

④建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动员体制。

⑤发展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理论体系。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变中生乱,乱中求变,重心转移,东升西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