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

合集下载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
主要睹于
RS细胞
1)胞浆歉富,嗜伊黑,曲径15-45μm.
2)细胞核圆/椭圆形,单/多核或者多叶状核,核仁明隐.
4)单核的RS细胞又称镜影细胞
5)RS细胞根源于B淋巴细胞
混同型多睹
腔隙细胞(陷窝细胞)
体积大,单核,分叶状,多个小核仁,
胞量歉富,染色浅.正在祸我马林牢固的构造中,胞量中断,细胞似位于空间或者陷窝中
典范:从一个或者一组淋凑趣启初,到相近的淋凑趣,到近处扩集,早期扩集至肝、脾净、骨髓.
跳跃式扩集,更易早期结中及齐身扩集
构造教特性
构造教分类搀纯百般,共共特性:肿瘤细胞多为单克隆性,形态简单,弥漫集正在.反应性细胞少
可睹特殊形态的肿瘤性巨细胞:R-S细胞,取种类百般的非肿瘤性炎症细胞混同存留(嗜酸,嗜碱,浆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一、霍偶金淋巴瘤取非霍偶金淋巴瘤的鉴别之阳早格格创做
霍偶金淋巴瘤(HD)
非霍偶金淋巴瘤(NHL)
收病率
占淋巴瘤的80%—11%
占淋巴瘤的92%—89%
收病年龄
青年多睹,女童少睹
各年龄组,随年龄删少而减少
尾收部位
颈或者锁骨上淋凑趣,表示为无痛性肿大
颈或者锁骨上淋凑趣(占22%)或者结中淋巴构造
扩集办法
两、霍偶金淋巴瘤
病理教特性及预后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1)肿瘤呈结节状分集
2)爆米花细胞,典型R—S细胞很少或者缺累
3)小淋巴细胞
典范型霍偶金淋巴瘤
1)结节软化型
1)年少女性多睹,预后第2佳
2)陷窝细胞
3)纤维隔断将病变分成结节状
2)混同细胞型
1)最多睹,预后第3佳.多睹于老年人
2)洪量典型镜影细胞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MC-CHL
淋巴细胞削减型CHL(LD-CHL)
是HL中最少见的亚型。 临床进展快,可累及全身淋巴结及脏器。 多数有全身症状,预后最差。80%患者在三 年内死亡。 背景反应细胞减少,而R-S或变异型R-S细胞 相对较多。
LD-CHL
各型HL预后从好至坏分别为:
NL PHL LR-CHL NS-CHL MC-CHL LD-CHL
结节硬化型
临床特点
常表现为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常累及 纵隔和/或临近肺组织。 较常见。 好发于年轻女性。 治疗恰当80%以上能获长期缓解。
结节硬化型
组织病理学变化
以胶原纤维束将肿瘤分割成境界清楚的结节为 特征。 特征性的肿瘤细胞为腔隙型R-S细胞(胞体大, 浆丰富而透明。胞界不清楚,染色质稀疏,核 仁较小),伴不同数量的反应细胞(小淋巴、 组织、嗜酸和浆细胞)。 免疫表型:瘤细胞CD30阳性。
光镜下HL 的淋巴结结 构可完全或 部分破坏, 其细胞成分 可由肿瘤细 胞(R-S细 胞)、反应 性炎细胞及 间质组成。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NLPHL
临床特点 最常见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 很少累计纵隔或其他结外部位。 男性多见。 存活期较长。 晚期复发较其他类型HL多见。 5%可进展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依据WHO淋巴瘤分类,在日常工作中 又可将其分为分为惰性淋巴瘤和侵袭 性淋巴瘤两大类。所谓惰性淋巴瘤指 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和疾病进展相对缓 慢的一组NHL。侵袭性NHL为肿瘤细 胞生长迅速,疾病进展快的NHL。
惰性淋巴瘤
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B-SLL ) 滤泡型淋巴瘤(FL),1-2级
B细胞型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结外(MALT型)
HL与NHL受侵部位比较

临床检验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将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江南博哥)术是()。

A.对流免疫电泳B.火箭免疫电泳C.免疫电泳D.免疫固定电泳E.血清蛋白电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免疫固定电泳是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

免疫电泳是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相结合的技术。

火箭免疫电泳是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技术。

[单选题]2.标本采集后若不能及时送检,应置于25℃保存的是()。

A.痰B.尿C.脑脊液D.心包液E.支气管灌洗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如尸检组织、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本应保存在4℃环境中。

脑脊液、滑膜液等则要在25℃保存。

[单选题]3.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哪类细胞的功能?()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B淋巴细胞K细胞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溶血空斑实验原理是将绵羊红细胞免疫家兔或小鼠,取家兔淋巴结或小鼠脾细胞制成细胞悬液,与高浓度绵羊红细胞混合后加入琼脂糖凝胶中,其中每个释放溶血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在补体的参与下可溶解周围的绵羊红细胞,在周围形成一个可见的空斑,一个空斑代表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的数量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单选题]4.临床上检测M蛋白,首选血清蛋白区带电泳的目的是()。

A.M蛋白定性B.M蛋白定量C.M蛋白定型D.M蛋白鉴别E.M蛋白的定位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蛋白质区带电泳是血清蛋白的经典分析方法,血清(或尿液)标本中不同性质的蛋白质可明显分开形成不同的区带,通过正常的电流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很容易发现患者电泳图谱不一狭窄而浓缩的集中带,即M区带,属于定性分析。

[单选题]5.玻片法做ABO血型鉴定,属于()。

A.直接凝集反应B.协同凝集反应C.间接血凝反应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E.Coombs试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以及血清中有无抗A或(和)抗B抗体,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

血液学检验试题(2)

血液学检验试题(2)

101.急粒与急单白血病的主要鉴别点是正确答案是:( )A.过氧化物酶阳性程度B.Auer小体粗细C.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D.a-醋酸荼酚染色可否被氟化纳抑制-----正确答案102.患者发热,巨脾,白细胞26×10↑<9>/L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6,早幼粒细胞0.02,中幼粒细胞0.1,晚幼粒细胞0.14,分叶核粒细胞0.08,嗜碱性粒细胞0.06,嗜酸性粒细胞0.02,该病诊断最可能性正确答案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03.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正确答案是:( )A.骨髓增生低下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C.某系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正确答案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104.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正确答案是:( )A.贫血B.血小板减少C.白细胞增高D.检出白血病细胞-----正确答案105.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正确答案是:( )A.白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ph1染色体阳性-----正确答案106.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正确答案是:( )A.PAS反应B.过氧化物酶染色C.非特异性酶酶染色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正确答案10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见于正确答案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正确答案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感染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08.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要区别正确答案是:( )A.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B.病态造血是否明显C.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多少-----正确答案D.环形铁粒幼细胞多少109.患者,男性,65岁,巩膜轻度黄染,淋巴结、脾大,白细胞60×10↑<9>/L,成熟淋巴细胞0.85,血红蛋白62g/L,网织红细胞计数0.12,进一步确诊,首选以下检查正确答案是:( )A.胆红质测定B.血红蛋白电泳C.抗人球蛋白试验-----正确答案D.免疫球蛋白测定110.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正确答案是:( )A.多见于老年人B.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白细胞计数增高D.骨髓中见到大量幼稚淋巴细胞-----正确答案111.下列哪项符合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正确答案是:( )A.为最常见的急淋白血病B.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C.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可见C型逆转录病毒颗粒-----正确答案D.此病分布在我国各地112.成人T细胞白血病符合下列哪种特征正确答案是:( )A.白血病细胞与天然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花结-----正确答案B.常与骨髓纤维化并存,骨髓穿刺时""干抽""C.血片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D.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生达30%-80%113.绿色瘤最常见于哪一型白血病正确答案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颗粒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4.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正确答案是:( )A.白细胞增高,见大量淋巴细胞B.白细胞增高,见大量变态淋巴细胞C.白细胞正常,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正确答案D.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11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重要的脑脊液异常正确答案是:( )A.压力>0.02kPaB.白细胞数>0.01×10↑<9>/LC.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正确答案D.蛋白>0.45g/L,或潘氏试验阳性11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正确答案是:( )A.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缓解后-----正确答案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最重要的特点是正确答案是:( )A.小淋巴细胞为主,核浆比率高-----正确答案B.篮细胞多见C.PAS反应阳性占挝、D.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118.患者男性,8岁,易倦,紫癜月余,脾肋下2cm,Hb83g/L,白细胞3.4×10↑<9>/L,分叶粒细胞0.1,淋巴细胞0.38,原始细胞0.51,血小板10×10↑<9>/L,血片中原始细胞胞浆量少,最大可能的诊断:正确答案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9.关于Ph1染色体,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 )A.是G组22号染色体的畸变-----正确答案B.仅出现中性粒细胞C.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特有D.慢粒急变后,Ph1染色体消失120.急性红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外周血可见幼红和幼粒细胞B.血清中可枪出内因子抗体-----正确答案C.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D.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积分明显增高121.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主要原因正确答案是:( )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正确答案D.白血病细胞浸润122.急淋白血病的特点正确答案是:( )A.无Auer小体-----正确答案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4C.苏丹黑染色阳性D.非特异性酶酶染色阳性123.患者男性,50岁,脾大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自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正确答案是:( )A.糖原染色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酸性磷酸酶染色D.酸性磷酸酶加L-酒石酸染色-----正确答案124.符合毛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正确答案是:( )A.多见于女性B.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C.全身性淋巴结肿大D.毛细胞非特异性酶酶阳性,可被NaF抑制125.患者男性,脾大,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纤维组织增生,白细胞3.0×10↑<9>/L,淋巴细胞0.75,糖原染色阳性,耐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正确答案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毛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骨髓纤维化126.下列哪项不确切正确答案是:( )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正确答案B.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127.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正确答案是:( )A.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B.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C.未找到巨核细胞D.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正确答案128.急性白血病经治后达到完全缓解最主要标准是正确答案是:( )A.血红蛋白>100g/LB.血小板>100×10↑<9>/LC.外周血无幼稚细胞D.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5%-----正确答案129.哪项不是慢淋白血病性淋巴细胞的特点正确答案是:( )A.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B.易见篮细胞C.可见到胞浆内Auer小体-----正确答案D.PAS反应阳性130.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外周血异常正确答案是:( )A.白细胞计数2×10↑<9>/LB.白细胞计数2OX×10↑<9>/LC.原始细胞27%-----正确答案D.分叶核粒细胞>89%131.急非淋白血病Mh型与M1型主要区别正确答案是:( )A.Auer小体多少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D.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正确答案132.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正确答案是:( )A.外周血检查B.骨髓检查-----正确答案C.浆膜腔穿刺D.腰椎穿刺133.鉴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毛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正确答案是:( )A.过氧化酶染色B.耐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正确答案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非特异性酶酶加氟化纳抑制134.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 )A.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均可检到瘤细胞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均可检到幼稚粒细胞-----正确答案C.淋巴肉瘤细胞常在早期出现在外周血中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均可找到原始粒细胞135.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浆丰富,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S形,核染质纤细网状,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符合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正确答案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136.FAB分类法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的标准之一是正确答案是:( )A.小原始淋巴细胞占80%以上-----正确答案B.大原始淋巴细胞占80%以上C.核仁清晰可见,1-3个D.核染质细胞致均匀137.尼曼-匹克细胞形态学突出特征是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胞体巨大,胞核小,可以多个B.核染色质粗糙,较疏松C.胞浆丰富,染淡蓝色D.浆内含有脂滴或呈泡沫状,蜂窝状-----正确答案138.尼曼-匹克病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所引起正确答案是:( )A.神经销磷脂酶-----正确答案B.葡萄糖脑背酶C.葡萄糖醛酸酶D.氨基己糖酶139.提示骨髓纤维化的最简便指标是正确答案是:( )A.血涂片中见到有核红细胞及泪滴状红细胞B.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呈干抽-----正确答案C.骨髓中巨核细胞明显增生D.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140.患者女性,29岁,高热伴进行性贫血,衰竭2周,肝胁下3cm,脾肋下7cm,浅表淋巴结肿大巩膜黄染,Hb60g/L,白细胞2.3×10↑<9>/L,血小板50×10↑<9>/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巨核系大致正常,见到5%异常巨大,细胞形态极为畸特,呈镜影核,核仁大而畸胞浆中有吞噬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正确答案是:( )A.骨髓转移癌B.霍奇金病-----正确答案C.恶性组织细胞病D.尼曼-匹克病141.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正确答案是:( )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吞噬性组织细胞D.多核巨细胞-----正确答案142.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正确答案是:( )A.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B.全血细胞减少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D.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正确答案143.脾切除对治疗下列哪一种疾病最有效正确答案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脾功能亢进-----正确答案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骨髓病性贫血144.对脾功能亢进的诊断较有价值的检查是正确答案是:( )A.全血细胞计数B.骨髓穿刺涂片检查C.脾容积测定D.血细胞生存时间测定-----正确答案145.典型霍奇金病患者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找到下列何种细胞正确答案是:( )A.幼稚淋巴细胞B.Reed-Stenberg细胞-----正确答案C.组织细胞D.纤维细胞146.患者男性,60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Hb85g/L,白细胞3.6×10↑<9>/L,血小板80×10↑<9>/L,血沉120mm/h,尿蛋白(++),BUN15mmol/L,总蛋白9Og/L,白蛋白15g/L,球蛋白75g/L,IgG32g/L,IgA3.6g/L,蛋白电泳在α2区出现一异常的球蛋白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占3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正确答案是:( )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多发性骨髓瘤-----正确答案C.浆细胞白血病D.尿毒症147.原发淋巴结病变影响淋巴结以外的器官组织(如胃肠道)浸润见于正确答案是:( )A.恶性肿瘤转移B.霍奇金病C.非霍奇金淋巴瘤-----正确答案D.淋巴结炎148.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淋巴瘤最重要正确答案是:( )A.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B.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C.淋巴系统造影检查-----正确答案D.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149.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最主要的特征是正确答案是:( )A.r-球蛋白增高B.""M""蛋白的出现-----正确答案C.尿凝溶蛋白阴性D.白蛋白降低150.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下列哪项最重要正确答案是:( )A.发病年龄B.淋巴结首发部位C.并发白血病D.R-S细胞-----正确答案151.晚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天分泌""M""蛋白可达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2-6g/LB.6-10g/LC.10-6Og/LD.>8Og/L-----正确答案15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质,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正确答案是:( )A.IgAB.IgD-----正确答案C.轻链型D.不分泌型15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现大量本-周蛋白,而血清中无""M""蛋白,瘤细胞生长迅速,病情进展快,常有骨损害,而出现肾功能不全,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正确答案是:( )A.IgAB.IgGC.IgDD.轻链型-----正确答案15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电泳中""M""蛋自出现在α2区,有火焰状瘤细胞,高血钙,高胆固醇,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正确答案是:( )A.IgA-----正确答案B.IgGC.IgDD.IgE155.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正确答案是:( )A.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正确答案B.外周血涂片检查C.血沉测定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156.下列哪一项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有重要意义正确答案是:( )A.蛋白尿和血尿B.尿中检出本-周蛋白-----正确答案C.血肌酐及尿素氮测定异常D.血尿酸升高157.高雪细胞形态学突出特征是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胞体大,胞核小而偏位B.核染色质粗糙,偶见核仁气C.胞浆极丰富,染淡蓝色D.胞浆中含有许多波纹状纤维样物质,排列或葱皮样-----正确答案15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正确答案是:( )A.高钙血症B.高粘滞血症C.高尿酸血症D.高白蛋白血症-----正确答案159.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正确答案是:( )A.骨路疼痛-----正确答案B.病理性骨折C.广泛性出血D.反复感染160.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白细胞计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B.白细胞计数<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正确答案C.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D.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161.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正确答案是:( )A.肝炎病毒B.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D.EB病毒-----正确答案162.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是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B.本病早期单核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正确答案C.骨髓无特异型淋巴细胞D.病人血清中存在嗜异型淋巴细胞16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变化是正确答案是:( )A.白细胞正常伴异型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正确答案C.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164.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的时间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 )A.第4-5病日开始出现,第7-10病日达高峰-----正确答案B.第3-24病日开始出现,第5-7病日达高峰C.第2-3病日开始出现,第3-5病日达高峰D.第1-2病日开始出现,第3-4病日达高峰16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IgGB.IgM------正确答案C.IgAD.IgE166.临床上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的类型是正确答案是:( )A.淋巴细胞型B.单核细胞型C.中性粒细胞型-----正确答案D.嗜酸性粒细胞型167.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用的快速筛选试验是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嗜异性凝集试验B.鉴别吸收试验C.单斑试验-----正确答案D.EBV抗体测定168.关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中性粒细胞型:白细胞总数>50×10↑<9>/L,同时伴有3%以上幼稚粒细胞B.淋巴细胞型:白细胞增多常在20-30×10↑<9>/L,分类淋巴细胞>40%C.单核细胞型:白细胞总数>30×10↑<9>/L,其中单核细胞>20%-----正确答案D.嗜酸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0%,均为成熟细胞16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矿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正确答案是:( )A.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B.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正确答案C.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D.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170.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该抗体属于IgMB.该抗体可被含有Forssman抗原组织吸收-----正确答案C.该抗体与正常人血清中Forssman抗体不同D.该抗体在起病后第1-2周出现,高峰为2-3周,持续时间为3-6个月171.患者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为1:224,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用牛红细胞吸收后为0,可以辅助诊断正确答案是:( )A.血清病B.霍奇金病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D.病毒性肺炎17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嗜中性凝集来鉴别吸收试验结果应该是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牛红细胞吸收-----正确答案B.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亦不被牛红细胞吸收C.血清上绵羊红细胞凝集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也可被牛红细胞吸收D.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可被Forssman抗朱吸收,不被牛红吸收17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下列哪一项正确答案是:( )A.>0.l×10↑<9>/LB.>0.2×10↑<9>/LC.>0.3×10↑<9>/LD.>0.4×10↑<9>/L-----正确答案174.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或ACTH治疗的病人,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计数是正确答案是:( )A.增高B.减低-----正确答案C.为零D.不变175.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正确答案是:( )A.储备情况B.分布情况-----正确答案C.破坏情况D.消耗情况176.下列哪一种物质是舒血管性的正确答案是:( )A.去甲肾上腺素B.血栓素A2(TXA2)C.前列环素(PGI2)-----正确答案D.纤维蛋白肽A177.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粘度降低民-----正确答案178.下列哪些物质减少使抗止血功能减弱正确答案是:( )A.因子Ⅲ,VW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 I)B.PGI2,t-PA和抗凝血酶Ⅲ(ATⅢ)-----正确答案C.因子Ⅲ,ⅫD.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K)179.下列哪些物质是缩血管性的正确答案是:( )A.血栓素A↓<2>(TXA↓<2>)-----正确答案B.前列环素(PGI2)C.乙酰胆碱D.激肽180.下列哪些物质增加,使抗止血功能增强正确答案是:( )A.因子Ⅲ、VWF、PAI-----正确答案B.PGI2、t-PA、AT ⅢC.因子Ⅲ、ⅫD.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181.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正确答案是:( )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正确答案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C.前列环素(PGI2)D.血栓调节蛋白(TM)182.血小板粘附功能与下列哪一项无关正确答案是:( )A.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B.需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D.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正确答案183.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因子IB.因子Ⅲ-----正确答案C.因子VD.因子Ⅶ184.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正确答案是:( )A.因子ⅡB.因子I,XⅢC.Ⅻ,PK,HMWK-----正确答案D.Ⅲ,Ⅶ,V185.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能形成复合物正确答案是:( )A.因子Ⅸa,Ⅷa,磷脂,Ca离子B.因子Ⅲ,Ⅶa,Ca离子C.因子Xa,Va,磷脂,Ca离子D.因子Ⅻa,Ⅺa,Ⅸa,Ca离子-----正确答案186.下列哪项与血小板粘附功能有关正确答案是:( )A.β血小板球蛋白B.纤维蛋白原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正确答案D.肌球蛋白187.下列哪一种酶不参与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正确答案是:( )A.激肽释放酶-----正确答案B.环氧化酶C.血栓素合成酶D.磷脂酶A2188.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GP Ⅱb/Ⅲa)复合物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正确答案是:( )A.粘附功能B.聚集功能-----正确答案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189.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正确答案是:( )A.粘附功能-----正确答案B.聚集功能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190.有关血小板膜的结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含糖蛋白B.含单层磷脂-----正确答案C.含Ca-Mg-ATP酶D.含有关受体191.下列哪一项是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开始共同起作用的凝血因子正确答案是:( )A.因子ⅧB.因子VC.因子ⅦD.因子X-----正确答案192.促进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强弱与下列哪项有关正确答案是:( )A.血小板膜糖蛋白B.血小板膜磷脂C.血小板膜糖脂D.血小板膜特异受体-----正确答案193.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正确答案是:( )A.ⅧB.XC.Ⅻ-----正确答案D.XⅢ194.从因子Ⅲ释放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是指正确答案是:( )A.外源凝血途径B.内源凝血途径C.外源凝血系统-----正确答案D.内源凝血系统195.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血管壁参与内源凝血途径B.血小板不参与凝血过程-----正确答案C.因子Ⅳ参与内源和外源凝血系统D.血管壁参与外源凝血途径196.外源凝血系统和内源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下列哪一个凝血因子正确答案是:( )A.ⅦB.ⅧC.X-----正确答案D.XⅢ197.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主要起下列哪一种作用正确答案是:( )A.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凝血系统B.与因子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C.为因子Ⅸa,Xa提供催化表面-----正确答案D.稳定纤维蛋白198.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凝血酶激活血小板B.凝血酶激活因子I和因子XⅢC.凝血酶激活因子Ⅷ和因子VD.凝血酶激活因子Ⅻ和因子Ⅲ-----正确答案199.下列哪一凝血因子在转变为活化凝血因子过程中,不需Ca离子参与正确答案是:( )A.因子Ⅻ→Ⅻa-----正确答案B.因子X→XaC.因子Ⅱ→ⅡaD.因子ⅪA→XⅢa200.下列哪一复合物是由来源,性质和功能完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的正确答案是:( )A.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B.因子ⅧRFAg Ⅷ:C复合物-----正确答案C.因子XⅢa XⅢβ亚基D.因子ⅪA链和ⅪB链B.造血微环境损伤C.免疫性造血抑制D.DNA合成障碍-----正确答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概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肉瘤与网状细胞肉瘤)是一组具有不同的组织学变化、起病部位和临床所见的淋巴瘤。

此组淋巴瘤在临床症状、病理、扩散方式和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都不同于霍奇金病,与成人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在细胞分化方面也不同,多为分化极差的瘤细胞,在诊断时早期常已广泛扩散。

控制原发病的发展比较困难,疗效较差。

近年来由于放疗和联合化疗的进展,预后已有所改善。

儿童时期非霍奇金淋巴瘤较霍奇金病多见,平均年龄比急性白血病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约3∶1。

【诊断】这类肿瘤的诊断主要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短期迅速增长的病史和病理活检来证实。

纵隔淋巴瘤用X线检查,可见肿瘤阴影位于中央,向两侧发展,当其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时,可立即进行放疗若肿瘤缩小,对诊断亦有帮助,胸水或腹水中检查出瘤细胞亦有助于诊断。

未合并白血病或无骨髓侵犯者,血象一般正常。

有广泛浸润者,血浆尿酸和乳酸脱氢酶增高。

凡有条件的应做T与B细胞分型。

【治疗措施】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化疗为主,可采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如COAP方案即长春新碱每次1~2mg/m2第1,8,15,22天静推;强的松40~60mg/m2/d口服;环磷酰胺600mg/m2,第1天;阿霉素30~40mg/m2第1天静注或第21天重复1次,也可将阿霉素换成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每次10mg/m2,连用2~3次)。

左旋门冬酰胺酶10.000IU(m2·d)静点或肌肉注射,连用10天,对Ⅲ~Ⅳ期病人,尤其合并骨髓浸润的病例效果尤佳。

此外尚可以博来霉素、6巯基嘌呤交替应用。

近年来国外推荐使用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每次3~7.5g/m2治疗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时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同时应碱化尿液,保证充足的液量。

该法对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卵巢的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新药的应用:①表阿霉素(epirnbicin)和吡喃阿霉素(THP-ADM):抗瘤谱和细胞毒性同阿霉素,但对心脏毒性比阿霉素小,脱发、胃肠道反应也轻,主要为骨髓抑制。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怎么区别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怎么区别

一、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怎么区别1、发病情况: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产生都与病毒的感染有关。

但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可以进行遗传的。

如果一个家庭中出现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例,那么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几率很大,而且如果一个家族中出现遗传性免疫缺陷,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例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此外,辐射也能够使人们产生非霍奇金淋巴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辐射。

2、病例分型:霍奇金淋巴瘤主要是淋巴结上产生,产生的症状主要是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变得肿大,然后是腋下的淋巴结变得肿大。

而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产生在结外组织,它所产生的症状也是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变得肿大但是腋下的淋巴结不会变的肿大。

3、临床分型: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又可分为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等。

4、患者数量:霍奇金氏淋巴瘤多发生在青年时期,而且儿童的发病率较小。

但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在各年龄阶段都会发生。

二、肿瘤发展的过程1.淋巴结肿大90%患者以淋巴结肿大就诊,大多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常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

饮酒后出现疼痛是淋巴瘤诊断相对特异的表现。

2.结外病变晚期累及淋巴结外器官,可造成相应器官的解剖和功能障碍,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3.全身症状20%~30%患者表现为发热、盗汗、消瘦。

发热可为低热,有时为间歇高热。

此外可有瘙痒、乏力等。

三、肿瘤患者日常饮食注意首先需要明确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同时在这过程中是否有出现由于治疗出现的相关副作用。

常见的一些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为主,同时也可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导致贫血的。

饮食上主要以增强营养为主,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同时对于补充气血类的食物,比如红枣,红豆,枸杞,花生红衣等可以适当的食用。

颈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颈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HL(41%)VS NHL(27%)。
分期
➢ 淋巴瘤分期:临床资料+影像表现+术中所见。 ➢ 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体液检查、白细
胞分类计数、骨髓活检(18%累及骨髓)。 ➢ 影像表现+术中所见:位置、大小、分布、转
移。 ➢ CT:颈部、胸部、纵膈、腹部、盆腔。 ➢ MR:颅脑、脊椎+脊髓。 ➢ 脑部累及患者建议行腰穿检查。
➢ 颈部结外发病率:Waldeyer环>鼻窦>唾液腺 >口腔>喉咽>甲状腺。
➢ 发病年龄:HL(双峰):20Y-24Y/80Y-84Y, 极少见于5Y以内;NHL :50Y-60Y。
临床表现
➢系统性症状:不明原因发热、消瘦、疲惫、 皮肤瘙痒、贫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者多 种并存。
➢临近组织压迫、阻塞症状:异物感、喘息 等。
M,68,左侧牙龈肿痛1月。
喉咽淋巴瘤影像表现
➢约占喉咽肿瘤<1%。 ➢老年多见。 ➢多见于声门上区。 ➢表面光滑、息肉样、直径1-3cm,表面光滑。 ➢部分可沿粘膜下区浸润性生长,使喉腔环形 狭窄。
右侧声门上区淋巴瘤。
甲状腺淋巴瘤影像表现
➢约5%甲状腺肿瘤。 ➢女性多见。 ➢中位年龄为70-80Y。 ➢80%病例并有桥本氏甲状腺炎。 ➢可弥漫生长表现为甲状腺增大,也可为孤立 占位(80%)或多发结节(20%)。 ➢气管累及少见,多导致气管狭窄。
F,66Y,发现左甲状腺肿物2周。
鉴别诊断淋巴结转移瘤
➢ 多可见原发恶性肿瘤病灶。 ➢ 淋巴结坏死较常见,增强不均匀强化,
强化方式与原发病灶类似。 ➢ 部分可融合,境界欠清。
鉴别诊断淋巴结结核
➢以儿童、青年人多见,结核中毒症状。 ➢ 单侧,多发、多组淋巴结肿大。 ➢ 可见斑点状钙化,中央坏死,环形强化。 ➢ 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表现,如肺部、咽部和喉 结核等。

淋巴瘤

淋巴瘤

一、基本病理分类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何杰金)(Hodgkin's Disease)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两大类。

二、临床表现原发部位多在淋巴结,首发症常是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

肿大淋巴结可互相粘连,融合,触诊有如硬橡皮样感觉。

深部淋巴结如纵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压迫邻近器官,表现为压迫症状。

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

有些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及消瘦症状。

三、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活检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发现里-斯细胞(Reed-Sternberg cell、RS细胞、镜影细胞)是诊断霍奇金病的重要特征。

霍奇金病的组织学分型可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耗竭型。

WHO(2001)年淋巴组织肿瘤分型方案滤泡性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惰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周围T细胞淋巴瘤……四、临床分期1970年Ann Arbor临床分期法,主要用于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参考应用: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淋巴结外单一器官(ⅠE);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二个或更多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Ⅲ期:膈上下都已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以同时伴有脾累及(Ⅲs)或淋巴结以外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两侧淋巴结受累(ⅢE)Ⅳ期: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如累及肺、肝及骨髓等。

所有各期又可按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达38℃以上连续3天、盗汗及6个月内体重减轻1/10或更多)为B组,无全身症状为A组。

诊断举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Ⅱ期B。

五、治疗原则和常用化疗方案化疗作用于全身组织器官,毒副作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儿童和青年人多见,占儿童NHL的30%
2.在非洲儿童多见于结外:上颌骨或下颚骨、腹腔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很少发生白血病。
3.生长迅速,高度恶性,大剂量化疗,大多可治愈
4.与EBV感染、8号染色体上MYC基因转位有密切关系
5.组织学表现:满天星
2)爆米花细胞,典型R—S细胞很少或缺乏
3)小淋巴细胞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1)结节硬化型
1)年轻女性多见,预后第2好
2)陷窝细胞
3)纤维间隔将病变分成结节状
2)混合细胞型
1)最多见,预后第3好。多见于老年人
2)大量典型镜影细胞
2)反应性炎症细胞多而杂
3)淋巴细胞消减型
1)少见,预后最差
2)弥漫纤维化型:RS细胞和变异型RS细胞均较多,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成份明显减少,常有坏死。
跳跃式扩散,更易早期结外及全身扩散
组织学特点
组织学分类复杂多样,共同特点:肿瘤细胞多为单克隆性,形态单一,弥漫散在。反应性细胞少
可见特殊形态的肿瘤性巨细胞:R-S细胞,与种类多样的非肿瘤性炎症细胞混合存在(嗜酸,嗜碱,浆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二、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学特点及预后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1)肿瘤呈结节状分布
一、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
霍奇金淋巴瘤(HD)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发病率
占淋巴瘤的80%—11%
占淋巴瘤的92%—89%
发病年龄
青年多见,儿童少见
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首发部位
颈或锁骨上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性肿大
颈或锁骨上淋巴结(占22%)或结外淋巴组织
扩散方式
经典: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到邻近的淋巴结,到远处扩散,晚期扩散至肝、脾脏、骨髓。
3)网状细胞型:变异型RS细胞较多,细胞丰富。
4)淋巴细胞为主型
1)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
2)爆米花细胞,典型R—S细胞很少
3)预后最好
三、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性肿瘤细胞
类型
特点
主要见于
RS细胞
1)胞浆丰富,嗜伊红,直径15-45μm。
2)细胞核圆/椭圆形,双/多核或多叶状核,核仁明显。
4)双核的RS细胞又称镜影细胞
淋巴细胞减少型
四、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淋巴瘤和白血病重叠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前T和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细胞性
滤泡淋巴urkitt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相关肿瘤
T细胞性
外周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
NK/T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5)RS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
混合型多见
腔隙细胞(陷窝细胞)
体积大,单核,分叶状,多个小核仁,
胞质丰富,染色浅。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中,胞质收缩,细胞似位于空间或陷窝中
结节硬化型
爆米花细胞
体积大,核折叠状或多叶形,核仁小,多个,核膜薄。
淋巴细胞为主型
变异型RS细胞
瘤细胞大,形态不规则。核仁大,核分裂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