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分析

合集下载

5例异常妊娠的染色体分析

5例异常妊娠的染色体分析

5例异常妊娠的染色体分析作者:黄月丽刘春灵段亚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28期【摘要】目的对25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发现异常核型7例,其中倒位、平衡易位5例,说明染色体倒位、平衡易位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

提示对不明原因的先兆流产不要盲目保胎,自然流产是检出染色体异常的重要临床指征,细胞遗传学对自然流产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论孕前最好进行染色体检查,异常者应到优生遗传咨询门诊接受生育咨询与指导,孕后必须进行产前诊断,诊断结果患者可知情选择,以减少染色体异常儿出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人口质量。

【关键词】自然流产;染色体;倒位;平衡易位自然流产是妇产科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夫妇的身心健康,病因复杂,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感染、染色体异常、精神因素、内分泌异常等。

近年来由于细胞遗传学的进步,发现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25对反复流产夫妇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6-2007年,两年以来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的25对夫妇,他们均有2次或2 次以上妊娠3 个月以内的自然流产史,对流产原因均未作过系统的检查。

2.1 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按常规方法收获细胞,制片,G显带观察,对受检者每例核型计数30~90,分析核型8~20 个进行核型分析,并进行摄影剪贴、保存。

2 结果检测结果发现7例异常染色体,占受检人数的28%,检出倒位、易位携带者5例,其中男2例,女3例。

占异常核型总数的71.4%。

案例1 患者,男,33岁,婚后10年,其配偶第一胎足月男婴,智力正常,发育良好,第二胎因计划生育行中孕期引产,第3、4、5胎均无原因自然流产。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6,XY,t(10;20)(10pter→10q26::20q13.1→20qter;20pter→20q13.1::10q26→10qter),配偶核型46,XX。

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

G/G易位有二种形式
21与22号染色体易位 核型为46,XX(或XY)-22,+t(21q,22q) G组中的21号或22号染色体发生易位 两个21号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 核型为46,XX(或XY),-21,+i21q
G/G易位,仅5%为遗传性,绝大多数为散发性, 双亲之一若为21/22易位携带者,子代发病情况与 D/G易位相似。
Down综合征儿童t点移向 掌心atd角增大,>58°
指纹异常
正常人(足)拇趾球部胫侧 弓形纹0.5%; Down综合征儿童约占7%; 正常人小指应有二条褶纹, (足)拇趾弓形纹弓凹应当 朝向拇趾侧; Down综合征儿童小指只有一 条褶纹;
伴发畸形
50% Down综合征儿童中可有先天性心脏病, 依出现多少顺序为: 房室联全通道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等
D/G易位风险率
14 21 14/21
14 21 14 21
14 14/21
21
14 21
14/21
14
Hale Waihona Puke 21 14/2114 21
14 14 2114/21
14 21 21
14 21 14 21
14 21 14/21
14 21 14
14 21 14/2121
死亡
死亡
正常
携带者 死亡
21-三体
若母亲为21/21易位 携带者,子代发 生先天愚型的频 率为100%,因其 配子为21/21,或 del21,与正常配子 结合只有两种情 况,即21三体或 者21单体,前者 为患者,后者为 死亡。
此型患儿染色体总数正常,但缺少一条正常的 14号染色体,代之以14号和21号长臂形成的易 位染色体,其21号染色体,仍具三体性;

一例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一例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一例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邱惠国;胡斌;洪国粦【摘要】目的确定1例畸形儿的核型,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方法对1例畸形儿、其父母及祖父三代人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NGS检测.结果 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患儿、其父母及祖父核型均未见异常;NGS结果显示患儿46,dup(X)(q27.2q28):dup(Y)(p11.2p11.31);del(Y)(q11.223q11.23);del(9)(p23p 24.3),其父母及祖父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通过NGS确定染色体微缺失及微重复是导致患儿多发畸形的主要原因.【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新一代测序(NGS);微缺失;微重复【作者】邱惠国;胡斌;洪国粦【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7大片段(>10Mb)的染色体异常通常采用显带技术(如G显带)检测,而小片段(<10Mb)的染色体异常则不易通过显带技术检出[1]。

因此,常规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往往会漏检小片断平衡易位的携带者,或小片断的不平衡改变(微重复、微缺失)。

该研究应用新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1例多发性畸形儿进行检测,以探讨NGS在核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患儿,男,出生4 h,以“生后吐沫,哭声低”为主诉入院。

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

患儿父母健康,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体格检查:下颌畸形,哭声弱。

心脏彩超:右房右室增大,室间隔扁平(并发肺高压),三尖瓣中度返流,动脉导管未闭(2.0 mm),卵圆孔未闭,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早产低限。

2021胎儿生长受限的医学遗传学分析范文2

2021胎儿生长受限的医学遗传学分析范文2

2021胎儿生长受限的医学遗传学分析范文 医学遗传学论文(最新期刊范文8篇)之第六篇 摘要:胎儿生长受限(FGR) 是一种产科常见的最为复杂的疾病之一, 对胎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遗传因素、母体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本文将详细论述胎儿生产受限的遗传学及病因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以寻找一种有效诊断及治疗FGR的方法。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医学遗传学,病因机制 胎儿生长受限(FGR) 是一组严重的妊娠疾病, 对胎儿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

是指由于母体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胎儿未达到预期生长潜能[2]。

常表现为胎儿体重低于正常出生胎儿体重10%, 或胎儿体重低于孕妇平均体重两个标准差[3]。

有研究表明:FGR在中国平均发病率为6.39%, 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10%, FGR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FGR病因复杂,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遗传学因素作用于妊娠早期, 是FGR最重要的发病原因, 占FGR总数的38%, 而父母均为FGR发病率高达16.3倍[4]。

因此, 早期检测遗传学改变尤为重要, 能有效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并对疾病风险评估。

1遗传学因素 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异常。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在细胞分化、增殖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 主要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两种[5]。

有临床研究显示:在妊娠早期, IGFs可通过增加细胞基质黏连, 刺激滋养细胞迁移, 促进绒毛发育及胚胎早期种植, 胚胎能通过IGFs作用, 在胎循环建立前, 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 促进妊娠蜕膜对葡萄糖的转运。

IGFs主要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I)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IGF-II) 两种。

IGF-I与胰岛素同源, 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 在妊娠期间, 胎儿体内的IGF-I在孕15周左右可以检测, 进入血液循环中的一部分通过与细胞表明特异受体结合, 使细胞分化、增殖;并能介导GH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一例1q41q44重复及3p26.2p26.1缺失患儿的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一例1q41q44重复及3p26.2p26.1缺失患儿的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一例1q41q44重复及3p26.2p26.1缺失患儿的表型与遗传学分析刘慧;杨成青;易致;宋振凤;李菲;薛姣;刘凯璇;张颖【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年(卷),期】2024(14)3【摘要】目的:探讨1例发育落后患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性质及来源,分析基因型与疾病表型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对患儿进行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检测。

结果: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患儿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核型描述为46,XX,−3, der (3),t (1;3) (q41;p26.1),其父亲染色体核型为46,XY,t (1;3) (q32;p25),其母亲核型未见异常。

NGS检测显示患儿染色体1q41q44区存在约29.093 Mb的重复,3p26.2p26.1区存在约1.717 Mb的缺失。

结论:患儿染色体异常是来自其父亲的平衡易位。

1q41q44重复及3p26.2p26.1缺失是导致患儿表型异常的遗传学病因。

【总页数】7页(P1717-1723)【作者】刘慧;杨成青;易致;宋振凤;李菲;薛姣;刘凯璇;张颖【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青岛【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一例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2.新发8p重复伴缺失综合征患儿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3.17p13.3微缺失/微重复与胎儿临床表型差异的遗传学分析——附五例报告4.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5.1例2p11.1-q21.1片段重复导致智力障碍患儿的遗传学及表型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出生缺陷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内容是什么

出生缺陷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内容是什么

出生缺陷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内容是什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出生缺陷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内容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探讨出生缺陷与染色体核型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 154例出生缺陷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发现异常核型31例,异常检出率为20。

下面我为你整理154例出生缺陷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希望能帮到...探讨出生缺陷与染色体核型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 154例出生缺陷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发现异常核型31例,异常检出率为20。

下面我为你整理154例出生缺陷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希望能帮到你。

为探讨出生缺陷与染色体核型异常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54例出生缺陷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其中31例为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率为20.13%,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重庆市2002年8月~2003年11月期间鉴定的独生子女病残儿中选出154例出生缺陷儿。

其中,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16岁,平均年龄7.6岁;男112例,占72.7%,女42例,占27.3%。

1.2 方法采取患儿静脉血0.8ml,置RPMI1640培养基培养72h,常规制片、G显带分析,每例镜下计数30个分裂相,核型分析5个,发现核型异常则增加计数分析。

2 结果在154例出生缺陷儿中,发现染色体异常31例(检出率20.13%)涉及异常核型6种,其中典型的21-三体综合征10例,klinefelter综合征4例,Y染色体异常12例,Turner综合征2例(均为嵌合型),超雄1例,性反转2例(见表1)。

表1 3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略)3 讨论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发生的遗传疾病和不具遗传倾向的先天性畸形。

目前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约为13.7,其中原因大致可分为3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明因素。

本文154例出生缺陷儿发现31例为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0.13%。

因此,在出生缺陷儿中染色体畸变率的发生较高。

马凡氏综合征ppt

马凡氏综合征ppt

马凡氏综合征ppt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它具有多种不同的症状和表现。

它由于发生在孕妇怀孕期间的胎儿染色体异常而引起。

本文的目标是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马凡氏综合征由于孕妇怀孕期间的一个错误的遗传,即胎儿体细胞的第21对染色体上出现了一次性异常,结果导致患者有三条21号染色体。

(2)发病机制:多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都是因为其父母染色体发生非门源的重组而导致如此众多遗传的。

第二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病理特征(1)若异常染色体不够完全做它的正常对应着一个等位基因时,称之为遗传的。

(2)所有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都有特殊的体征,例如面容的特征,例如鼻子偏平,眼睛睁不开,手肢短而笨拙,智力障碍等等。

第三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面容特征: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面容有一些特殊的特征,例如微疑眼睛,偏平的鼻子,扁平的面颊。

(2)智力发展: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为智力发育受影响,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群,有轻度到中度智力障碍。

(3)运动功能:患者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可能呈现为手肢动作笨拙,步态不稳等症状。

(4)心脏疾病: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有较高的心脏疾病风险,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第四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方法(1)外观检查: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容、身材、手指、足趾等体征来判断是否患有马凡氏综合征。

(2)染色体分析:通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核型分析检测出患者是否具有三条21号染色体。

(3)孕前基因诊断:对于有家族史的夫妇,可以进行孕前基因诊断以了解妊娠中胎儿是否存在马凡氏综合征的风险。

第五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由于马凡氏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无法彻底治愈,目前主要通过辅助治疗和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辅助治疗: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和并发症,如心脏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等,进行相应的治疗。

(2)康复训练:通过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职业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6993127_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_第1部分

26993127_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_第1部分

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第1部分: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狊狅犳狆狉犲狀犪狋犪犾狊犮狉犲犲狀犻犵犪狀犱犱犻犪犵狀狅狊犻狊犳狅狉犳犲狋犪犾犮狅犿犿狅狀犮犺狉狅犿狅狊狅犿犪犾犪犫狀狅狉犿犪犾犻狋犻犲狊犪狀犱狅狆犲狀狀犲狌狉犪犾狋狌犫犲犱犲犳犲犮狋狊 Part1.Maternalserumprenatalscreeninginsecondtrimester前 言WS322《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目前发布如下部分:———第1部分: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第2部分: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技术标准。

本部分是WS32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边旭明、朱宝生、刘俊涛、正和、吕时铭、马良坤\蒋宇林、戚庆炜、夏家辉、孙念怙。

2010-06-08发布2010-12-31实施1 范围WS322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的工作程序、知情同意书、筛查资料和标本的采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告知及对高风险孕妇的处理和追踪随访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对分娩时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中孕期孕妇进行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与18—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血清学产前筛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247甲型胎儿球蛋白检测产前监测和开放性神经管缺损诊断准则WS/T250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1-NIPT 结果
下一步做哪些检查?
首先,跟产科医生解释8号染色体微重复致病性不明确(VOUS ),建议孕妇做产前诊断
产科医生综合其他检测结果后,决定行羊水穿刺;检查项目:核型,fish 和CNV
羊水FISH结果正常
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
8号染色体p23.2重复
2.26Mb(VOUS)
病例1
孕妇爱人CNV结果正常孕妇本人CNV结果:
X染色体q21.1重复0.42Mb;
8号染色体p23.2重复2.02Mb
1.公共数据库提示该片段为多态性;
2.先证者目前健康,既往无任何异常症状;
核型,CNV结果提示异常:5号染色体有一段40.82Mb的大片
段重复,这段重复来自母亲的3号染色体,能导致严重智力
障碍,心脏异常等症状
病例2
病例2
流产染色体结果异常病例2
夫妻双方染色体CNV结果正常染色体CNV结果正常染色体核型结果异常
46,xx,t(3;5)(q25;p15)
Welcome to zhongnan hospital !
里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