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毒理实验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_11840095

合集下载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之欧阳地创编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之欧阳地创编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上海丰核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种疾病动物模型定制服务,同时提供相关疾病模型的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服务。

客户只需要提供疾病模型的用途及建模方法的选择,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量身定做各种动物模型服务。

动物实验模型病理切片展示一、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简介: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坏死或损伤后常见的反应,是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坏死或炎症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或脂质过氧化产物密切相关。

CCl4为一种选择性肝毒性药物,其进入机体后在肝内活化成自由基,如三氯甲基自由基,后者可直接损伤质膜,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肝细胞的模型结构等,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纤维化的形成。

通过CCl4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常以小鼠或大鼠为对象,染毒途径主要为灌胃、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

动物模型图. 经过3个月的CCl4注射造模,小鼠的肝脏在中央静脉区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肝纤维化,中央静脉之间形成了纤维桥接。

(Masson染色)二、CXCL1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简述:CCl4是最经典的药物性肝损伤造模毒素之一,其在肝内主要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谢,产生三氯甲烷自由基和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引起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溶性酶的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并引发肝脏衰竭。

根据CCl4代谢和肝毒性机制可复制不同的肝损伤模型,其中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是其技术关键。

对于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往往采用大剂量一次性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

图. (A) CCl4注射后0.5 d的HE染色表明CXCL14过表达增加了肝脏组织的嗜酸性变性面积(在照片中用虚线标记)(p < 0.05)。

(B) 1.5天组织样本的HE染色表明CXCL14过表达造成了比对照组更大面积的细胞坏死(p <0.05)。

(C)同时还造成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中明显的脂肪滴积累。

参芪血脉通丸ICR小鼠经口给药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参芪血脉通丸ICR小鼠经口给药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便,但在给药后第2 ~ 14天一般状态观察未见异常。
4/10例动物(36 , 19 )状况无明显变化。
3.4g/kg剂量组:给药后lh内5/10例动物(28 ,
39 )先后出现活动减少的状态,但均于2h恢复,
且在后续一般状态观察中未见异常。5/10例动物
(26, 3$ )状况无明显变化。
2.6g/kg剂量组:给药当天及给药后第2 ~ 14天动
物死亡,6.0g/kg剂量可引起5/10例动物死亡,4.5g/kg
剂量可引起2/10例动物死亡,3.4g/kg、2.6g/kg和
2.0g/kg剂量未引起动物死亡。据此,经计算参罠血脉
通丸的LD50为6.2g/kg。
2.2 体质量测量
8.0g/kg剂量组:给药当天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未
进行后续称重。雌性动物(2只)在观察期14天内体
[Keywords ] Shenqi Xuemaitong Pills; Acute toxicity; ICR mice
参茯血脉通丸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 是洛阳市中医院(涧西院区)自发研制、使用了20年的 口服丸剂,临床多用于治疗气滞血瘀、风寒湿痹。临 床多用于治疗手足麻木,中风,脉管炎,颈肩腰腿疼 痛。考虑到配方中有草乌(制)、川乌(制)、斑螫
1000g水丸。 预试验分别以参罠血脉通丸16g/kg (最大给药
量)、8g/kg、4g/kg、2g/kg剂量单次灌胃给予ICR小鼠 参茂血脉通丸。给予受试物后,动物出现活动减少、 俯卧不动、呼吸加快急促、步履不稳、翻正反射消 失、抽搐等毒性反应症状。参茯血脉通丸16g/kg剂量 组、8g/kg剂量组8/8例动物死亡,4g/kg剂量组3/8例动 物死亡,2g/kg剂量组给药后未见动物死亡。据此, 实验设计参茯血脉通丸各组给药剂量分别为8g/kg、 6g/kg、4.5g/kg、3.4g/kg、2.6g/kg、2.0g/kg,组间比为 0.75o试验用药配制施为:将参英血脉通丸分别配置 成含原药材0.4g/mL、0.3g/mL、0.225g/mL、0.17g/mL、 0.13g/mL、O.lg/mL的药液,供动物试验用。 1.2动物

糖胶树有效成分对实验小鼠肝脾组织结构影响的动态观察

糖胶树有效成分对实验小鼠肝脾组织结构影响的动态观察
1 3 小 鼠 分 组 及 给 药 取 2 . 4只 小 鼠 , 机 分 成 两 随
定 的毒副作 用 。 2 2 苏 木素一 红 ( E ) 脏 染 色结 果 . 伊 H. . 脾

结 果 见
前 插 彩 版 图 5 8 ~ 。
组, 正常组 1 2只 , 药组 1 喂 2只 , 他们 平 均 分 到 4 把
1 1 实验 动物 .
健康 雄性 昆 明系小 鼠, 自黑龙 江 购
哈 尔 滨 汉 方 养 殖 场 , 重 2 ~ 2 , 机 分 为 2组 , 体 0 5g 随
每组 2 0只 , 于普 通 动物 饲 养 室 饲养 , 自由饮 用 自来
水 , 内 温 度 2 ℃ ~ 2 ℃ , 对 湿 度 6 - 8 , 室 0 6 相 O 0 定 时 通风 换气 。
1 2 试 验 方 法 .
通 讯 作 者 : 艳 萍 , i q p n c l 1 3 c r 刘 E mal y a d x @ 6 . o : n
3 讨论 3 1 肝 、 组织 结构 变化 提示 糖胶 树有 效成 分 已 . 脾 经被 文献 [ ] 实其药 物作 用 , 过具 体用 药剂 量还 4证 不 未详 细 阐明 , 文应 用 动 物 常用 剂 量 即参 考 国外 文 本 献 常 用 的剂 量 方 法 喂 服 _ , 时 观 察 对 主 要 器 官 肝 、 - 同 ]
及分 析 。
2 结 果
叶会 因 采 摘 的 季 节 不 同 而 影 响 其 有 效 成 分 的 毒
性 I ] 国 内 目前 尚 未 进 行 该 方 面 的 报 道 , 此 本 文 5 , 为
将其有 效成分 进行 定量 喂服 给 S F级 实验 小 鼠, P 观

兽医病理学原色图谱

兽医病理学原色图谱
表 1 副 猪 嗜血 杆 菌 i 0 s 1分 离株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O ml i l
参考文献 :
【】 O i i , ia .e c bo[ ,0 4 9 :— 2 1 l er S Pj nCV t r il]2 0 ,91 1. v a o Mio J f1 Srw B E Zm r a , Ali , . 病 学 [ . 9版 . 2 t , imem nJJD' l r S 等 猪 a ae M1 第
5 6
养猪 S N R D C IN( WIEP O U TO 4 )
2 l 0O
达 1 ~ m;在巧克力培养基上 2 . 2m 5 4h长 出可见菌 3 讨 论 与小 结 落 ,8h菌落直径 可达 1 m左右; 4 m 在麦康 凯培养基 31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 多形态革兰 氏阴性细小杆 . 上不生长。 菌, 形状从球杆状到细丝状, 新分离菌株 多呈细丝状,
( 辑: 编 富春 妮 )
兽 医病理学原色 图谱 本书是 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理事 长 陈怀涛教 授组织 我 国 8 位 兽医病 理学专 家编 8 著 的兽 医病理 学的权威 专著,其 内容涵盖基础病 理和疾病病理 , 共选用 图片 23 1幅。基础病理主 6
要展示最基本 的病理形态变化 。疾病病 理包括猪、
禽 、 、 、 、 、 等 的主 要传染病 、 牛 羊 兔 犬 猫 寄生虫病 、 营养代谢病 、 中毒病及其他疾病 , 每种 疾病都附 以 图片 , 理论 结合实际 , 具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 , 是学 习兽 医病理学 必备的权威专著 。 全书 6 4页,精装 ,由中国农业 出版社 20 年 9 9 08 月出版。本刊服务部精品书 目编号 10号 。 0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0 84 7 4 6 20 :0 — 1.

药物化学绪论

药物化学绪论

药物的体内过程 Drug Movement within Body
以口服为例,药物入口后,首先到达胃肠溶解,然后释放出游离的药物分子。胃液呈强酸性(pH值为1~3)为弱酸性药物的重要吸收点。而最主要的吸收点为肠道,尤其是小肠,肠内pH值接近中性,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都能被吸收。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流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遇到首关代谢作用(First-Pass Metabolism),许多药物会遇到不同程度的转化而减少进入体内循环的药量。过关后的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组织和器官,包括到达所预期的作用靶标,而发生期待的药理作用。
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Geld (金钱) Geschick(智慧) Geduld (耐心) Glück (运气)
“4G”哲学观
德国1996年发行的面 值为200马克的钞票
阿司匹林-一个传奇的药物
1828年Buchner从柳树皮中分离得到了水杨苷(Salicin)。1838年Piria将水杨苷转化为水杨酸。1853年Gerhardt首次合成乙酰水杨酸,但不纯,也没有阐明结构。1869年Kraut首次阐明乙酰水杨酸的结构。
康唑
咪康唑类
抗真菌药
-vir

阿昔洛韦类
抗病毒药
-statin
他汀
抑制素类
降胆固醇药
-nidazole
硝唑
甲硝唑类
抗菌药
-caine
卡因
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药
-oxacin
沙星
萘啶酸类
合成抗菌药

01
04
02
03
药物通常被分为两大类型:处方药物和非处方药物。
处方药物是指那些必须通过由执业医师(Doctor)根据病情需要而开具的书面处方(Prescription)才能到药店(Pharmacy)购买到的药物,服用时还必须遵循执业药师(Pharmacist)的嘱咐,以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

α-荼异硫氰酸酯诱导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及其炎症通路

α-荼异硫氰酸酯诱导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及其炎症通路

α 荼异硫氰酸酯诱导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及其炎症通路罗怡爽,郑秀婷,章浩月,徐丽萍,裘加鹏,徐港铭,刘爱明△(宁波大学医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 目的:探讨 荼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发展及其炎症通路。

方法:将15只体重为(23±2)g的129/Sv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0)。

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实验组小鼠给予0.05%ANIT饲料食饲。

实验组分别在14d和28d各处死5只小鼠,收集胆囊、血清、肝脏等标本。

按试剂盒程序检测胆汁淤积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Q PCR和WB分析肝纤维化、炎症反应等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第2周ANIT 14d组(A D14)中的主要胆汁淤积指标总胆汁酸(TBA)从(3.2±0.9)μmol/L显著增加至(31.6±4.3)μmol/L,肝损伤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升高(P<0.05);纤维化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 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 1)、I型胶原蛋白(CollagenI)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ollagenI和α SMA纤维化蛋白表达均上调;肝脏胶原纤维大量沉积,纤维化已产生(P<0.05)。

炎症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JNK、c Jun、STAT3等均被激活(P<0.05)。

ANIT 28d组(A D28)中除AS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CollagenI指标稍有降低外,其余胆汁淤积、肝损伤、肝纤维化、炎症等指标继续上调或保持稳定(P<0.05)。

结论:0.05%的ANIT饲料干预14d,小鼠即发生明显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28d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趋于稳定;JNK炎症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α 荼异硫氰酸酯;胆汁淤积;肝纤维化;JNK通路;小鼠【中图分类号】R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834(2020)02 152 006【DOI】10.12047/j.cjap.5903.2020.034Thecholestaticfibrosisinducedbyα naphthylisothiocyanateinmiceandtheinflammationpathwayLUOYi shuang,ZHENGXiu ting,ZHANGHao yue,XULi ping,QIUJia peng,XUGang ming,LIUAi ming△(MedicalSchoolof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developmentofcholestaticfibrosisinducedbyα 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andtheinflammationpathways.Methods:Fifteen129/Svmiceweighing(23±2)g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controlgroup(n=5)andexperimentgroup(n=10).Thecontrolgroupwasfedcommercialchowdietandtheexperimentgroupwasfedthesamedietsupplementedwith0.05%ANIT.Fivemiceintheexperimentgroupweresacrificedonday14and28respectively.Thegallbladder,serumandliversampleswerecollected.Biochemicalindicatorsofcholestasisweredetectedfollowingtheproceduresinthekit.Liverinjurywasevaluatedbyhistopathological.HepaticfibrosisandinflammatoryresponsewereanalyzedbyQ PCRandWB.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otalbileacid(TBA),themaincholestasisbiomarker,wasincreasedfrom(3.2±0.9)μmol/Lto(31.6±4.3)μmol/LinA D14group.ASTandALT,thebiomarkersofliverinjury,werealsoincreasedsignificantly(P<0.05).Theexpressionlevelsoffibroticfactor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s1(TIMP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 1)andcollagenproteinI(CollagenI)werehigherthanthoseofcontrolgroup(P<0.05).TheexpressionsoffibrosisproteinCollagenIandα SMAwerealsoup regulated.Thecollagenfibersoftheliverwerelargelydepositedandtheliverfibrosisoccurred(P<0.05).Theexpressionofinflammatoryfactorswas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JNK,c JunandSTAT3wereactivated(P<0.05).InA D28group,exceptAST,matrixmetalloproteinases2(MMP 2)andCollagenIindicatorswereslightlydecreased,otherindicatorsofchole stasis,liverinjury,liverfibrosisandinflammationcontinuedtobeup regulatedorstable(P<0.05).Conclusion:After14 daytreat mentwith0.05%ANITdiet,significantcholestaticliverfibrosisoccurredinmice.After28daysoftreatment,cholestasisliverfibrosiskeptstable.TheJNKinflammatorypathwayplayedacrucialroleinthedevelopmentofliverfibrosis.【KEYWORDS】 ANIT; cholestatic; liverfibrosis; jnkpathway; mice 【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8A610253,2018A610384);浙江省基础公益技术研究计划(LGD19H070001,LY20H030001);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G19130)【收稿日期】2019 07 09【修回日期】2020 03 26 △【通讯作者】Tel:13819880589;E mail:liuaiming@nbu.edu.cn 肝纤维化的特征是由于慢性肝病导致肝组织反复受损从而引起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大量沉积[1]。

弓形虫Prugniaud株感染小鼠后脑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弓形虫Prugniaud株感染小鼠后脑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wih To pl m a go di u ni u t a n t xo as n i Pr g a d s r i
W U e g w e , Sh n — i BA O u ia , E H a—n G Shu n , io y n a g LIX a — a
第 5 、0 、5 、0 、5 、0 、0 、0 、2 d 1 0 d 1d 1d 2 d 2 d 3 d 6 d 9 d 1 0 、5d和 10 8 d剖 杀 小 鼠 , 脑 组 织制 作 切 片 , HE 染 色 和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检 测 , 取 作 同 时提 取 脑 组 织 D NA, P R 法扩 增 弓形 虫 B 基 因特 异 性 片段 。结 果 经腹 腔 感 染 小 鼠从 第 6 用 C 1 d开 始 出现 食 欲 减 退 、 毛 、 耸 怠
吴升伟 , 包怀恩 , 葛 爽 李 小燕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P u na d株 弓形 虫 感 染 小 鼠后 脑 的组 织 病 理 学 动 态 变 化 及 包 囊 的 形 成 。方 法 弓形 虫 P u na d rg i u rg i u
株1 O个 包 囊 / 鼠(. mI 经 腹 腔 感 染 4 只 O5 ) O只 IR 小 鼠 , 照 组 2 C 对 2只 小 鼠接 种 同等 量 的 P S 观 察 小 鼠 的发 病 情 况 , 于感 染 B, 并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7 96
Chi s u n lo o s s ne e J r a fZo no e o
2 , 2 ( ) 01 7 9
文 章 编 号 :02 6 4 2 1 )9 7 6 5 1 0 —2 9 ( 0 1 0 —0 9 —0
弓形虫 P unad株感染小鼠后脑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 rgi u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4)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7)2.3 实验设计 (7)2.4 样本制备与剂量设置 (8)2.5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9)三、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10)3.1 实验动物与剂量选择 (11)3.2 急性毒性症状观察 (12)3.3 生物毒性评价指标 (13)3.4 急性毒性试验结论 (13)四、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14)4.1 实验动物与剂量选择 (15)4.2 亚慢性毒性症状观察 (16)4.3 亚慢性毒性生理指标变化 (17)4.4 亚慢性毒性组织器官损伤评估 (17)4.5 亚慢性毒性试验结论 (18)五、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安全性评价 (18)5.1 急性和亚慢性毒性综合分析 (19)5.2 安全性评价标准与方法 (20)5.3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安全性评级 (21)5.4 安全性应用建议 (21)六、结论与展望 (22)6.1 研究成果总结 (23)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4)6.3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25)一、内容简述本试验旨在研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total oleanolic acid,TOA)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下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实验小鼠的生长、行为、器官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TOA的毒性水平。

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剂量和200 mgkg)的波棱瓜子提取物,分别进行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对各组小鼠进行定期观察,记录生长情况、活动能力、食欲、体重变化等指标,并对主要器官如肝脏、肾脏、心脏、肺等进行病理学检查。

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等,以评估TOA对小鼠的肝肾功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新药毒理实验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
作者=苏宁 姚全胜主编 苏宁 姚全胜 陈平圣等参编页数=144
SS号=11840095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第1版
前言
目录
上篇 系统组织病理图
第一章 心脏和大动脉
第一节 心脏(heart)
第二节 大动脉(large artery)
第二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口腔(oral tissues)
第二节 消化管(digestive tract)
第三节 消化腺(digestive glands)
第三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鼻腔(nasa cavity)
第二节 气管和支气管(trachea and bronchus)
第三节 肺脏(pulmonary)
第四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脏(kidney)
第二节 膀胱(urinary bladder)
第五章 雄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睾丸(testis)
第二节 附睾(epididymis)
第三节 前列腺(prostate gland)
第四节 精囊(seminal vesicule)
第六章 雌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卵巢(ovary)
第二节 子宫(uterus)
第三节 阴道(vagina)
第四节 乳腺(mammary gland)
第七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大脑(cerebrum)
第二节 小脑(cerebellum)
第三节 脑干与脊髓(brain stem and spinal cord)第四节 视神经(optic nerve)
第五节 坐骨神经(ischiatic nerve)
第八章 淋巴造血系统
第一节 脾脏(spleen)
第二节 胸腺(thymus)
第三节 淋巴结(lymph node)
第四节 胸骨及骨髓(thorax and bone marrow)
第五节 股骨及骨髓(femoris and bone marrow)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thyroid and parathyroid)第二节 肾上腺(adrenals)
第三节 垂体(hypophysis)
下篇 动物模型及药物刺激实验组织病理图
第一章 常见的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图
第一节 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模型
第二节 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损伤模型
第三节 脂肪肝模型
第四节 氨基半乳糖实验性大鼠肝炎模型
第五节 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第六节 异种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第七节 小鼠支气管肺炎模型
第八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模型
第九节 链脲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
第十节 牛磺胆酸钠盐复制大鼠胰腺炎模型
第十一节 豚鼠胆囊炎模型
第十二节 氯化高汞致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
第十三节 大鼠肾功能衰竭模型
第十四节 幽门结扎法致大鼠胃溃疡模型
第十五节 乙酸法致大鼠胃溃疡模型
第十六节 豚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第十七节 大鼠化脓性脑膜炎模型
第十八节 电凝大鼠大脑中动脉致脑缺血模型第十九节 大鼠自体血致脑水肿模型
第二十节 大鼠前列腺炎模型
第二十一节 丙酸睾丸酮致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第二十二节 化学致癌剂诱发大鼠乳腺癌模型第二十三节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
第二十四节 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
第二十五节 大鼠子宫平滑肌瘤模型
第二十六节 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
第二十七节 骨折模型的复制及愈合
第二十八节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第二章 药物刺激试验组织病理图
第一节 家兔耳缘静脉刺激试验
第二节 颊黏膜刺激试验
第三节 家兔阴道黏膜刺激试验
第四节 肌肉刺激试验
第五节 眼刺激性试验
附录:动物的自发性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