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97369

合集下载

2022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2022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2022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水彩笔、板书的教具,磁铁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认识规律1、孩子们,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聪聪、明明。

学生主动给聪聪明明打招呼。

嗨,哈罗。

然后聪聪、明明给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聪聪说:今天,我和明明要带你们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猜一猜,是什么地方?师:知道是什么地方吗?2、出示“数学乐园”明明说:瞧,数学乐园可是我和聪聪布置的哟,怎么样,漂亮吗?)师:他们的布置不仅漂亮,而且还藏有一些小秘密,找一找,有什么秘密?(停5秒)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开始吧。

(学生分组交流,师指导观察)3、小组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肯定回答较为哆嗦如: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

同时师跟着指主题图当说到主题时,师:哟,你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你真聪明!你能大声地再说一遍吗?(师点课件引导生说出规律。

)师补充:说简单点说是一黄一红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他说得真好,小朋友,把掌声送给他,送你一个智慧星。

再让其他生说出灯笼、彩花的排列规律。

(每说出一个规律课件跟上)3、揭示课题:刚才,小朋友找到了不少的规律,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猜一猜,(师做神秘样)这面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旗?(很惊讶)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说得真好,他是根据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这个规律知道答案的。

这个朵花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个灯笼的后面一个是?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你们不但找到了规律,还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

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
回答
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培 养其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伙伴和互助学习
学习伙伴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进 步。
互助学习
提倡学生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CHAPTER 06
期望和鼓励
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数学基础知识回顾
数字和计数
数字的认知
回顾数字的顺序,从0开始,一直到1000,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每个数字。
计数方法
复习计数的基本原则,如一一对应、顺序性、封闭性等,以及不同数位上的数 字代表的意义。
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
回顾加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加法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减法运算
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减法计算方法,如从总数中减 去一部分得到剩余部分。
学生应掌握三年级数学的 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 、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等。
培养数学思维
学生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 理能力。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上的 讨论、互动和实践活动, 提高学习效果。
对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关注孩子学习进度
鼓励孩子多思考问题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了解他 们在数学上的困难和挑战,及时给予 帮助和支持。
教师鼓励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持续努力,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 绩。
对学生的美好祝愿
教师祝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 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乘法和除法
乘法运算
掌握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8536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8536

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教学要求: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1.听算:(只写得数)500×7 21 ×4 320×3 1000×9 430×2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5=8456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4.课本P80第2、3题。

其中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1、345×4 89×6 798×3 69×5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0+0二0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3×4=5×6= 4×3= 6×5=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4.教学例题.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三、课堂练习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四、作业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二、新课1.教学例9.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六的第1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1】获取三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什么是人教版课本“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

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的区别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的教学大纲是一样的,但呈现方式和特色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讲,各版本学年跨度范围内知识点几近相同,具体内容的编排和设置还是有一些区别。

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一、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①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及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②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许多例题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教师选择使用,或进行创造性地发挥。

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的插图包含了学习“比多少”的多方面的信息,教材提出“还可以比什么?”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通过丰富的变式,使学生加深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

③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小猴吃水果、叠纸鹤、看谁拿得对、喂小鸡、快乐的周末、郊游、堆雪人等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说明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各项教学内容全部贯穿于活动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组织活动,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体,我组织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数学思考。

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4页。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中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2023年秋学期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3年秋学期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度北京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周课时数
备注
1
9.01
开学第一课
1
2
9.04——9.08
口算乘法
5
3
9.11——9.15
笔算乘法
5
4
9.18——9.22
千米的认识
5
5
9.25——9.2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4
中秋节、国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假期
9.29——10.06
6
10.07——10.08
问题与思考
5
21
1.15——1.19
总复习
5
22
1.22——1.26
期末测试
24时计时法
5
15
12.04——12.08
做聪明的时间管理者
5
16
12.11——12.15
等量代换
5
17
12.18——12.22
合理搭配
5
18
12.25——12.29
乘法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除法
5
19
1.02——1.05
解决问题
角的初步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
元旦
20
1.08——1.12
24时计时法
除法
2
7
10.09——10.13
解决问题
5
8
10.16——10.20
角的初步认识
5
9
10.23——10.27
期中复习
5
10
10.30——11.03
期中测试

最新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最新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最新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小编整理了“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二、探究新知1、教学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幕观察就能看(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总结面积的意义.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 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3)带着问题自学.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儿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儿本练习本.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四、思维训练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2.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3.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口算14X10 20X21 40X12 80X30小黑板岀示.—> A/c Zr/r一、毛畀小黑板出示:34X54 67X19 40X87集体反馈.三、完成复习第6题思考:怎么算总千克数?集体反馈时,提问:如果这三题,要你要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会怎么说?四、完成复习第7题然后指点回答.1.用35X90,得电脑的价格.2.电脑的价格比计算器的价格多多少元?3.电脑的价格与计算器的价格一共多少元?等等.五、完成复习第8题集体解答.六、研究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出示:24X11 35X11 57X11完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有怎么的规律?最后通过竖式引导得出:一个数与11相乘,只要将这个数两边位,中间加,还要注意进位就可以了.然后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题.七、补充作业.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教材P105. 106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4题.教学口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直尺1把,三角尺1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下面图里哪些是线段?为什么?(出示小黑板)2、比一比,下面图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3、引入新课.我们认识了线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提问: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总结特征.(1)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谁来告诉大家,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有什么特点?(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4题.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知识LI标:引导学生构造三位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2.能力LI标:知道构造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的方法;掌握求两个三位数的差与最小差.3.情感LI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三位数的差与最小差教学难点:两个三位数的最小差教学准备:数卡教学过程:一、迁移与感知1.引入师:小朋友,我们以前已经学过造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用数卡①②③造三位数,看谁造得又对乂多.2.学生造三位数.3.交流反馈师:造三位数时,你是怎样想的?造的数是儿?最小数是儿?K组织学生回忆造数方法,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铺路架桥.3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探究新的造数方法观察与思考师:例1,用数卡①②③⑤⑦⑨可以造出那些三位数?(学生口答)操作与感悟师:下面,我们来一次小小的比赛(1)两人合作:用这六张数卡造出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做后核对)(2)独立造出2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互相检查)(3)用刚才造出的两个三位数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互相检查)(4)归纳评价.K造三位数学生有经验,例1的重点是计算三位数的差,因此教师把当作竞赛题作为每个孩子的“热身赛”,让他们在(造数)操作中感悟,在计算中体验(二)计算差和最小差.例2,从数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中选出6张,将它们摆成三位数,求两数的差.1.计算的差(1)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差?(2)独立尝试,交流反馈.板书:987-123= 864(3)引导学生小结: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就能得到的差.K通过尝试计算,交流反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32.探究计算最小的差小组合作&、怎样才能得到最小的差?(寻找方法)b、可以找岀儿组数,进行尝试计算.c、议一议,是否已找到最小差.(2)集体交流:说说最小差是怎么得到的?根据学生交流板书312 — 298二14 412-398=14 512 — 498二14 612 — 598二14 712 — 698二14 812- 792=14(3)观察每一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计算最小差乂没有规律?(4)演示数射线.(5)师生归纳①这两个数必须有6个不同的数字组成.②这两个数在数射线上必须尽可能接近,以产生尽可能小的差.K求最小差是教学难点,教师尽可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寻找方法,但教师要合理调控,必要时要稍作提示和点拨,以免太费时间.另外,教学中要借助数射线帮助学生寻找、分析数与数之间的规律,以便灵活运用知识.3(三)差是451.1.学生独立用数卡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451.2.交流:差是451,你是怎样找到被减数和减数的?板书:968 — 517二451, 876—425二4513.师生归纳:可以假设一个比差大的三位数,用被减数减差就能找到减数,然后进行验算,符合要求即可.三、内化新知,整合延伸1.用数卡①®④®®©摆岀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1)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2)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2.用数卡①©⑤®⑨④摆出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1)摆岀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2)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最小差.(3)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175.3.在计算中有没有碰到问题?K在练习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让学生在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四、体验收获,激烈评价.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笫五篇《位置与方向》:教学U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一一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乂会怎样?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儿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我们可以根据题LI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2020开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大全相关文章:★2020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0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大全★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合集大全★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森林旅游》优质教案范文总汇★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设计教案★2020小学三年级开学了作文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开学了,第一课很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供您参考!【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寻找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了解本册数学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明确数学课和数学作业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通过讲故事,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自己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2、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人。

1、同学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的?(板书:数学)2、假期大家一定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做什么事的时候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3、从生活中你新学到那些数学知识,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认识本学期学习任务1、如果现在请你看一看数学课本的目录,再来向大家介绍本书的内容,你能行吗?试一试吧。

A:学生介绍。

B: 教师补充。

本册课本学习内容一、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三. 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