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思考(一)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治理发展现状思考论文(共3篇)

环境生态治理发展现状思考论文(共3篇)

环境生态治理发展现状思考论文(共3篇)文章一:环境生态治理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频繁出现,使环境生态治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环境生态治理的现状出发,探讨环境生态治理的优缺点,提出环境生态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环境生态治理的现状在中国,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困扰着政府和民众。

从2015年开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包括“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旨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政策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减排、治理、监管等,对环境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在部分地区,逐步开展了生态环境修复和重建工作。

如红树林修复、湿地恢复、森林防火等,重点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我国还大力推动绿色能源、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等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环境生态治理的优缺点环境生态治理优点是明显的。

首先,它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其次,它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可持续发展。

此外,环境生态治理还能够聚集各方力量,促进各方的合作与共赢。

不过,环境生态治理也存在缺点。

首先,经济因素和社会施工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环境生态治理需要协调各方利益,避免利益冲突。

其次,治理成本较高,涉及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环境生态治理需要时间长期推进,缺乏短期显著效应。

三、环境生态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综合来看,环境生态治理的未来发展需要继续积极推动。

首先,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特别是提高治理和监管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推进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与生态系统保护网。

此外,需要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共识,推动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这些方面有很多待改善。

总之,环境生态治理在我国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希望未来各方能够加强协作、共建共享、共谋发展,推动环境生态治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战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选择。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

因此,制定和实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探讨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

1. 现状分析与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析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问题突出。

此外,绿色环保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2. 制定规划与政策针对环境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来引导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环境审批标准和责任追究力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如减免税收、提供专项资金等,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

3. 发展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转化,提高新能源技术的竞争力。

此外,还应推广节能技术,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节能产品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4. 优化产业结构与环保部门合作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支持。

政府应引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要鼓励环保部门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5. 培育绿色创新企业与人才培育绿色创新企业是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投资和政策支持。

同时,还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绿色环保产业中。

6. 推动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利用是绿色环保产业的核心任务。

政府要加强对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管和引导,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7.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与消费习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清洁供热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

清洁供热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

清洁供热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本文详解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清洁供热行业现状与未来格局、供热领域前沿技术及“双碳”目标下供热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清洁供热现状与未来格局(一)现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保障百姓温暖过冬、减少环境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

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清洁取暖工作,自2017年十部委联合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发改能源〔2017〕2100号)以来,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清洁取暖对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贡献显著,清洁取暖技术和产业得到极大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7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面积约20亿平方米。

据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总面积218亿平方米(城镇148亿平方米,农村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约142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达65%。

我国北方地区的清洁热源基本形成以清洁燃煤集中供热(燃煤热电联产占约90%)为主(面积占比约50%)、天然气供热(燃气锅炉和分户式壁挂炉分别占约45%)为辅(面积占比约30%),电供暖、工业余热和可再生能源供热(以地热和生物质为主)等其他热源补充的格局。

随着建筑保温水平、高效热源方式(热电联产)占比和供热系统效率的提高,从2001年起,我国北方城镇供暖的能耗强度逐年下降。

目前,北方地区城镇单位面积实际供暖能耗在10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以下,与2001年相比,单位面积供暖能耗降低50%以上。

在目前水平基础上,通过热网系统优化,北方地区供热至少还有15%~20%的节能潜力。

随着各种节能方式的采用,未来北方城镇地区供暖能耗有望降低到4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以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蓝图的起始之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一方面清洁取暖工作仍需要不断巩固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未来应以减碳为发展方向和重要抓手,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全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扬州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思考

扬州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思考
主研 发 、生 产 制造 、销 售 服 务 规 范 的产 业 链 , 其 主 要 产 品 电动 高 尔 夫球 车 、游 览 车 、 货运 车 、专 用 车 等 5大 系列 3 0多种纯 动 力车 , 曾先 后被 奥运 会 、全 运 会和 世 博 会 选 为 服务 用车 , 在 行 业 内具有 一定 的 规 模 和 影 响 。此 外 , 扬 州 市在 中小 型 风 电机 组 及 装 策 引导 下 , 节 能环 保 企 业 不 断发 展 和 集 聚 , 一批 有 特 色 的节 能 环保 产 业基 地 、 集 聚 区 ( 园 区 )不 断 出 现 。 扬州 市 经 济 技 术 开发 区 以川 奇 、 华 夏 、 帝豪 等 重 点企 业为 支 撑 形 成 了 国家 半 导 体 照 明特 色产 业基 地 ;高 邮市 形成 了 以生产 LED 等产 品为 重 点 的菱塘 光 电科技 产 业 园; 仪 征 形成 了 以史 福特 、 菲利 浦 等 企 业 为 龙 头 的高 效 照 明产 业 集 聚 区; 邗 江 区 以发 展 “ 静 脉 产 业” 为 定 位 的杨 庙 环 保 产 业 园 已基 本建 成 , 垃 圾 发 电、灰 渣 制 砖 、 医疗 废 弃物 处 理 、餐 饮垃 圾 处理 等一 批建 设 项 目相 继 运 营 投产 ; 江 都 区重 点集 聚培 育 了水 污 染 处 置企 业 , 形 成 了 天雨 、澄 露 等 一 批 规 模 较 大 的环 保 龙 头企 业 。 2 扬 州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发 展 存 在 的 问 题 虽 然 扬 州 市 节 能环 保 产 业 发 展 势 头 强 劲 , 但 产 业发展 水平 总体处 于起 步阶段 ,还 存在诸 多问 题 , 在 今 后 的发 展 中亟 待解 决 , 主要 表 现 在 以下几
va t i o n a n d e n vi r o n me n t pr o t e c t i o n i nd u s t r y h a v e be e n s t u d i e d i n t hi s p a p e r . An d t h e n i t p r o p os e s p ol i c y r e c o mm e n— da t i o ns f or Ya n gz h o u t o bo os t e ne r g y c on s e r v a t i on a n d e nv i r o n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d us t r y. Ke y wo r ds :Y a ng z h ou;Ene r g y c on s e r va t i o n a n d e n vi r o n me nt p r o t e c t i on i n du s t r y;De ve l o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球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问题不断加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人类面前的迫切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政府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监管,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促进企业和个人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降低碳排放和减少资源浪费。

政府还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企业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采取清洁生产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培训,推动员工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导员工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企业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个人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减少碳排放,推广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个人还应该关注环境保护政策和动态,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美好家园。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强化环保法制和监管,企业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个人需要培养环保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守护者,只有共同行动起来,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

关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几点思考


Hale Waihona Puke 要: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基础 。加 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 有助于推
动 经济平 稳较 快和 可持 续发展 。 关键 词 : 节能环 保 ; 可持 续发展 中 图分类 号 : K 1 8 T 0 . 文 献标志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9— 2 0 2 1 1 10 3 3 ( 0 0)0—0 0 — 3 0 1 0
境 已成为 事 关 全 局 的重 大 战略 性 任 务 。因此 , 加 快发 展节 能环 保产 业是 深人 贯彻 落实 科学发 展 观 的重要 体 现 , 必须全 力扎 实推 进 。 第二 , 加快 发 展 节 能环 保 产 业 是 推进 新 型 工
业 化有 效 途径 。 由于 国内外 经济形 势发 生深刻 变
o d sr n noma o eh ooy o eln j n rvn e Habn10 0 , hn ) f n utya dIfr t nT c n lg f i gi gp o c , r i 5 0 1 C a I i H o a i i
Absr t En r y a d e vr n n f h ini c n t ac : e g n n io me tf et e sg f a t ̄u d t n o u n s r ia nd d v lp n . i i n a i fh ma u v v la e eo me t o Ac ee ai g t e e o c lr t he d v lpme f te e e g o s r a in a nvr n ntl p oe to n u ty,wi n nto h n r c n e v to nd e io me a r t cin i d sr y l l c n rb t o prmo n h tbl ,a i nd s t i a l e e o me to c n my o ti u e t o t g t e sa e r p d a usa n b e d v lp n fe o o . i Ke r s: En r o s ra in a d e io me tlp o e to y wo d e g c n e to n nvr n na r t ci n;S san b e de eo me t y v u ti a l v l p n

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几点想法

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几点想法

由于环保 产业 是一个新兴产业 ,是在全 国环保市场管 理不 够 的影 响。同时 ,还应该在环保企业 中推广综合利用 ,尝试把既有环
规范 的空间 中 自主投 资 、自主经 营 、自我约束 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 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的一些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 向,通过改善环
的,不可避 免会存在 着一些 问题 和不足 。
外 ,一 些环保产 品的结构不是很 合理 ,技术装 备的配套性较差 ,与
环保产业 是随着我 国环保事业 的发展而 逐步发展起来 的一
用户的实 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企业急需 的产品研发不出来。
个 朝 阳产业 ,而发展 环保 产业也是 促进我 国环保事业发 展 、落 实
2.3政策机制不够完善 。出现 恶·陛竞争
已成为 困扰 国内环 保企业发展 的主要 问题 。不少 市场前景好 、科 2007,(8). 技含量 高的环保产 品 ,由于受到 资金短缺 的 困扰 ,开 发周期 只能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fJ1_中国环保产业,2006,(1).
新能力 较差 ,一些核心技 术 尚未 完全掌握 ,部 分关键设 备还是 依 一 步补充环保 产业管理 中政府宏 观调控和企业 微观管理 的一 些
赖 进 口 。
不足 ,更为有效地推动环保 产业 的发展 。
2.2企 业 规 模 偏 小 、产 品 结构 不 合 理
3.6注 重环 境 宣传 。倡 导 绿 色 消 费
方面 ,我国环保产业 的概念也将慢 慢演变为 :“绿色产业 ”或者“环 环保 投入 ,提升资金投入的管理水平 和效率 。
境 产 、
3.4引 入 清 洁 生 产 。推 广 综 合 利 用
2发 展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和 不足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保产业高素质人才- 培育有竞争力的环保企 业 环 保企业 是生 产环 保产 品和 出 口 环保 产品 , 培植环保 企业 的关键 在于 环保技 术 。 搞 好环保 技术 的研 究、 开发以及 应用 需要 各级政 府对 企业 建 立环 保技 术研究 开发机构 的支持。 环保企 业实现规 模效 益的 重 要途 径在于组 建环保企 业集团。 组建环保企业 集团, 对 实现资源优化 配 置, 增 强市场竞争力有 重要的意 义。 2 . 5 政府选择 性扶 持环保企业 在 市场经济 中, 要想使企 业降 低成 本、 增强竞争力, 就 务必要扩 大 企业 的规模 。 我 国现 在环保产业大 多数都是小 型企业、 技 术水平不高、 缺乏竞争力。 政府要有 目的性的选择 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 实力的环保企 业去 扶持, 挖 掘它的潜力。 政 府要从政 策、 资金、 技 术等方面去扶植 , 并
大, 也 取得了很 多重大 的成就 , 为生 态环境 和环境污 染治理 做出了巨大 产业 发展机制 。 扩大 环保产业的范畴 , 如节能 降耗 产品、 废物 的再生利 贡献, 保 障了经济社会平 稳发 展也 发挥着 重要作用。 但是 , 我国现 阶段 用 , 园林 绿化 、 治理 恢复环 境破坏 、 消 除环 境污染 、 城市生活污 水和垃 的环保产业也存在着重大 的问题 , 影响和 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圾处 理、 绿色标 志产品、 生态 建设等。 环保服务业也尤 为重要 , 我们要把
1 . 我 国环 保 产业 发展 存 在的 问盟 环境 影 响评价、 环境 投资及风 险评估、 环境 保险、 环境 监测 等活动都纳 1 . 1 环 保企 业规模小 。 产业技 术开发能力差 入环保 服务业 。 在产业 内部 建立起 一个连 动机制 。 形成一个完 整的产业 根据 调查 , 在我 国近 9 0 0 0 多个从事环 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中, 仅有 链。 3 8 0 多个单位是大型 企事业单位 , 中小企 业却占到 8 O %以上 , 并且其 中小 2 . 2 拓宽环保产业的融资渠道 型企 业 占大 多数 , 最 小的企业职 工人数不到 1 0 人。 1 有些企业 的产品没有 环保产业 属于 资金密集型产业。 要想经济持续 增长, 又不会使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思考(一)摘要:综观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当前环保产业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己经走过了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完成了量的扩展,全国约有8000多家环保企事业单位,但是这种规模是建立在质量不高的发展基础上的。

关键词:环保产业发展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综观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当前环保产业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己经走过了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完成了量的扩展,全国约有8000多家环保企事业单位,但是这种规模是建立在质量不高的发展基础上的。

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技术比较先进、管理质量较高。

生产能力较强、具有较大规模的环保企事业单位不足总数的20%,而绝大多数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这就使我国环保产业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水平不高、资金分散。

规模效益不明显的特点。

这种现状继续下去,显然不利于我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实力的增强,那么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就只能是付之空谈。

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质的提高,而不是搞千军万马齐上阵,大家一哄而上抢市场。

要走高技术。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一大批基础好。

竞争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环保产业高科技骨干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支撑我国环保产业的中坚力量。

那些技术落后、规模小。

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将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被自然淘汰。

只有这样,我国环保产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和壮大。

为此,应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尽快向集团化。

规模化。

高科技方向发展。

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化。

这是因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具有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优秀的技术人才较高的管理水平,很强的生产加工能力。

但是由于机制不活、任务不足,生产潜力发挥不出来,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急于需要向新的产业转化。

因此,只要创造条件,加以下确引导,使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转向环保产业。

从事环保产业技术的开发和设备的生产,必将会成为环保产业的骨干力量,可加快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进程。

要积极引导现有的中小环保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众多的中小环保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弱,难以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

因此,市场竞争力不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要引导这些中小环保企业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以市场为中心,以技术为先导,以利益为纽带,逐步形成若干个环保企业集团。

集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服务于一体。

这样可以克服单兵作战各自为阵、相互竞争的弱点,发光整体力量和规模优势,增强抗市场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带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要根据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选择一批比较好的企业作为环保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加以扶持。

在目前资金和市场还有限的条件下,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向重点企业给予必要的倾斜,特别是在政策、市场、资金等方面给重点骨干企业以优惠,使它们的实力不断地增强和发展。

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它们的知名度,为它们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要通过表彰奖励、技术推广等激励手段促进骨干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环保产业的名牌企业。

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树立名牌产品,带动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环保产业已有一些技术先进。

质量优良的产品,但是山于过去名牌意识不强,没有对这些产品进行广泛的宣传,因此,至今没有树立起中国的名牌环保产品,应该说这是很大的损失。

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大对优质产品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要鼓励环保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努力生产优质产品,创造名优品牌,塑造企业形象,从而推进环保企业自身的发展。

开辟资金市场增强发展实力多年来环保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环保产业没有纳入国家的计划,也没有计划内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一些乡镇企业靠自己的有限投入,搞起了环保产业。

而这些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在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由于环保潜在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转化,现实市场还十分有限,对环保产品设备的实际市场需求也是有限的。

因此,市场调节也不能完全解决环保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是影响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近儿年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融资渠道的拓宽,为不同门类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金。

同样,环保产业也不例外。

证券市场的发育完善,为解决环保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参与资金市场的运作,必将能集中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于环保产业,增强其发展实力。

从去年开始,环保系统己正式在中国证监会开列了企业上市户头,并推荐了全国第一家环保企业沈阳特种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

应该说环保系统向融资市场己经迈进了可喜的一步。

今后应该从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如何充分地开辟和有效地利用资金市场,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简单地推荐一两个企业上市,把它看成一般化的工作。

从长远考虑,应以推荐环保企业上市为契机,努力开辟环保资金市场,建立起稳定的环保资金渠道,以增强环保产业和整个环保事业发展的凋控能力。

可以选择具备条件的环保企事业单位,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全国性的环保产业(集团)公司,推向股票市场,向社会募集资金。

这样可以形成环保系统自己的产业队伍,从而加大对环保产业管理的力度。

也可以考虑将现有的若干个较好的环保企业通过改制,资产重组,环保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参股,设立上市公司,进入融资市场,使这些环保企业能在目前上市企业数目有限的情况下能尽早上市,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设立环保信托投资公司,积极参与社会投资活动与资金市场的运作。

这一方面可为环保发展积累资金,同时也可从经济上为实现环保系统的管理目标提供一定的保证。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其资金来源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国家财政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条资金渠道应该是可能实现的,因为无论从国家对环保工作重视的程度,还是从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国家财政对环保事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的趋势看,都是可能的。

二是通过社会集资,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捐赠。

三是可考虑从排污收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发展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集中使用,重点投入,支持骨干环保企业集团的发展,或者用于支持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要充分地运用经济杠杆,加大对环保产业发展的调节力度,通过开辟资金渠道,参与资金市场运作,完善环保投资体系,使环保资金渠道成为一汪源源不断的流水,在金融市场中不断积累扩大。

这样,环保产业乃至整个环保事业将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加兴旺蓬勃地发展。

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众多的企业只注重国内市场的竞争,而忽视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从主观上来看,是受过去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到更大范围的市场中竞争的意识。

从客观上来看;确实出于我们在技术实力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了世界,观念因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大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的环保产业界充分地认识到加入世界经济大市场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对中国环保产业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认识更清楚了,这种要求也更迫切了。

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个别领域,我国环保产业已经缩小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具备了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环保产业市场竟争的实力。

从环保产业发展本身的要求来说,也有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因为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只着眼于国内市场,不走向国外发展,毕竟国内市场是有限的,要求得到更大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环保产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求得更快更大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事实上,已有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环保企业加入了国际市场竞争的行列,在东南亚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为我国环保产业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这些企业缺乏统一的市场战略,各身为阵,互相争夺市场,竞相压价。

从长远看这对我国环保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我国环保产业要走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行列,应该采用立足国内市场,逐步拓宽国际市场的战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国家应对环保产品出口制定统一的战略,对企业进行引导,避免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最终导致不利的局面。

各企业应相互协调行动,着眼于全局的利益,共同创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可以利用环保系统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统一经营和代理环保产品的进出日业务,这样可以充分地了解国际环保市场的需求信息,随时调整我们的环保产品出口战略,最大限度地开辟国际环保产业市场,同时也有利于采取统一的措施和手段,协调行动,维护我国环保产业整体的利益。

要结合名牌战略的实施,促使环保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积极引进。

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努力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名牌产品,增强自身的竟争实力,努力扩大我国环保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要积极为我国环保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国家应制定有利于我国环保产品出口的关税政策,鼓励环保产品出日创汇。

同时要利用外经贸系统向国外宣传介绍我国的环保设备和产品,做好对外牵线搭桥的工作。

要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服务机构,加强国际市场需求和动态的分析,以便环保企业能随时调整市场策略,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鼓励有条件的环保企业,不但要完善国内市场信息网络,也要完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到国外建立营销机构,甚至开办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跨国公司,形成遍布世界各地的信息、生产、营销网络,真正使我国的环保产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向世界,傲立于世界环保产业之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