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合集下载

行政判决书

行政判决书

行政判决书由于行政案件呈现出多样性和特殊性,行政判决书在司法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行政判决书为题,探讨其特点、撰写要素和实际应用等相关内容。

一、行政判决书的特点行政判决书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决定行政争议的书面结论。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性质:行政判决书是行政机关对属于行政争议范畴的案件作出的裁决决定,属于行政法律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2. 结果确定性:行政判决书的目的是对行政争议作出明确的、确定的裁决结果,以解决争议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3. 强制性执行:行政判决书一旦生效,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

行政机关有权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确保判决结果的落实。

4. 公示、公开性:行政判决书具有公示和公开的特点,以保证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行政法律行为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二、行政判决书的撰写要素撰写行政判决书需要注意以下要素,以确保文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1. 基本情况介绍:包括行政判决案件的基本事实、争议焦点以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等必要的介绍。

2. 法律依据引用:行政判决书必须明确引用适用的法律依据和相关法规,以确定判决结果的合法性。

3. 争议分析和裁决理由:对争议案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考虑双方的观点和证据,明确裁决决定的理由和根据。

4. 判决结果:明确表达行政判决书的裁决结果,即对争议的解决决定,确保结果的明确性和确定性。

5. 法律效力说明:对行政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做出明确的说明,说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可以采取的上诉救济途径等相关信息。

三、行政判决书的实际应用行政判决书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重要产物,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行政争议:行政判决书的主要作用是解决行政争议,对具体案件作出明确的裁决,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维护公共利益:行政判决书的裁决结果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机关通过判决结果的执行,保障社会发展的稳定和公平。

3. 规范行政行为:行政判决书中涉及的法律依据和裁决理由,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引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判决书模板

行政判决书模板

行政判决书模板
本行政判决书经法定程序送达后生效。

甲、乙双方如对本判决不服,可在接到本判决书之日起60日内向XXX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案件基本情况
甲方因XXXXX向XXXXX申请行政复议,XXXXX作出了《XXXXX复议决定书》,裁量机关XXXXXXXXXX据此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XXX)号(以下简称“处罚决定书”)。

甲方不服处罚决定书,向本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处罚决定书。

本机关于XXXXX作出了《XXXXX复议决定书》,驳回甲方的请求,维持了处罚决定书。

甲方认为复议决定书未能准确、全面地认定事实,未能正确适用法律,请求本机关撤销复议决定书。

二、行政判决
本机关经查明,甲方与乙方存在XXXXX的法律关系,乙方未按照XXXXX的规定履行XXXXX的义务,导致甲方XXXXX损失。

本机关根据《XXXXX法》第XX条第X款,对乙方做出了处罚决定书。

甲方向本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处罚决定书。

本机关作出了《XXXXX复议决定书》,维持了处罚决定书,认为处罚决定书的法律适用及事实认定正确。

本机关经查明,复议决定书的事实认定正确,法律适用也无误。

甲方的申请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支持,请求撤销复议决定书的理由不成立。

综上所述,依据《XXXXX法》第XX条第X款,本机关决定驳回甲方的请求,维持复议决定书及处罚决定书。

三、送达方式
本判决书送达甲、乙双方,可以选择以下方式:
1.送达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收;
2.邮寄送达。

特此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文书样式:制作规范与法律依据》读书笔记模板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文书样式:制作规范与法律依据》读书笔记模板

准许当事人申
请法院调查收
集证据决定用)
01
53.复议决 定书(停止 执行或驳回 停止执行的 申请复议决 定用)
02
54.决定书 (不予准许 一并审理民 事争议用)
03
55.复议决 定书(不予 准许一并审 理民事争议 用)
04
56.罚款决 定书(妨害 行政诉讼用)
06
58.决定书 (提前解除 拘留用)
127.延期举证申请 书(申请延期举证用)
128.停止执行申请 书(申请停止执行用)
129.先予执行申请 书(申请先予执行用)
131.重新鉴定申请 书(申请重新鉴定
用)
130.证人出庭申请 书(申请证人出庭
用)
132.重新勘验申请 书(申请重新勘验
用)
一、人民法院 制作民事公益 诉讼文书样式
二、人民法院 制作行政公益 诉讼文书样式
116.代表人明书 (共同诉讼的当事人 推选的代表人用)
117.授权委托书 (公民个人用)
118.授权委托书 (法人单位用)
119.公民财产保全 申请书(申请财产保 全用)
120.保全证据申请 书(申请保全证据用)
121.缓(或减、 免)交诉讼费
1
申请书(申请
缓交、减交或
免交诉讼费用)
122.参加诉讼 2
出处理建议用)
103.司法建议书 (人民法院提出书
面建议用)
105.委托调查函 (委托其他法院协
助调查用)
106.委托宣判函 (委托其他法院宣判
用)
107.案件移送函
108.调卷函 109.送卷函
111.行政起诉状
110.退卷函
112.行政诉讼答辩 状

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

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

解释题1.法律文书--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2.侦查文书--所谓侦查文书,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参与刑事诉讼,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制作或者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3.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在接受公民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该文书为一式一联表格文书。

4.刑事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条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它是公安机关内部审批案件使用的一种书面报告。

经县经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即成为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的依据。

5.刑事案件破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办案部门经过侦查,对于犯罪事实已经查明,且认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取得了确凿证据的刑事案件,报请领导批准破案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该文书也是公安机关内部审批案件使用的是书面报告。

6.通辑令--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通辑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中逃跑的罪犯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7.呈请拘传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需要拘传犯罪嫌疑人到案接受讯问,呈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审批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8.拘传证--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依法拘传犯罪嫌疑人到案讯问时制作的凭证文书。

该文书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9.取保候审决定书--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10. 保证书--是指保证人向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出具的保证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之规定的担保性法律文书。

行政裁判文书

行政裁判文书

作用
作用
行政裁判文书对于严肃执法,增强人民群众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 法行使职权,密切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都具有重要作用。
制作要求
制作要求
制作行政裁判文书的基本要求是:合法、公开、规范、准确。 一、合法 制作行政裁判文书的合法性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制作行政裁判文书要有法律依据,二是制作行 政裁判文书的程序要合法。 严格行政裁判文书的制作程序,是提高行政裁判文书质量,体现司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证。法 律和司法解释并未对行政裁判文书的制作程序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行政裁判文书的制作是行 政审判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当符合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合议、回避、公开审 判等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精神。因此,在制作行政裁判文书时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起草。
行政裁判文书
法律文书
内容摘要
行政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的代表,像国家的守护者,行使着审判的权利。在行政诉讼的海洋中, 他们依照国家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还有地方性法规,以及参照行政规章,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那 些复杂的行政争议。 他们用文字描绘出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像一位艺术家挥洒着油彩,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 和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每一份行政裁判文书,都如同一片独特的树叶,脉络分明,色彩斑斓, 每一条线都透露着精细与严谨,每一抹色彩都闪烁着公正与公平。 在这里,文字的力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描绘了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还通过巧妙的 修辞和深刻的立意,让读者感受到司法公正的威严和温暖。他们用生动的语言,让那些枯燥的法 律条文跃然纸上,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理解并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二)撤销的判决,是指案件经过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行政主体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 或者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的,因而否定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 性,予以撤销或部分撤销的判决,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复习资料(5)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复习资料(5)

81 第⼀审⾏政判决书:是第⼀审⼈民法院在受理⾏政诉讼案件后,依照我国⾏政诉讼法规定的第⼀审程序审理终结,依照法律和⾏政法规、地⽅性法规的规定,参照有关⾏政规章,就实体问题作出的书⾯处理决定。

82 在⾏政判决书中,应写明被告的情况:①被诉的⾏政机关名称,所在地址;②另起⼀⾏列项写明该机关的法定代表⼈或代表⼈及其姓名和职务;③再另起⼀⾏列项写明其委托代理⼈的姓名、性别、职业或⼯作单位和职务等。

83 确认具体⾏政⾏为合法的三个基本条件:①具体⾏政⾏为证据确凿;②适⽤法律、法规正确;③符合法定程序。

84 在⾏政判决书中的判决结果有:①判决维持;②判决撤消或部分撤消,并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政⾏为;③判决被告限期履⾏法定职责;④判决变更具体⾏政⾏为。

判决变更具体⾏政⾏为的条件:①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实施了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财物等⾏政处罚的⾏为;②这种⾏政处罚⾏为必须是显失公正的。

85 第⼆审⾏政判决书:是第⼆审⼈民法院依照我国⾏政诉讼法规定的第⼆审程序,对不服第⼀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政案件审理终结后,就实体问题依法作出的维持原判或改判的书⾯决定。

86 再审⾏政判决书:是⼈民法院依照我国⾏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法律效⼒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重新审理后,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决定。

87 简述再审⾏政判决书理由部分的叙写:再审⾏政书判决的理由,应当着重论证原审⽣效判决适⽤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检查机关抗诉或当事⼈等申诉的理由是否成⽴。

阐明应予改判、如何改判或仍然维持原判的理由,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

88 监狱法律⽂书:是指我国监狱和未成年犯管教所在对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刑罚和教育改造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效⼒或法律意义的⽂书总称。

监狱法律⽂书的分类包括:①监狱机关内部使⽤的⽂书;②向法院和检察院提请审查决定或裁定时使⽤的⽂书;③通知有关⼈员的⽂书;④其他⽂书。

行政裁判文书

行政裁判文书

1、审判程序不清
审判程序的合法性是判决结果公正的前提 和基础。审判程序不合法,即使判决结果正 确,也难以令人信服。因此,交代清楚审判 程序是体现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民 法院一贯重视对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 序进行审查,却往往忽视对自己审判程序的 交代,以致于不能充分体现人民法院公正司 法的形象。
4、论证说理不足
一些人担心“言多必失”,不愿意在论证说理 上多下功夫,只是搬用千篇一律的套话:“被告 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或者“被 告行政行为程序违法”等,对于判决理由则缺乏 详细的论证分析
二、制作的方法
1、如实交代审判程序
也就是叙写清楚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需要 交待的审判程序应当包括审判活动中发生的除审 判组织评议、讨论案情外的各种情况。如:原告 何时向法院起诉,法院何时立案受理,合议庭成 员组成情况,变更、追加诉讼参加人情况,证据 保全、财产保全、先予执行情况,管辖权异议审 查情况,中止诉讼、延长审限情况等
3、依次写清质证辩论
就是依次分别叙写清楚法庭审理重点中举证、质 证、辩论、认证情况。
起诉被告作为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行政争议和
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要求,一般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审理重点:(1)原告是否具备 法定起诉条件(包括主体资格、起诉期限、复议前 置等);(2)被告是否为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 权的组织;(3)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是否超越职权; (4)被告作出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 (5)被告作出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6)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是否违反法定程序;(7 )被告是否滥用职权;(8)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罚是 否显失公正;
第三节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
第二审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行 政案件后,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终结,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依 法作出维持原判或者改判的决定时使用的文书。

行政诉讼判决书范本

行政诉讼判决书范本

行政诉讼判决书范本【行政诉讼判决书】当事人:原告:×××(以下简称原告)被告:×××(以下简称被告)案件基本情况:原告诉称:被告未依法履行行政职责,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要求本院判令被告停止违法行为并承担相应责任。

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理由如下:一、背景和法律依据本案涉及行政机关未依法行使职权的问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条之规定,本院有权审理此案。

二、行政违法事实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以及经本院查明,事实如下:1. 被告未依照相关法规对原告进行必要的听证程序,直接做出了不利于原告的行政决定。

2. 被告未按照法定程序对涉案事项进行充分调查,导致行政决定的依据不充分且存在错误。

3. 被告未依法履行责任,导致影响原告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被告违反了《行政诉讼法》第××条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判决意见根据事实和理由,本院作出如下判决:1. 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2. 根据上述事实,判决被告停止违法行为,并在××日内对涉案事项重新进行审查和决定。

3. 被告应当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四、裁判员意见本案的裁判员经过审查负责该案的审理工作,认为本案属实且有法律依据,依法应做出如上判决。

特此意见。

五、审判长意见本案的审判长全面负责对本案的审理工作,并参与作出了上述判决。

特此意见。

六、附带诉讼事项经本院审查,本案中涉及的附带诉讼事项不予支持。

特此裁定。

七、文书送达本判决书发出后,将以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若有异议,须在判决发出之日起××日内向本院提出书面申请。

逾期未提出或未申请书面审查,则视为终结诉讼,本判决生效。

判决日期:××年××月××日审判人员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
××××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再审行政案件用)
(××××)×行再字第××号
抗诉机关××××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此项不写)。

再审申请人(写明原审诉讼地位)×××,……(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申请人(写明原审诉讼地位)×××,……(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原审第三人(或原审中的其他称谓)×××,……(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除当事人的称谓外,与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相同。

再审申请未提及的当事人,按原审判决书中诉讼地位列明。

)
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与原审被告(或原审被上诉人)×××……(写明案由)一案,本院(或××××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作出(××××)×行×字第××号行政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写明进行再审的根据)。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写明到庭的当事人、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未开庭的,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概括写明原审生效判决的主要内容;简述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或者当事人的陈述或申请再审要点)。

经再审查明,……(写明再审确认的事实和证据)。

本院认为,……(写明本院判决的理由)。

依照……(写明判决依据的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条、款、项、目)的规定,判决如下:……(写明判决结果)。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按第一审程序进行再审的,写明“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按第二审程序进行再审或者上级法院提审的,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附:本判决适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说明】
一、本判决书供各级人民法院依照检察院抗诉或者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对于一审或者二审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案件,经提起再审或者指令再审程序之后,依法组成或者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一审或者二审程序再审终结,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处理决定时使用。

二、制作再审行政判决书,应当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体现再审程序的特点。

三、判决书的首部,要写明对本案进行再审的根据。

可分为四种情况表述:
第一,××××人民检察院于××××年××月××日提出抗诉。

第二,本院于××××年××月××日作出(××××)×行申(监)字第××号行政裁定,对本案提起再审。

第三,××××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作出(××××)×行申(监)字第××号行政裁定,指令本院对本案进行再审。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第四,本院于××××年××月××日作出(××××)×行申(监)字第××号行政裁定,对本案进行提审。

四、“经审理查明”部分,包括再审争议的内容以及再审查明认定的事实和证据,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案件书写。

一般情况下,如再审认定事实与原审一致的,写“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

与原审认定的主要事实基本一致,但在个别事实作出新的认定的,写“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

但原审认定的……事实不当,应认定为……”。

本院认定的事实是原审未认定的,写“本院另查明:……”。

五、“本院认为”部分,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要注重事理分析和法理分析,兼顾全面审查和重点突出。

针对再审申请请求和理由,重点围绕争议焦点,就原审判决及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再审申请理由是否成立,再审请求是否应予支持等,阐明维持原判或者撤销原判予以改判的理由。

具体写法可参照二审判决书理由部分。

检察院抗诉的,还应对检察院抗诉的请求和理由进行审查。

六、“判决结果”部分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全部改判的,写: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一、撤销××××人民法院××××年××月××日(××××)×行×字第××号行政判决(如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再审判决均需撤销的,应分项写明);
二、……(写明改判的内容。

内容多的可分项写)。


第二,部分改判的,写:
“一、维持××××人民法院××××年××月××日(××××)×行×字第××号行政判决第×项,即……(写明维持的具体内容);
二、撤销××××人民法院××××年××月××日(××××)×行×字第××号行政判决第×项,即……(写明部分改判的具体内容;如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均需撤销的,应分项写明)
三、……(写明部分改判的内容。

内容多的可分项写)。


第三,仍然维持原判的,写:
“维持××××人民法院××××年××月××日(××××)×行×字第××号行政判决。


七、对全部改判或部分改判而变更原审诉讼费用负担的,写明原审诉讼费用由谁负担或者双方如何分担;对依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九条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同时写明一、二审及再审诉讼费用由谁负担或者双方如何分担。

对驳回再审申请,但依照《诉讼费用交
行政判决书(再审行政案件用)——法律文书
纳办法》第九条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写明再审诉讼费用的负担。

八、按本样式制作判决书时,注意参考一审、二审行政判决书样式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