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北京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部分试题37.(34分)(1)特点: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
历史状况: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文化发展相对多元。
社会缺乏对统一纪年的需求。
(2)阶段和理由:(示例)第一阶段:188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
历史条件: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迅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
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示例1: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
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
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
上述材料表明,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
后来它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
示例2: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
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北京卷带解析)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北京卷带解析)1.“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
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2.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
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3.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4.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
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5.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
这说明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困难为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图反映了当前市场上存在农民卖菜难与市民买菜贵的难题。
能够缓解该难题的措施是①发布蔬菜供求信息,促进产销对接②提高蔬菜种植补贴,扩大种植规模③合理规划蔬菜流通,降低运输成本④改善菜市场卫生环境,提高服务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2011年北京市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8.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全国大纲卷24.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
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A.5元 9000万元 B.10元 9000万元C.5元 18000万元 D.10元 18000万元【思维过程】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计算问题。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故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故2012年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又因为其他条件不变,价值决定价格,故M产品的价格为5元。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故2 012年价值总量与2011年相同,即(500+400)×10=9000万元。
故正确答案选A。
【答案】A25.人们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信用工具进行结算。
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汇票结算的是:A.某人支付网络购物货款800元 B.某企业支付外地供应商货款200000元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务费10000元 D.某培训机构支付本地专家劳务费5000元【思维过程】本题考查信用工具问题。
个人购物消费一般使用信用卡,A、C项与题意不符;汇票用于外埠结算,且数额较大,故B项正确切题。
用于支付本地的工资、劳务费用一般使用支票。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对信用卡、汇票、支票的使用范围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答案】B26.近年来,受市场需求不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某著名蔗糖企业的利润率一起在3%左右的低位徘徊。
为提高利润率,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有:①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蔗糖产品产量②优化管理流程,降低蔗糖生产成本③提高蔗糖价格,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④发行企业债券,扩大蔗糖生产规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维过程】本题重点考查经济效益问题。
企业利润率=利润÷成本,也就是说,要提高企业利润率,必须从企业利润和企业成本入手,或者是提高利润水平,或者是降低成本,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蔗糖产品产量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优化管理流程,有利于降低蔗糖生产成本,故①②正确切题。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选择题部分)(安徽卷)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政治)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2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3小题。
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面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减少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性为主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解析:人民币升值留学成本降低第一个选项应选;水是生活必需品不应大幅度提高;高铁和航班是替代品所以应选;第四项不符合现实不选。
该题答案应选B2.表1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
分析该数据可看出()表1 2004~2012年我国CDP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年份CDP(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4 159878 13.4 46.2 40.42006 210871 11.7 48.9 39.42008 314045 10.7 47.5 41.82010 401513 10.1 46.7 43.22012 519322 10.1 45.3 44.6A.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B.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C.第二产业产值有所减少D.GDP增长必然优化产业结构答案解析:题目总趋势是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新课标II卷)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文综解析版(新课标卷II)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山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答案】1.C【解析】本体主要考查对我国人口最多省份的了解以及对所给材料的正确领悟,浙江与江苏迁出人口比重相当,而迁入人口比重浙江明显高于江苏;广东、四川在我国人口最多省之列,均接近1亿,贵州和上海人口总数远少于四川和广东,迁出和迁入人口数分别少于四川和广东。
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_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答案】2.B【解析】材料提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入和迁出均以青壮年为主),皖、赣、黔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以(青壮年)迁出为主,所以会加速老龄化;沪、京、津属于我国发达地区,老龄化进程快,由图可知,上述三地2005-2010年为(青壮年)人口净迁入区,有助于延缓老龄化进程。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 春季B. 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3.A【解析】地膜使用在作物播种期,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春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A. 东南沿海地区B. 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4.D【解析】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地区,综合考虑,毫无疑问最佳选择是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5.B【解析】地膜会造成白色污染,危害作物根系,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作用,会阻碍土壤水分运移;有利于土壤温度提升、水分保持。
2013年北京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全)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2,回答第4题。
4.甲、乙、丙分别位于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3,回答第5题。
5.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4,回答第6~7题。
6.图4(a)中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读图5,回答第8、9题。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浙江卷) 解析版1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分8至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考场号、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看漫画《问候的变化》(作者毛铭三),回答26-27题。
26.漫画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问候语的变化,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居民的收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故选①③;②④虽然本身正确,但漫画不反映。
[考点定位]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结构27.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有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③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A.①②B. ②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问候语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选①;不同时代人们的问候语不同,这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②;③说法错误,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故④错误。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矛盾的特殊性28.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
2013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天津
上海
重庆
辽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吉林
甘肃
河北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
云南
四川
湖南
湖北
青海
宁夏
内蒙古
黑龙江
新疆
西藏
时刻帮助同学们关注高考动向在考试后的试题及答案公布时我们也将及时更新各省的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13年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所以高考文综试题和考试答案暂时尚未公布。不过我们出国留学网,本着用心做,专心做,认真做得原则。时刻帮助同学们关注高考动向,在考试后的试题及答案公布时,我们也将及时更新各省的高考试题及答案。请喜欢我们的同学及家长收藏本页,时刻注意我们的高考频道信息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北京高考文综政治解析24.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
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 .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24.【答案】 C【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不继承优秀传统遗产,创新有很稳固的根基,从这里可知道是强调继承优秀传统遗产的重要性,显然C选项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复活题意。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的途径2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
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木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25.【答案】 B【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为了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把它们纳入教育,同样强调的是教育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B选项符合题意,教育功能没有发生改变,A选项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C选项错误;D选项与题意无关【考点定位】教育26 . 图10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地指导实践26.【答案】D【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漫画宫意的能力,注意漫画的文字:几十人再多也拉不动影子,本题适合利用排除法,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这是表述不确切,主观认识不一定能正确反映,有时候会是错误的反映,选项B不正确;漫画发挥了集体力量,但是并没有拉动影子,所以不够说服力说明C选项,A选项与题意无关,认识有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认识,但也有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是不能指导实践的,只有正确的认识符合才能指导实践,漫画要拉切影子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考点定位】认识与实践的关系27.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
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27.【答案】D【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家长使孩子超负荷,导致没学到东西,说明家长没有遵循孩子成才的客观规律,选项 B 符合题意;事物不存在矛盾,是错误的表述,排除A;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选项错误;D选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规律的知识28.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 G 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 G 弦的曲子, 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从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答案】D【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体意思是琴家在演奏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最后还是成功了,遇到困难到最后成功说明了他遇到困难,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困难,②正确;他的G弦断了,但是他可以不用G 弦最后能够成功演出,说明了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功底,④符合题意;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避免挫折与困难,但是不是成功的基础,①错误;人的成功需要主观条件与客观客观条件,缺一不可,③错误。
所以选项D 正确。
【考点定位】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29 .图 11 反映了当前市场上存在农民卖菜难与市民卖菜贵①发布蔬菜供求信息,促进产销对接②提高蔬菜种植补贴,扩大种植规模③合理规划蔬菜流通,降低运输成本④改善菜市场卫生环境,提高服务质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答案】【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村料提取关健信息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有:卖菜难与买菜难,发布蔬菜供需信息有利于促进产销对接,可以解决卖与买的困难,①符合题意;提高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规模解决的是缺蔬菜的问题,现在并不是没有蔬菜卖,②不符合题意,合理规划、降低运输成本,可以解决买不到的问题,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题目没有讲到因为服务质量等问题而导致买不到蔬菜,B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经济措施A .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B .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C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D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30 .【答案】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分析表格信息的能力。
;建议本题采用排除法:财政收入高于支出,但这只是年度增长率,因此不能说明财政盈余,A选项不选,表格信息只有2011年的数据,并没有其它年份的比较,因此不能说是增速过快,排练C;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不会抑制个人所得税增长,所以B 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财政31 .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1.【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村料提取关健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的关健信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②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③④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2.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
这些做法能够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③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④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答案】 A【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村料提取关健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的主体意思是政府积极发布H7N9的病例以及防止方案,说明的是政府的办事效率与信息公开,①③符合题意;并没有涉及社会监督与社会矛盾问题,②④无关,选A。
3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下列选项符合依祛行政要求的是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3.【答案】 C【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村料提取关健信息的能力,题目的关键词是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①的主体是法院,③是人大,排除①③,而②④主体是政府,答案选C。
【考点定位】依法行政34 .费孝通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这一理论强调了A .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B .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 .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D .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34.【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村料提取关健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的关健信息:中华民族各有其发展特点,但也有共同的一面,说明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选项C符合题意;中华民族发展不平衡并没有涉及,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凝聚力,排除B;D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的特点35 .某班同学排演政治短剧,下面哪句“国家元首”的台词准确反映了法国政治制度的特征A .可恶的议会,充斥着这么多党派,他们总是翻云覆雨、无所事事B .可恶的议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搁政府议案,我却对其束手无策C .可恶的议会,竞然对政府和我提出不信任案,我将决定解散议会D .可恶的议会,竞然不是由我所属的党派控制,我却还要对其负责35.【答案】 A【解析】本题难度大,法国政府不由议会产生,总理由总统任命,和总统一起行使行政权,但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职能。
总理必须向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弹劾总理。
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法国总统共和制38 . (33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划定了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 2030 年用水效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降低到 40 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 6 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 2030 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95 %以上。
( 2 )实现“三条红线”的控制目标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手”调节。
(7分)(4)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
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12分)38.【答案】⑵①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②降低企业购买节水设备的融资成本,以鼓励企业购买节水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对企业排污征收排污税或对违反排污规定的企业进行罚款。
⑶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场也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局限,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
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⑷倡议:自觉节约用水,如注意拧紧水龙头等。
理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倡议:最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
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答出其他倡议及其理论依据,如倡议参与水价制定、积极建言献策,理论依据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38.【解析】⑵此问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利用利用材料获取答案的能力。
表格里的①要求回答红线,这是材料直接寻找答雾,①对应的措施是达到节约用水的作用,所以是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控制红线;②是回答措施的影响,优先安排企业购买节水设备的贷款,并给予优惠,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鼓励购买节水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③是逆向思维,提措施,增收排污税,增加罚款可以使企业减少污水排放,综上②③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