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合集下载

宝石优化和处理的区别(优化宝石与处理宝石两者的主要区别)–文玩汇

宝石优化和处理的区别(优化宝石与处理宝石两者的主要区别)–文玩汇

宝石优化和处理的区别(优化宝石与处理宝石两者的主要区
别)–文玩汇
宝石优化和处理是两种常见的宝石处理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宝石的质量和纯度的要求不同。

宝石优化是指通过化学处理、机械处理、等离子处理等手段改变宝石的外观、颜色和其他特征,达到宝石的优化效果。

处理宝石的过程通常是将未经处理的宝石浸泡在化学试剂中,使其溶解或改变其晶体结构,提高其价值或稳定性。

处理宝石通常是宝石中较为珍贵和稀有的类型,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

相比之下,处理宝石的优化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手段进行调整,使其变得更加具有价值。

处理宝石处理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在原本不具备优化条件的场合下,通过添加其他化学物质来提高宝石的价值。

例如,将一颗红宝石浸泡在硫酸中以制造出鲜艳的红色,或者将一颗蓝宝石浸泡在盐酸中以制造出漂亮的蓝色,这些处理方法都可以提高宝石的价值。

然而,宝石优化和处理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它们也有其不同之处。

处理宝石通常会对宝石原有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修改,以提高其价值或稳定性。

例如,在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其他化学物质,以改善宝石外观和颜色,或者在原本的晶体结构上添加其他元素,以提高宝石的稳定性。

同时,处理宝石的处理过程通常是非常危险和具有潜在风险的,因为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对宝石造成损伤或污染。

因此,对于宝石优化和处理的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并且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饰品的消费,特别是对各种宝石的消费呈现着显著增长的变化,其中,优质蓝宝石和红宝石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

这就造成了优质蓝宝石和红宝石数量的大幅度减小。

因此,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改色处理和净化技术。

改色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包括热处理、辐照法和表面扩散处理。

净化技术常用的有两种分别是填充处理和穿孔处理。

鉴定一块宝石:首先,要区分鉴定对象是天然宝石还是合成宝石,然后再对天然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关键字宝石, 优化改善, 鉴定技巧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itizens’life, more and more people pursue the decorations of the high quality, especially varieties of the precious stone, which has le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sapphire and the ruby of top quality. So, it is important to optimize the sapphire and the ruby. Color-enhancement process and purification technique are talked about in this article.The color-enhancement process usually concludes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heat treating, radiation and surface diffusion. And crack filling and perforation are the main measures of purification technique. To identify a piece of gem, two identification skills are followed.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the synthetic stone from the natural gem. Secondly, it is to analyze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Key Words gem, optimization measures, identification skills第一章引言红宝石、蓝宝石、钻石和祖母绿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宝石。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产地、特性和鉴别方法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产地、特性和鉴别方法

第二节红宝石和蓝宝石一、概述二、红蓝宝石的基本性质三、红蓝宝石的品质评价四、红宝石的产地及其特征五、蓝宝石的产地及其特征六、红、蓝宝石及仿制品的鉴别七、合成红、蓝宝石及鉴别八、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与鉴别一、重点:1.掌握红、蓝宝石的主要宝石学性质。

2.掌握红、蓝宝石优化处理的方法的特点和鉴定特征。

3.掌握合成红、蓝宝石的合成方法的特点和鉴定特征。

4.了解红、蓝宝石主要产地和产地特征。

二、难点1.掌握蓝宝石的品种和划分依据。

2.理解红、蓝宝石的热处理、扩散热处理的机制。

3.理解红、蓝宝石的质量、内含物与产状的联系。

一、概述红宝石与蓝宝石是非常重要的宝石品种,与钻石、祖母绿、翡翠等名贵宝石组成珠宝市场的主体。

不论是东方或西方文化,都把红宝石和蓝宝石当作重要的宝石,在珠宝习俗中,红宝石是七月诞生石,结婚四十周年的纪念石,蓝宝石是九月诞生石,结婚四十五周年的纪念石。

红宝石与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都为Al 2O 3 ,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呈现不同的颜色,仅因为含有极少量的不同的杂质元素,在矿物学上视为一种矿物,称为刚玉。

红宝石专指红色的刚玉,而蓝宝石虽以蓝色为主,但也指除红色以外各种颜色的刚玉。

例如:绿色蓝宝石、黄色蓝宝石等,虽然蓝宝石的颜色多样,但只视为一个宝石种。

在宝石学中也把红、蓝宝石通称为刚玉族宝石。

世界上有些特别的红、蓝宝石精品,例如,英国皇冠上的Edwardes 红宝石重达成达成167克拉,蓝宝石印度之星重达536克拉。

较小但品质较好的蓝宝石比较多, 而红宝石更为稀少,在当今宝石市场上,品质好、重量达3至4克拉的红宝石已相当罕见,价格也相当的昂贵。

矢菊蓝、透明无瑕、重达5克拉的蓝宝石也同红宝石一样稀有 和昂贵。

这样导致了日益增多的红、蓝宝石的仿制品、合成品和优化处理品进入市场,使得对红、蓝宝石的鉴别日益困难,成为珠宝鉴定的重要课题。

图10-2-1 克什米尔矢菊蓝蓝宝石 图10-2-2 缅甸鸽血红 红宝石 二、红、蓝宝石的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刚玉族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l 2O 3 ,通常有Ti 、V 、Fe 、Mn 、Cr 、Ni 等过渡族的金属元素,以类质同像或者机械混入方式存在于晶体中,它们使红、蓝宝石具有不同的颜色。

宝石优化处理及鉴定.

宝石优化处理及鉴定.

宝石优化处理及鉴定优化处理是通过改变宝石的颜色、光学效应、净度、韧度等以改善宝石的外观和耐久性的过程。

宝石种优化处理方法目的处理后的特征及鉴定钻石辐照褐色→绿色、天蓝色1、色带平行琢型小面,而天然钻石的色带平行晶面。

2、处理过的钻石红区有谱线;3、处理的蓝钻不导电激光钻孔充填去除瑕疵1、镜下可见钻孔通道2、充填裂隙有闪光效应;裂隙中可见气泡;高折射玻璃充填物有细微流动现象。

热处理使黄色系列钻石颜色变浅刚玉热处理还原条件下Fe3+→Fe2+,增加蓝色调1、光谱及荧光特征与处理前不同;2、小面和腰棱处有麻点状凹坑;3、包裹体可呈白色圆形轮廓,不再保持原来晶形。

氧化条件下Fe2+→Fe3+ ,去掉蓝色调出溶金红石增加星光效应溶解金红石减少丝光,增加透明度扩散掺入致色元素使宝石增色1、热扩散处理的有效部分(增色或减色层集中在宝石表面,尤其是棱角处清晰;2、平形琢形宝石的抽滤过量杂质元素使宝石减色刻面可见明显的色带变化;3、放入二碘甲烷液中可见明显的宝石轮廓和颜色层。

注入玻璃、树脂、塑料掩盖裂隙密度和折射率有所不同。

祖母绿注油掩盖裂隙增加透明度1、用顶光源照射,放大镜下观察裂隙处可见不同色光。

2、紫外灯下注油的裂隙会显黄色的荧光;3、稍加热会有油珠渗出。

注入玻璃掩盖裂隙1、放大检查裂隙中常见气泡和流动条纹;2、充填物与宝石本身反射光有差异染色增加绿色裂隙中颜色与宝石的差异。

镀膜或贴箔增加绿色折射率区别;光泽。

托帕石先辐照后加热辐照使之显色,加热去掉杂色,使其稳定,无色→天蓝、粉红色欧泊用糖蜂蜜和硫酸进行染色处理仿制黑欧泊颜色分布在表面;染剂集在裂隙处。

注油塑料、上蜡等充填填补裂隙1、热针头使油珠渗出;2、折射率、密度有所不同。

绿松石染剂染色增色用氨水擦拭,会使染剂褪色注油塑料、上蜡等充填填补裂隙1、热针头使油珠渗出;2、折射率、密度与处理前有所不同翡翠染色染成绿或紫色1、在边缘和裂隙处常有染料集中;2、染紫的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下显很强的橙色荧光;3、染绿的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粉红色;光谱有变化。

宝石学概论:红宝石和蓝宝石处理品的鉴别.

宝石学概论:红宝石和蓝宝石处理品的鉴别.

宝石学概论:红宝石和蓝宝石处理品的鉴别由于天然的优质红宝石和蓝宝石极少,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市场存在将质量较差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原料,通过一系列处理,使其提高质量,包括改变颜色、净度和掩盖裂隙等。

至今为止,市场已有的方法有:1、热处理和扩散处理热处理是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对红宝石和蓝宝石实施加热,使其改变颜色、净度、星光效应等。

目前,热处理已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销售时可以不必特别注明。

扩散处理是将无色刚玉切磨成琢型宝石后,在其表面添加适当的致色剂后进行加热,使致色剂扩散到宝石表面一定深度,并使其产生颜色,从而达到改善的目的。

热处理和扩散处理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方法是:(1)放大观察:宝石表面在热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凹坑,即便重新抛光,某些小面,特别是靠近腰棱的小面仍将残留有凹坑的痕迹,另外,重新抛光将产生多余的小面。

在宝石内部,若原石有矿物晶体包裹体,加热将使被熔融过的晶体变成白色,并有浑圆状的外形,其周围往往还发育圆盘状裂隙。

(2)吸收光谱:经过热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450nm处不显吸收带。

(3)浸液观察:扩散处理的蓝宝石放在折射率为1.74的浸液中,明显可看到颜色主要集中于表面,即主要在小面边棱处。

浸液也使上述表面和内部观察更加清晰。

2、充填处理红宝石和蓝宝石(特别是红宝石)的天然品往往存在各种裂纹或裂隙,它们严重影响宝石的价值,为了掩盖其裂隙,可通过对其裂隙进行充填以达到提高净度的目的。

检测的办法是:用放大观察可见两种现象,其一,跨过充填物和刚玉的界线处可见颜色和光泽的差别;其二,还可看到充填物中的气泡。

不过,做此项工作需非常仔细。

3、注油和染色有损于红宝石和蓝宝石外观的开口裂隙可用注油的办法来将其掩盖。

检测的办法是在反射光下用放大镜观察,可看到裂隙中存在干涉色。

另外,用热针靠近宝石表面,可能从裂隙中吸出油来。

有时红宝石和蓝宝石还存在用染色的办法来改善其颜色的情况。

这种处理宝石可以通过蘸有丙酮的棉签来检查,即用棉签擦洗宝石可使棉签呈现颜色。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1)刚玉类宝石的热处理a T 温度b △ tc Ctd fo 氛)e △ t热处理属优化、市场上的大多数红蓝宝石都是经过热处理的。

应用: a. 削减蓝色 ---高温氧化条件Fe 2++Ti 4+电荷转移产生蓝色Fe 2+Fe 3+,使Fe 2++Ti 4+电子对减少,从而削减蓝色b. 增加蓝色一一高温还原条件c. 去除金红石,增加净度透明度1600C - 1800C 迅速冷却金红石(TiO2)熔融,Ti 进入晶格形成固溶体,消除了金红石d. 产生星光——加热缓慢冷却加热使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的Ti 析出,缓慢冷却而形成金红石丝状物可产生 星光 e. 浅黄一黄绿色刚玉黄色、金黄色蓝宝石在高温氧化条件下,刚玉晶格内原由 Fe 2+造成的氧空位全部填满,Fe 2+氧化 成Fe 3+使刚玉宝石形成黄至金黄色。

f. 改变透明度和颜色斯里兰卡乳白色久达(GeudaS 刚玉,热处理后变得透明,并产生蓝色。

牛奶石(久达刚玉),呈乳白色、灰白色,1200C -1700C,( 1600C±最 好),还原条件,用木炭控制气氛或通入 CO 或氧气控制气氛,长达几星期进行 热处理,有时反复多次,使金红石(TiO2)熔解,进入晶格(透明了),与 卩62+结合产生蓝色。

热处理的鉴定:a. 固态矿物包体熔蚀b. 气液包体炸裂c. 表面可有凹坑、麻点d. 内部出现应力纹(2)表面扩散处理属处理表面扩散处理也称热扩散处理或热化学处理方法表面扩散是在高温或超高压条件下,通过某种元素在宝石中以扩散的方式 来改变宝石内致色元素的种类、含量和元素间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变宝石外观 特征(如颜色、透明度等)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

宝石表层所形成的颜色层称扩散层(渗层)Cr 3+—红色刚玉》1600C升温速度 恒温时间 氧化还原条件(气 退火时间F叶Ti —蓝色Ni —黄色C叶Ni—橙黄Cb蓝色※扩散处理红宝石鉴定特征a. 颜色:早期石榴红色,带明显的紫色、褐色色调新产品有不同深浅的红色,颜色不均匀,常呈斑块状b. 放大检查:样品浸于二碘甲烷中,可见红色多集中于腰围、面棱及开放裂隙中c. 荧光:Sw可有斑块状蓝白色磷光d. 二色性:模糊,有时黄/棕黄。

红宝石的特征与优化处理

红宝石的特征与优化处理

红宝石的特征与优化处理一、红宝石基本特征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₂O₃)。

红色来自铬(Cr),主要为Cr₂O₃,含量一般0.1~3%,最高者达4%。

红宝石质地坚硬,硬度仅在金刚石之下。

其颜色鲜红、美艳,可以称得上是“红色宝石之冠”。

红宝石一般会有裂纹,没有一点裂纹及瑕疵的红宝石是极少见的,所为“十红九裂”。

红宝石中最常见的瑕疵是小的针状杂质,称为“丝状物”。

因为每颗红宝石都是在自身独特的环境中形成的,每颗宝石均含有赋予其精确颜色的痕量矿物质组合以及独特的识别标记或杂质。

结晶习性:属三方晶系、复三方偏方面体晶类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折射率: 1.762- 1.770 (+0.009, -0.005)双折射率: 0.008-0.010色散:低0.018多色性: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紫红/褐红,深红/红,红/橙红,玫瑰红/粉红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或十二射星光摩氏硬度: 9SG (相对密度) : 3.99- 4.00解理:无解理,底面裂理发育色彩来源:微量铬使它显红色,铬含量越高越红,最红的俗称“鸽血红”出生地:主要为火成岩或变质岩地区二、常见优化处理红宝石常采用的优化处理方法有:热处理、浸有色油、染色处理、充填处理及表面扩散处理。

红宝石的热处理基本过程是将宝石放置在加热设备中使其中致色离子的含量、价态和晶体结构等发生变化,进而去除蓝色成分,形成和获得更好的红色。

这种方法历史悠久,其结果稳定、持久而被人们所接受。

红宝石的浸有色油处理基本过程是将宝石放入红颜色的油中进行浸泡,然后取出,达到改善颜色和透明度的目的。

这种方法因其结果不稳定、不持久而不被人们接受。

红宝石的染色是一项古老的优化处理技术,基本过程是将经过淬火的宝石放入不易褪色的无机和有机染料中,在低温加热条件下进行浸染,使之着色。

这种方法因其结果不稳定、不持久,也不被人们所接受。

红蓝宝石的合成优化处理鉴别

红蓝宝石的合成优化处理鉴别

红蓝宝(刚玉)总结鉴定需要解决的问题1是否是红宝石、蓝宝石?2是否是合成品?3是否经过了热处理?4是否经过了扩散处理?5是否经过了充填处理?6是否经过了染色处理?7是否经过了辐照处理?红宝石的产地及其特征世界上有许多红宝石产地,主要产地有缅甸、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越南等,各个产地的红、蓝宝石都会由于其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而也各具某些特征,依此可判断某一红宝石或蓝宝石的来源,做出产地鉴定。

1.缅甸抹谷红宝石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产地,以鸽血红闻名于世,以致于“缅甸红宝石”成为商业上优质红宝石的代名词。

红宝石采自冲积或残坡积砂矿之中,其含矿母岩为大理岩。

大理岩中侵入有花岗质正长岩,而红宝石则分布在接近正长岩的大理岩中。

典型的产地特征有:(1)流纹状色带:红色分布不匀,可出现流纹状的、团块状的色斑,被形象地称为“糖浆状”的色带。

(2)双晶和水铝矿管状体:聚片双晶常见,平行于菱面体的面,偶然还会出现另一个方向的聚片双晶,两组双晶几乎以90度的面角相交。

沿着两双晶面的交线,经常会有由细小的水铝矿微晶集合形成的管状体。

沿双晶面交线分布是水铝矿在刚玉宝石中的一种习性,在许多不同产地的刚玉宝石中都可以见到。

(3)补钉状金红石针:短针状金红石密集成白色团块状不均匀地分布在红宝石中,如同“补钉”。

最具有产地意义的特征是:流纹状色带与短针状的金红石相伴出现,方解石晶体与致密网状的金红石针共生。

常见的其他包体还有,无色透明菱面体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磷灰石和尖晶石等。

此外还只有石榴石、榍石、磁铁矿和黑云母等。

偶尔可见充填了液体的空穴或负晶。

2.缅甸孟素红宝石孟素(Mong SHu)是90年代发现的红宝石新产地,位于抹谷南东方向约200公里。

红宝石产于残坡积层,其来源与下伏的大理岩密切相关,典型的产地特征有:(1)颜色和色带:紫红色至褐红色,红宝石晶体的中心常见有深蓝紫色的核心,经热处理后,深蓝紫色色斑多少消除,并呈暗红色至红色,有时还形成白色的絮状物,导致透明度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1)刚玉类宝石的热处理
a T温度刚玉≥1600℃
b Δt 升温速度
c Ct 恒温时间
d fo 氧化还原条件(气氛)
e Δt 退火时间
热处理属优化、市场上的大多数红蓝宝石都是经过热处理的。

应用:
a.削减蓝色——高温氧化条件
Fe2++Ti4+电荷转移产生蓝色
Fe2+Fe3+,使Fe2++Ti4+电子对减少,从而削减蓝色
b.增加蓝色——高温还原条件
c.去除金红石,增加净度透明度
1600℃-1800℃迅速冷却
金红石(TiO2)熔融,Ti进入晶格形成固溶体,消除了金红石
d.产生星光——加热缓慢冷却
加热使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的Ti析出,缓慢冷却而形成金红石丝状物可产生星光。

e.浅黄—黄绿色刚玉黄色、金黄色蓝宝石
在高温氧化条件下,刚玉晶格内原由Fe2+造成的氧空位全部填满,Fe2+氧化成Fe3+使刚玉宝石形成黄至金黄色。

f.改变透明度和颜色
斯里兰卡乳白色久达(Geudas)刚玉,热处理后变得透明,并产生蓝色。

牛奶石(久达刚玉),呈乳白色、灰白色,1200℃-1700℃,(1600℃±最好),还原条件,用木炭控制气氛或通入CO或氧气控制气氛,长达几星期进行热处理,有时反复多次,使金红石(TiO2)熔解,进入晶格(透明了),与
Fe2+结合产生蓝色。

热处理的鉴定:
a.固态矿物包体熔蚀
b.气液包体炸裂
c.表面可有凹坑、麻点
d.内部出现应力纹
(2)表面扩散处理属处理
表面扩散处理也称热扩散处理或热化学处理方法
表面扩散是在高温或超高压条件下,通过某种元素在宝石中以扩散的方式来改变宝石内致色元素的种类、含量和元素间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变宝石外观特征(如颜色、透明度等)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

宝石表层所形成的颜色层称扩散层(渗层)
Cr3+→红色
Fr+Ti→蓝色
Ni→黄色
Cr+Ni→橙黄
Co→蓝色
※扩散处理红宝石鉴定特征
a.颜色:早期石榴红色,带明显的紫色、褐色色调
新产品有不同深浅的红色,颜色不均匀,常呈斑块状
b.放大检查:样品浸于二碘甲烷中,可见红色多集中于腰围、面棱及开放裂隙中
c.荧光:Sw可有斑块状蓝白色磷光
d.二色性:模糊,有时黄/棕黄。

e.R·1:具异常折射率,最高可达1.80
Δ扩散蓝宝石的鉴别:术科考试可有此样品
Fe+Ti
I型颜色层0.004-0.1mm
II型颜色层可达0.4mm
a.颜色: I型灰蓝色、雾状外观
I型清澈的蓝色、蓝紫色,颇似天然优质蓝宝石
b.具热处理特征
c.腰、棱、凹坑、裂隙处颜色集中
d.某些样品Sw白垩状蓝或绿色荧光,另一些样品Lw蓝、绿,甚至橙色荧光
Co扩散处理蓝宝石
鲜艳的钴蓝色,市场少见,偶尔可检测到
鉴定特征:
a. 钴蓝色有许多颜色略浅的斑点,棱线颜色变浅
b. 折射率超出折射仪测量范围
c. 分光镜:钴吸收谱——三条吸收带
铍扩散处理红、蓝宝石
2003年亚洲珠宝报道,国际珠宝市场上近年来出现一些颗粒大、瑕疵少、品质很好的橙红、粉红和红色刚玉宝石,很受欢迎(2002年初流向市场)这些漂亮的红宝石并非铬谱,而是铍扩散处理的刚玉,是产自马达加斯加和坦桑尼亚的刚玉类宝石改善所致。

1750℃以上+Be2+等材料粉末,高温氧化条件下进行Be表面扩散处理而成。

铍扩散处理红宝石的鉴别:
a.具热处理特征:内部应力纹,表面熔蚀纹、麻点
b.无铬谱:只是黄绿区宽吸收带,其它谱线不典型
c.荧光:无或极弱的淡绿色荧光(天然红色荧光)
d.微量元素:激光等离子质谱仪测试Be表层高,往里迅速减少
高温氧化条件下,Be可进入到宝石较深的地方,随Be扩散深度不断增加,颜色也发生变化,从黄—橙黄—粉橙—橙粉—橙—橙红—红色※表面扩散处理星光宝石
刚玉宝石经表面处理可产生星光蓝宝石和星光红宝石
表面扩散处理星光蓝宝石在我国已面市
其折射率、密度及气液包体等特征与天然蓝宝石相同
※表面扩散星光蓝宝石鉴别特征:
a.颜色:具灰黑色调的深蓝色,弧面型底部或裂隙内有红色斑块状物质
b.星光特点:星线均匀,星光完美
c.放大检查:星光局限于表面,表面有一层极薄的絮状物,由细小白点聚集而成,无三组定向排列的金红石丝状物(放大3000倍也未见,电子显微镜)
d.荧光:无反应,部分样品红色色斑可发红色荧光
e.Cr2O3含量:异常可达4%,油浸观察表面呈现红色,具轮廓清晰的红色色圈。

(3)染色红宝石
将劣质刚玉宝石,即颜色浅淡、裂隙发育者放进有机染料溶液中浸泡、加温,使之染上颜色。

鉴定特征:
a.光泽弱
b.颜色集中于裂隙或凹坑中
c.可有荧光、二色性,吸收光谱异常
(4)充填红宝石
注胶或充填玻璃等以掩盖裂隙
鉴别:
a.裂隙内充填物,光泽,颜色与红宝石不同
b.可有残留气泡
(5)辐照处理
刚玉产生黄色—橙色,不稳定
红宝石:热处理——优化
浸有色油、染色、充填、扩散——都属处理
蓝宝石:热处理——优化
扩散、辐照——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