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教案一:《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秋天景色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引导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2.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1.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2.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秋天元素,如落叶、秋天的画作等。

二、课文阅读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五彩缤纷”“清凉”“金黄”等。

2.讨论课文中的秋天景色,如“枫叶红了,菊花开了”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

四、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秋天有哪些有趣的活动?2.分享自己的秋天故事,互相交流。

3.用课文中的词语编写一段关于秋天的日记。

2.拓展活动:让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诗句、词语,进行分享。

教案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资源。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描绘西沙群岛的美。

教学重点:1.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知道它在哪里吗?2.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二、课文阅读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富饶”“瑰丽”“碧绿”等。

2.讨论课文中的西沙群岛景色,如“海水碧绿,珊瑚五彩斑斓”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西沙群岛的美。

四、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西沙群岛有哪些值得开发的资源?2.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互相交流。

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教材

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教材

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教材1《大海的歌》天和海蓝色的雾,蓝色的云;蓝色的波纹(wén),蓝色的潮(cháo)声。

无边的海,像是一面大玉镜。

耸立着天,天变蓝了;耸立着鸟,鸟也变蓝了。

青莲(yǎn城陷┩房矗天变为了海。

那云,就是甩fān滑B90tén赖牟流;那鸟,就是往来穿行(suō)的鱼群。

海上的风海上的风是花神,他一来,就绽(zhàn)上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就是琴(qín)师,他一来,就疏出来万种乐曲……海上的风是大力士,他一来,就放走万片渔帆(yúfān)……海上的风是狮子他一瞪,就刮起滔(tāo)天波浪……大海睡了风儿不惹出了,浪儿不苦笑了。

深夜里,大海睡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著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hān)声。

2《帽子和鸟窝》山坡上有一片青青的草地。

一群小男孩儿在草地上翻哪、滚哪,痛痛快快地耍闹着。

直到报时鸟叫“不早了,不早了”,他们才想起已经是下午了,于是就一窝蜂地跑下山去。

忽然,翔翔一捏脑袋,尖叫出来:“帽子!我的帽子偷在草地上了!”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忙翔翔去找帽子。

要是,帽子还在草地上。

咦(yí)!那就是什么?躺在帽子里,朝孩子们一接收器,又一接收器。

孩子们哼(rǎn城陷┢鹄矗骸八墒螅∫恢淮笏墒螅孩子们的叫声太大,把松鼠吓跑了。

松鼠跑得太慌张,腰被帽子上的绸(chóu)带缠(chán)住了。

它一跑,帽子也被拖走了。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松鼠更慌了,急忙爬上一棵松树,帽子也被带到树上去了。

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nài)何地下山去了。

第二天,翔翔打听了几根又粗又短的竹竿(括n),约了他的小伙伴,来到松树林,必须把松树上的帽子放[tiǎo]下来。

他们追到那棵松树下面一看看,松鼠无此了。

这回,那只小松鼠可以没再把帽子偷走,绸带摆在树枝上,帽子像是一只篮子似的吊(diào)着。

2024年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尊重多元文化。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理解。

2.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课文主题。

2.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教师辅导,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词义、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学习修辞手法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举例说明,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拓展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章,拓宽知识面。

3.课堂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品质。

4.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主题。

5.课堂小结五、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课堂表现,如发言、讨论、练习等。

3.期中、期末考试相关内容。

s版_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s版_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1—16课)第一课一、生字纹(花纹)(波纹)映(反映)(放映)仰(敬仰)(仰望)翻(翻滚)(推翻)滚(滚动)(滚筒)奔(奔跑)(奔驰)腾(奔腾)(欢腾)琴(钢琴)(弹琴)奏(伴奏)(弹奏)帆(帆船)(一帆风顺)睡(睡觉)(睡眠)闹(热闹)(吵闹)二、形近字映(照映)仰(仰望)翻(翻开)腾(腾飞)琴(钢琴)殃(遭殃)印(印章)番(番茄)滕(滕州)琵(琵琶)奏(奏乐)帆(帆船)睡(睡衣)闹(热闹)泰(泰山)凡(平凡)锤(千锤百炼)闲(休闲)三、多音字è(快乐)ào(睡觉ēi(背包)è(音乐)é(觉得)èi(后背)四、笔顺仰: 仰(6画)帆: (6画)五、会认的字波纹wén潮cháo声仰yǎng头翻fān滚奔腾téng穿梭suō绽zhàn开滔tāo天波浪鼾hān声六、 近义词:翻滚—翻腾 奔腾—奔跑 绽开—开放反义词:奔腾—静止第二课一、生字帽(帽子)(草帽) 坡(山坡)(斜坡) 耍(玩耍)(耍闹) 朝(朝鲜)(朝代) 慌(慌忙)(慌张) 腰(弯腰)(腰带) 奈(无奈)(无可奈何) 何(任何)(何时) 竿(竹竿)(鱼竿) 约(约定)(节约) 篮(篮球)(竹篮) 吊(吊车)(吊扇) 蛋(鸡蛋)(蛋糕)二、形近字帽(帽子)坡(山坡) 耍(玩耍)朝(朝代) 慌(慌忙) 冒(冒险) 玻(玻璃) 要(要好) 嘲(嘲笑)谎(谎话) 腰(弯腰)奈(无奈) 何(任何)竿(竹竿) 约(节约) 要(要好) 夸(夸张) 河(山河) 杆(电线杆) 药(中药) 篮(篮球) 吊(吊车) 蛋(鸡蛋)蓝(蓝天) 币(钱币) 蚕(蚕丝)三、多音字áo (朝代)āo(挑选ì(似乎) āo (朝气)ǎo (挑战)ì(似的)四、笔顺何: (7画)五:会认的字嚷r ǎng 起来 绸ch óu 带 缠ch án 住 孵f ū小鸡六、近义词:突然—忽然 慌张—慌忙 议论—讨论反义词:慌张—沉着第三课一、生字戏(戏曲)(游戏) 易(容易)(平易近人) 碗(菜碗)(饭碗) 根(树根)(根本) 飘(飘扬)(飘浮) 扇(扇子)(电扇) 浮(漂浮)(浮力) 若(若非)(假若) 散(散步)(散会) 夕(夕阳)(朝夕) 越(越过)(超越) 骄(骄傲)(骄阳) 傲(骄傲)(傲慢)二、形近字戏(游戏)碗(饭碗) 根(树根)飘(飘扬) 扇(扇子) 找(查找) 婉(委婉)恨(仇恨) 票(车票)扁(扁豆) 浮(漂浮)若(假若) 散(散步) 骄(骄傲) 傲(骄傲) 俘(战俘) 苦(刻苦) 撒(撒网) 娇(娇气) 熬(熬夜)三、多音字é(和平)ān(扇动ǎn (散户) ò(和稀泥)àn (扇形)àn (散步)四、笔顺越: (12画)五、会认的字长廊l áng 破裂li è 和hu ò弄溶r óng化 蘸zh àn 上 粘ni án 稠ch óu 清澈ch è 圆润r ùn 玲l íng 珑l óng 脆cu ì弱 扯ch ě得 颤ch àn 巍w ēi 巍w ēi 悬xu án 着 散s ǎn 裂 渡d ù过六、近义词:清澈—清亮 脆弱—软弱快乐—快活 骄傲—自豪 反义词:清澈—浑浊 脆弱—坚强快乐—忧伤 骄傲—谦虚 七、 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第四课一、 会认的字扔r ēng 掉 有趣q ù 垒l ěi 起 城堡b ǎo围筑zh ù 魔m ó王 攻g ōng 打 驾驶sh ǐ 轰炸zh à 反驳b ó 火药y ào二、多音字zh à(炸弹)á(炸油条)三、近义词:周围—四周 凶狠—凶恶美丽—漂亮 方法—办法 赞赏—赞扬 坚持—保持反义词:凶狠—慈祥 美丽—丑陋赞赏—斥责 胜利—失败 开心—痛苦 坚持—放弃语文百花园一一、衤:衬 衫 袜 被 裤礻:神 祝 福 祸 祈二、尾巴长长的泡泡圆圆的牛角尖尖的月亮弯弯的雪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绿色的草地三、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这是南宋(朝代)诗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1. 单元一:金色的秋天(第13课)第1课:《秋天的雨》第2课:《秋天的颜色》第3课:《秋天的信》2. 单元二:多彩的生活(第46课)第4课:《美丽的树叶》第5课:《金黄的玉米》第6课:《绿色的课本》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课:《秋天的雨》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c.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第23课、第46课,参照第1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秋天的美2. 板书内容:第1课:《秋天的雨》a. 秋天的特点b. 作者对秋天的喜爱第23课、第46课,参照第1课的板书内容进行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秋天的画。

b. 仿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2. 答案:a. 学生作品,教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a. 开展“寻找秋天的足迹”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的变化。

b. 举办“我眼中的秋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颗小豌豆》教学PPT课件(3篇)

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颗小豌豆》教学PPT课件(3篇)
大豌豆滚呀滚呀,滚到了草丛中,他看见一只可爱 的小白兔正在刨土,大豌豆惊奇地问:“小白兔,你在 干什么呢?”小白兔回答:“我在建造房子呢!”大豌 豆这才恍然大悟。
写一写
大豌豆告别了小白兔又滚呀滚呀,他滚到了一颗大 松树旁,一只松鼠从树上跳了下来,大豌豆问:“你的 尾巴真漂亮,你是谁呀?”“你不知道我是谁?告诉你 呀,我就是鼎鼎有名的松鼠,今天,你就是我的美味盘 中餐了。”松鼠说完就扑向大豌豆,大豌豆见了吓得屁 滚尿流,他赶紧逃跑,松鼠紧追不舍,大豌豆看见前面 有个土缝便滚了进去,松鼠不知道大豌豆滚到哪里去了, 只好无可奈何地走了。
豌豆
理想
性格
最大的一颗 第二颗
跑到很远的地方,谁也追不 上他
飞到太阳里去
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痴心妄想,爱炫耀
懒洋洋的两颗 滚到哪,就在哪睡一觉
满足现状,贪图安逸
最小的一颗 能为大家做点儿事
乐于助人
小房子打开后你读懂了什么?
小姑娘的病那样重,怎么好 起来的?
品一品
• 那颗最小的豌豆实现了自己“为大家做点儿事”的理 想了吗?
• 完成同步训练20课。
按照这个线索,体会小豌 豆对小姑娘的爱。
长出小叶
长出豆

猛劲儿的长
开出粉红的花儿
你喜欢小豌豆吗,为什 么。想象一下其他的四 颗小豌豆又会发生什么 故事呢?写一写。
三年级S版语文上册
一颗小豌豆
两头尖尖, 肚儿圆圆, 脾气不小, 内藏元宝。
豌豆
豌 豆 花
豌 豆
课文讲了一颗小豌豆什么样的故事, 请你说一说。
• 他是怎么实现的呢? 1. 他到了哪里?
一座小楼的窗台上的一条裂缝里 2. 这座小楼里住着什么人?
一位小姑娘 3. 这个小姑娘怎么了?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秋天的雨》详细内容: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词语理解,句子分析。

2.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详细内容:古诗阅读,诗意理解,生字词学习,诗句赏析。

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详细内容: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词语理解,句子分析,课文主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提高字词运用能力。

2.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句子结构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分析和运用,阅读理解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文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导入《秋天的雨》一课。

a. 让学生谈谈对秋天的认识。

b. 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老师讲解生字词,分析句子结构。

c. 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a. 选择一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讲解。

b. 分析题目,讲解答题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标注生字词。

2. 列出重点句子,进行句子分析。

3. 概括课文主旨,展示思维导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b.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c. 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问题答案见课文解析。

c. 作文范文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相关读物。

b. 开展实践活动,如秋游、观察日记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c. 组织课后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语文素养。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美和生活中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子结构和段落构成的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词语积累,阅读理解,表达与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语文乐园一至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词语、句子和段落。

3. 精读课文:详细讲解单元一至四的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展示课文结构、修辞手法等,右侧展示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词语造句。

(2)运用修辞手法,改写课文中的某一段落。

(3)根据单元主题,编写一篇小作文。

作业答案:(1)例:秋天的雨,轻轻地,悄悄地,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

(2)例:秋天的风,像一位温柔的姑娘,轻轻地抚摸着大地。

(3)例: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落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是第一单元的一组儿童诗。

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重难点放在: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和欣赏录像使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联想的能力。

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奇妙。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你见过的大海什么样?你能仿照《海上的风》描述自己见过的海吗?通过这样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

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

发展想象力。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

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

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

把课文读熟。

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
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课件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播放录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此处设计考虑到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品味、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

在读书的基础上仿写,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机。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会认字。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

(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

(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部件拼摆,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观察、讨论、
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评价他人的能力。

] 3.检查背诵情况。

4.手抄报的展示、评议。

(1)评议内容是否丰富。

(2)评议版面设计是否合理。

(3)评议色彩是否丰富、美观。

(4)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

板书设计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
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