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窦娥冤》实用课件
《窦娥冤》教学课件(32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有关知识以及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
性;
2.把握窦娥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 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 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不仅写作
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
试想一个心地如此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 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 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 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 重。困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为 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
刻。
5.通过婆媳的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 果。 【提示】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 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 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 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 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 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 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 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 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楔 子: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脉络梳理 。 第一折:婆婆遭劫,二张搭救;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
第二折: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 第三折: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
故事梗概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 蔡婆婆二十两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把窦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课件 (30张PPT).ppt

第 晓 知
矛情
贰 盾 节
然而 后后 论识
章 事 人
。,
传 统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剧的主要内容
窦娥受张驴儿诬陷被桃 杌屈打成招,发下三桩 誓愿后含冤而死。
请结合下面的示例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各折的主要情节 示例 :楔子 窦天章卖女 蔡婆婆收媳
3 .刑场发下三桩誓愿
窦娥发下了哪三桩誓愿?她 发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我 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情节?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 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 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 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 能够惩治邪恶
2.我一马难将两鞍鞲。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 其实做不得。 (张驴儿云)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你这等瘦弱 身子,当不过拷打,怕你不招认药死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 早些与我做了老婆,倒也便宜了你。 (正旦云)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
3〖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 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 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采茶歌〗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 则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天哪!怎么的覆盆不 照太阳晖!
二、元 代 杂 剧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三、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 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 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 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 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 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窦娥冤上课实用相关的课件PPT课件

04 窦娥冤的文学价值
CHAPTER
窦娥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01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的杰出代 表,被誉为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02
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 表现力,使窦娥冤成为研究中国 戏曲艺术、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 重要素材。
窦娥冤的文学风格
窦娥冤在文学风格上采用了浪漫主义 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既富有浓 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幻色彩。
参与课堂讨论。
窦娥冤的课件制作
课件内容
包括《窦娥冤》的剧情简介、人物关系图、重要场景和情节的图片、 视频等。
制作技巧
使用PPT或其他课件制作软件,注意布局、配色、字体等视觉效果, 同时加入适当的动画和音效,增强课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更新与维护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反馈,及时更新课件内容,确保课件与教学目标 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窦娥冤的教学视频
视频内容
包括《窦娥冤》的经典演出片段、专家解读、教学示范等。
视频质量
确保视频清晰、稳定,同时注意音量和语速的调整,确保 学生能够听清楚、看明白。
使用方式
结合课堂教学需要,适时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形象,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复习 和拓展的资源。
谢谢
THANKS
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窦娥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 对社会不公发出了强烈的 抗议和谴责。
03 窦娥冤的主题探讨
CHAPTER
窦娥冤的悲剧主题
窦娥冤的悲剧主题
窦娥的悲惨命运和无辜受难,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
悲剧元素分析
从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分析窦娥冤的悲剧元素,探究其 悲剧美学的表现。
《窦娥冤》课件(16张PPT)

《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 情?
• 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 用?
• 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
颠倒
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 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
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 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 婆婆的挂念;
• 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
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 可以增强悲剧气氛; • 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 希望的是什么?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 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 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 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 这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说说
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明确:浪漫主义手法;
• 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能增强悲剧气氛。
从观众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 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 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窦 娥 冤
关 汉 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 (今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我国古代最 早的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 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 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关汉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窦娥冤》(全名《感
天动地窦娥冤》),其他代表作《救风尘》《望江 亭》《单刀会》《西蜀梦》散曲《南吕· 一枝
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 “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 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 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 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 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正义,杀 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愿望。
《窦娥冤》ppt课件

情节结构
第一层 【端正好】【滚绣球】
第二层 【倘秀才】至【鲍老儿】
第三层 【耍孩儿】至【煞尾】
任务一:谁识窦娥女
➢ 表现一:窦娥斥责天地鬼神【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
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 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 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 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 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 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 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杂剧剧本
①唱: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②科:关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舞台指示,又称科范、科介。
③白:“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之间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誓愿内容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抗旱三年
时间
瞬间 一段时间 三年 时间越来越长
地点
法场
荒野
山阳 范围越来越广
监斩官态度 答应
不信
怒喝 态度越来越强烈
誓愿目的
希望在场的人 希望上天了解 希望上天惩治
了解她的冤屈 她的冤屈
坏人
任务一:谁识窦娥女
➢ 表现三: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思考:窦娥之前斥责上天的行为与现在求助上天的行为是
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矛盾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1.表明窦娥的反抗不彻底。她对上天的斥责、怀疑实质是对封建社会神权 的质疑,但窦娥在最后求助的对象仍然是上天,体现了她的局限性。 2.表明社会黑暗、官场的腐败、百姓求助无门的社会现实。现实中无法实 现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只能借助于上天的力量的无奈。 3.升华悲剧内涵。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善良美好的窦娥无法 洗清冤屈,说明这是一个无法昭雪的注定的悲剧。
《窦娥冤》PPT优秀课件

4、为什么给窦娥平反的必须是窦天章?
因为此案已经没有任何其他利害人提起申诉。只有让窦娥家属出 场,这场冤案才能洗雪。
二 文本感知
1.参看注释,概括故事情节。
楔子(序目):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二折(发展):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高潮):窦娥怨恨,死前宣誓 第四折(结局):窦父巡查,冤情昭雪
【端正好】
指斥天地
冤
【滚绣球】
解赴刑场 鸣冤叫屈
【倘秀才】
【叨叨令】
后街相见
【快乐三】
婆媳诀别
悲
【鲍老儿】
诉说冤情
【耍孩儿】
所谓的“折”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幕”,第一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又说 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以包含多 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四个阶段,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序的套数构成。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 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 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 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杂剧中它所起的是绵密 针线或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如王实甫《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杨景贤《西游
记》六本二十四折,每本戏仍是四折。这很像后世的连台本戏或连续剧。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 (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个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 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艺术情势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作家作品
关汉卿自我评价
“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 zhòu,会弹丝, 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 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 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窦娥冤》PPT优秀课件

《窦娥冤》PPT优秀课件contents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剧情梳理与角色分析•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目录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于金末元初,一生历经多个朝代更迭,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对后世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汉卿生平及成就《窦娥冤》创作背景《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元代。
作品取材于民间传说,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反映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表达了作者对受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控诉。
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戏剧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多次改编和演出,成为中国戏剧艺术的瑰宝之一。
《窦娥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元杂剧之冠”。
文学地位及影响02剧情梳理与角色分析窦娥蔡婆婆张驴儿桃杌主要人物角色介绍本剧的女主角,一个美丽、善良、孝顺的少妇,因受冤屈而悲惨死去,成为千古传颂的冤案代表。
蔡婆婆的儿子,一个无赖、恶霸,企图霸占窦娥为妻,是窦娥冤案的直接制造者。
窦娥的婆婆,一个贪财、势力、狠心的老太婆,是窦娥冤屈的源头。
当地的贪官污吏代表,收受贿赂,草菅人命,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社会根源。
第四折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巡查此地,重审此案,为窦娥平反昭雪。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证明自己的冤屈。
第二折桃杌收受张驴儿的贿赂,将窦娥屈打成招,定为死罪。
楔子介绍窦娥的家庭背景和蔡婆婆的贪财行为,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第一折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为妻,被窦娥拒绝后,恼羞成怒,将蔡婆婆毒死并嫁祸给窦娥。
故事情节梳理戏剧冲突与高潮呈现戏剧冲突本剧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窦娥与张驴儿、桃杌之间的斗争,以及窦娥内心的挣扎与抗争。
《窦娥冤》PPT精品课件

创作背景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 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 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 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 案多得数也数不清。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 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情势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 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单刀会》 马致远(曲状元):散曲《天净沙·秋思》、 杂剧《汉宫秋》 白 朴:杂剧《墙头立刻》《梧桐雨》 郑光祖:杂剧《倩女离魂》
元曲压卷之作: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
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 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 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在内容上,杂剧的每一折均由唱、白(道白或说白)、科(唱、 白以外的动作)三部分组成。
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包括宫调曲牌名称和曲词。剧本里唱词 前面都标明宫调与曲牌的名称,如[正宫·端正好]、[商调·集贤宾],“正 宫”“商调”是宫调名称,“端正好”“集贤宾”是曲牌,即曲子的名 称。曲谱是固定的,戏曲家按谱填词即可。元杂剧规定一折戏只能唱 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首尾一韵;还规定一本戏由一个角色唱到底, 其他演员只有道白。
情节梳理
不想俺婆婆偶然发呕,不要汤吃,却让与老张吃,随即七窍流血死了。张驴儿 便道:“窦娥药死俺老子,你要官休?要私休?”我便道:“怎生是官休?怎生是私 休?”他说:“要官休,告到官司,你与俺老子偿命;若私休,你便与我做老婆。” 你孩儿便道:“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不与你做媳妇,我甘心和你 见官去。”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吊拷绷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 认。怎当州官见你孩儿不认,便要拷打俺婆婆;我怕婆婆年老,受刑不起,只得屈认 了。因此押赴法场,将我典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荀慧生 后: 左(程砚秋)
中(梅兰芳) 右(尚小云)
梅兰芳(1894一1961) 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 州,出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 家,很早就学了《战蒲关》、 《三娘教子》等青衣戏。十 一岁开始登台,十四岁时, 搭入喜连成科班。早期演出 以青衣戏为主。随即学演了 花旦戏和刀马旦戏,代表剧 目有《霸王别姬》、《贵妃 醉酒》、《穆柯寨》、《五 花洞》等戏.
高中新课程必修课件
关 于 戏 剧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重点掌 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 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 传奇。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 词、宾白和科介。
二、鉴赏戏曲语言的方法
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 宾白、科介相结合,整体鉴赏。
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 其中的古白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 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常 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 等修辞方法。
三、欣赏古代戏曲艺术手法
想象、夸张和借景抒情, 是古代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
鉴赏时,要着眼于艺术效 果,通过揣摩语言来体会想象、 夸张手法所表现的浪漫色彩, 以及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优 美意境,认识它们对表现剧情 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 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 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 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 古剧”。
二、元 代 杂 剧
散曲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A、120多种
B、80多种
C、200多种 D、360多种
戏曲种类:
京剧、晋剧、蒲剧、雁剧、秦剧、吉剧、豫剧 吕剧、淮剧、沪剧、越剧、婺剧、绍剧、徽剧 闽剧、赣剧、汉剧、湘剧、祁剧、潮剧、桂剧 壮剧、川剧、黔剧、滇剧、傣剧、藏剧、粤剧
昆曲、高腔、评剧、越调、彩调、梆子腔 二人台、龙江剧、黄梅戏、莆仙戏、梨园戏
黑脸
脸谱中通常 用来表现性 格卤莽的正 派角色。
金银脸
脸谱中通常用 来表现神仙鬼 怪,有时用在 番邦大将的脸 上。
关红公忠
曹白操奸
程咬金
张飞
时迁
钟馗
潘仁美
1、下列哪项不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C A、希腊的悲喜剧 B、印度的梵剧 C、俄罗斯的芭蕾剧 D、中国的戏曲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D
戏剧的特点 元代杂剧简介 《窦娥冤》研读
对
两副对联说的是哪 种艺术形式?
联
欣 三五步走遍天下 赏 六七人百万雄兵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方便 说好则好,说歹则歹,好歹只演三天
舞台布置— 一桌二椅
小生 净
丑 老生
老旦
花旦
武旦
正旦
主唱(主角)
正旦(女主角) 正末(男主角)
其 它(配角)
四、清 代 花 部
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 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 起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 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 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为 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 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戏 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高甲戏、采茶戏、皮影戏、滑稽戏 河北梆子、上党梆子、山东梆子、
河南曲剧、湖南花鼓
你能帮下列剧种找到自己的家吗?
越剧 豫剧 评弹 坠子 快书 浙江 广东
名家介绍
• 本世纪20年代京剧旦行 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 性的演员:梅兰芳,尚 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四大名旦各树一帜,雄 踞舞台。四大名旦在艺 术上不断进取,表演, 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 门剧目陆续问世,蔚成 流派。
净(花脸) 卜儿(老太婆) 孛老(老头)
——戏曲的四种艺术手段
唱
念做 打
脸谱的含义
红脸
脸谱中最“正” 的颜色,往往 用来表现忠义 之士。
黄脸
脸谱中通常 用来表现残 暴的角色。
白脸
脸谱中最邪的 颜色,只有大 奸之人才可以 “享受”这一 级待遇。
蓝绿脸
通常用来表现 江湖的草莽豪 杰或者一些性 格豪爽的人。
三、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 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 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 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 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 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戏剧的特点
温
☆ 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故 知
☆ 时间空间高度集中
新
☆ 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中 国
《汉宫秋》-元·马致远
四
《梧桐雨》-元·白朴
大
古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典
悲
剧
元人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 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一、宋 元 南 戏
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元 末在南方盛行。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 。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 出。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 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剧本上凡需角 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角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 、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角色皆为 配角。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代表作是元人高则诚(高明)的《琵琶记》。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