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课件——《窦娥冤》滚绣球
高中语文《窦娥冤》PPT课件

请简要概括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三
桩
血溅白练
誓
六月飞雪
愿
亢旱三年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运用了什么典故?说明她 所希望的是什么?每桩誓愿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誓愿
所用典故
誓愿实质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因邹衍
亢旱三年
东海孝妇
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 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 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四折
窦天章一举及第,官授两淮 提刑肃政廉访使,为窦娥洗涮 冤屈,报仇雪恨。(结局)
把唱词去掉,重组宾白和科介,故事基本完整。那么为何要唱词?
唱词重在抒情,渲染气氛;宾白重在叙事,交代情节。
三
赏析第三折
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分成几个场景?每个场 景写了什么?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情感?
第三折 场景及情感
本
的
白
白 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四种:对白:人物对话;
构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成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旦
旦是女角,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 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
末 末是男角,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 元
杂 剧
净 净俗称“花脸”“花面”,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
究
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3.“抗旱三年”是否有损窦娥善良的人设?
4.谁造成了窦娥身首异处的悲剧?
恰恰是因为窦娥诅咒官吏、诅咒自然,乃至诅咒同胞,才更 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也更真实。因为不论这悲剧究竟是出于官 吏的腐败、无能还是其他,我们都不可能,也不应当知网指望 一个旧时代的、童养媳出身的弱女子在这种生死关头有着,并 始终保持着,苏格拉底死亡前的那种高度理性、冷静和博爱。 在这种时刻,一个受了冤的普通人,一个急于求生的却找不到 任何求助对象的人,更可能受当时流行的民间观念及民间因果 律的影响,指责一切她认为应当为自己的冤屈承担责任的人和 物,包括指责这个社会。
2024版年度窦娥冤一等奖课件

窦娥冤一等奖课件目录•窦娥冤背景与作者简介•剧情梳理与人物关系解析•文学手法与艺术特色探讨•社会价值观念反思与启示•演出形式与观众接受度调查•经典台词欣赏与解读01窦娥冤背景与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元代社会背景蒙古族统治下的汉族社会,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
文学地位《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代表了元代杂剧的最高成就。
作者关汉卿生平与成就关汉卿生平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曲家圣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
成就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及动机分析创作背景作者生活在元代社会底层,深刻了解民间疾苦和社会黑暗面。
动机分析通过《窦娥冤》这一作品,揭露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司法的不公,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窦娥冤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作品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共鸣。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窦娥冤》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该作品也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如京剧、豫剧等,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02剧情梳理与人物关系解析主要剧情概述及发展阶段楔子窦天章因家贫将女儿窦娥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
第一折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为妻,遭拒绝后,向官府告发蔡婆婆下毒,窦娥为救蔡婆婆自认杀人。
第二折贪官知府知道窦娥待她婆婆很孝顺,就当着窦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
窦娥想到婆婆年纪大了,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毒。
于是贪官知府便将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去处决。
窦娥蔡婆婆张驴儿贪官知府角色设定及性格特点分析01020304本剧主人公,善良孝顺、坚强刚毅、敢于反抗。
窦娥的婆婆,善良懦弱、逆来顺受。
无赖恶棍、阴险狡诈、恃强凌弱。
昏庸腐败、草菅人命、贪赃枉法。
婆媳关系,相依为命。
《窦娥冤》优秀ppt课件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
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
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
“幕”)(也有由五折构成),有的还有“楔子”,
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
情节,介绍人物 ;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
•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 :“我 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 铜豌豆”,可见他的个性。
•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封建统治 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 遇和反抗斗争,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 言本色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造成窦娥冤案的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 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21
3、在课文第三折中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什 么宫调?
4、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 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10个曲牌,可以分成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9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白 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10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11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看钱奴》-元·郑延玉 《墙头马上》-元·白 朴 《幽闺记》-元·施君美 《玉簪记》-明·高 濂
第二层,以宾白为主,通过婆媳对话,交代了窦娥孤苦无 依的身世和她屈招的无奈,实在令人悲从中来。 〔快活三〕 〔鲍老儿〕二曲,一字一泪,泪中含血。即使如此,她还劝婆 婆不要烦恼哭啼,则更令人悲不自胜。
《窦娥冤》评价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誓愿
典故
目标
性格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刑场上人们立刻了
苌弘化碧、 解她冤情
不屈服
望帝啼鹃
六月飞霜
自己冤屈能在天 坚强不屈、
上得到反应
宁折不弯
亢旱三年 东海孝妇 上天能惩治邪恶 勇于反抗
22/30
窦娥所发三桩誓愿能否交换一下次序?
内容
时间
地点
态度
比较结果
血溅白练
瞬间
法 场 答应
六月飞雪 一段时间 荒 野 呵斥
布置作业 1.导与练 2.背诵第三折【滚绣球】【端恰好】
30/30
27/30
本剧主题
主题:经过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歌颂了窦娥 善 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28/30
课堂小结
读《窦娥冤》见到了腐败与昏庸,丑恶与无耻, 但悲剧是那个时代。读《窦娥冤》,感受到有价 值东西被毁灭时悲愤,感受悲剧给我们心灵带 来震撼
29/30
25/30
窦娥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善良、孝顺,且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 充满反抗精神劳动妇女形象。
26/30
问题:当初社会是个什么样社会?
这是一个清浊不辨、是非颠倒、善恶错位、真假难分世 界。生活在这么一个暗无天日社会里,窦娥这么弱女子 只能是受人摆布,任人欺凌。 所以造成窦娥之死根本原因就是那个清浊不辨、是非颠倒、 善恶错位、真假难分黑暗社会。
公元1299年,关汉卿告别南方戏曲 演出中心杭州回到大都,继续自己 “北飘”生涯。这一天,关汉卿碰到 名角朱帘秀,问:“朱四姐,有一出 剧,我敢写你敢演吗?”朱帘秀微微 一笑:“你敢写我就敢演。”以后, 我们就看到了这出美国大百科全书称 之为“世界文学中著名出色著作”, 直面黑暗现实《感天动地窦娥冤》。
获奖课件——《窦娥冤》滚绣球教程文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获奖课件——《窦娥冤》滚绣 球
二、这折戏中窦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选文一个“冤”字贯穿其中,由一个“冤” 字引出窦娥的怨、悲、恨。
表现了窦娥是一个刚强刚烈、具有反抗精神 而
(性格的一面)
又 正直、善良、孝顺 的 古代下层妇女 的形象。
(性格的另一面)
(身份)
新课学习
学习曲词 【滚绣球】
一、反复诵读【滚绣球】, 并结合全文内容,领悟此曲 的情感。
练习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句式 一致,修辞方法相同。
❖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 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 ·在蜂眼中 ,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 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表现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之情, 又突出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三、联系鉴赏诗 歌语言的角度, 赏析【滚绣球】 的修辞。
回顾:常见修辞的表达效果
❖ 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
❖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
❖ 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赏析【滚绣球】的修辞:
❖ 呼告: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 ❖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 ❖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
❖ 【[正宫]滚绣球】
❖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 天地也!
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 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冤》省级优质课原创课件一等奖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 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共出现31个曲牌,分别属于仙吕、南吕、正宫三个宫调。
《窦娥冤》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四折一楔子。楔子相当于序 幕,第一折相当于故事的开端,第二折相当于故事的发展,第三折 相当于故事的高潮,第四折就是故事的结局。
楔子的主要故事情节用四字短语概括成16个字就是: 三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在这开场故事中, 我们还没有感觉到窦娥的冤,但会感觉到窦娥很可怜,用三字的 主谓短语就可以概括成——窦娥怜。
2、剧情梗概
第一折: 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向 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 子俩所救。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 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2、剧情梗概
第二折: 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 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 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 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 死张驴儿父亲,被判斩刑。
1、总结元杂剧的知识,记忆字词、典故。
2、学习本课后,你体会最深的有哪些?写一篇剧评。 参考题目:《谈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评窦娥冤的情节结构艺术》
2、剧情梗概
第三折: 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 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 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2、剧情梗概
第四折: 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 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录用,张驴儿斩首,窦 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 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窦娥冤》优秀课件

第二折:张驴儿下毒误杀亲爹 窦娥受酷刑屈打成招
第三折:受冤屈无辜窦娥遭死罪 斩前窦娥留下三桩誓言
第四折:窦娥受屈被斩魂诉父亲 天章惩恶为儿昭雪冤情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五、学习第三折
(一)剧本体式说明
括号内的文字,是科介部分 (即舞台说明)
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郑
马
光
致
3、元杂剧四大悲剧:
祖
远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
白 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朴
三、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我国最早的也是古 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 为“梨园领袖 ”“杂剧班头”,1956年被 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整体了解文本
1、第三折采用正宫宫调,共10支曲子( 10 个曲牌),共三部分:第一
部分1至3段,第二部分4至10段,第三部分11至19段。请概括每部分 分的内容。
押赴刑场
(1-3段)
诀别婆婆
(4-10段)
临刑发誓
(11-19段)
2、从这三个部分的内容看,窦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押赴刑场
诀别婆婆
(一)概念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也称“ 元曲 ”。元曲是元杂剧和 元代散曲的合称。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唱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 唱+演
(二)元杂剧结构——四折一楔子 1、折,相当现代戏剧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 括多场次。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也有例外,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 2、楔子,相当“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介绍剧情、 人物,类似现代剧的序幕;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相当后来的过场戏。 3、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代剧名。其 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或写于戏报上。 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 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 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
《窦娥冤》ppt课件

情节结构
第一层 【端正好】【滚绣球】
第二层 【倘秀才】至【鲍老儿】
第三层 【耍孩儿】至【煞尾】
任务一:谁识窦娥女
➢ 表现一:窦娥斥责天地鬼神【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
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 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 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 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 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 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 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杂剧剧本
①唱: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②科:关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舞台指示,又称科范、科介。
③白:“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之间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誓愿内容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抗旱三年
时间
瞬间 一段时间 三年 时间越来越长
地点
法场
荒野
山阳 范围越来越广
监斩官态度 答应
不信
怒喝 态度越来越强烈
誓愿目的
希望在场的人 希望上天了解 希望上天惩治
了解她的冤屈 她的冤屈
坏人
任务一:谁识窦娥女
➢ 表现三: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思考:窦娥之前斥责上天的行为与现在求助上天的行为是
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矛盾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1.表明窦娥的反抗不彻底。她对上天的斥责、怀疑实质是对封建社会神权 的质疑,但窦娥在最后求助的对象仍然是上天,体现了她的局限性。 2.表明社会黑暗、官场的腐败、百姓求助无门的社会现实。现实中无法实 现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只能借助于上天的力量的无奈。 3.升华悲剧内涵。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善良美好的窦娥无法 洗清冤屈,说明这是一个无法昭雪的注定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 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 ·在蜂眼中 , 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 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表现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之情, 又突出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三、联系鉴赏诗 歌语言的角度, 赏析【滚绣球】 的修辞。
回顾:常见修辞的表达效果 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 赏析【滚绣球】的修辞: 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呼告: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 1、找修辞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 2、说依据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 对比: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特征。 3、讲作用 用典:使语言婉转而含蓄。
二、这折戏中窦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选文一个“冤”字贯穿其中,由一个“冤” 字引出窦娥的怨、悲、恨。 表现了窦娥是一个刚强刚烈、具有反抗精神 而
(性格的一面)
又 正直、善良、孝顺 的 古代下层妇女 的形象。
(性格的另一面) (身份)
新课学习
学习曲词
【滚绣球】
一、反复诵读【滚绣球】, 并结合全文内容,领悟此曲 的情感。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使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情”薄”的特点; 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突出了风景 “变化快” 的特点。
练
习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句式 一致,修辞方法相同。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4分)[2009年高考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zǎn)入种桑园②。 茅苫(shàn)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 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正宫]滚绣球Βιβλιοθήκη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 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二、 【滚绣球】表现了窦娥什么 样的情感?
关汉卿 树德联校 叶明芳 2011-4-29
温故知新
一、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请概括每 个场面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词语为这 几个场面标上小标题。
这折戏可分为三个场面:
(一)、 开头到“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被押赴刑 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的场面。标题“指斥天地”。
(二)、“刽子云”到“负屈衔冤”,写窦娥求情走后 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标题“诀别婆婆”。 (三)、“刽子做喝科”到结束,写窦娥发下三桩誓愿 并应验的场面。标题“三桩誓愿”。